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傳真-第十八章·梔子豉湯類方
一、梔子豉湯方
【方劑組成】梔子10克,香豉18克
【用法】以水四杯先煮梔子得二杯,內豉煮取一杯半,分溫再服。
【方解】二物均屬苦寒除熱藥,並均有解煩的特能,合以為方故治煩熱而心中懊憹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76條: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註解:心中懊憹謂心中煩悶不可名狀,實即心煩的劇烈意思。經過汗、吐、下的治療後,實邪雖去,但遺熱未除,攻沖頭腦,因使虛煩不得眠。證之劇者,則更輾轉反側而心中懊憹,宜以梔子豉湯主之。若上證而其人自覺虛怯少氣者,則宜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上證而又見嘔者,則宜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按:此所謂虛煩是對實煩而言,不要以為本方能治虛,本條所述,即炎症或充血而腦受刺激的劇烈證候。
《傷寒論》第77條: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謙者,梔子豉湯主之。
註解:胸中謙,即指胸部的正中間有塞感,實即食道狹窄的自覺證。發汗或下之,其人仍煩熱並胸中有有塞感者,梔子豉湯主之。
按:此證多有,但不定見之於發汗或下之後,即使有煩,然亦不甚明顯。患者主述胸中塞而煩悶者即是。此與咽中如有炙臠的半夏厚樸湯證,常由於患者主述不清而易混淆,故問證必須精細。胡老講道:「昔時鄰居老工人尹某,一日來告。謂經過鋇餐造影檢查,確診為食管憩室,請我治療,因笑答曰:食管憩室我未曾見過,請告所苦。據述只覺食道阻塞,心煩不寧,因與梔子豉湯三服後,證大減,但食時尚覺不適,續服二十餘劑,證全消失。後再進行鋇劑造影檢查,未再見憩室形象」。此案較奇,故附此以供參考。(juzhuo按:中醫為形上學。萬物由無形而來,故無形病則有形必病,無形安而有形乃安。此本淺見之理,人每雲之易易,而臨事則惑於西醫之形跡,不亦繆哉。)
《傷寒論》第78條: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註:傷寒五六日,常為病傳少陽而現柴胡證的時期,病不在裡,故雖大下之後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即胃下口處有結滯疼痛感,此亦因於誤下,邪熱內陷,因使該體部發炎的結果,宜梔子豉湯主之。
《傷寒論》第81條:凡用梔子豉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之。
註:梔子清熱瀉火,而不宜於虛寒證,病人久有大便溏洩症,乃中虛多寒,故不可與梔子為主的配劑。
《傷寒論》第221條: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若加溫針,必怵 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
註:見白虎加人參湯方證。
《傷寒論》第228條: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
註:陽明病,表證未罷而即下之,必使邪熱內陷,若其外有熱,手足溫,則熱未結實於裡,故不結胸,熱自內上迫,故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為大陷胸湯和梔子豉湯的共有證,但結胸則熱結於裡,而外無大熱。梔子豉湯證則外有熱,手足溫,此是二方證的主要鑑別點。
《傷寒論》第375條: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註:下利後更煩者,遺熱未除。按其心下濡軟則裡不實,知為虛煩,因以梔子豉湯主之。
按:至此乃出示梔子豉湯的腹證,由於胃中空虛,故按之濡,以是可知本方證所主虛煩的意義了。
【辨證要點】胸中號而煩悶者。
【驗案】劉某,女性,12歲,1966年3月10日初診。感冒後頭痛,噁心,嘔吐,寒熱往來,咽乾口渴思涼飲,心中煩躁,服小柴胡加生石膏湯後,熱降煩除,刻下仍心中懊憹,口乾欲涼飲,飲食二便如常,苔白而乾,舌尖紅,脈滑數。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為向愈之兆,惟仍有內邪虛熱未解、陽明之熱未除,為梔子豉湯合小柴胡湯方證:
梔子6克,淡豆豉10克,柴胡6克,黃芩6克,黨參6克,炙甘草3克,生薑6克,大棗3枚,生石膏30克結果:
上藥服一劑,睡眠好,全身汗出,寒熱未作,體溫正常。繼以復胃陽以生津調理一週而癒。
二、梔子甘草豉湯方
【方劑組成】梔子10克,香豉18克,炙甘草6克
【用法】以水四杯先煮梔子甘草,取二杯,內豉,煮取一杯半,去滓,分二次溫服。
【方解】此於梔子豉湯加安中益氣的甘草,故治梔子豉湯證而虛怯少氣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76條: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註:見梔子豉湯條。
【辨證要點】梔子豉湯證而虛祛少氣者。
三、梔子生薑豉湯方
【方劑組成】梔子10克,香豉18克,生薑15克
【用法】以水四杯先煮梔子生薑,取二杯,內豉,煮取一杯半,去滓,分二次溫服。
【方解】於梔子豉湯加治嘔逆的生薑,故治梔子豉湯證而嘔逆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76條: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註解:見梔子豉湯方。
【辨證要點】梔子豉湯證而嘔者,
四、枳實梔子豉湯方
【方劑組成】炒枳實10克,梔子10克,香豉18克。
【用法】用水四杯先煮枳實、梔子,取二杯內豉,煮取一杯半,去滓,溫分再服。
【方解】此於梔子豉湯加消脹的枳實,故治梔子豉湯證而心下脹滿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93條:大病差後,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若有宿食者,內大黃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
註:大病差後即指傷寒病癒以後,勞復謂不善攝生,因使病復,但本條所指是由於飲食無節所致外無寒熱,而只心中懊憹、心下脹滿者,當可以本方主之。若有宿食、大便不通者,更宜加大黃服之即愈。
按:「若有宿食」以下一段,原為方後語,本條為文過於簡略,有此一段,乃可理解為食復所致病,故並為一條解之。
【辨證要點】梔子豉湯證而心下脹滿者。
五、梔子厚朴湯方
【方劑組成】梔子10克,厚實12克,炙枳實10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梔子解煩熱,厚實、枳實消脹滿,故治心煩熱而腹脹滿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79條: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
註:太陽傷寒證,本宜汗而不宜下,今以誤下後,則邪熱內陷,因致心煩熱、腹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
按:此腹滿亦屬虛滿,但與太陽病的腹滿有寒熱之別。由於心煩炎熱和腹脹滿,故使其人臥起不安。此證亦多有,宜注意。
【辨證要點】心煩熱和腹脹滿者。
六、梔子柏皮湯方
【方劑組成】梔子10克,炙甘草3克,黃柏6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梔子、黃柏解熱止煩,並有祛黃機能。甘草緩急迫,故治黃疸證煩熱而急迫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261條:傷寒身黃發熱,梔子柏皮湯主之。
註:形狀像太陽傷寒,發熱而身黃者,梔子柏皮湯主之。
按:黃疸病發煩熱而不可下者,宜本方。
【辨證要點】黃疸病發燒心煩者。
七、梔子乾薑湯方
【方劑組成】梔子10克,乾薑6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梔子豉湯不用豆豉,而伍以溫中的乾薑,故治梔子豉湯證煩熱較輕而有嘔逆或下利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80條: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
註:太陽傷寒,醫誤以丸藥大下之,徒傷中氣,而身熱不去,並其人微煩者,則宜梔子乾薑湯主之。
【辨證要點】身熱微煩而嘔逆或下利者。
【方劑組成】梔子10克,香豉18克
【用法】以水四杯先煮梔子得二杯,內豉煮取一杯半,分溫再服。
【方解】二物均屬苦寒除熱藥,並均有解煩的特能,合以為方故治煩熱而心中懊憹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76條: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註解:心中懊憹謂心中煩悶不可名狀,實即心煩的劇烈意思。經過汗、吐、下的治療後,實邪雖去,但遺熱未除,攻沖頭腦,因使虛煩不得眠。證之劇者,則更輾轉反側而心中懊憹,宜以梔子豉湯主之。若上證而其人自覺虛怯少氣者,則宜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上證而又見嘔者,則宜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按:此所謂虛煩是對實煩而言,不要以為本方能治虛,本條所述,即炎症或充血而腦受刺激的劇烈證候。
《傷寒論》第77條: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謙者,梔子豉湯主之。
註解:胸中謙,即指胸部的正中間有塞感,實即食道狹窄的自覺證。發汗或下之,其人仍煩熱並胸中有有塞感者,梔子豉湯主之。
按:此證多有,但不定見之於發汗或下之後,即使有煩,然亦不甚明顯。患者主述胸中塞而煩悶者即是。此與咽中如有炙臠的半夏厚樸湯證,常由於患者主述不清而易混淆,故問證必須精細。胡老講道:「昔時鄰居老工人尹某,一日來告。謂經過鋇餐造影檢查,確診為食管憩室,請我治療,因笑答曰:食管憩室我未曾見過,請告所苦。據述只覺食道阻塞,心煩不寧,因與梔子豉湯三服後,證大減,但食時尚覺不適,續服二十餘劑,證全消失。後再進行鋇劑造影檢查,未再見憩室形象」。此案較奇,故附此以供參考。(juzhuo按:中醫為形上學。萬物由無形而來,故無形病則有形必病,無形安而有形乃安。此本淺見之理,人每雲之易易,而臨事則惑於西醫之形跡,不亦繆哉。)
《傷寒論》第78條: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註:傷寒五六日,常為病傳少陽而現柴胡證的時期,病不在裡,故雖大下之後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即胃下口處有結滯疼痛感,此亦因於誤下,邪熱內陷,因使該體部發炎的結果,宜梔子豉湯主之。
《傷寒論》第81條:凡用梔子豉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之。
註:梔子清熱瀉火,而不宜於虛寒證,病人久有大便溏洩症,乃中虛多寒,故不可與梔子為主的配劑。
《傷寒論》第221條: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若加溫針,必怵 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
註:見白虎加人參湯方證。
《傷寒論》第228條: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
註:陽明病,表證未罷而即下之,必使邪熱內陷,若其外有熱,手足溫,則熱未結實於裡,故不結胸,熱自內上迫,故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為大陷胸湯和梔子豉湯的共有證,但結胸則熱結於裡,而外無大熱。梔子豉湯證則外有熱,手足溫,此是二方證的主要鑑別點。
《傷寒論》第375條: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註:下利後更煩者,遺熱未除。按其心下濡軟則裡不實,知為虛煩,因以梔子豉湯主之。
按:至此乃出示梔子豉湯的腹證,由於胃中空虛,故按之濡,以是可知本方證所主虛煩的意義了。
【辨證要點】胸中號而煩悶者。
【驗案】劉某,女性,12歲,1966年3月10日初診。感冒後頭痛,噁心,嘔吐,寒熱往來,咽乾口渴思涼飲,心中煩躁,服小柴胡加生石膏湯後,熱降煩除,刻下仍心中懊憹,口乾欲涼飲,飲食二便如常,苔白而乾,舌尖紅,脈滑數。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為向愈之兆,惟仍有內邪虛熱未解、陽明之熱未除,為梔子豉湯合小柴胡湯方證:
梔子6克,淡豆豉10克,柴胡6克,黃芩6克,黨參6克,炙甘草3克,生薑6克,大棗3枚,生石膏30克結果:
上藥服一劑,睡眠好,全身汗出,寒熱未作,體溫正常。繼以復胃陽以生津調理一週而癒。
二、梔子甘草豉湯方
【方劑組成】梔子10克,香豉18克,炙甘草6克
【用法】以水四杯先煮梔子甘草,取二杯,內豉,煮取一杯半,去滓,分二次溫服。
【方解】此於梔子豉湯加安中益氣的甘草,故治梔子豉湯證而虛怯少氣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76條: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註:見梔子豉湯條。
【辨證要點】梔子豉湯證而虛祛少氣者。
三、梔子生薑豉湯方
【方劑組成】梔子10克,香豉18克,生薑15克
【用法】以水四杯先煮梔子生薑,取二杯,內豉,煮取一杯半,去滓,分二次溫服。
【方解】於梔子豉湯加治嘔逆的生薑,故治梔子豉湯證而嘔逆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76條: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註解:見梔子豉湯方。
【辨證要點】梔子豉湯證而嘔者,
四、枳實梔子豉湯方
【方劑組成】炒枳實10克,梔子10克,香豉18克。
【用法】用水四杯先煮枳實、梔子,取二杯內豉,煮取一杯半,去滓,溫分再服。
【方解】此於梔子豉湯加消脹的枳實,故治梔子豉湯證而心下脹滿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93條:大病差後,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若有宿食者,內大黃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
註:大病差後即指傷寒病癒以後,勞復謂不善攝生,因使病復,但本條所指是由於飲食無節所致外無寒熱,而只心中懊憹、心下脹滿者,當可以本方主之。若有宿食、大便不通者,更宜加大黃服之即愈。
按:「若有宿食」以下一段,原為方後語,本條為文過於簡略,有此一段,乃可理解為食復所致病,故並為一條解之。
【辨證要點】梔子豉湯證而心下脹滿者。
五、梔子厚朴湯方
【方劑組成】梔子10克,厚實12克,炙枳實10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梔子解煩熱,厚實、枳實消脹滿,故治心煩熱而腹脹滿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79條: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
註:太陽傷寒證,本宜汗而不宜下,今以誤下後,則邪熱內陷,因致心煩熱、腹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
按:此腹滿亦屬虛滿,但與太陽病的腹滿有寒熱之別。由於心煩炎熱和腹脹滿,故使其人臥起不安。此證亦多有,宜注意。
【辨證要點】心煩熱和腹脹滿者。
六、梔子柏皮湯方
【方劑組成】梔子10克,炙甘草3克,黃柏6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梔子、黃柏解熱止煩,並有祛黃機能。甘草緩急迫,故治黃疸證煩熱而急迫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261條:傷寒身黃發熱,梔子柏皮湯主之。
註:形狀像太陽傷寒,發熱而身黃者,梔子柏皮湯主之。
按:黃疸病發煩熱而不可下者,宜本方。
【辨證要點】黃疸病發燒心煩者。
七、梔子乾薑湯方
【方劑組成】梔子10克,乾薑6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梔子豉湯不用豆豉,而伍以溫中的乾薑,故治梔子豉湯證煩熱較輕而有嘔逆或下利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80條: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
註:太陽傷寒,醫誤以丸藥大下之,徒傷中氣,而身熱不去,並其人微煩者,則宜梔子乾薑湯主之。
【辨證要點】身熱微煩而嘔逆或下利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