經方傳真-第二章·麻黃湯類方
一、麻黃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去節)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杏仁(去皮尖)9克【用法
】水煎,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再內餘藥煎一杯,溫服。服藥後蓋棉被取微似汗。
【方解】麻黃為有力的發汗藥,佐以桂枝再宜致汗。杏仁定喘,甘草緩急,故治太陽病表實無汗、身體疼痛而喘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5條: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註:太陽病,以頭痛、發熱、惡寒為常,若更見有身疼、腰痛、骨節疼痛、無汗而喘者,此為表實證,則宜麻黃湯上之。
按:桂枝湯證,由於自汗出,鬱集於體表的體液和廢物得到部分的排出,雖亦身疼痛,但不劇烈,並亦不至迫及於肺。而麻黃湯證,由於無汗體液和廢物充盈於體表,壓迫肌肉和關節,因使身、腰、骨節無處不痛,並逆迫於肺而發喘。只以自汗出和無汗的關係,遂有虛實在表的不同反映,亦即或宜桂枝或宜麻黃的用藥關鍵。
《傷寒論》第36條: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
註:太陽與陽明合病,當指既有發熱惡寒的表證,同時又有大便難的里證言。喘為承氣湯和麻黃湯的共有證,不過承氣湯證為腹滿而喘;而麻黃湯證為喘而胸滿,故謂不可下,宜麻黃湯以發汗。
按:腹滿而喘者,則腹滿為主而喘為客,即先由於實滿上迫胸隔,阻礙呼吸因而發喘,下之滿自去,而喘亦自已;喘而胸滿者,則喘為主而胸滿為客,即先因呼吸困難,胸腔內壓增高因而胸滿,發汗以平喘,則滿自消。證有主從,治分錶裡,對於辨證甚關重要。
《傷寒論》第37條: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註:太陽病已十餘日,脈雖浮但細,並其人多倦嗜臥,病已有內傳少陽之象,故謂外己解也。設更胸滿脅痛者,則柴胡證具,故可與小柴胡湯;若脈但浮而不細,並亦無嗜臥及胸脅滿痛者,則病仍在表,雖十日已去,也可與麻黃湯。
按:脈細主血少,而見之於浮,乃體表津血不足的為候,即小柴胡湯條所謂血弱氣盡腠理開的情況。嗜臥與嘿嘿都是倦怠形狀,詳見小柴胡湯條,可互參。
《傷寒論》第46條: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體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暝,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
註: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為麻黃湯方證,病雖八九日不解,但上述的表證仍在,此亦當與麻黃湯發其汗。服藥已微除,謂服麻黃湯後,上述為證即略減退。發煩目暝為病欲解而發作的瞑眩狀態。劇者必衄,謂此瞑眩發作的劇者又必鼻衄,但病亦必隨衄而解。陽氣指津液而言,其所以致衄者,即因為日久不得汗出,則鬱集於體表的津液過多過重的緣故。
按:古人常稱津液為陽氣,或簡稱陽。桂枝湯證自汗出則陽氣虛於表;麻黃湯證無汗則陽氣實於表。若久不得汗則陽氣愈實,因謂重。瞑眩為服藥有驗的一種反應,看似驚人,少時即已,而且所病亦必隨之而愈,故古人有「若藥不嗆、厥疾不瘳」的說法。病家醫家均應識此,免得暫時慌張亂投藥物,反而誤事。
《傷寒論》第51條: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
註:脈浮,為病在表的脈應,若無汗則宜麻黃湯發其汗。
《傷寒論》第52條: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
註:脈浮數,為表有熱的脈應,宜麻黃湯發汗解之。
按:以上二條均屬簡文,證已詳於前,故只舉可發汗的脈應論之。
《傷寒論》第55條: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
註:太陽傷寒脈浮緊,本宜麻黃湯發其汗,若拖延日久不發汗,體表鬱閉,致陽氣重於表,邪無從出,體液上沖因致此。有因衄而解者,如46條。也有雖衄而不解者,即本條。
按:表實宜發汗,若遷延不發汗者,常因陽氣重於表而致衄。亦有因衄而表解病癒者,本條所論為雖衄而表不解者,故以麻黃湯發汗以解表,表解則衄亦必已。又必與衄家不可發汗之戒相鑑。所謂衄家是指長時鼻衄的病,由於久失血,即遭受外感亦不可發汗。因汗奪津液,必益虛其血也。而本條所述是宜汗不汗,體液上沖而致衄,發汗表解而衄亦自止。
《傷寒論》第235條: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
註:脈浮無汗而喘,此喘發自於表實甚明,故發汗則愈,雖有陽明證,亦宜麻黃湯先發汗。
【辨證要點】基於以上所論,則麻黃湯的應用,以表實無汗為主,至於其具體證治,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①太陽病,頭痛,
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
②太陽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
③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者.
④太陽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
⑥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
【驗案】陳某,男性,24歲,病歷號97771,1965年10月9日初診。昨天打籃球後用涼水洗澡,今早感惡寒感身熱(38.6℃)、無汗、頭痛、身酸痛、口不渴、苔薄白,脈浮緊。此屬太陽表實證,治以發汗解表,與麻黃湯:
麻黃10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杏仁10克
結果:上藥急煎即服,蓋棉被得微汗出,熱漸退。未再服藥,調養二天自癒。
二、麻黃加術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杏仁9克,白術12克
【用法】水煎溫服,服藥後蓋以棉被取微似汗。
【方解】此於麻黃湯加逐濕麻痺的白術,故治麻黃湯證而有濕癱痛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痙攣暍病》第20條: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術湯,發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註:濕家,指病風濕的患者;濕家身煩疼,宜以麻黃加術湯發汗治之,使病從表解,慎不可以火攻之。
按:風濕關節痛的初期,雖有用本方的機會,但驗之實際,則反以葛根湯加術或再加薏苡仁的機會較多,宜注意。
【辨證要點】麻黃湯證而見濕麻痺煩痛者。
三、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9克,薏苡仁18克,杏仁6克,炙甘草6克
【用法】同麻黃湯。
【方解】薏苡仁味甘微寒,《神農本草經》謂:「主筋急拘攣,久風濕麻痺。」此與上方雖均治風濕,但前者偏於治寒,故用性溫的白術;而本方偏於治熱,故用性寒的薏苡,且去桂枝。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痙攣濕暍病》第21條: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註解:一身盡痛,謂一身關節無處不痛。病在表故發燒。日晡所劇者,謂此身疼和發熱於日晡所時尤劇烈。以上為證名之曰風濕。此病大都因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治之。
按:汗出當風,則欲出之汗被風寒所卻,瘀滯體表,久而成濕,流注關節因致炎證之變。久傷取冷,指天熱汗出乘蔭取涼的意思,其致病的道理與汗出當風同。本條所述,頗似今之急性風濕性關節炎的證治。
【辨證要點】周圍關節痛、發燒體重或腫者。
【驗案】黃某,女性,37歲,某廠門診病歷號1971,1966年4月1日初診。關節疼痛已五年,經多處檢查診斷為「慢性關節炎」、「腰薦關節韌帶勞損」。近症:四肢關節痛,不能屈伸,屈則酸痛,腰以下發脹,且白帶多,下肢微腫,苔白膩,脈沉弦滑。此風寒濕麻痺而濕重者,治以溫化寒濕,與麻杏苡甘湯加味:麻黃10克,
杏仁10克,生苡仁30克,炙甘草6克,茯苓12克,蒼朮12克,製附片10公克
結果:上藥服用四劑,關節痛減,白帶也減。因天氣變化症狀有反覆,但繼續以本方加減治療,5月6日復診,關節痛已。服藥以鞏固。
四、麻杏甘石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18克,杏仁9克,炙甘草9克,石膏45~100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麻黃伍桂枝攻表邪而發汗,伍石膏清裡熱,故反治汗出。今於麻黃湯去桂枝,倍用麻黃,增量甘草而加石膏,故治汗出有熱喘而急迫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63條: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註:無大熱,謂不似陽明病熱實於裡的身大熱,但並非無熱之意。大意是說:發汗後表不解,依法宜桂枝湯汗以解之。但汗出而喘,身無大熱者,雖亦外邪未罷,而不可更行桂枝湯,則可與麻杏甘石湯。
按:此汗出純由於裡熱的熏蒸所致,汗出稠粘量多而臭味重,與桂枝湯證的自汗淡薄量少而臭味輕者有異。不過熱實於裡身當大熱,今無大熱則未至陽明內結的熱實程度甚明。故知此喘無關於裡實滿的承氣證,而半由於麻黃證,亦半由於熱壅於裡,故以兩解表裡的本方治之。
《傷寒論》第162條,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
註:太陽誤下後,熱陷於里而致表裡並病,亦每見本方證,當然不可與桂枝湯而宜與本方。
按:喘而汗出,身無大熱,為本方應用的主證。氣管炎、肺炎等常見本方證。但並非這兩病的特效藥,若適是病,即用是藥反而多誤。中醫治病在辨證,用非其證,不但無益,而且有害。學者常識此,慎勿等閒視之。
【辨證要點】汗出而喘,口乾煩滿而不惡風者。
【驗案】陳某,男性,24歲,病歷號97771,1965年3月25日初診。自昨日惡寒身疼,咳喘咽乾,自服APC兩片後,汗出不惡寒,但仍身疼、咳喘、吐白痰、口乾思飲,苔白舌尖紅,脈滑數。證屬外寒裡熱、肺氣不宣,治以解表清裡、宣肺降逆,與麻杏甘石湯:麻黃18克,杏仁
10克,炙甘草10克,生石膏45克,半夏12克
結果:上藥服二劑、汗出及喘減。繼以桑杏湯加減,服六劑諸症已。
五、越婢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18克,石膏45~100克,生薑9克,炙甘草6克,大棗5枚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此亦同麻杏甘石湯,為外邪內熱的治劑。但無杏仁則治喘的作用較弱,但有生薑大棗則健胃逐水的作用加強,餘則大同小異。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水氣病》第21條: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越婢湯主之。
註:外邪而又水腫者謂風水。惡風、脈浮為外邪;一身盡腫為水氣。續自汗出無大熱,與麻杏甘石湯證的汗出無大熱者同。津液未至虛損故不渴,宜越婢湯主之。
按:水氣在表,法當發汗。但津液虛損者不可發汗,故《金匱要略》有「渴而下利,小便數者,皆不可發汗」之戒。脈浮不渴,正是本方發汗的關鍵,後世誤於石膏治渴,而把脈浮不渴,改為脈浮渴,大錯。其實石膏除熱不一定渴,口舌乾而煩躁者即可用之。若真大渴欲飲,乃津液傷損之候,須合用人參方能有濟,詳見白虎加人參湯條,互參自明。又《金匱要略·水氣病》篇對於風水是這樣說的:「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煩,惡風」。本條所述以續自汗出,故骨節不痛。若無汗而疼煩,當屬大青龍湯證,而不可與本方,須知。
【辨證要點】周圍浮腫、脈浮、惡風者,
【驗案】佟某,男性,63歲,初診日期:1965年7月6日。因慢性腎炎住某醫院,治療三月效果不佳,尿蛋白波動在(+)~(+++)之間,無奈要求服中藥治療。四肢及顏面皆腫,皮膚灰黑,腹大臍平,近幾日不能飲食,小便量少,汗出不惡寒,苔白膩,脈沉細。此屬水飲內停,外邪不解,鬱久化熱,為越婢湯方證:
麻黃12克,生薑10克,大棗4枚,生石膏45克,炙甘草6克
結果:上藥服一劑,小便即增多,喜進飲食,繼服即餘劑,浮腫、腹水消,尿蛋白(—),病癒出院。
六、越婢加術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18克,石膏45~100克,生薑9克,炙甘草6克,大棗5枚,白術12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此於越婢湯加利小便逐濕麻痺的術,故治越婢湯證而小便不利或濕麻痺痛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水氣病》第5條:里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術湯主之。
註:黃腫,指水腫微發黃色,為水因熱蒸之象,不是黃疸。一身面目黃腫,謂全身以及面目俱發黃腫。脈沉為裡有水飲之應,小便不利則水不得排泄而外溢,故令病水。假使小便頻利,此亡津液,則只能病渴而不能病水。病水者越婢加術湯主之。
按:《金匱要略·水氣病》篇只有風水、皮水,正水、石水和黃汗五種,本條的里水是就病水的原因說的,亦即對風氣相擊的風水說的。風水可說是外因,此則因小便不利為內因,故以里水別之。註家改為皮水,值得考究。實務證明,本方所主水腫證,亦以腎機能障礙而致者為多,對於腎炎患者的水腫和腹水屢試皆驗,尤其令人驚異者,不但水腫消除,即使腎炎本病亦得到徹底治愈。
《金匱要略‧水氣病》第23條:里水,越婢加術湯主之;甘草麻黃湯亦主之。
註:就治里水這一點。則越婢加術湯和甘草麻黃湯均有應用的機會,但並不同主一證,臨證時宜依證選其一而用之,
《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附方:《千金方》越婢加術湯,治肉極,熱則身體津脫,腠理開,汗大洩,厲風氣,下焦腳弱。
【註解】肉變色多汗謂肉極;痛引肩背不可以動轉謂厲風,下焦腳弱即腳氣一類病。
按:實踐證明,越婢加術附湯治腰腳麻痺、下肢痿弱、以及關節疼痛而有水氣留滯者有驗,故《千金方》所謂「厲風氣,下焦腳弱」之治,宜越婢加術附湯為是。然肉極之證宜本方可信。
【辨證要點】越婢加術湯用於越婢湯方證見小便不利、或濕麻痺痛者。
【驗案】宋某,男性,19歲,病歷號183376,1966年3月18日初診。半月來發燒,服用APC熱不退,漸出現眼瞼浮腫,經某醫院檢查尿蛋白洲、紅血球滿視野,管型2?4,囑咐住院治療。因無錢,經人介紹而來門診治療。症見:頭面及四肢浮腫,頭痛發熱(T38~38.5℃),小便少,甚則一日一行,苔白膩,脈沉滑。此屬外寒裡飲,治以解表利水,予越婢加術湯:麻黃12克
,生薑10克,大棗4枚,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蒼術12克
結果:上藥服二劑後,浮腫大減。尿量增多,三劑後腫全消。六劑後尿蛋白減為+。因出現腰痛,合服柴胡桂枝乾薑湯,不及一月尿蛋白即轉為陰性。休息一月即參加工作。1966年12月6日複查尿常規全部正常。
七、越婢加半夏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18克,生薑9克,炙甘草6克,大棗5枚,生石膏45~100克,半夏15克【
用法】煎服法同原方。
【方解】此於越婢湯更加逐飲下氣的半夏,故治越婢湯證而有痰飲、欬逆上氣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肺痿肺癆咳嗽上氣病》第13條: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註:熱壅飲逆復兼外邪,故咳而上氣,則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亦邪逆氣壅所致。脈浮大為外邪內熱之應,故以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按:肺脹為病名,《金匱要略》曰:「上氣,喘而躁者,屬肺脹」。可見肺脹即指上氣欬逆、喘而躁急的證候。曾以本方用於欬逆喘急、目突如脫者,確實有驗。
【辨證要點】越婢湯證兼見欬逆上氣、兩目發脹或頭痛者。
【驗案】詹某,女性,39歲,病歷號132122,1964年10月12日初診。昨晚受涼,咽痛,咳喘,喉中痰鳴,服氨茶鹼兩片喘稍緩解,但仍咳重,咳則兩眼發脹、頭痛,自感呼吸不暢,苔白膩,脈浮弦。此屬外寒內熱而致肺氣不降,治以散寒清熱,與越婢加半夏湯:麻黃12克,生石膏
45克,炙甘草6克,大棗5枚,半夏12克,杏仁10公克
結果:上藥服用二劑咳喘減、喉嚨痛、目脹、頭痛己,繼服二劑諸症皆消。
八、甘草麻黃湯方
【方劑組成】甘草6克,麻黃12克
【用法】以水先煮麻黃,去上沫,內甘草,煮取一杯,溫服,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風寒。
【方解】此於麻黃湯去桂枝,杏仁,而增麻黃、甘草的用量,雖以發汗解表,但無桂枝則不治身疼,無杏仁則治喘的作用亦比較減弱。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水氣病》第23條:里水,越婢加術湯主之;甘草麻黃湯亦主之。
註:見越婢加術湯方。
【辨證要點】浮腫表實無汗者。
九、麻黃附子甘草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6克,炙甘草6克,砲附子3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此於甘草麻黃湯加附子,故治甘草麻黃湯證而陷於陰證者。麻黃只取原量之半,亦以少陰病宜微發汗之因。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02條: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裡證,故微發汗也。
註:少陰病、初得二三日的時期內,以不傳裡併發太陰病的里證為常,故宜麻黃附子甘草微發汗以解表。
按:體弱或老年人若患傷寒或感冒,往往發作少陰病,以其在表的時間甚暫,二三日後即常傳里而並發嘔吐、下利的太陰病,此所謂得之二三日無裡證。而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可見此二三日時純屬表證甚明。二三日後傳裡,而始有里證,但不是說少陰病根本屬裡。
【辨證要點】表虛寒證見惡寒、無汗、脈微細。
【驗案】許某,男性,47歲,病歷號3752,1978年5月4日初診。右頭痛兩天,自感無精神,兩手逆冷,惡寒無汗、口中和,不思飲,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咽紅多濾泡增生。此屬虛寒表證,治以溫陽解表,與麻黃附子甘草湯加味:麻黃
10克,製附子10克,炙甘草6克,川芎10克
結果:上藥服一煎。微汗出,頭痛解,未再服藥,調養兩日,精神如常。
十、麻黃附子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9克,炙甘草6克,砲附子3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此即麻黃附子甘草湯而增量麻黃,亦和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與桂枝附子湯的關係同,亦只增一二味藥用量而已,似無另立方名的必要,不過上方是為少陰病微發汗,麻黃的用量須小;本方是為發散水氣。麻黃的用量須大,制因證異,豈可苟同,學制方者,宜留意於此。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水氣病》第24條: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少陰,浮者為風,無水虛脹者為氣。水發其汗即已,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浮者宜杏子湯。
註:水腫的疾病,其脈沉小,則屬少陰證。不沉小而浮,則為前述之水。若形似腫而內無水者,則為氣脹。水腫發汗即愈,脈沉小屬少陰者,宜麻黃附子湯;脈浮之風水者,宜杏子湯。
按:杏子湯未見,《金匱要略》注謂恐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醫宗金鑑》則謂甘草麻黃湯加杏仁。胡老認為若就風水的外證骨節疼痛。則以大青龍湯較為合理。
【辨證要點】少陰症兼見浮腫明顯、無汗惡寒者。
十一、麻黃附子細辛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6克,細辛6克,砲附子3克
【用法】水煎,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再內餘藥煎取一杯,溫服。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淪》第301條: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註:少陰病應以無熱為常。始得之病在表,脈也不應沉,今既發熱而脈又沉,故謂反發熱。脈沉者,沉為寒飲在裡的脈應,此亦外邪內飲之證,故以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按:此和麻黃附子甘草湯均屬少陰病無汗的治劑,若自汗出者,宜桂枝加附子湯或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等,讀者可前後互參。
【辨證要點】少陰症兼寒飲,即惡寒無汗脈沉者。
【驗案】唐某,女性,40歲。病歷號81486,1980年l月19日初診。哮喘一年。經變態反應檢查對塵土、蟎類、花生、大豆等八種物質過敏。經以三陽合病用大柴胡湯加生石膏加減,服38劑不效,據症有鼻塞流涕、頭痛、口乾不思飲、背惡寒、但欲寐,脈沉弦細,苔白根膩,知為少陰病合併裡飲。治以溫散表寒兼祛寒飲,與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6克,細辛6克,砲附子6克
結果:上藥服三劑,鼻塞明顯好轉,頭痛減,增加附子用量,經服二月多,喘平。
十二、葛根湯方
【方劑組成】葛根12克,麻黃9克,桂枝6克,生薑9克,芍藥6克,炙甘草6克,大棗4枚【用法】
以水先煮麻黃葛根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杯,溫服,取微汗。
【方解】此於桂枝加葛根湯更加麻黃,故治桂枝加葛根湯證無汗而喘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1條: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註:太陽病,項背強幾幾、汗出惡風者,則以桂枝加葛根湯主之;今以無汗,故以有麻黃的本方主之。
《傷寒論》第32條: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註:既有頭項強痛而惡寒的太陽表證,同時又有自下利的陽明里證,因謂為太陽與陽明合病,此宜以葛根湯主之。
按:下利而現太陽證,則病欲自表解,故發汗則愈,無汗表實者宜本方,自汗表虛者宜桂枝湯,此證常見。宜注意。又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宜讀作太陽與陽明合病必自下利者。意思是說:太陽與陽明合病必須有自下利者,才可用葛根主之,而不是說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定自下利。
《金匱要略·痙濕暍病》第12條: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沖胸,口喔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
註:太陽病,無汗,小便不當少,今因氣上沖胸,水不得暢行於下,故小便反少。牙關緊急不得語,已是為痙之漸,故謂欲作剛痙,宜以葛根湯主之。
按:《金匱要略》曰:“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又曰:「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本條即述剛痙的證治。葛根湯本治項背強幾幾,實即項肌肉失和因致痙攣的證候。若此證嚴重時,則致背反張的痙病、故太陽病發熱惡寒無汗而痙者,當然須以本方主之。不過本方的應用,不限於以上所論。由於葛根湯清涼解肌,而且解毒,故疹痘諸疾於初期太陽病時,概以本方治之。依據經驗,外感咳喘須發汗者,以用本方的機會為多。尤其發熱無汗而惡寒劇甚者,不問項背急與否多屬本方證。他如腰肌勞損,本無表證的明徵,與本方治之屢驗。《神農本草經》謂葛根治諸癱瘓、痙與痛,皆得之肌不和或均指為甘之屬亦未可知。
【辨證要點】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或見下利者。
【驗案】劉某,男性,49歲,病歷一號5294,1967年7月26日初診。背痛一年,胸椎2~5有壓痛。經拍片證實胸椎8、9、11骨質增生。曾經理療不但無效,而且症狀逐漸加重,出現腰痛、腿疼,無奈找中醫治療。近症:腰背疼痛。不能翻身,頸項發緊疼痛,不能向右轉頭,不能伏仰,苔白,脈沉。此屬寒濕流注項背,治以散寒祛濕,與葛根加苓術附湯:葛根12克,麻黃10克,桂枝10克,生薑10克,白芍10克,大棗4枚,茯苓10克,蒼術10克,川附子10克,炙甘草6克
結果:上藥服三劑疼即大減,增附子為12克,又服三劑,頭左右轉動自如,可以伏仰,深低頭時僅微痛,晨起可翻身。
十三、葛根加半夏湯方
【方劑組成】葛根12克,麻黃9克,桂枝6克,生薑9克,芍藥6克,炙甘草6克,大棗4枚,半夏12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於葛根湯加半夏,不異葛根湯與半夏湯的合力、故治二方的合併證。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3條: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註:此承「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一條而言,即是說:若上述之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而但嘔者,則宜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按:如上述不下利而嘔者,固宜本方主之,即使下利而嘔者,亦可用本方主之。
【辨證要點】葛根湯證兼見嘔逆或下利者。
【驗案】任某,女性,21歲,病歷號49703,1965年12月21日初診。昨天感冒頭痛、頭暈、身體疼痛、背痛、噁心欲嘔、惡寒、併素有腹疼大便稀,脈浮數,苔白。證屬太陽陽明合病,為葛根加半夏湯的適應證,故與之:
葛根12克,麻黃10克,桂枝10克,生薑10克,白芍10克,大棗4枚,炙甘草6克,半夏12公克
結果:上藥一劑大減,二劑症已。
十四、葛根黃芩黃連湯方
【方劑組成】葛根24克,炙甘草6克,黃芩9克,黃連9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葛根解肌熱於外,黃芩、黃連除煩熱於內,三物合用有治下利的作用。甘草和諸藥而緩急迫,故治熱壅內外,喘而汗出、下利不止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4條: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註:本太陽病桂枝湯證,醫不用桂枝湯以解外,而用下藥以攻裡,遂使邪熱內陷而下利不止。脈促為表未解之應;喘而汗出為熱蒸壅逆之徵,宜以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辨證要點】下利、汗出、不惡寒、脈浮數者。
【驗案】彭某,女性、30歲,病歷號31221,1965年8月26日初診。前天中午吃葡萄,晚上又受涼,今早感無力腿酸口渴,喝了四杯熱茶即覺身熱惡寒。下午心煩汗出,腹痛腹瀉三次,而來門診,苔白膩,脈滑數寸浮。證屬外內皆熱之下利,為葛根芩連湯的適應證,故與之;
葛根24克,黃芩10克,黃連9克,炙甘草6克
結果:上藥服一劑後腹痛腹瀉減,三劑後證已。
【附】臨床常用的葛根湯加味方:
(l)葛根加生石膏湯:即於葛根湯再加生石膏45~100公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湯證口舌乾燥者。
(2)葛根加桔梗湯:即於葛根湯加桔梗9公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湯證咽痛或排痰困難者。
(3)葛根加薏苡仁湯:即於葛根湯加薏苡仁15~30公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湯證關節痛或有癰膿者。
(4)葛根加術附湯:即於葛根湯加白術、附子各10公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湯證而關節疼煩者。
(5)葛根加苓術附湯:即於葛根湯加術附湯再加茯苓10公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加術附湯證而有茯苓證者。此和上方對於腰背拘急痛尤效,試用於脊髓炎亦有良效。
十五、桂枝麻黃各半湯方
【方劑組成】桂枝5克,芍藥、生薑、炙甘草、麻黃、杏仁各3克,大棗2枚
【用法】用水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杯。
【方解】此取桂枝湯、麻黃湯各三分之一合之,故治二方的合併證而病情較輕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23條: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註:如瘧狀,謂如瘧疾定時發寒熱的形狀。清便欲自可,即大便通調如常,本條可分三段解釋:①太陽病已經八九日,其人不嘔,病還未傳少陽;清便欲自可,則亦未傳陽明,只如瘧狀,一日二三次發寒熱,而且熱多寒少,外邪已有欲罷之象。脈微緩更為邪衰正復之候,故肯定此為欲愈也。②太陽病八九日,雖不見少陽和陽明證,但脈微無熱而惡寒者,此表裡俱虛,已陷於陰證,應依據治陰證的方法隨證救之,不可更發汗、更一下、更吐也。③再就上之如瘧狀的慾愈證言之,假如其面反有熱色者,乃鬱熱在表還不能自解的為證,其人身癢,即是不得小汗出的確證,宜與桂枝麻黃各半湯,使小汗出即治。
按:惡寒為太陽病的要徵,邪之輕重,往往驗之於寒熱或多或少,尤其脈微緩,為邪衰正復之應。熱多寒少見此脈,大都為病衰欲愈之兆。時發熱汗出者,為桂枝湯證,今雖時發熱而不得小汗出,又有麻黃湯證,因以桂枝麻黃各半湯治之。
【辨證要點】太陽病發熱惡寒見身癢者。
按:本方治癢、解表,主要能調和營衛驅邪外出。據此方義,臨床常以桂枝湯加荊防,治發熱惡寒、身癢起疹者屢見良效。
【驗案】房某,男性,43歲,病歷號117343,1965年5月24日初診。原有慢性肝炎,近幾天皮膚癢甚,尤以夜間搔癢難忍,至抓破為止。時有寒熱,苔薄白,脈浮緩。此屬營衛不和,外邪客表,治以調和營衛,解表祛邪,與桂枝湯加荊防:桂枝
10克,白芍10克,生薑10克,大棗4枚,荊芥10克,防風10克,炙甘草6克,白蒺藜10克
結果:上藥服三劑身癢已。因有兩脅痛、口苦等,與柴胡桂薑湯加味治之。
十六、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3克,桂枝6克,芍藥6克,生薑6克,炙甘草4克,杏仁3克,大棗2枚【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取桂枝湯二、麻黃湯一合之,故治桂枝湯證多而麻黃湯證少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25條: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註:脈洪大,當是脈浮,若脈洪大為裡熱盛,如何可與桂枝湯?可能是白虎加人參湯的脈洪大錯亂在這裡。服桂枝湯不得法,而使大汗出,病必不解。脈浮為病仍在外,故可與桂枝湯如前法服之。
若其人形如瘧,日再次發寒熱者,此與上之桂枝麻黃各半湯證大致同,小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辨證要點】桂枝湯證多而麻黃湯證少者。
十七、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方劑組成】桂枝、芍藥、麻黃、炙甘草各3克,大棗2枚,生薑5克,石膏5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取桂枝湯二越婢湯一合之,故治桂枝湯證多而越婢湯證少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27條: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註:太陽病,仍發熱惡寒,但熱多寒少而脈微弱,為外邪已衰,病有欲愈之象,雖無汗,但體表己無充盈的津液,故謂此無陽也。不可發汗,謂不可以麻黃湯大發其汗的意思,宜與桂枝二越婢一湯解肌透錶即治。
按:前麻黃湯條的陽氣重和本條的此無陽,正好對照互幾參,便不難理解陽氣是指什麼。注家謂陽氣重是陽熱,實非。前者為津液充實於體表,故脈應之緊,須以麻黃湯發其汗。而此為津液不足於外,故脈應之微弱,故宜本方輕以解之。以上三方藥量極輕,均為外邪還不了的輕證而設,不可不知。
【辨證要點】桂枝湯證多,越婢湯證少者。
十八、大青龍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18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杏仁6克,生薑9克,大棗4枚,生石膏45~100克【用法】
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再內諸藥,煮取一杯,溫服,取微似汗。汗多者,溫粉覆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復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方解】此即桂枝湯與越婢湯的合方,故治二方的合併證。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8條: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求肉瞤,此為逆也。
註:太陽中風,指主治風水的越婢湯證言。越婢湯證本續自汗出,今以並發麻黃湯的表實證,故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而不得汗出,內熱不能外越,因而煩且躁,故以麻黃湯與越婢湯合之的本方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為太陽中風本證。慎不可誤與本方。與之則四肢厥逆、筋憫肉瞤,成為虛以實治的壞病,故謂此為逆也。
《傷寒論》第39條: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
註:水氣外鬱於肌錶,雖無汗形似傷寒,但脈不浮緊浮緩,身亦不疼而重。水氣時有進退,因亦乍有輕時,如確審無少陰證者,則宜大青龍湯以發之。
按:本方為發水氣的峻劑,但宜於陽熱證而不宜於陰寒證。若水氣而現少陰證者,則宜麻黃附子湯,本方斷不可用。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23條: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註:《金匱要略》曰:「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而不汗出、身體腫重謂之溢飲」。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者,謂發汗以治溢飲的作用二方同,但宜依證選一而用之,不是說二方主同一證。
按:重劇的腎炎,腫脹、喘滿、小便不利,而煩躁者,本方有捷效。但腫而不煩躁者宜越婢加術湯。此方實治腎炎水腫的良方,適證用之百發百中言之並不過分。
【辨證要點】桂枝揚證、越婢湯證並見者。
【驗案】劉某,女性,32歲,病歷號100382,1965年3月15日初診。五年來浮腫、時常低燒,經檢查診為「慢性腎盂腎炎」、「膽道感染」。近症:面目四肢皆腫,小便頻而量少色黃,大便時幹,乾則浮腫甚。低燒時則是惡寒、腹脹、右脅痛、頭暈心煩。尿液常規檢查:蛋白(++)、膿球(++)、紅血球(++)、上皮細胞(+)。脈浮微數。此屬水氣外鬱肌膚,治以發汗以行水,與大青龍湯加味:麻黃
18克,桂枝10克,生薑10克,大棗4枚,杏仁6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蒼術12克
結果:上藥服30餘劑,頭暈心煩減,面目浮腫減,午後仍低熱,下肢浮腫仍明顯,繼加減服用,或間服柴胡桂枝乾薑湯合當歸芍藥散,1965年11月7日復診,右脅痛減,腹脹、頭暈、心煩已,下肢浮腫輕微,體溫正常,尿常規檢查:蛋白(-),膿球(-),白細胞(0-1),紅血球(l- 3),上皮細胞(+)。
十九、文蛤湯方
【方劑組成】文蛤15克,麻黃9克,炙甘草9克,生薑9克,生石膏15克,杏仁9克,大棗4枚【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汗出即愈。
【方解】此為麻杏甘石湯與越婢湯合方,再加酸斂止渴的文蛤,故治麻杏甘石湯與越婢湯的合併證而渴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嘔吐嘩下利病》第19條: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文蛤湯主之。兼主微風、脈緊、頭痛。
註: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豈有再以文蛤湯發汗之理?文蛤湯當是文蛤散之誤。《傷寒論》五苓散條有服文蛤散,按其證應與文蛤湯。可能由於編寫錯亂,宜更正之,另錄《傷寒論》條文如下:
《傷寒論》第141條: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噀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文蛤湯);若不差者,與五苓散。
註:太陽病,本當汗以解之,而反以冷水噀其面,或灌其身則邪熱被冷水所卻而不得去,雖暫覺輕快,但不久更煩熱。由於水熱相擊,肉上粟起。裡有熱故意欲飲,但胃有停水,故反不渴。與服文蛤湯先以解表,若服後煩熱不差者,為水停不行的關係,故與五苓散治之。
【辨證要點】麻杏甘石湯證合併越婢湯證又見口渴明顯者。
二十、小青龍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芍藥、細辛、乾薑、炙甘草、桂枝各9克,五味子12克,半夏15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麻黃、桂枝、芍藥、甘草發汗以驅外邪。半夏、乾薑、細辛、五味子逐寒飲以平咳喘,故此為外邪裡飲而致咳喘的治劑。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40條: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咳、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註:心下有水氣,雖發汗而表不解;有外邪故發熱;激動裡飲故乾嘔而咳、或喘;小便不利則少腹滿;水停不化故或渴;水穀不別故或利;水氣沖逆故或噎,此宜小青龍湯主之。
按:表證而裡有水飲者,無論傷寒或中風均須兼逐其水而表始得解。前於桂枝劑已屢有說明,故不再贅。胃中有飲本無渴證,今謂或渴者。乃由於小便不利所致,與五苓散證之渴同,故或渴、或利、或噎均宜讀在小便不利、少腹滿句之後,而或喘者,宜接於發熱而咳句,此以上為主證。或咳以下為客證。只若主證在,不問客證有無均宜本方主之。
《傷寒論》第41條: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註:氣沖飲逆故咳而微喘,外邪不解故發熱,胃有飲故不渴,宜以小青龍湯主之。服湯後則飲去胃中乾,故遂渴,此為服藥有效之驗,故謂寒去欲解也。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35條:欬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
註:倚息,即憑依於物呼吸之意。久有痰飲,復被風寒,因而欬逆呼吸困難。倚息不得臥者。小青龍湯主之。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23條: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上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註:見大青龍湯條。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第7條:婦人吐涎沫,醫反下之,心下即痞,當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龍湯主之;涎沫止,乃治痞,瀉心湯主之。
註:吐涎沫,指欬逆吐涎沫,暗示為小青龍湯證。而醫反下之,故心下痞,仍宜以本方先治其咳吐涎沫,涎沫止再以瀉心湯治其心下痞。
按:涎沫即泡沫痰,為寒飲之候,本條當指咳吐涎沫,為外邪內飲的小青龍湯證。若嘔吐涎沫,則宜半夏乾姜散;若頭痛者,則宜吳茱萸湯,此均為胃有寒飲而無外邪者。互參自明。
【辨證要點】外邪裡飲而致咳喘者。
【驗案】何某,女性,30歲,病歷號74177,1965年10月22日初診。自1954年患支氣管氣喘合併支氣管擴張,常欬逆倚息不得臥,近鼻塞流清涕,咳吐黃白痰,怕冷,口乾不思飲,苔白浮黃,脈細略數。證屬外邪內飲之咳喘,治以溫化寒飲兼以解表,與小青龍湯:麻黃10克,
桂枝10克,白芍10克,半夏12克,乾薑6克,細辛6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6克
結果:上藥服三劑,已能平臥而睡,咳喘顯減而痰仍多。以原方服用9劑,喘己。流清涕己。改服苓甘五味薑辛夏杏湯加減,服一月而安。
二十一、小青龍加石膏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芍藥、細辛、乾薑、炙甘草、桂枝各9克,五味子12克,半夏15克,石膏30~60克
【用法】煎服法同原方。
【方解】於小青龍湯加石膏,故治小青龍湯證而有煩熱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肺痿肺癆咳嗽上氣病》第14條:肺脹,咳而上氣,煩燥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
註:咳喘脈浮,此為心下有水氣而表不解的小青龍湯證。所不同者,只多上氣煩躁之證,故以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
按:由本條可知,所謂肺脹。除外邪內飲還必兼有熱壅氣逆的為患,以咳而上氣且煩躁者為其特徵。上氣者,即氣沖逆上而不下之謂。
【辨證要點】小青龍湯證兼煩躁者。
【驗案】王某,女性,31歲,病歷號102132,1964年12月12日初診。感冒後引起咳喘已半月,經服湯藥,咳喘向愈,但前天又受涼致咳喘加重,吐白痰多,頭痛惡寒,時胸悶心煩,口乾不思飲,苔白根膩,脈浮弦。證屬外寒內飲而熱雍於上,治以解表化飲兼清熱除煩,與小青龍加石膏湯:麻黃10克,桂枝
10克,白芍10克,半夏10克,幹薑6克,細辛6克,五味子10克,生石膏45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
結果:上藥服三劑咳喘減輕,繼加減服四劑證已。
二十二、射乾麻黃湯方
【方劑組成】射乾9克,麻黃12克,生薑12克,細辛9克,紫菀9克,冬花9克,五味子13克,大棗3枚,半夏15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射乾、紫菀、冬花、五味子均主欬逆上氣,而射乾尤長於清痰洩火,以利咽喉。麻黃、生薑發表散邪。半夏、細辛、大棗降逆逐飲,故亦是外邪內飲而致欬逆的治劑,與小青龍湯所主大致同,而側重於上氣痰鳴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肺痿肺癆咳嗽上氣病》第6條: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乾麻黃湯主之。
註:水雞,即青蛙。咳而上氣,若咽喉痰鳴如水雞聲者,宜射乾麻黃湯主之。
按:氣管炎欬逆痰多,咽中不利者,本方有良效。若口乾或煩躁者宜更加石膏。
【辨證要點】小青龍湯證喉痰鳴明顯者。
【驗案】康某,男性,49歲,1965年12月l日初診。1965年脊椎骨折後患喘息性支氣管炎合併肺氣腫。近一週受寒咳喘加重,喉中痰鳴,不能平臥,咯吐白黏痰,量多,頭痛,背痛,口乾不思飲,苔白膩,脈浮弦。證屬外寒內飲而屬射乾麻黃湯證:
麻黃12克,射乾10克,生薑12克,大棗4枚,紫莞10克,冬花10克,細辛10克,五味子10克,半夏15克。
結果:上藥服三劑咳喘減,稍能平臥。因口渴明顯,汗出較多,上方加生石膏45克,服七劑咳喘明顯減輕,可平臥。
二十三、厚朴麻黃湯方
【方劑組成】厚朴15克,麻黃12克,石膏30-60克,杏仁15克,半夏15克,乾薑6克,細辛6克,小麥30克,五味子14克
【用法】先煮小麥熟,去滓,內諸藥再煎,溫服。
【方解】此亦小青龍加石膏湯的變劑,故主治亦相近似。加樸杏去桂芍,則偏於治喘滿,但用大量小麥,養正則有餘,逐水則不足,故不能治溢飲。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肺痿肺癆咳嗽上氣病》第8條:咳而脈浮者,厚朴麻黃湯主之。
註:咳而脈浮者,為病在表,故以厚朴麻黃湯主之。
按:此述脈而無證,過於簡略,臨證應以外邪內飲、欬逆喘滿者用之為妥。
【辨證要點】咳喘胸滿,脈浮者。
二十四、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方
【方劑組成】桂枝9克,生薑9克,炙甘草6克,大棗4枚,麻黃6克,細辛6克,砲附子3克
【用法】先以水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再煎,溫服。當汗出,如蟲行皮中即癒。
【方解】此即桂枝去芍藥湯與麻黃附子細辛湯合方,故治二方的合併證。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水氣病》第29條: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所為,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註:《醫宗金鑑》謂:「氣分以下十六字,當是衍文,觀心下堅之本條自知(即積術湯條)。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之十三字,當在上條氣分之下,義始相屬,正是氣分之治法,必是錯簡在此」。此說可信,今照《醫宗金鑑》氣分條文於下,供參考:
「師曰:寸口脈遲而澀,遲則為寒,澀為血不足。跌陽脈微而遲,微則為氣,遲則為寒,寒氣不足,則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則榮衛不利,榮衛不利,則腹滿脅鳴相逐,氣轉膀胱,榮衛俱勞,陽氣不通則身冷,陰氣不通即骨疼;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麻痺不仁。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實則失氣,虛則遺尿,名曰氣分。」
以上詞義費解,各家說法不一,亦難為據。窺其為證,則外有手足逆冷,身冷骨痛、惡寒、麻痺,內有腹滿脅鳴相逐、氣轉膀胱,若不外於榮衛外虛、寒邪內客,以致癱瘓疼痛脹滿之證,以本方主之,未為不可。
【辨證要點】手足逆冷、惡寒、身痛者。
二十五、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6克,生薑6克,生梓白皮15克,連翹6克,炙甘草6克,大棗4枚,赤小豆30克,杏仁6克
【用法】先煮麻黃,去上沫,再內諸藥煎,溫服。
【方解】以麻黃湯去桂枝加薑棗發表,而且安胃,複以生梓白皮、連翹、赤小豆清熱並亦驅濕,故治表實無汗、瘀熱在里而發黃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262條: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
註:傷寒無汗,熱不得外越,合濕瘀於裡者,身必發黃,宜以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
按:黃疸初作,若無汗形似傷寒者,宜本方。若汗出形似中風者,宜桂枝加黃耆。但表證已罷。當依證選用適方治之。
【辨證要點】表實無汗、或身黃、目黃、或身癢者。
【驗案】尹某,男性,40歲,病歷號192297,1966年3月4日初診。近兩個月右上腹疼痛,經中西藥治療,效果不顯,自昨日起發熱惡寒、身目發黃、身癢、口粘不思飲,小便黃少,苔白膩,脈浮弦。證屬外邪裡濕,鬱而化熱,治以解表化濕,與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麻黃6克,連翹
10克,赤小豆30克,桑白皮10克,炙甘草6克,大棗4枚,生薑10克,杏仁10克
結果:上藥服三劑,熱退,癢已、但黃疸不退,且逐漸加重,後確診有胰頭癌,不及兩個月病逝。
二十六、續命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桂枝、人參、甘草、乾薑、石膏、當歸、杏仁各6克,川芎3克【用法】
水煎溫服,當小汗。薄覆脊,憑幾坐,汗出則愈。不汗更服。無所禁,勿當風。並治但伏不得臥、欬逆上氣、面目浮腫。
【方解】既用麻黃加石膏湯解外之邪,複以參姜歸芎補內之虛,故治表不解而中虛血少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附方:《古今錄驗》續命湯治中風痱,身體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處,或拘急不得轉側。
註:中風痱,即中風邪之意。身體不能自收持,即指肢體不遂言。冒昧,即茫然無知的意思。
中風而致肢體不遂,語言不利、冒昧不知痛處,或身拘急不得轉側者,宜本方治之。
按:上述有似今之腦血管疾病,但就方藥言,治身症有表證、和中虛血少或當有效。腦血管病應用的機會不多,須慎用。
【辨證要點】中虛身痛或麻木者。
二十七、桂枝芍藥知母湯方
【方劑組成】桂枝12克,芍藥9克,甘草6克,麻黃6克,生薑15克,白術15克,知母12克,防風12克,炮附子6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此於桂枝湯增桂薑、去大棗,另加麻黃、防風發汗解表,復用術附以逐濕麻痺。知母以消下肢腫,故以治風濕關節痛肢體腫而氣沖嘔逆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第8條:諸肢節疼痛、身體尪贏。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註:諸肢節疼痛,即四肢關節疼痛。身體尪贏,即言身體瘦之甚。腳腫如脫,即言腳腫之甚。頭眩短氣、溫溫欲吐,為氣沖飲逆的結果,此宜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按:慢性關節炎下肢腫痛者,用本方有良驗,並以本方加石膏治年餘不解的風濕熱有奇效。又以本方合用桂枝茯苓丸,治療下肢腫的脈管炎亦驗。
【辨證要點】關節疼痛、肢體腫而氣沖嘔逆者。
【驗案】徐某,男性,19歲,病歷號189520,l966年2月15日初診。左足腫痛己五、六年,近二年加重。經拍片證實為跟骨骨質增生。現症:左足腫疼,怕冷,走路則疼甚。口中和,不思飲,苔薄白,脈沉弦。此屬風寒濕客注關節,治以發汗驅濕,與桂枝芍藥知母湯:桂枝10克
,白芍10克,知母12克,防風10克,麻黃100克,生薑12克,蒼術12克,川附子6克,炙甘草6克
結果:上藥服七劑。左足跟疼減,走路後仍疼,休息後較冶療前恢復快。增川附子為9克繼服,一月後左足跟腫消,疼痛已不明顯。
二十八、三黃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8克,獨活6克,細辛3克,黃耆3克,黃芩5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既用麻黃、獨活、細辛、黃耆發汗散邪,而解麻痺痛拘攣,復用黃芩以除煩熱,故此治歷節疼痛、手足拘急,無汗惡寒而煩熱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附方:《千金》三黃湯治中風手足拘急,百節疼痛,煩熱,心亂,惡寒,終日不欲飲食。
註:因中風而致手足拘急,一身關節俱疼、煩熱、心亂、惡寒而不欲飲食,本方治之。
【辨證要點】關節疼痛、無汗惡寒而煩熱者。
二十九、牡蠣湯方
【方劑組成】牡蠣12克,麻黃12克,甘草6克,蜀漆9克
【用法】先煮麻黃、蜀漆,去上沫,內諸藥再煎,溫服,若吐,勿再服。
【方解】此於甘草麻黃湯加牡蠣、蜀漆,故治甘草麻黃湯證胸腹悸動而有痰飲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瘧疾》附方(一):牡蠣湯,治牝瘧(《外台秘要》方)。
註:《金匱要略》曰:「瘧多寒者,名曰牝瘧」。古人以心為牝臟,心陽為痰所阻,故多寒,因謂為牝瘧。蜀漆逐痰,為治牝瘧的要藥。不須發汗者,宜蜀漆散,須發汗者,宜本方。
【辨證要點】瘧疾寒多熱少,無汗身疼者。
三十、麻黃升麻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8克,升麻4克,當歸4克,知母3克,黃芩3克,萎蕤3克,芍藥1克,天門冬1克,桂枝1克,茯苓1克,炙甘草1克,生石膏1克,白術1克,乾薑1克
【用法】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再煎,溫服,汗出愈。
【方解】既用麻黃、升麻、桂枝發汗以解表,又用乾薑、白術、茯苓、甘草溫中利水以止洩;既以黃芩、知母、石膏除熱去煩,又以白芍、當歸、萎蕤、天冬益血滋津,故此為表裡不解,寒熱虛實交錯的治劑。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57條: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洩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註:傷寒六七日,表還未解,而醫大下之,因虛其里,故寸脈沉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洩利不止。復以邪熱不得外解而上攻,因致咽喉不利、唾膿血。正虛邪盛,表裡俱困,已屬誤下的壞病,救表救裡,補虛攻邪,頗難措手,故謂難治,亦只有隨證用藥,如本方主之。
【辨證要點】傷寒表裡不解,上熱下寒,症見咽喉不利、腹洩、手足逆冷、脈沉遲者。
三十一、升麻鱉甲湯萬
【方劑組成】升麻18克,當歸9克,蜀椒9克(炒,去汗),甘草18克,鱉甲手掌大一片,雄黃5克(研)
【用法】用水四杯,煮取一杯,頓服之,老小再服,取汗。
【方解】升麻伍以蜀椒解肌致汗,伍以甘草解百毒,並治咽痛。復用鱉甲、當歸和血驅痛,用雄黃攻腫毒癰膿,故此治疫證咽喉痛而有癰膿或瘀血之變者。
此非麻黃劑,因亦透表取汗,故附於此。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第14條: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唾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主之。
註:面赤斑斑如錦紋,謂面色紅赤而有斑紋。陽毒即指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而吐膿血者。從「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觀之,可知是一種猛烈的急性傳染病,古人謂時疫者是也,治之宜本方。
《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第15條:陰毒之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主之。
註:身痛如被杖,謂身體疼痛劇烈,如被杖刑那樣難於忍受。陰毒即指面目青,身體如被杖、咽喉痛不吐膿血者,亦是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宜本方去雄黃蜀椒主之。
按:面色赤為陽氣拂鬱在表,因謂陽毒;面目青則邪在內,因謂陰毒,陰毒不宜汗,故去蜀椒,因不吐膿血,故去雄黃。
【方劑組成】麻黃(去節)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杏仁(去皮尖)9克【用法
】水煎,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再內餘藥煎一杯,溫服。服藥後蓋棉被取微似汗。
【方解】麻黃為有力的發汗藥,佐以桂枝再宜致汗。杏仁定喘,甘草緩急,故治太陽病表實無汗、身體疼痛而喘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5條: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註:太陽病,以頭痛、發熱、惡寒為常,若更見有身疼、腰痛、骨節疼痛、無汗而喘者,此為表實證,則宜麻黃湯上之。
按:桂枝湯證,由於自汗出,鬱集於體表的體液和廢物得到部分的排出,雖亦身疼痛,但不劇烈,並亦不至迫及於肺。而麻黃湯證,由於無汗體液和廢物充盈於體表,壓迫肌肉和關節,因使身、腰、骨節無處不痛,並逆迫於肺而發喘。只以自汗出和無汗的關係,遂有虛實在表的不同反映,亦即或宜桂枝或宜麻黃的用藥關鍵。
《傷寒論》第36條: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
註:太陽與陽明合病,當指既有發熱惡寒的表證,同時又有大便難的里證言。喘為承氣湯和麻黃湯的共有證,不過承氣湯證為腹滿而喘;而麻黃湯證為喘而胸滿,故謂不可下,宜麻黃湯以發汗。
按:腹滿而喘者,則腹滿為主而喘為客,即先由於實滿上迫胸隔,阻礙呼吸因而發喘,下之滿自去,而喘亦自已;喘而胸滿者,則喘為主而胸滿為客,即先因呼吸困難,胸腔內壓增高因而胸滿,發汗以平喘,則滿自消。證有主從,治分錶裡,對於辨證甚關重要。
《傷寒論》第37條: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註:太陽病已十餘日,脈雖浮但細,並其人多倦嗜臥,病已有內傳少陽之象,故謂外己解也。設更胸滿脅痛者,則柴胡證具,故可與小柴胡湯;若脈但浮而不細,並亦無嗜臥及胸脅滿痛者,則病仍在表,雖十日已去,也可與麻黃湯。
按:脈細主血少,而見之於浮,乃體表津血不足的為候,即小柴胡湯條所謂血弱氣盡腠理開的情況。嗜臥與嘿嘿都是倦怠形狀,詳見小柴胡湯條,可互參。
《傷寒論》第46條: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體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暝,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
註: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為麻黃湯方證,病雖八九日不解,但上述的表證仍在,此亦當與麻黃湯發其汗。服藥已微除,謂服麻黃湯後,上述為證即略減退。發煩目暝為病欲解而發作的瞑眩狀態。劇者必衄,謂此瞑眩發作的劇者又必鼻衄,但病亦必隨衄而解。陽氣指津液而言,其所以致衄者,即因為日久不得汗出,則鬱集於體表的津液過多過重的緣故。
按:古人常稱津液為陽氣,或簡稱陽。桂枝湯證自汗出則陽氣虛於表;麻黃湯證無汗則陽氣實於表。若久不得汗則陽氣愈實,因謂重。瞑眩為服藥有驗的一種反應,看似驚人,少時即已,而且所病亦必隨之而愈,故古人有「若藥不嗆、厥疾不瘳」的說法。病家醫家均應識此,免得暫時慌張亂投藥物,反而誤事。
《傷寒論》第51條: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
註:脈浮,為病在表的脈應,若無汗則宜麻黃湯發其汗。
《傷寒論》第52條: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
註:脈浮數,為表有熱的脈應,宜麻黃湯發汗解之。
按:以上二條均屬簡文,證已詳於前,故只舉可發汗的脈應論之。
《傷寒論》第55條: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
註:太陽傷寒脈浮緊,本宜麻黃湯發其汗,若拖延日久不發汗,體表鬱閉,致陽氣重於表,邪無從出,體液上沖因致此。有因衄而解者,如46條。也有雖衄而不解者,即本條。
按:表實宜發汗,若遷延不發汗者,常因陽氣重於表而致衄。亦有因衄而表解病癒者,本條所論為雖衄而表不解者,故以麻黃湯發汗以解表,表解則衄亦必已。又必與衄家不可發汗之戒相鑑。所謂衄家是指長時鼻衄的病,由於久失血,即遭受外感亦不可發汗。因汗奪津液,必益虛其血也。而本條所述是宜汗不汗,體液上沖而致衄,發汗表解而衄亦自止。
《傷寒論》第235條: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
註:脈浮無汗而喘,此喘發自於表實甚明,故發汗則愈,雖有陽明證,亦宜麻黃湯先發汗。
【辨證要點】基於以上所論,則麻黃湯的應用,以表實無汗為主,至於其具體證治,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①太陽病,頭痛,
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
②太陽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
③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者.
④太陽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
⑥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
【驗案】陳某,男性,24歲,病歷號97771,1965年10月9日初診。昨天打籃球後用涼水洗澡,今早感惡寒感身熱(38.6℃)、無汗、頭痛、身酸痛、口不渴、苔薄白,脈浮緊。此屬太陽表實證,治以發汗解表,與麻黃湯:
麻黃10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杏仁10克
結果:上藥急煎即服,蓋棉被得微汗出,熱漸退。未再服藥,調養二天自癒。
二、麻黃加術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杏仁9克,白術12克
【用法】水煎溫服,服藥後蓋以棉被取微似汗。
【方解】此於麻黃湯加逐濕麻痺的白術,故治麻黃湯證而有濕癱痛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痙攣暍病》第20條: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術湯,發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註:濕家,指病風濕的患者;濕家身煩疼,宜以麻黃加術湯發汗治之,使病從表解,慎不可以火攻之。
按:風濕關節痛的初期,雖有用本方的機會,但驗之實際,則反以葛根湯加術或再加薏苡仁的機會較多,宜注意。
【辨證要點】麻黃湯證而見濕麻痺煩痛者。
三、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9克,薏苡仁18克,杏仁6克,炙甘草6克
【用法】同麻黃湯。
【方解】薏苡仁味甘微寒,《神農本草經》謂:「主筋急拘攣,久風濕麻痺。」此與上方雖均治風濕,但前者偏於治寒,故用性溫的白術;而本方偏於治熱,故用性寒的薏苡,且去桂枝。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痙攣濕暍病》第21條: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註解:一身盡痛,謂一身關節無處不痛。病在表故發燒。日晡所劇者,謂此身疼和發熱於日晡所時尤劇烈。以上為證名之曰風濕。此病大都因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治之。
按:汗出當風,則欲出之汗被風寒所卻,瘀滯體表,久而成濕,流注關節因致炎證之變。久傷取冷,指天熱汗出乘蔭取涼的意思,其致病的道理與汗出當風同。本條所述,頗似今之急性風濕性關節炎的證治。
【辨證要點】周圍關節痛、發燒體重或腫者。
【驗案】黃某,女性,37歲,某廠門診病歷號1971,1966年4月1日初診。關節疼痛已五年,經多處檢查診斷為「慢性關節炎」、「腰薦關節韌帶勞損」。近症:四肢關節痛,不能屈伸,屈則酸痛,腰以下發脹,且白帶多,下肢微腫,苔白膩,脈沉弦滑。此風寒濕麻痺而濕重者,治以溫化寒濕,與麻杏苡甘湯加味:麻黃10克,
杏仁10克,生苡仁30克,炙甘草6克,茯苓12克,蒼朮12克,製附片10公克
結果:上藥服用四劑,關節痛減,白帶也減。因天氣變化症狀有反覆,但繼續以本方加減治療,5月6日復診,關節痛已。服藥以鞏固。
四、麻杏甘石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18克,杏仁9克,炙甘草9克,石膏45~100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麻黃伍桂枝攻表邪而發汗,伍石膏清裡熱,故反治汗出。今於麻黃湯去桂枝,倍用麻黃,增量甘草而加石膏,故治汗出有熱喘而急迫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63條: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註:無大熱,謂不似陽明病熱實於裡的身大熱,但並非無熱之意。大意是說:發汗後表不解,依法宜桂枝湯汗以解之。但汗出而喘,身無大熱者,雖亦外邪未罷,而不可更行桂枝湯,則可與麻杏甘石湯。
按:此汗出純由於裡熱的熏蒸所致,汗出稠粘量多而臭味重,與桂枝湯證的自汗淡薄量少而臭味輕者有異。不過熱實於裡身當大熱,今無大熱則未至陽明內結的熱實程度甚明。故知此喘無關於裡實滿的承氣證,而半由於麻黃證,亦半由於熱壅於裡,故以兩解表裡的本方治之。
《傷寒論》第162條,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
註:太陽誤下後,熱陷於里而致表裡並病,亦每見本方證,當然不可與桂枝湯而宜與本方。
按:喘而汗出,身無大熱,為本方應用的主證。氣管炎、肺炎等常見本方證。但並非這兩病的特效藥,若適是病,即用是藥反而多誤。中醫治病在辨證,用非其證,不但無益,而且有害。學者常識此,慎勿等閒視之。
【辨證要點】汗出而喘,口乾煩滿而不惡風者。
【驗案】陳某,男性,24歲,病歷號97771,1965年3月25日初診。自昨日惡寒身疼,咳喘咽乾,自服APC兩片後,汗出不惡寒,但仍身疼、咳喘、吐白痰、口乾思飲,苔白舌尖紅,脈滑數。證屬外寒裡熱、肺氣不宣,治以解表清裡、宣肺降逆,與麻杏甘石湯:麻黃18克,杏仁
10克,炙甘草10克,生石膏45克,半夏12克
結果:上藥服二劑、汗出及喘減。繼以桑杏湯加減,服六劑諸症已。
五、越婢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18克,石膏45~100克,生薑9克,炙甘草6克,大棗5枚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此亦同麻杏甘石湯,為外邪內熱的治劑。但無杏仁則治喘的作用較弱,但有生薑大棗則健胃逐水的作用加強,餘則大同小異。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水氣病》第21條: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越婢湯主之。
註:外邪而又水腫者謂風水。惡風、脈浮為外邪;一身盡腫為水氣。續自汗出無大熱,與麻杏甘石湯證的汗出無大熱者同。津液未至虛損故不渴,宜越婢湯主之。
按:水氣在表,法當發汗。但津液虛損者不可發汗,故《金匱要略》有「渴而下利,小便數者,皆不可發汗」之戒。脈浮不渴,正是本方發汗的關鍵,後世誤於石膏治渴,而把脈浮不渴,改為脈浮渴,大錯。其實石膏除熱不一定渴,口舌乾而煩躁者即可用之。若真大渴欲飲,乃津液傷損之候,須合用人參方能有濟,詳見白虎加人參湯條,互參自明。又《金匱要略·水氣病》篇對於風水是這樣說的:「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煩,惡風」。本條所述以續自汗出,故骨節不痛。若無汗而疼煩,當屬大青龍湯證,而不可與本方,須知。
【辨證要點】周圍浮腫、脈浮、惡風者,
【驗案】佟某,男性,63歲,初診日期:1965年7月6日。因慢性腎炎住某醫院,治療三月效果不佳,尿蛋白波動在(+)~(+++)之間,無奈要求服中藥治療。四肢及顏面皆腫,皮膚灰黑,腹大臍平,近幾日不能飲食,小便量少,汗出不惡寒,苔白膩,脈沉細。此屬水飲內停,外邪不解,鬱久化熱,為越婢湯方證:
麻黃12克,生薑10克,大棗4枚,生石膏45克,炙甘草6克
結果:上藥服一劑,小便即增多,喜進飲食,繼服即餘劑,浮腫、腹水消,尿蛋白(—),病癒出院。
六、越婢加術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18克,石膏45~100克,生薑9克,炙甘草6克,大棗5枚,白術12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此於越婢湯加利小便逐濕麻痺的術,故治越婢湯證而小便不利或濕麻痺痛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水氣病》第5條:里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術湯主之。
註:黃腫,指水腫微發黃色,為水因熱蒸之象,不是黃疸。一身面目黃腫,謂全身以及面目俱發黃腫。脈沉為裡有水飲之應,小便不利則水不得排泄而外溢,故令病水。假使小便頻利,此亡津液,則只能病渴而不能病水。病水者越婢加術湯主之。
按:《金匱要略·水氣病》篇只有風水、皮水,正水、石水和黃汗五種,本條的里水是就病水的原因說的,亦即對風氣相擊的風水說的。風水可說是外因,此則因小便不利為內因,故以里水別之。註家改為皮水,值得考究。實務證明,本方所主水腫證,亦以腎機能障礙而致者為多,對於腎炎患者的水腫和腹水屢試皆驗,尤其令人驚異者,不但水腫消除,即使腎炎本病亦得到徹底治愈。
《金匱要略‧水氣病》第23條:里水,越婢加術湯主之;甘草麻黃湯亦主之。
註:就治里水這一點。則越婢加術湯和甘草麻黃湯均有應用的機會,但並不同主一證,臨證時宜依證選其一而用之,
《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附方:《千金方》越婢加術湯,治肉極,熱則身體津脫,腠理開,汗大洩,厲風氣,下焦腳弱。
【註解】肉變色多汗謂肉極;痛引肩背不可以動轉謂厲風,下焦腳弱即腳氣一類病。
按:實踐證明,越婢加術附湯治腰腳麻痺、下肢痿弱、以及關節疼痛而有水氣留滯者有驗,故《千金方》所謂「厲風氣,下焦腳弱」之治,宜越婢加術附湯為是。然肉極之證宜本方可信。
【辨證要點】越婢加術湯用於越婢湯方證見小便不利、或濕麻痺痛者。
【驗案】宋某,男性,19歲,病歷號183376,1966年3月18日初診。半月來發燒,服用APC熱不退,漸出現眼瞼浮腫,經某醫院檢查尿蛋白洲、紅血球滿視野,管型2?4,囑咐住院治療。因無錢,經人介紹而來門診治療。症見:頭面及四肢浮腫,頭痛發熱(T38~38.5℃),小便少,甚則一日一行,苔白膩,脈沉滑。此屬外寒裡飲,治以解表利水,予越婢加術湯:麻黃12克
,生薑10克,大棗4枚,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蒼術12克
結果:上藥服二劑後,浮腫大減。尿量增多,三劑後腫全消。六劑後尿蛋白減為+。因出現腰痛,合服柴胡桂枝乾薑湯,不及一月尿蛋白即轉為陰性。休息一月即參加工作。1966年12月6日複查尿常規全部正常。
七、越婢加半夏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18克,生薑9克,炙甘草6克,大棗5枚,生石膏45~100克,半夏15克【
用法】煎服法同原方。
【方解】此於越婢湯更加逐飲下氣的半夏,故治越婢湯證而有痰飲、欬逆上氣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肺痿肺癆咳嗽上氣病》第13條: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註:熱壅飲逆復兼外邪,故咳而上氣,則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亦邪逆氣壅所致。脈浮大為外邪內熱之應,故以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按:肺脹為病名,《金匱要略》曰:「上氣,喘而躁者,屬肺脹」。可見肺脹即指上氣欬逆、喘而躁急的證候。曾以本方用於欬逆喘急、目突如脫者,確實有驗。
【辨證要點】越婢湯證兼見欬逆上氣、兩目發脹或頭痛者。
【驗案】詹某,女性,39歲,病歷號132122,1964年10月12日初診。昨晚受涼,咽痛,咳喘,喉中痰鳴,服氨茶鹼兩片喘稍緩解,但仍咳重,咳則兩眼發脹、頭痛,自感呼吸不暢,苔白膩,脈浮弦。此屬外寒內熱而致肺氣不降,治以散寒清熱,與越婢加半夏湯:麻黃12克,生石膏
45克,炙甘草6克,大棗5枚,半夏12克,杏仁10公克
結果:上藥服用二劑咳喘減、喉嚨痛、目脹、頭痛己,繼服二劑諸症皆消。
八、甘草麻黃湯方
【方劑組成】甘草6克,麻黃12克
【用法】以水先煮麻黃,去上沫,內甘草,煮取一杯,溫服,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風寒。
【方解】此於麻黃湯去桂枝,杏仁,而增麻黃、甘草的用量,雖以發汗解表,但無桂枝則不治身疼,無杏仁則治喘的作用亦比較減弱。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水氣病》第23條:里水,越婢加術湯主之;甘草麻黃湯亦主之。
註:見越婢加術湯方。
【辨證要點】浮腫表實無汗者。
九、麻黃附子甘草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6克,炙甘草6克,砲附子3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此於甘草麻黃湯加附子,故治甘草麻黃湯證而陷於陰證者。麻黃只取原量之半,亦以少陰病宜微發汗之因。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02條: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裡證,故微發汗也。
註:少陰病、初得二三日的時期內,以不傳裡併發太陰病的里證為常,故宜麻黃附子甘草微發汗以解表。
按:體弱或老年人若患傷寒或感冒,往往發作少陰病,以其在表的時間甚暫,二三日後即常傳里而並發嘔吐、下利的太陰病,此所謂得之二三日無裡證。而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可見此二三日時純屬表證甚明。二三日後傳裡,而始有里證,但不是說少陰病根本屬裡。
【辨證要點】表虛寒證見惡寒、無汗、脈微細。
【驗案】許某,男性,47歲,病歷號3752,1978年5月4日初診。右頭痛兩天,自感無精神,兩手逆冷,惡寒無汗、口中和,不思飲,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咽紅多濾泡增生。此屬虛寒表證,治以溫陽解表,與麻黃附子甘草湯加味:麻黃
10克,製附子10克,炙甘草6克,川芎10克
結果:上藥服一煎。微汗出,頭痛解,未再服藥,調養兩日,精神如常。
十、麻黃附子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9克,炙甘草6克,砲附子3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此即麻黃附子甘草湯而增量麻黃,亦和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與桂枝附子湯的關係同,亦只增一二味藥用量而已,似無另立方名的必要,不過上方是為少陰病微發汗,麻黃的用量須小;本方是為發散水氣。麻黃的用量須大,制因證異,豈可苟同,學制方者,宜留意於此。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水氣病》第24條: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少陰,浮者為風,無水虛脹者為氣。水發其汗即已,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浮者宜杏子湯。
註:水腫的疾病,其脈沉小,則屬少陰證。不沉小而浮,則為前述之水。若形似腫而內無水者,則為氣脹。水腫發汗即愈,脈沉小屬少陰者,宜麻黃附子湯;脈浮之風水者,宜杏子湯。
按:杏子湯未見,《金匱要略》注謂恐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醫宗金鑑》則謂甘草麻黃湯加杏仁。胡老認為若就風水的外證骨節疼痛。則以大青龍湯較為合理。
【辨證要點】少陰症兼見浮腫明顯、無汗惡寒者。
十一、麻黃附子細辛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6克,細辛6克,砲附子3克
【用法】水煎,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再內餘藥煎取一杯,溫服。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淪》第301條: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註:少陰病應以無熱為常。始得之病在表,脈也不應沉,今既發熱而脈又沉,故謂反發熱。脈沉者,沉為寒飲在裡的脈應,此亦外邪內飲之證,故以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按:此和麻黃附子甘草湯均屬少陰病無汗的治劑,若自汗出者,宜桂枝加附子湯或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等,讀者可前後互參。
【辨證要點】少陰症兼寒飲,即惡寒無汗脈沉者。
【驗案】唐某,女性,40歲。病歷號81486,1980年l月19日初診。哮喘一年。經變態反應檢查對塵土、蟎類、花生、大豆等八種物質過敏。經以三陽合病用大柴胡湯加生石膏加減,服38劑不效,據症有鼻塞流涕、頭痛、口乾不思飲、背惡寒、但欲寐,脈沉弦細,苔白根膩,知為少陰病合併裡飲。治以溫散表寒兼祛寒飲,與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6克,細辛6克,砲附子6克
結果:上藥服三劑,鼻塞明顯好轉,頭痛減,增加附子用量,經服二月多,喘平。
十二、葛根湯方
【方劑組成】葛根12克,麻黃9克,桂枝6克,生薑9克,芍藥6克,炙甘草6克,大棗4枚【用法】
以水先煮麻黃葛根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杯,溫服,取微汗。
【方解】此於桂枝加葛根湯更加麻黃,故治桂枝加葛根湯證無汗而喘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1條: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註:太陽病,項背強幾幾、汗出惡風者,則以桂枝加葛根湯主之;今以無汗,故以有麻黃的本方主之。
《傷寒論》第32條: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註:既有頭項強痛而惡寒的太陽表證,同時又有自下利的陽明里證,因謂為太陽與陽明合病,此宜以葛根湯主之。
按:下利而現太陽證,則病欲自表解,故發汗則愈,無汗表實者宜本方,自汗表虛者宜桂枝湯,此證常見。宜注意。又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宜讀作太陽與陽明合病必自下利者。意思是說:太陽與陽明合病必須有自下利者,才可用葛根主之,而不是說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定自下利。
《金匱要略·痙濕暍病》第12條: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沖胸,口喔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
註:太陽病,無汗,小便不當少,今因氣上沖胸,水不得暢行於下,故小便反少。牙關緊急不得語,已是為痙之漸,故謂欲作剛痙,宜以葛根湯主之。
按:《金匱要略》曰:“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又曰:「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本條即述剛痙的證治。葛根湯本治項背強幾幾,實即項肌肉失和因致痙攣的證候。若此證嚴重時,則致背反張的痙病、故太陽病發熱惡寒無汗而痙者,當然須以本方主之。不過本方的應用,不限於以上所論。由於葛根湯清涼解肌,而且解毒,故疹痘諸疾於初期太陽病時,概以本方治之。依據經驗,外感咳喘須發汗者,以用本方的機會為多。尤其發熱無汗而惡寒劇甚者,不問項背急與否多屬本方證。他如腰肌勞損,本無表證的明徵,與本方治之屢驗。《神農本草經》謂葛根治諸癱瘓、痙與痛,皆得之肌不和或均指為甘之屬亦未可知。
【辨證要點】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或見下利者。
【驗案】劉某,男性,49歲,病歷一號5294,1967年7月26日初診。背痛一年,胸椎2~5有壓痛。經拍片證實胸椎8、9、11骨質增生。曾經理療不但無效,而且症狀逐漸加重,出現腰痛、腿疼,無奈找中醫治療。近症:腰背疼痛。不能翻身,頸項發緊疼痛,不能向右轉頭,不能伏仰,苔白,脈沉。此屬寒濕流注項背,治以散寒祛濕,與葛根加苓術附湯:葛根12克,麻黃10克,桂枝10克,生薑10克,白芍10克,大棗4枚,茯苓10克,蒼術10克,川附子10克,炙甘草6克
結果:上藥服三劑疼即大減,增附子為12克,又服三劑,頭左右轉動自如,可以伏仰,深低頭時僅微痛,晨起可翻身。
十三、葛根加半夏湯方
【方劑組成】葛根12克,麻黃9克,桂枝6克,生薑9克,芍藥6克,炙甘草6克,大棗4枚,半夏12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於葛根湯加半夏,不異葛根湯與半夏湯的合力、故治二方的合併證。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3條: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註:此承「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一條而言,即是說:若上述之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而但嘔者,則宜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按:如上述不下利而嘔者,固宜本方主之,即使下利而嘔者,亦可用本方主之。
【辨證要點】葛根湯證兼見嘔逆或下利者。
【驗案】任某,女性,21歲,病歷號49703,1965年12月21日初診。昨天感冒頭痛、頭暈、身體疼痛、背痛、噁心欲嘔、惡寒、併素有腹疼大便稀,脈浮數,苔白。證屬太陽陽明合病,為葛根加半夏湯的適應證,故與之:
葛根12克,麻黃10克,桂枝10克,生薑10克,白芍10克,大棗4枚,炙甘草6克,半夏12公克
結果:上藥一劑大減,二劑症已。
十四、葛根黃芩黃連湯方
【方劑組成】葛根24克,炙甘草6克,黃芩9克,黃連9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葛根解肌熱於外,黃芩、黃連除煩熱於內,三物合用有治下利的作用。甘草和諸藥而緩急迫,故治熱壅內外,喘而汗出、下利不止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4條: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註:本太陽病桂枝湯證,醫不用桂枝湯以解外,而用下藥以攻裡,遂使邪熱內陷而下利不止。脈促為表未解之應;喘而汗出為熱蒸壅逆之徵,宜以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辨證要點】下利、汗出、不惡寒、脈浮數者。
【驗案】彭某,女性、30歲,病歷號31221,1965年8月26日初診。前天中午吃葡萄,晚上又受涼,今早感無力腿酸口渴,喝了四杯熱茶即覺身熱惡寒。下午心煩汗出,腹痛腹瀉三次,而來門診,苔白膩,脈滑數寸浮。證屬外內皆熱之下利,為葛根芩連湯的適應證,故與之;
葛根24克,黃芩10克,黃連9克,炙甘草6克
結果:上藥服一劑後腹痛腹瀉減,三劑後證已。
【附】臨床常用的葛根湯加味方:
(l)葛根加生石膏湯:即於葛根湯再加生石膏45~100公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湯證口舌乾燥者。
(2)葛根加桔梗湯:即於葛根湯加桔梗9公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湯證咽痛或排痰困難者。
(3)葛根加薏苡仁湯:即於葛根湯加薏苡仁15~30公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湯證關節痛或有癰膿者。
(4)葛根加術附湯:即於葛根湯加白術、附子各10公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湯證而關節疼煩者。
(5)葛根加苓術附湯:即於葛根湯加術附湯再加茯苓10公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加術附湯證而有茯苓證者。此和上方對於腰背拘急痛尤效,試用於脊髓炎亦有良效。
十五、桂枝麻黃各半湯方
【方劑組成】桂枝5克,芍藥、生薑、炙甘草、麻黃、杏仁各3克,大棗2枚
【用法】用水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杯。
【方解】此取桂枝湯、麻黃湯各三分之一合之,故治二方的合併證而病情較輕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23條: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註:如瘧狀,謂如瘧疾定時發寒熱的形狀。清便欲自可,即大便通調如常,本條可分三段解釋:①太陽病已經八九日,其人不嘔,病還未傳少陽;清便欲自可,則亦未傳陽明,只如瘧狀,一日二三次發寒熱,而且熱多寒少,外邪已有欲罷之象。脈微緩更為邪衰正復之候,故肯定此為欲愈也。②太陽病八九日,雖不見少陽和陽明證,但脈微無熱而惡寒者,此表裡俱虛,已陷於陰證,應依據治陰證的方法隨證救之,不可更發汗、更一下、更吐也。③再就上之如瘧狀的慾愈證言之,假如其面反有熱色者,乃鬱熱在表還不能自解的為證,其人身癢,即是不得小汗出的確證,宜與桂枝麻黃各半湯,使小汗出即治。
按:惡寒為太陽病的要徵,邪之輕重,往往驗之於寒熱或多或少,尤其脈微緩,為邪衰正復之應。熱多寒少見此脈,大都為病衰欲愈之兆。時發熱汗出者,為桂枝湯證,今雖時發熱而不得小汗出,又有麻黃湯證,因以桂枝麻黃各半湯治之。
【辨證要點】太陽病發熱惡寒見身癢者。
按:本方治癢、解表,主要能調和營衛驅邪外出。據此方義,臨床常以桂枝湯加荊防,治發熱惡寒、身癢起疹者屢見良效。
【驗案】房某,男性,43歲,病歷號117343,1965年5月24日初診。原有慢性肝炎,近幾天皮膚癢甚,尤以夜間搔癢難忍,至抓破為止。時有寒熱,苔薄白,脈浮緩。此屬營衛不和,外邪客表,治以調和營衛,解表祛邪,與桂枝湯加荊防:桂枝
10克,白芍10克,生薑10克,大棗4枚,荊芥10克,防風10克,炙甘草6克,白蒺藜10克
結果:上藥服三劑身癢已。因有兩脅痛、口苦等,與柴胡桂薑湯加味治之。
十六、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3克,桂枝6克,芍藥6克,生薑6克,炙甘草4克,杏仁3克,大棗2枚【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取桂枝湯二、麻黃湯一合之,故治桂枝湯證多而麻黃湯證少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25條: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註:脈洪大,當是脈浮,若脈洪大為裡熱盛,如何可與桂枝湯?可能是白虎加人參湯的脈洪大錯亂在這裡。服桂枝湯不得法,而使大汗出,病必不解。脈浮為病仍在外,故可與桂枝湯如前法服之。
若其人形如瘧,日再次發寒熱者,此與上之桂枝麻黃各半湯證大致同,小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辨證要點】桂枝湯證多而麻黃湯證少者。
十七、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方劑組成】桂枝、芍藥、麻黃、炙甘草各3克,大棗2枚,生薑5克,石膏5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取桂枝湯二越婢湯一合之,故治桂枝湯證多而越婢湯證少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27條: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註:太陽病,仍發熱惡寒,但熱多寒少而脈微弱,為外邪已衰,病有欲愈之象,雖無汗,但體表己無充盈的津液,故謂此無陽也。不可發汗,謂不可以麻黃湯大發其汗的意思,宜與桂枝二越婢一湯解肌透錶即治。
按:前麻黃湯條的陽氣重和本條的此無陽,正好對照互幾參,便不難理解陽氣是指什麼。注家謂陽氣重是陽熱,實非。前者為津液充實於體表,故脈應之緊,須以麻黃湯發其汗。而此為津液不足於外,故脈應之微弱,故宜本方輕以解之。以上三方藥量極輕,均為外邪還不了的輕證而設,不可不知。
【辨證要點】桂枝湯證多,越婢湯證少者。
十八、大青龍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18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杏仁6克,生薑9克,大棗4枚,生石膏45~100克【用法】
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再內諸藥,煮取一杯,溫服,取微似汗。汗多者,溫粉覆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復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方解】此即桂枝湯與越婢湯的合方,故治二方的合併證。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8條: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求肉瞤,此為逆也。
註:太陽中風,指主治風水的越婢湯證言。越婢湯證本續自汗出,今以並發麻黃湯的表實證,故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而不得汗出,內熱不能外越,因而煩且躁,故以麻黃湯與越婢湯合之的本方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為太陽中風本證。慎不可誤與本方。與之則四肢厥逆、筋憫肉瞤,成為虛以實治的壞病,故謂此為逆也。
《傷寒論》第39條: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
註:水氣外鬱於肌錶,雖無汗形似傷寒,但脈不浮緊浮緩,身亦不疼而重。水氣時有進退,因亦乍有輕時,如確審無少陰證者,則宜大青龍湯以發之。
按:本方為發水氣的峻劑,但宜於陽熱證而不宜於陰寒證。若水氣而現少陰證者,則宜麻黃附子湯,本方斷不可用。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23條: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註:《金匱要略》曰:「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而不汗出、身體腫重謂之溢飲」。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者,謂發汗以治溢飲的作用二方同,但宜依證選一而用之,不是說二方主同一證。
按:重劇的腎炎,腫脹、喘滿、小便不利,而煩躁者,本方有捷效。但腫而不煩躁者宜越婢加術湯。此方實治腎炎水腫的良方,適證用之百發百中言之並不過分。
【辨證要點】桂枝揚證、越婢湯證並見者。
【驗案】劉某,女性,32歲,病歷號100382,1965年3月15日初診。五年來浮腫、時常低燒,經檢查診為「慢性腎盂腎炎」、「膽道感染」。近症:面目四肢皆腫,小便頻而量少色黃,大便時幹,乾則浮腫甚。低燒時則是惡寒、腹脹、右脅痛、頭暈心煩。尿液常規檢查:蛋白(++)、膿球(++)、紅血球(++)、上皮細胞(+)。脈浮微數。此屬水氣外鬱肌膚,治以發汗以行水,與大青龍湯加味:麻黃
18克,桂枝10克,生薑10克,大棗4枚,杏仁6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蒼術12克
結果:上藥服30餘劑,頭暈心煩減,面目浮腫減,午後仍低熱,下肢浮腫仍明顯,繼加減服用,或間服柴胡桂枝乾薑湯合當歸芍藥散,1965年11月7日復診,右脅痛減,腹脹、頭暈、心煩已,下肢浮腫輕微,體溫正常,尿常規檢查:蛋白(-),膿球(-),白細胞(0-1),紅血球(l- 3),上皮細胞(+)。
十九、文蛤湯方
【方劑組成】文蛤15克,麻黃9克,炙甘草9克,生薑9克,生石膏15克,杏仁9克,大棗4枚【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汗出即愈。
【方解】此為麻杏甘石湯與越婢湯合方,再加酸斂止渴的文蛤,故治麻杏甘石湯與越婢湯的合併證而渴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嘔吐嘩下利病》第19條: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文蛤湯主之。兼主微風、脈緊、頭痛。
註: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豈有再以文蛤湯發汗之理?文蛤湯當是文蛤散之誤。《傷寒論》五苓散條有服文蛤散,按其證應與文蛤湯。可能由於編寫錯亂,宜更正之,另錄《傷寒論》條文如下:
《傷寒論》第141條: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噀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文蛤湯);若不差者,與五苓散。
註:太陽病,本當汗以解之,而反以冷水噀其面,或灌其身則邪熱被冷水所卻而不得去,雖暫覺輕快,但不久更煩熱。由於水熱相擊,肉上粟起。裡有熱故意欲飲,但胃有停水,故反不渴。與服文蛤湯先以解表,若服後煩熱不差者,為水停不行的關係,故與五苓散治之。
【辨證要點】麻杏甘石湯證合併越婢湯證又見口渴明顯者。
二十、小青龍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芍藥、細辛、乾薑、炙甘草、桂枝各9克,五味子12克,半夏15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麻黃、桂枝、芍藥、甘草發汗以驅外邪。半夏、乾薑、細辛、五味子逐寒飲以平咳喘,故此為外邪裡飲而致咳喘的治劑。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40條: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咳、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註:心下有水氣,雖發汗而表不解;有外邪故發熱;激動裡飲故乾嘔而咳、或喘;小便不利則少腹滿;水停不化故或渴;水穀不別故或利;水氣沖逆故或噎,此宜小青龍湯主之。
按:表證而裡有水飲者,無論傷寒或中風均須兼逐其水而表始得解。前於桂枝劑已屢有說明,故不再贅。胃中有飲本無渴證,今謂或渴者。乃由於小便不利所致,與五苓散證之渴同,故或渴、或利、或噎均宜讀在小便不利、少腹滿句之後,而或喘者,宜接於發熱而咳句,此以上為主證。或咳以下為客證。只若主證在,不問客證有無均宜本方主之。
《傷寒論》第41條: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註:氣沖飲逆故咳而微喘,外邪不解故發熱,胃有飲故不渴,宜以小青龍湯主之。服湯後則飲去胃中乾,故遂渴,此為服藥有效之驗,故謂寒去欲解也。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35條:欬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
註:倚息,即憑依於物呼吸之意。久有痰飲,復被風寒,因而欬逆呼吸困難。倚息不得臥者。小青龍湯主之。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23條: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上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註:見大青龍湯條。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第7條:婦人吐涎沫,醫反下之,心下即痞,當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龍湯主之;涎沫止,乃治痞,瀉心湯主之。
註:吐涎沫,指欬逆吐涎沫,暗示為小青龍湯證。而醫反下之,故心下痞,仍宜以本方先治其咳吐涎沫,涎沫止再以瀉心湯治其心下痞。
按:涎沫即泡沫痰,為寒飲之候,本條當指咳吐涎沫,為外邪內飲的小青龍湯證。若嘔吐涎沫,則宜半夏乾姜散;若頭痛者,則宜吳茱萸湯,此均為胃有寒飲而無外邪者。互參自明。
【辨證要點】外邪裡飲而致咳喘者。
【驗案】何某,女性,30歲,病歷號74177,1965年10月22日初診。自1954年患支氣管氣喘合併支氣管擴張,常欬逆倚息不得臥,近鼻塞流清涕,咳吐黃白痰,怕冷,口乾不思飲,苔白浮黃,脈細略數。證屬外邪內飲之咳喘,治以溫化寒飲兼以解表,與小青龍湯:麻黃10克,
桂枝10克,白芍10克,半夏12克,乾薑6克,細辛6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6克
結果:上藥服三劑,已能平臥而睡,咳喘顯減而痰仍多。以原方服用9劑,喘己。流清涕己。改服苓甘五味薑辛夏杏湯加減,服一月而安。
二十一、小青龍加石膏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芍藥、細辛、乾薑、炙甘草、桂枝各9克,五味子12克,半夏15克,石膏30~60克
【用法】煎服法同原方。
【方解】於小青龍湯加石膏,故治小青龍湯證而有煩熱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肺痿肺癆咳嗽上氣病》第14條:肺脹,咳而上氣,煩燥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
註:咳喘脈浮,此為心下有水氣而表不解的小青龍湯證。所不同者,只多上氣煩躁之證,故以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
按:由本條可知,所謂肺脹。除外邪內飲還必兼有熱壅氣逆的為患,以咳而上氣且煩躁者為其特徵。上氣者,即氣沖逆上而不下之謂。
【辨證要點】小青龍湯證兼煩躁者。
【驗案】王某,女性,31歲,病歷號102132,1964年12月12日初診。感冒後引起咳喘已半月,經服湯藥,咳喘向愈,但前天又受涼致咳喘加重,吐白痰多,頭痛惡寒,時胸悶心煩,口乾不思飲,苔白根膩,脈浮弦。證屬外寒內飲而熱雍於上,治以解表化飲兼清熱除煩,與小青龍加石膏湯:麻黃10克,桂枝
10克,白芍10克,半夏10克,幹薑6克,細辛6克,五味子10克,生石膏45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
結果:上藥服三劑咳喘減輕,繼加減服四劑證已。
二十二、射乾麻黃湯方
【方劑組成】射乾9克,麻黃12克,生薑12克,細辛9克,紫菀9克,冬花9克,五味子13克,大棗3枚,半夏15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射乾、紫菀、冬花、五味子均主欬逆上氣,而射乾尤長於清痰洩火,以利咽喉。麻黃、生薑發表散邪。半夏、細辛、大棗降逆逐飲,故亦是外邪內飲而致欬逆的治劑,與小青龍湯所主大致同,而側重於上氣痰鳴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肺痿肺癆咳嗽上氣病》第6條: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乾麻黃湯主之。
註:水雞,即青蛙。咳而上氣,若咽喉痰鳴如水雞聲者,宜射乾麻黃湯主之。
按:氣管炎欬逆痰多,咽中不利者,本方有良效。若口乾或煩躁者宜更加石膏。
【辨證要點】小青龍湯證喉痰鳴明顯者。
【驗案】康某,男性,49歲,1965年12月l日初診。1965年脊椎骨折後患喘息性支氣管炎合併肺氣腫。近一週受寒咳喘加重,喉中痰鳴,不能平臥,咯吐白黏痰,量多,頭痛,背痛,口乾不思飲,苔白膩,脈浮弦。證屬外寒內飲而屬射乾麻黃湯證:
麻黃12克,射乾10克,生薑12克,大棗4枚,紫莞10克,冬花10克,細辛10克,五味子10克,半夏15克。
結果:上藥服三劑咳喘減,稍能平臥。因口渴明顯,汗出較多,上方加生石膏45克,服七劑咳喘明顯減輕,可平臥。
二十三、厚朴麻黃湯方
【方劑組成】厚朴15克,麻黃12克,石膏30-60克,杏仁15克,半夏15克,乾薑6克,細辛6克,小麥30克,五味子14克
【用法】先煮小麥熟,去滓,內諸藥再煎,溫服。
【方解】此亦小青龍加石膏湯的變劑,故主治亦相近似。加樸杏去桂芍,則偏於治喘滿,但用大量小麥,養正則有餘,逐水則不足,故不能治溢飲。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肺痿肺癆咳嗽上氣病》第8條:咳而脈浮者,厚朴麻黃湯主之。
註:咳而脈浮者,為病在表,故以厚朴麻黃湯主之。
按:此述脈而無證,過於簡略,臨證應以外邪內飲、欬逆喘滿者用之為妥。
【辨證要點】咳喘胸滿,脈浮者。
二十四、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方
【方劑組成】桂枝9克,生薑9克,炙甘草6克,大棗4枚,麻黃6克,細辛6克,砲附子3克
【用法】先以水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再煎,溫服。當汗出,如蟲行皮中即癒。
【方解】此即桂枝去芍藥湯與麻黃附子細辛湯合方,故治二方的合併證。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水氣病》第29條: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所為,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註:《醫宗金鑑》謂:「氣分以下十六字,當是衍文,觀心下堅之本條自知(即積術湯條)。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之十三字,當在上條氣分之下,義始相屬,正是氣分之治法,必是錯簡在此」。此說可信,今照《醫宗金鑑》氣分條文於下,供參考:
「師曰:寸口脈遲而澀,遲則為寒,澀為血不足。跌陽脈微而遲,微則為氣,遲則為寒,寒氣不足,則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則榮衛不利,榮衛不利,則腹滿脅鳴相逐,氣轉膀胱,榮衛俱勞,陽氣不通則身冷,陰氣不通即骨疼;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麻痺不仁。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實則失氣,虛則遺尿,名曰氣分。」
以上詞義費解,各家說法不一,亦難為據。窺其為證,則外有手足逆冷,身冷骨痛、惡寒、麻痺,內有腹滿脅鳴相逐、氣轉膀胱,若不外於榮衛外虛、寒邪內客,以致癱瘓疼痛脹滿之證,以本方主之,未為不可。
【辨證要點】手足逆冷、惡寒、身痛者。
二十五、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6克,生薑6克,生梓白皮15克,連翹6克,炙甘草6克,大棗4枚,赤小豆30克,杏仁6克
【用法】先煮麻黃,去上沫,再內諸藥煎,溫服。
【方解】以麻黃湯去桂枝加薑棗發表,而且安胃,複以生梓白皮、連翹、赤小豆清熱並亦驅濕,故治表實無汗、瘀熱在里而發黃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262條: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
註:傷寒無汗,熱不得外越,合濕瘀於裡者,身必發黃,宜以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
按:黃疸初作,若無汗形似傷寒者,宜本方。若汗出形似中風者,宜桂枝加黃耆。但表證已罷。當依證選用適方治之。
【辨證要點】表實無汗、或身黃、目黃、或身癢者。
【驗案】尹某,男性,40歲,病歷號192297,1966年3月4日初診。近兩個月右上腹疼痛,經中西藥治療,效果不顯,自昨日起發熱惡寒、身目發黃、身癢、口粘不思飲,小便黃少,苔白膩,脈浮弦。證屬外邪裡濕,鬱而化熱,治以解表化濕,與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麻黃6克,連翹
10克,赤小豆30克,桑白皮10克,炙甘草6克,大棗4枚,生薑10克,杏仁10克
結果:上藥服三劑,熱退,癢已、但黃疸不退,且逐漸加重,後確診有胰頭癌,不及兩個月病逝。
二十六、續命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桂枝、人參、甘草、乾薑、石膏、當歸、杏仁各6克,川芎3克【用法】
水煎溫服,當小汗。薄覆脊,憑幾坐,汗出則愈。不汗更服。無所禁,勿當風。並治但伏不得臥、欬逆上氣、面目浮腫。
【方解】既用麻黃加石膏湯解外之邪,複以參姜歸芎補內之虛,故治表不解而中虛血少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附方:《古今錄驗》續命湯治中風痱,身體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處,或拘急不得轉側。
註:中風痱,即中風邪之意。身體不能自收持,即指肢體不遂言。冒昧,即茫然無知的意思。
中風而致肢體不遂,語言不利、冒昧不知痛處,或身拘急不得轉側者,宜本方治之。
按:上述有似今之腦血管疾病,但就方藥言,治身症有表證、和中虛血少或當有效。腦血管病應用的機會不多,須慎用。
【辨證要點】中虛身痛或麻木者。
二十七、桂枝芍藥知母湯方
【方劑組成】桂枝12克,芍藥9克,甘草6克,麻黃6克,生薑15克,白術15克,知母12克,防風12克,炮附子6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此於桂枝湯增桂薑、去大棗,另加麻黃、防風發汗解表,復用術附以逐濕麻痺。知母以消下肢腫,故以治風濕關節痛肢體腫而氣沖嘔逆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第8條:諸肢節疼痛、身體尪贏。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註:諸肢節疼痛,即四肢關節疼痛。身體尪贏,即言身體瘦之甚。腳腫如脫,即言腳腫之甚。頭眩短氣、溫溫欲吐,為氣沖飲逆的結果,此宜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按:慢性關節炎下肢腫痛者,用本方有良驗,並以本方加石膏治年餘不解的風濕熱有奇效。又以本方合用桂枝茯苓丸,治療下肢腫的脈管炎亦驗。
【辨證要點】關節疼痛、肢體腫而氣沖嘔逆者。
【驗案】徐某,男性,19歲,病歷號189520,l966年2月15日初診。左足腫痛己五、六年,近二年加重。經拍片證實為跟骨骨質增生。現症:左足腫疼,怕冷,走路則疼甚。口中和,不思飲,苔薄白,脈沉弦。此屬風寒濕客注關節,治以發汗驅濕,與桂枝芍藥知母湯:桂枝10克
,白芍10克,知母12克,防風10克,麻黃100克,生薑12克,蒼術12克,川附子6克,炙甘草6克
結果:上藥服七劑。左足跟疼減,走路後仍疼,休息後較冶療前恢復快。增川附子為9克繼服,一月後左足跟腫消,疼痛已不明顯。
二十八、三黃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8克,獨活6克,細辛3克,黃耆3克,黃芩5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既用麻黃、獨活、細辛、黃耆發汗散邪,而解麻痺痛拘攣,復用黃芩以除煩熱,故此治歷節疼痛、手足拘急,無汗惡寒而煩熱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附方:《千金》三黃湯治中風手足拘急,百節疼痛,煩熱,心亂,惡寒,終日不欲飲食。
註:因中風而致手足拘急,一身關節俱疼、煩熱、心亂、惡寒而不欲飲食,本方治之。
【辨證要點】關節疼痛、無汗惡寒而煩熱者。
二十九、牡蠣湯方
【方劑組成】牡蠣12克,麻黃12克,甘草6克,蜀漆9克
【用法】先煮麻黃、蜀漆,去上沫,內諸藥再煎,溫服,若吐,勿再服。
【方解】此於甘草麻黃湯加牡蠣、蜀漆,故治甘草麻黃湯證胸腹悸動而有痰飲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瘧疾》附方(一):牡蠣湯,治牝瘧(《外台秘要》方)。
註:《金匱要略》曰:「瘧多寒者,名曰牝瘧」。古人以心為牝臟,心陽為痰所阻,故多寒,因謂為牝瘧。蜀漆逐痰,為治牝瘧的要藥。不須發汗者,宜蜀漆散,須發汗者,宜本方。
【辨證要點】瘧疾寒多熱少,無汗身疼者。
三十、麻黃升麻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8克,升麻4克,當歸4克,知母3克,黃芩3克,萎蕤3克,芍藥1克,天門冬1克,桂枝1克,茯苓1克,炙甘草1克,生石膏1克,白術1克,乾薑1克
【用法】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再煎,溫服,汗出愈。
【方解】既用麻黃、升麻、桂枝發汗以解表,又用乾薑、白術、茯苓、甘草溫中利水以止洩;既以黃芩、知母、石膏除熱去煩,又以白芍、當歸、萎蕤、天冬益血滋津,故此為表裡不解,寒熱虛實交錯的治劑。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57條: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洩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註:傷寒六七日,表還未解,而醫大下之,因虛其里,故寸脈沉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洩利不止。復以邪熱不得外解而上攻,因致咽喉不利、唾膿血。正虛邪盛,表裡俱困,已屬誤下的壞病,救表救裡,補虛攻邪,頗難措手,故謂難治,亦只有隨證用藥,如本方主之。
【辨證要點】傷寒表裡不解,上熱下寒,症見咽喉不利、腹洩、手足逆冷、脈沉遲者。
三十一、升麻鱉甲湯萬
【方劑組成】升麻18克,當歸9克,蜀椒9克(炒,去汗),甘草18克,鱉甲手掌大一片,雄黃5克(研)
【用法】用水四杯,煮取一杯,頓服之,老小再服,取汗。
【方解】升麻伍以蜀椒解肌致汗,伍以甘草解百毒,並治咽痛。復用鱉甲、當歸和血驅痛,用雄黃攻腫毒癰膿,故此治疫證咽喉痛而有癰膿或瘀血之變者。
此非麻黃劑,因亦透表取汗,故附於此。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第14條: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唾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主之。
註:面赤斑斑如錦紋,謂面色紅赤而有斑紋。陽毒即指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而吐膿血者。從「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觀之,可知是一種猛烈的急性傳染病,古人謂時疫者是也,治之宜本方。
《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第15條:陰毒之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主之。
註:身痛如被杖,謂身體疼痛劇烈,如被杖刑那樣難於忍受。陰毒即指面目青,身體如被杖、咽喉痛不吐膿血者,亦是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宜本方去雄黃蜀椒主之。
按:面色赤為陽氣拂鬱在表,因謂陽毒;面目青則邪在內,因謂陰毒,陰毒不宜汗,故去蜀椒,因不吐膿血,故去雄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