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2016年4月5日 星期二

炙甘草湯

  炙甘草湯





  • 陳寶貴臨證經驗 炙甘草湯加減治心悸

心悸指患者自覺心中悸動,甚至不能自主的一類癥狀。發生時,患者自覺心跳快而強,並伴有心前區不適感。此病常見於心陰陽氣血不足引起,臨床上可用炙甘草湯加減治療。炙甘草湯又名復脈湯,出自《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篇,主治傷寒,脈結代,心動悸。功效為益氣滋陰,通陽復脈。方藥為炙甘草四兩、生姜三兩、人參二兩、生地黃一斤、桂枝三兩、阿膠二兩、麥門冬半升、麻仁半升、大棗三十枚。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現在多用於心陰陽不足,氣陰兩虛導致的心動悸,虛羸少氣,虛勞,汗出,疲乏無力,氣短,脈結代(脈律不齊)等癥狀。陳寶貴教授臨證中治療心悸屬心陰陽不足,氣陰兩虛者常用炙甘草湯加減,收效較好。今介紹如下:

  方藥組成:黨參10克,麥冬10克,炙甘草15克,生姜10克,生地20克,桂枝10克(去皮),阿膠10克(烊化服),麻仁10克,丹參15克,大棗5枚。水煎300毫升,分早晚2次服,日1劑,阿膠烊化服。

  方解:傷寒或雜病之後,陰血不足,陽氣不振,心脈失其溫養,故心悸而作,脈見結代。應以益氣滋陰、溫陽復脈為治。方中用黨參、炙甘草益心氣;麥冬、生地、麻仁養心陰;桂枝、生姜溫心陽;阿膠、丹參、大棗養心血。諸藥合用,滋而不膩,溫而不燥,使氣血充足,陰陽調和,則心動悸、脈結代,皆得其平。現代研究表明:炙甘草湯及其組方,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再灌註損傷的作用,能降低再灌註誘發的室性早搏和心律失常總發生率,並能縮小再灌註後心肌梗死的範圍。

  加減運用:汗出者,加黃芪15克,五味子5克;畏寒者,加附子10克(先煎);胸悶者加瓜蔞15克,薤白10克;心神不安者,加龍骨15克,牡蠣15克;有痰者,兼麥冬、生地、麻仁之量,加半夏10克,菖蒲15克,枳實10克;有熱象者,減桂枝之量,加黃連6克。

  典型醫案

  張某,女,56歲,2008年11月29日診。

  患者主訴間斷心悸3個月。現時有心悸,自覺心前跳動厲害,偶有汗出,疲乏無力,氣短,面色蒼白,二便尚調,舌暗淡,苔白,脈結代且沈。查心電圖示:心肌缺血,室性早搏。此:心悸之氣陰兩虛證。治以益氣滋陰,通陽復脈。

  處方:黨參10克,麥冬10克,炙甘草15克,生姜10克,生地20克,桂枝10克(去皮),阿膠10克(烊化服),麻仁10克,丹參15克,大棗5枚。5劑,水煎服。

  二診(12月5日):服藥後癥狀明顯減輕,惟胃脘部稍有不舒,上方加茯苓15克,陳皮6克。7劑,水煎服。

  三診(12月12日):諸癥減輕,又服7劑而愈。

  按  患者心悸汗出,乏力氣短,面色蒼白顯是心陰陽兩虛之征象,舌暗淡,苔白,脈結代而沈亦是上證的具體表現,故予上方而效。二診時考慮藥物滋膩,中焦運化無力,故加茯苓以健脾,陳皮以化滯。先後服近二十劑而愈。

  陳寶貴指出:炙甘草湯為治療心之陰陽氣血不足而致脈結代、心動悸的代表方。在此方中多數醫者認為炙甘草或生地黃為君藥,依據是一為用炙甘草立湯名,一為生地黃在方中藥量最大,兩藥作用非常重要,進而忽視了其他藥物之作用。陳寶貴認為,方中兩藥固然重要,但其他藥的重要性也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溫陽藥,方中必不可少,如桂枝、生姜、黨參。臨證體會,如果無桂枝、生姜、黨參等藥,療效並不好。因為“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總的來說,全方配伍嚴禁,大量滋陰藥中加以溫陽藥,動靜結合,陰陽相配,共同起到了益氣滋陰,溫陽復脈的作用。另外,桂枝一藥,長期使用容易助火升陽,使用時去皮可消除這種不良作用。西醫之心血管疾病、貧血、呼吸系統疾病等,最終導致心之陰陽氣血不足而引起脈結代、心動悸癥狀的皆可用此方加減治療。
日期:2013年7月15日 - 來自[名家醫案]欄目
跟師學用炙甘草湯
 我從醫三十載,治病喜用經方,炙甘草湯就在其列。用之雖說有效,但總感取效時間過長,雖也疑惑,卻從未深究,直至今年2月在江陰致和堂跟師龍砂醫學代表性傳承人顧植山教授。侍診過程中,見老師使用此方,效果出奇地神速,令我驚詫。他在交待病家煎服法時特別細致,在旁側聽的我突有所悟——難道是煎服法有問題?老師用肯定的語氣回答了我的疑問。按老師所言,我糾正了過去的方法,再用此方,療效竟有天壤之別。
  炙甘草湯,出自東漢張仲景《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第177條:“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炙甘草湯方:“甘草四兩(炙),生姜三兩(切),人參二兩,生地黃一斤,桂枝三兩(去皮),阿膠二兩,麥門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棗三十枚(擘)。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納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復脈湯。”

  先說方劑的組成,涉及到的藥共有10味。5味是通陽益氣的藥物(桂枝、生姜、人參、炙甘草與清酒),5味是滋陰養血的藥物(生地、麥冬、阿膠、麻仁、大棗)。我在早期使用時,因為藥房不備姜、棗,也認為其是可有可無的點綴品,常不囑用。再是方中的麻仁,因教科書只講其潤燥通便之功,加在其中不解其意,故常詢病人大便情況,唯對便秘者方敢安心使用。後來看到有人說麻仁乃棗仁之誤,如清代尤怡即主張當用棗仁,但再後來偶爾讀到羅大倫教授一文,言國外有科研報告稱火麻仁有修復受損心肌細胞的作用,始知老祖宗早就知道它是治心臟用的。還有方中的清酒,原本也自以為是地認為其可有可無,有時也囑加酒,但只是根據《方劑學》中介紹的,服用時加10毫升為引。經學習才知道清酒應該就是農民自釀的米酒,冬季剛釀成時酒呈奶色,如陸遊《遊山西村》詩中所寫的“莫笑農家臘酒渾”,“臘酒”,指臘月(農歷十二月)里釀成的米酒,是稻谷豐收後釀制,初渾濁,儲藏到第二年春天,色澄清,稱為清酒。這種米酒辛熱輕揚,可以行藥勢、通經絡、利脈道。使用炙甘草湯時,把藥泡在水酒各半的溶液中,浸一定時間再煎,使藥物的某些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出來,柯韻伯言“地黃、麥冬得酒良”當是此意。另外,大量生地黃等滋膩藥服之礙胃,加酒浸煮可除此弊。

  此方組藥之妙,見《醫寄伏陰論》:“本方亦名復脈湯,為滋陰之祖方也。其功固在地黃、麥冬、人參、甘草等一派甘寒純靜之品,而其妙全在姜、桂、白酒耳。蓋天地之機,動則始化,靜則始成。使諸藥不得姜、桂、白酒動蕩其間,不能通行內外,補營陰而益衛陽,則津液無以復生,枯槁無以復潤,所謂陽以相陰,陰以含陽,陽生於陰,柔生於剛,剛柔相濟,則營衛和諧。營衛和則氣血化,氣血化則津液生,津液生則百虛理,脈之危絕安有不復者乎?”張景嶽亦言:“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這樣就理解了方中藥物的組成。

  說到用量,首先是生地黃,《名醫別錄》謂地黃:“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益氣力”,用於氣陰兩虧正對路。陰主靜,無力自動,需借陽藥推動,陰陽藥劑量又不能等同。如嶽美中先生所言“若濡潤不足而燥烈有余,如久旱之禾苗,僅得點滴之雨露,立見曬幹,又怎能潤枯澤燥呢?”既然杯水難潤涸土,即當加入大量滋陰之品,根據嶽美中的經驗,生地黃必須用到48克以上才能起作用,顧植山老師常用至100克左右。用量獨重之地黃,以酒煎煮,其養血復脈之力益著。陽藥僅用常用量。再說甘草,甘草在某些方劑中的作用只是“調和諸藥”,不起重要作用。但在炙甘草湯中卻是君藥,對治療脈結代起重要作用,用量宜大,臨床常用30克以上。量宜大的還有清酒,並非10毫升就可以起到作用,方中酒七升、水八升可資參照。

  對於煎煮服用方法,總結方中之意,其過程大概是:先用水約3斤、黃酒2斤浸泡藥物,時間約1小時以上,可以將藥物中溶於酒的成分浸出;武火煮開鍋後,文火慢煎約4~5小時,酒精隨煎煮而揮發,傾出藥液約500毫升;去滓烊入阿膠;分3份,每取1份服用,日3次。

  筆者在以往使用時,首先是去掉姜、棗和酒者多有之;再自作主張以棗仁易麻仁者有之;煎煮過程中先是不用酒,再是用酒後因煎煮時間過短,導致病人成醉酒態者也有之;還有因煎煮後藥量過少,便令病人一次服下而致腹脹者。學用老師的方法後,不僅臨床療效大大提速,且在服用中也沒有任何的不適。

  病案舉例

  劉某,男,42歲。2012年5月9日初診。心悸、乏力5天。患者因父病陪床,加之工作繁忙,不得休息,於10天前“感冒”,自己服藥後好轉。隔日即心悸乏力,昏昏欲眠,卻難成寐。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緩,頻繁早搏呈二聯律。診見精神疲憊,舌質紅,舌苔薄少,脈結代。系過勞在先,復感外邪,恰為炙甘草湯適應證。

  處方:炙甘草30克,懷生地60克,嫩桂枝10克,生姜5片(切),紅參10克,東阿膠10克(烊化),麥門冬30克,火麻仁15克,大棗15枚(擘)。取3劑,以即墨黃酒1000毫升,水1500毫升,武火煮開鍋後,文火慢煎5小時左右,留取500毫升,去滓,納膠烊消盡,溫服三分之一,日三服。

  後十日,陪妻來診,先訴感激之意,又告曰:服藥三劑,諸癥頓失,復查見“大致正常心電圖”。

日期:2012年12月23日 - 來自[臨床驗案]欄目


--------------

炙甘草湯陰陽雙補‧可治各種心律不齊

-------------------
  • 炙甘草湯臨床應用五則

來源:原載:《中國中醫藥報》總2165期     
炙甘草湯源於漢代張仲景《傷寒論》,原文曰:「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由炙甘草、生薑、桂枝、人參、生地、阿膠、麥冬、麻仁、大棗、清酒組成。綜合歷代醫家看法,認為炙甘草湯主要功效有:一、補陰為主,如清·柯琴《傷寒來蘇集·傷寒附翼》指出本方以「生地為君、麥冬為臣、炙甘草為佐,大劑以峻補真陰,開來學之滋陰一路也。」清·田宗漢《醫寄優陰論》也認為本方是「滋陰之祖方」。二、補血為主,如以清·唐容川為代表的一派醫家認為炙甘草湯是「補血之大劑」。三、氣血雙補,如以金·成無己《註解傷寒論》為代表,認為炙甘草湯的功效當為氣血雙補,「益虛補血氣而復脈」。四、陰陽並調,清代醫家尤在涇《傷寒貫珠集》指出炙甘草湯是「擴建中之制,為陰陽並調之法」。筆者認為其為氣血陰陽並補之劑。有鑒於此,筆者將此方應用於久病雜證,凡病機符合者,療效頗佳,列舉一二。

  一、冠心病

  田某,男,56歲,2000年5月3日初診。訴陣發性胸痛、氣短近一年,伴有心悸、煩燥、失眠、飲食減少、口乾苦,二便尚可,舌質暗,苔薄黃,脈沉細結代。西醫經過冠脈造影確診為「冠心病」,予擴血管西藥效果不明顯,求治我院。脈證合參,辨證為氣血虛弱,兼夾瘀血,予炙甘草湯加丹參15g、栝樓30g、檀香3g。服藥一周,胸痛、心悸減輕,結代脈顯著減少。守方繼服二周,心悸已愈,結代脈偶見。囑原方再服一個月,隨訪至今,未見復髮結帶脈。按:炙甘草湯補氣血虛弱,而對兼夾實邪之虛實夾雜證,需加丹參、栝樓、檀香寬胸,振奮心陽,活血化瘀,故能奏效。

  二、更年期綜合征 

  張某,女性,50歲,幹部。於1998年6月5日初診。患者主訴失眠伴有煩躁、潮熱,頭暈、心悸、多汗、乏力二月餘。近二月患者無明顯誘因而出現失眠、煩躁易怒、潮熱汗出、頭暈健忘,症狀逐漸加重。近期感面部發熱,伴氣短、乏力、腰酸、心悸、便乾等症狀,舌質淡紅、少津,脈細弱而數。證屬氣陰兩虛,虛陽浮動。治以滋陰益氣,方用炙甘草湯加仙靈脾10g、仙茅10g、巴戟天10g、黃柏10g、知母10g、當歸9g。上方服一周後症狀明顯緩解,後以炙甘草湯為主,隨症加減,調理一月後症狀消失。按:更年期綜合征多見於閉經前後,是因天癸將竭、沖任虧虛、精血衰少所致,初以陰虛火旺為主,久則氣陰俱傷,陰陽失調。本患者是氣陰兩虛、陰陽失調症狀均見,故選用炙甘草湯加二仙湯調理,既補氣陰,又調整陰陽,故症狀明顯改善。
三、病態竇房結綜合征

  鄭某,男,55歲,幹部,1999年12月3日入院。患者一個月前患急性前側壁心肌梗塞,經過搶救治療,心肌梗塞恢復滿意。但患者心率緩慢,40~45次/分,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緩。阿托品試驗陰性。偶有胸悶發作,口服消心痛可緩減,舌質紫,脈沉遲。證屬心陽虛衰、心血瘀阻之症,予炙甘草湯加用附子6g、細辛3g,服藥兩周後心率提高到65次/分。出院後隨訪半年,未見復發。按:患者屬心陽虛衰,予炙甘草湯主治。但加用附子、細辛藥物更助其力,故效果明顯。據現代醫學實驗研究表明附子有增加竇房結起搏細胞自律性的作用,同時能改善心肌的興奮性和傳導性,所以加用附子。

  四、失 眠

  龍某,女,33歲,1998年5月3日初診。患者半年前因下崗而導致夜間惡夢、心煩失眠、徹夜不寐、全身麻木、記憶力減退、心悸多汗、午後低熱、畏寒怕冷,小便淡黃,大便日2~3次,舌質淡,苔黃白少津,脈細無力。曾在西醫院診斷為「神經官能症」。中醫屬陰陽失調、氣血兩虧之證,予炙甘草湯加梔子10g,浮小麥30g,大棗三枚。服藥一月,經過配合心理治療,疾病痊癒並重新恢復工作。按:患者氣血本虛,加之突受心理打擊,恐則氣下,驚則傷心,故陰陽乘錯,諸病叢生。炙甘草湯為氣血陰陽並補之劑,補其氣血素虧之體,可見此方有辛甘維陽、甘潤養陰、調和營衛之功。

  五、持續發熱

  甘某,男,65歲,1998年3月6日初診。不規則中等發熱伴有咳嗽一月餘,經西醫排除傷寒、風濕、結核,疑似支源體肺炎,各種西藥治療皆無功效。體溫波動在37.5℃~38.5℃之間,發熱時間無明顯規律,自汗,惡風,四肢酸楚冷痛,煩躁不寐,咳嗽,心悸,舌紅,苔薄白而干,脈浮大。診為陰陽俱虛,營衛失調,擬炙甘草湯加桂枝5g、白芍10g、生薑5片、大棗6枚。服五劑,熱退,一般情況可,守方共服三周,未再復發。按:此證持續發熱,營陰內損,衛陽外傷,中氣不運,痰濁內生,虛勞漸成,故以炙甘草湯調和補養,共濟陰陽。加白芍、桂枝、生薑、大棗調和營衛,陰平陽調,陰陽調和,故發熱愈。

=========================


心律不整伴隨嚴重心臟肥大--炙甘草湯主治之

在網路上看到一個醫案  5天能下床的  蠻神奇的
http://vigorstreet.blogspot.tw/2007/11/blog-post.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