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講傷寒論-第二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第98條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后必下重。 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不中與也,食谷者嗶。
這一段啊很不好懂,就這本文,這裡頭意義含著太多。 一般的太陽病,五六天,六七天,都是內傳少陽的時候。 “脈遲浮弱”,遲和弱脈見浮,這就是氣血不足於外了,這與上條“血弱氣盡”是一個意思。 那麼這個病要傳少陽啊,體表氣血就不足了,所以遲和弱都見於浮,脈遲浮弱就是脈浮而遲弱,那麼六七天見這個脈,這個病就有內傳少陽的一種情況。
這一段啊很不好懂,就這本文,這裡頭意義含著太多。 一般的太陽病,五六天,六七天,都是內傳少陽的時候。 “脈遲浮弱”,遲和弱脈見浮,這就是氣血不足於外了,這與上條“血弱氣盡”是一個意思。 那麼這個病要傳少陽啊,體表氣血就不足了,所以遲和弱都見於浮,脈遲浮弱就是脈浮而遲弱,那麼六七天見這個脈,這個病就有內傳少陽的一種情況。
“惡風寒”,這是表證還沒罷,表證還存在。 “手足溫”,手足溫是與四肢厥冷相對待的,四肢厥冷是裡虛有寒,四肢逆冷,厥冷啊,那麼這個手足溫呢就是內有熱,裡有熱,手足溫。 但是這個手足溫呢在本書裡講的都是「系在太陰」,那麼這是什麼意思呢? 這個陽明病不光手足溫,身也熱而出汗,甚至於手足也是濈然汗出,這是陽明病。 這個手足溫當然是里熱,那屬於陽明病了,他說“系在太陰”,這個熱呀不是身熱,只是手足溫而已,那麼說明裡面不是光有熱,還有濕,就是有水呀。 那麼這一個病位呀,就是同時里位有兩種不同的病,一個就是胃實熱,就是咱們說胃家實那一類的,胃實,熱結於裡,有實,也熱,這就陽明病。 這個太陰病什麼樣子呢? 太陰病與這個正相反的,也在裡位,也就在這個胃腸之裡呀,它是一個裡頭停水,胃虛停水,正與陽明病相反,而且這個水還沒有力量收拾,所以吐瀉,它是這麼一種病,所謂系在太陰,本來是陽明病,可是裡頭還存在著濕,所以叫系在太陰。 在這個書裡頭啊共有兩段“系在太陰”,你們看看這個陽明病裡頭,187,你們看看這一段,來理解系在太陰這個問題,要不不容易理解,“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陰。 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陽明病“,你看這說明什麼呢,是在這個里位上開始有熱,這個水火這兩個東西它不並立的,熱盛了,小便數,汗自出,裡頭馬上就是水分盡去而變成熱實。 那麼這個太陰病呢,是水盛,火就要消失,那麼這個在裡證,表證傳里的時候,那麼這個水火是互相進退的,如果陽明病,這個熱越重越實,這個水分越喪失,如果陰寒的方面盛,那麼飲就重,那麼要腹痛下利的,這就叫做太陰病。 那麼這個太陰病,沒有熱是沒有問題的,有熱同時存在的時候是陽明病而有濕,所以他說系在太陰,這個系,咱們拴東西謂之系,與這個太陰病有聯繫,說明這個陽明病啊,咱們這一段講的是陽明病了,我們介紹這一段,陽明病要有濕,他說這與太陰病有關係,系在太陰,有濕嘛,這時候水火是互相進退的,如果濕盛,小便也不利,一定要發黃的,這是古人一種看法, 關於發黃我一會兒再給講。
那麼小便要是利呢? 這個熱盛啊,就把津液盡量往外排出,不但小便利,而且汗也出,那大便就要硬了,那就變成陽明病,所以在病初傳於里的時候,又有熱又有濕,也可以為陽明病,也可以為太陰病,在這個階段就叫做系在太陰,陽明病沒完成,但是里頭有停濕,所以他擱個系在太陰,裡頭有與太陰有關係的問題,他擱個系在太陰,我們方才這一節就是的,這個病六七天啊,由表傳入半表半里,而又傳於里,傳於裡呀雖然手足溫,這個裡有熱了,但是它是系在太陰,裡頭也有濕。
那麼這個情況,表證不可下,少陽證不可下,里有濕,更不可下,所以他才說“醫二三下之”,這是一個錯誤啊,這個大夫由於手足溫,認為裡頭是有熱了,而二三下之,就是接二連三地給吃瀉藥,這是錯的。 那麼傷了里,當然就不能吃東西了,傷了胃氣了,那麼同時這個少陽病也很明顯,這個傷了胃呀,胃氣一虛,邪熱,客氣都往胃這塊兒來,當然是半表半里的熱,表熱都往胃這塊兒聚,那麼濕呢,這個水氣也往這塊兒聚,所以“ʼn下滿痛”,脅下,連心下這個部分都有了,胸脅滿,脅下滿,這就是胸脅苦滿的少陽病的那個證候,由於邪熱、客氣都往這塊兒聚,所以他也疼。
“面目及身黃”,那麼又有熱又有濕,非發黃不可。 那麼古人認為這個黃啊,這是由濕熱,鬱熱在里造成的,由於這個系在太陰說身必發黃,古人這麼個看法,這是個錯誤,古人認為脾屬土,土色黃,那麼這個它是個錯誤,現在黃疸都是膽道受了障礙,一般這樣的多了,這是很清楚個事情,不在乎脾土色黃,這是膽汁的色。 可是雖然這麼說,古人這種治療所掌握的規律是對的,你象咱們用這個茵陳蒿湯,或者是茵陳五苓這類的葯啊,去濕去熱,那麼這個治療呢,永遠也是對的,古人只是掌握這種規律,那麼這個脾的關係是沒有的,古人沒法那麼認識,不知道有這個物理的障礙而使著人發黃,他不懂得這個,所以古人一看到這個黃啊都是屬太陰,因為太陰是運濕呀,太陰有病不能運濕了, 再要有熱,他一定發黃的。 古人這麼個看法,這個規律是對的,古人說鬱熱在里,那麼治療的方劑這都是非常正確的,現在我們這麼用還是有效嘛,所以我們研究古人的東西呀,我們要掌握這種規律方法,那麼至於這個古人這種說法,咱們現在這個辨證,尤其拿臟腑辨證,很成問題的,因為他搞不清,古人限於科學水準啊可要知道,你比如這個書吧,也就是一千好幾百年,兩千年了, 那個時候科學還是沒有這麼樣的進步發展,沒法來認識,疾病的這個問題,它都關於生理病理呀,這是一種基礎科學的問題,那個時候沒有,沒有怎麼辦呢? 人他也想解釋,他就是讓腦子想,或者就是拿現象當本質,這個土色是黃的,這個黃就是,咱們根據五行來說,脾屬土,土色黃,就這麼樣來看。 儘管看的錯誤,那麼這個規律是一點不錯,尤其發病的這種情況,比方底下他說“小便難”,那麼在這個太陰病,我們方才講那節也是,如果小便利,這個濕熱能夠外躍,他不發黃,我們現在臨床上也是這樣的,大概的黃疸病啊都是小便不好,那麼我們治療呢也是去利小便,去熱,濕熱,那麼這一類的治療的手段,多咱都是對的,這是規律, 古人對這個規律的這種認識法可是不對的。 “與柴胡湯,後必下重”,這種內裡頭有濕熱,那麼柴胡這個藥啊有點疏洩作用,同時它去熱,解熱劑嘛,你再撤其熱,你再加以疏洩,這個濕熱下注,“脅下滿痛”,“頸項強”,這個頸項強,頸就是兩側,項就是後頭,人這個脖子兩側謂之頸,兩側頸屬少陽,項,後面呢屬太陽,由於這個病,太陽也沒罷,少陽病也發生,所以他頸項強,根據這個脅下滿痛,頸項強, 可以用小柴胡湯,這個證候啊頗象小柴胡湯證。
但是這個情形之下,什麼情形? “本渴,飲水而嘔者”,這個是水逆證候,本渴,可是一喝水就要吐,這就是我們上面講的五苓散證,水逆。 這個水逆裡頭這個水相當地多呀,而且這個水沖逆於上,那麼這個時候使柴胡是不行的,非用這個五苓散治這個水逆才行的,他這個就是茵陳五苓(散)來利水去黃,這就對了,這個柴胡湯不能用,要是用的話,不但后必下重,而且食谷則嗶,這個水停得非常地多呀,水往上沖逆,你咽東西咽不下去,要嗶逆的。 這是個倒裝句,他說與柴胡湯后必下重,盡指著這個本渴欲飲而嘔者,上面說這個不能食,裡頭就有個嘔啊,而且飲水也嘔,上面沒說這個證候,底下說清楚了。 根據上面這個證候,他就柴胡湯了,也治黃啊,在這個《金匮要略》里頭,黃疸篇就有,他說諸黃腹痛而嘔者,宜柴胡湯。 那麼這裡也嘔,尤其這個證候正是柴胡證,脅下滿微痛,頸項強,這可以用小柴胡湯。 但是他是注重在底下這一句話,是個倒裝句,他說是本渴飲水而嘔者,這麼個嘔,水逆,本來他渴,想喝水,一喝水就吐,這不就是水逆證嘛。 要有水逆這類的黃疸,雖然有柴胡證,不能用柴胡湯。 假設要用的話,就有後重和食谷則嗶,因為這個柴胡湯啊不能治水逆,同時有疏洩胸脅的作用,去心腹間結氣、積聚,有疏洩的這麼一種作用,同時一撤熱,水勢更泛了,所以食谷要嗶逆的。
這段書包含的意思非常地廣,那麼我們離開這個本文,這倒好理解這一段,根據上邊五六日,無論傷寒或中風,全要傳入少陽,這麼一個時期,那麼六七天更是了,五六天、六七天嘛。 而且這個脈呢,已經有內傳少陽的一種徵象,脈遲浮弱,不但傳少陽,而且表證也沒罷,還惡風寒,雖有裡熱,手足溫,手足自溫,但是里熱不重的,還系在太陰,只手足溫而已嘛,裡頭還是有濕。 那麼這一系列的情形,少陽病不可吐下,後頭有的,我們講到少陽篇就知道了,表不解,更不能用下藥,那麼裡頭有停濕,不是有實熱,也不能用下藥,所以以上的這種情況,一概不能用下藥,而這個大夫反接二連三下之,這都錯誤,所以少陽證就該明顯了,脅下滿且痛,因為表證還有嘛,表證有,用藥不對頭,一定導致氣上沖的,表也不能解,所以不但頸強,項也強, 頭項強痛那個項,所以太陽病也沒罷。 那麼由於氣沖,水往上不往下,所以小便不利。 那麼既有熱,小便又不利,非發黃不可,所以面目及身黃,本文的意思就這個。 可是這個時候呢,這個水往上逆得厲害,同時人渴,但是飲水則吐,這是水逆證,這種發黃,應該用茵陳五苓就對了,就是五苓散加茵陳,一方面治水逆,一方面去黃,而柴胡湯是不能用的,不能與。 要是與的話,下利後重,而且食谷則嗶。 所以這個水逆證,雖有柴胡湯證,不能用。 這還是論述小柴胡湯的應用。 這段相當地大,內容相當地複雜,那麼古人啊對表、裡、半表半里,古人通過對疾病的觀察呀,發現疾病萬變,在病位的反應啊,不出三個,一個是表,一個是裡,一個是半表半裡。 可是每一個病位的反應,都有兩種證候,或陰或陽,陽有熱實,陰有虛寒,所以表有陰陽,裡有陰陽,半表半裡有陰陽,咱們開始講太陽病,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 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所以在一個表位上,也有兩種,一個太陽,一個少陰。 裡證,根據我方才講這個,在裡位上也有兩種,一種陽明,一種太陰,所以在陽明病裡頭常有系在太陰的關係。 所以這一段啊,不這麼詳細說不好理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