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講傷寒論-第一章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篇-第25條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二麻黃一
湯方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去節)杏仁十六個(去皮尖)大棗五枚(擘)生薑一兩六銖(切)甘草一兩二銖(炙)上七味,以水五公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本雲:桂枝湯二份,麻黃湯一份,合為二公升,分再用。今合為一方。將息如前法。
這個頭一節啊,「脈洪大」是錯的,這個講到後頭就知道了,他這應該是脈浮,洪大呀改個浮就對了,後頭有。桂枝湯發汗後外不解,脈浮者還用桂枝湯。這個洪大是錯的。這個洪大是個實熱之像,白虎湯證下邊有啊,恐怕抄寫的時侯他把下面那個脈寫到這裡了,這是錯的。脈浮,脈浮他病在表嘛。那麼已經服過桂枝湯了,服的不合法。我們頭前講桂枝湯啊,就是微服漐漐汗出,要是似汗出者更益佳,大汗流離失所必不除嘛,這個就是犯這個(弊)病了。那麼吃了桂枝湯,大摀大蓋啊,人出了一身大汗,這個表是不會解的,如果脈浮者可以吃桂枝湯如前方,還像以前服用桂枝湯的方法。那麼這一段,這裡頭也說明一個定法啊,如果是表證我們發汗後,就是桂枝湯發汗後表不解還用桂枝湯,那麼麻黃湯發汗後表不解呢可不能用麻黃湯了,也是用桂枝湯,這也是一種定法,所以桂枝湯看起來是一個平穩的藥啊,它這個傷津液不重的。那麼下之後也是,太陽病不可下之,要是下之後表不解呢,也可以用桂枝湯。那麼下也傷津液啊,津液有傷而表不解,那隻能用桂枝湯,這桂枝湯我們以前講了既是一個解表去熱,同時呢它也是安中養液,所以那個大汗出之後而表不解脈浮,而仍可「服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一日再發者”,他如果定時發寒熱,就是瘧疾了,一陣冷一陣熱的,一天啊再發,兩次,那麼這個是需要桂枝二麻黃一湯。為什麼呢?他這個地方啊,說如果吃完桂枝湯之後大汗出之後,他不出汗了,而是變成瘧疾似的,一天兩次發寒熱,這個定時發熱這是桂枝湯證,咱們沒講到這個地方,頭前也有了,桂枝麻黃各半湯咱們也說了,可是他沒有汗,這就是麻黃湯證。但是他這一段啊桂枝湯證多,與上面那個是身必癢,那個汗啊吃藥出不來那個樣子,而且面有熱色,那個麻黃湯證啊就要比這個湯證多一點,所以古人這個用藥嚴的很吶。那麼這個形似瘧,他也沒有汗,可是麻黃湯證呢上面那個對著一看就知道了,他比那個少,沒有“身必癢不得小汗出”,那個沒有,其它要出汗的情形沒有,所以這樣子麻黃更少了,所以中醫這個辨證吶,要拿著這個書看吶嚴的很,所以這樣才能好病,他用桂枝二麻黃一湯。
這桂枝二麻黃一這個方劑啊,也是一個極輕極輕的。你看看後頭它那個方子的解釋就知道,他說「本雲:桂枝湯二份,麻黃湯一份,合為二升,分再用」。他說本來啊,他是這麼一個對藥物的用法,桂枝湯用二份,麻黃湯用一份,共計喝多少呢,共計喝兩升,這個合法呀他古人是這麼個辦法。麻黃湯也煎好了,桂枝湯也煎好了,那麼隨便拿一個東西也行啊,拿一個匙子也行納,你舀二匙子桂枝湯,舀一匙子麻黃湯,往另一個器皿舀,共計舀兩碗,那麼他們倆還是二比一之比,所以呀原來的本雲,就是這個方子仲景以前吶,是這麼個辦法,就是把這兩個藥方,桂枝湯取二麻黃湯取一,取到二升,然後分成兩份服。那麼現在張仲景呢,他就把這個方子啊,藥物合成一方了,將息如前法,將息就是面肉五辛那個禁忌呀什麼的,但是這個不要喝稀粥了。根據藥物的分析啊,他這說桂枝湯取5/12,桂枝湯份量根據原方的和法啊取5/12,麻黃湯他取的是這底下也有,取的是2/9,這2/9和5/12比啊,也正是2 比1。他這個取法吶藥量更輕了,輕的很了,所以這個方子吃下去並不大出汗,稍摀一摀、蓋一蓋也就是微微的透錶而已。
所以桂枝湯,得的桂枝湯證,服用不合法呀,也容易造成大汗出而病不解,如果這個脈還浮,不是洪大啊,洪大要改它,那麼還可以與桂枝湯,像以前的那個飲服法,如果病變成這麼一個病,就像瘧疾似的,定時發寒熱,一天發兩次,那麼這個時侯啊應該少發汗,它用桂枝二麻黃一湯,這一節的意思是這個意思。
桂枝二麻黃一
湯方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去節)杏仁十六個(去皮尖)大棗五枚(擘)生薑一兩六銖(切)甘草一兩二銖(炙)上七味,以水五公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本雲:桂枝湯二份,麻黃湯一份,合為二公升,分再用。今合為一方。將息如前法。
這個頭一節啊,「脈洪大」是錯的,這個講到後頭就知道了,他這應該是脈浮,洪大呀改個浮就對了,後頭有。桂枝湯發汗後外不解,脈浮者還用桂枝湯。這個洪大是錯的。這個洪大是個實熱之像,白虎湯證下邊有啊,恐怕抄寫的時侯他把下面那個脈寫到這裡了,這是錯的。脈浮,脈浮他病在表嘛。那麼已經服過桂枝湯了,服的不合法。我們頭前講桂枝湯啊,就是微服漐漐汗出,要是似汗出者更益佳,大汗流離失所必不除嘛,這個就是犯這個(弊)病了。那麼吃了桂枝湯,大摀大蓋啊,人出了一身大汗,這個表是不會解的,如果脈浮者可以吃桂枝湯如前方,還像以前服用桂枝湯的方法。那麼這一段,這裡頭也說明一個定法啊,如果是表證我們發汗後,就是桂枝湯發汗後表不解還用桂枝湯,那麼麻黃湯發汗後表不解呢可不能用麻黃湯了,也是用桂枝湯,這也是一種定法,所以桂枝湯看起來是一個平穩的藥啊,它這個傷津液不重的。那麼下之後也是,太陽病不可下之,要是下之後表不解呢,也可以用桂枝湯。那麼下也傷津液啊,津液有傷而表不解,那隻能用桂枝湯,這桂枝湯我們以前講了既是一個解表去熱,同時呢它也是安中養液,所以那個大汗出之後而表不解脈浮,而仍可「服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一日再發者”,他如果定時發寒熱,就是瘧疾了,一陣冷一陣熱的,一天啊再發,兩次,那麼這個是需要桂枝二麻黃一湯。為什麼呢?他這個地方啊,說如果吃完桂枝湯之後大汗出之後,他不出汗了,而是變成瘧疾似的,一天兩次發寒熱,這個定時發熱這是桂枝湯證,咱們沒講到這個地方,頭前也有了,桂枝麻黃各半湯咱們也說了,可是他沒有汗,這就是麻黃湯證。但是他這一段啊桂枝湯證多,與上面那個是身必癢,那個汗啊吃藥出不來那個樣子,而且面有熱色,那個麻黃湯證啊就要比這個湯證多一點,所以古人這個用藥嚴的很吶。那麼這個形似瘧,他也沒有汗,可是麻黃湯證呢上面那個對著一看就知道了,他比那個少,沒有“身必癢不得小汗出”,那個沒有,其它要出汗的情形沒有,所以這樣子麻黃更少了,所以中醫這個辨證吶,要拿著這個書看吶嚴的很,所以這樣才能好病,他用桂枝二麻黃一湯。
這桂枝二麻黃一這個方劑啊,也是一個極輕極輕的。你看看後頭它那個方子的解釋就知道,他說「本雲:桂枝湯二份,麻黃湯一份,合為二升,分再用」。他說本來啊,他是這麼一個對藥物的用法,桂枝湯用二份,麻黃湯用一份,共計喝多少呢,共計喝兩升,這個合法呀他古人是這麼個辦法。麻黃湯也煎好了,桂枝湯也煎好了,那麼隨便拿一個東西也行啊,拿一個匙子也行納,你舀二匙子桂枝湯,舀一匙子麻黃湯,往另一個器皿舀,共計舀兩碗,那麼他們倆還是二比一之比,所以呀原來的本雲,就是這個方子仲景以前吶,是這麼個辦法,就是把這兩個藥方,桂枝湯取二麻黃湯取一,取到二升,然後分成兩份服。那麼現在張仲景呢,他就把這個方子啊,藥物合成一方了,將息如前法,將息就是面肉五辛那個禁忌呀什麼的,但是這個不要喝稀粥了。根據藥物的分析啊,他這說桂枝湯取5/12,桂枝湯份量根據原方的和法啊取5/12,麻黃湯他取的是這底下也有,取的是2/9,這2/9和5/12比啊,也正是2 比1。他這個取法吶藥量更輕了,輕的很了,所以這個方子吃下去並不大出汗,稍摀一摀、蓋一蓋也就是微微的透錶而已。
所以桂枝湯,得的桂枝湯證,服用不合法呀,也容易造成大汗出而病不解,如果這個脈還浮,不是洪大啊,洪大要改它,那麼還可以與桂枝湯,像以前的那個飲服法,如果病變成這麼一個病,就像瘧疾似的,定時發寒熱,一天發兩次,那麼這個時侯啊應該少發汗,它用桂枝二麻黃一湯,這一節的意思是這個意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