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傳真-第五章·下瘀血湯類方
一、下瘀血湯方
【方劑組成】大黃27克,桃仁20枚,蟅蟲20枚,(熬,去足)
【用法】研末,煉蜜和為四丸,以酒一杯煎一丸,取半杯,頓服之,新血下如豚肝。
按:新血當是乾血,若新血如何像豚肝?條文亦謂腹中有乾血著臍下,可能傳抄有誤。
【方解】蟅蟲鹹寒,《神農本草經》謂治血積癥瘕,破堅下血閉,可見為一有力的驅瘀藥,並有治瘀血性的腹痛作用。合桃仁、大黃,故治較頑固的瘀血證腹痛而大便不通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婦人產後病》第5條:產後腹痛,法當以枳實芍藥散,假令不癒者,此為腹中有乾血著臍下,宜下瘀血湯主之。亦主經水不利。
註:產後腹痛,多屬於氣血鬱滯,一般與枳實芍藥散即治,如果服後不癒者,此為乾瘀血固著於臍下不去的關係,宜以下瘀血湯主之。亦主經血不利者,謂本方亦主經閉而腹痛者。
按:本方所主腹痛在臍下,非常敏感,甚則手不可近,宜注意。
【辨證要點】少腹痛、硬滿,大便乾結者。
【驗案】楊某,女性,30歲。時在北京解放前夕,因久病臥床不起,家中一貧如洗,鄰人憐之,請義診之。望其骨瘦如柴,面色灰黑,少腹硬滿而痛,大便一周未行,舌紫暗,苔黃褐、脈沉弦,知其為乾血停聚少腹,治當急下其瘀血,與下瘀血湯加味:
大黃15克,桃仁10克,蟅蟲6克,麝香少許
結果:因其家境貧寒,麝香只找來一點,令其用紗布包裹,湯藥煎成,把布包在湯中一蘸,仍留下次用。服一劑,大便瀉下黑紫糞及黑水一大盆,繼服血腑逐瘀湯加減、桂枝茯苓丸加減,一月後面色變白變胖,如換一人。
二、桃核承氣湯方
【方劑組成】桃仁9克,大黃12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芒硝6克(分二煎)
【用法】以水煮四味,湯成去滓,內芒硝,更上火上微沸,溫服。
【方解】此於調胃承氣湯加驅瘀血的桃仁、和治氣沖的桂枝,故治調胃承氣湯方證氣上沖,而有瘀血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106條: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註:熱結膀胱,即指熱和血結於膀胱所在的部位。「急」即脹滿之意。「結」即結實之意,少腹急結,謂小腹有自他覺的硬滿證候。太陽病不解,常傳裡為胃家實的里實證,然亦有熱結於膀胱部位的瘀血證,瘀惡之氣上犯頭腦,故其人如狂,若其血自下則亦常自解,故謂下者愈。假如血不自下,或雖下而不盡,勢須以本方攻之。不過太陽證不罷者,還不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後,但小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按:據本條其人如狂的說明,則精神病、神經系統疾患有因瘀血所致者,宜注意。又據證合用柴胡劑效果更好。
【辨證要點】調胃承氣湯證,見腹痛有定處、氣上沖者。
【驗案】段某,女性,14歲,病歷號173651,1965年10月4日初診。於64年3月經初潮,但後來未再來潮。今年4月23日四肢抽搐、昏厥,近來發作頻繁。每發作前厭食,右上腹痛、胸悶,當有氣自腹向上沖時即發抽搐及昏厥,時伴呼吸急迫、大聲喧喊,口苦便幹,苔白膩,脈弦細。證屬瘀血阻滯、鬱久化熱,治以祛瘀清熱,與大柴胡湯合桃核承氣湯:柴胡12克,白芍10克,枳實
10克,生薑10克,大棗4枚,半夏12克,大黃6克,桃仁10克,桂枝1Q克,炙甘草6克,黃芩10克,芒硝10克(分衝)
結果:上藥服三劑,右上腹痛、胸悶未作,抽搐也來發,據證改服小柴胡湯合當歸芍藥散加減,調理三月諸證已,月經來潮。
三、大黃牡丹皮湯方
【方劑組成】大黃12克,桃仁9克,丹皮11克,冬瓜子12克,芒硝12克(分二煎)
【用法】水煎四味,湯成去滓,內芒硝,再煎沸,頓服之,有膿當下,如無膿當下血。
【方解】大黃、芒硝伍以祛瘀的桃仁、丹皮,和治癰腫有特能的冬瓜子,故治裡實有瘀血或痛腫之病變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瘡癰腸癆浸淫病》第4條:腸癰者,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調,時時發熱,自汗出,復惡寒,其脈遲緊者,膿未成,可下之,當有血;脈洪數者,膿已成,不可下也。大黃牡丹湯主之。
註:腸癰的患者,若小腹部有腫塊,按之則感痛引尿道,如淋病的樣子,但小便正常,而時時發熱自汗出,其非淋病可知。以熱實於裡,故常發熱自汗出。復惡寒者,即灑漸而惡寒,亦裡有癰瘡的特徵。其脈遲緊者。為膿還未成,即可以本方下之,下後大便當有血。若脈洪數者,為膿已成,則不可以本方下之,言外當適證選用排膿的方藥治之。
按:本條似述闌尾炎的證治。不過依據經驗,對於急性闌尾炎,以本方合用大柴胡湯的機會為多,而單用本方的機會較少。又據方後語有膿當下,無膿當下血觀之,則本條所謂膿未成,當指膿未成熟,不定是無膿。膿已成,即膿已成熟,亦即全部化膿之意,此時宜與附子敗醬散、排膿湯或散等以排膿,而不可與本方以下之。
【辨證要點】右腹痛拒按、裡實者。
【驗案】齊某,男性,19歲,病歷號14296,1965年6月25日初診,右下腹痛4個月。在某醫院診斷為“亞急性闌尾炎”,治療一月後,症狀減輕,但不久復發,繼服中藥治療兩個多月仍未痊癒,經人介紹而來求治。主訴:右下腹疼,按之痛劇,苔白根膩,脈弦滑。證屬瘀血挾膿在少府,治以祛瘀排膿,與大黃牡丹皮湯加減:
丹皮15克,桃仁12克,冬瓜仁10克,白芍12克,生苡仁24克,炙甘草6克,大黃6克,芒硝6克
結果:二日後自感一切良好。但闌尾位依之仍痛,繼服三劑而安。
四、抵當湯方
【方劑組成】水蛭(熬)6克,虻蟲(熬)6克,桃仁6克,大黃9克
【用法l四味銼刀如麻豆,水煎溫服,不下更服。
【方解】水蛭、虻蟲均為有力的祛瘀藥,合於桃仁、大黃,故治較頑固的瘀血證而大便難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124條: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癒。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抵當湯主之。
註:表證仍在後應有「而反下之」四字,前後文義始相屬。
太陽病六七日,常為傳里而發陽明病的時期。但太陽病不罷者,不可下,今表證仍在,而反下之,陽氣內陷,脈微而沉,法當結胸,今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與瘀血結在下焦故也。若小腹硬滿,小便自利,其為瘀血無疑,故須下血乃愈。其所以病此,由於太陽病邪熱內陷,與舊有的瘀血相結合於裡所致,宜抵當湯主之。
按:《傷寒論》曰:“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故本條“表證仍在”後須有“而反下之”四字,不然則“反不結胸」句便無法解釋,定是傳抄有誤。
《傷寒論》第125條: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湯主之。
註解:身黃,指遍身俱黃的黃疸證。病在裡則脈沉。血受阻則脈結。少腹硬為蓄水、蓄血的共有證,故小便不利者,當然為水而無血也。若小便自利,則肯定為無水,尤以其人如狂,更是蓄血的確證,因以抵當湯主之。
按:本條是述血性的黃疸證治,據脈沉結的說明,可見結脈亦有因瘀血所致者。
《傷寒論》第237條: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當湯下之。
註:裡實的陽明證,若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蓄血所以忘者,以本有久瘀血的關係,故令喜忘。熱結於裡則大便硬。血與屎並故排出反易而色必黑,宜以抵當湯下其久瘀血。
按:其人如狂、喜忘,為瘀血的要徵,即《內經》所渭「血並於下則亂而喜忘」是也。久瘀血其來也漸,故令喜忘;新瘀血其來也暴,故令如狂。但新者易攻,桃仁承氣湯輩即能治之;久者難拔,勢須抵當丸,方可克之。忘與狂均屬神經症,以是可知,諸神經症,多有瘀血為患,臨床常用祛瘀藥而治癒。由此也悟出,瘋狂、癲痛等腦系病變,用祛瘀法治療,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傷寒論》第257條:病人無表裡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谷善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
註:無表裡證,指無表證和半表半里證言,此和無太陽柴胡證同意。但發熱、七八日不已,明是裡有熱,雖脈浮數,當是裡熱外迫之候,故可以適方下之。假令已下,脈浮解而脈數不解,熱合於瘀血則消谷善飢,至六七日又不大便,故肯定有瘀血也,宜抵當湯下之。
按:下後脈數不解,明是熱有所據而不去。消谷善飢,即嗜食證,為熱合瘀血則消谷善飢。至六七日復不大便,因肯定其有瘀血。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第14條:婦人經水不利下者,抵當湯主之。
註:婦人經閉,服其他通經藥而仍不利下者,則以抵當湯主之,
【辨證要點】少腹硬滿、小便利、或喜忘、或狂躁不安者。
【驗案】李某,男性,17歲。在頤和園游泳時發現下腿有紫斑點,繼之腹疼、腹洩,紫斑延及遍身,入道濟醫院,予止血針、止疼針,人漸消瘦,以至骨瘦如柴,但仍殘存紫斑,大便乾結,予蓖麻油,下大量血便,腹痛止,人亦漸胖。出院後半年紫斑又復發,又入道濟醫院,再用蓖麻油則毫無效,無奈接回家拖延時日,後請胡老診治,查身有紫斑,少腹疼、便乾、煩躁、苔黃舌紫、脈沉弦等,認為是瘀血阻絡,證屬抵當湯合大柴胡湯證:水蛭
6克,虻蟲6克,桃仁6克,大黃10克,柴胡12克,生薑10克,半夏12克,枳殼10克,白芍10克,黃芩10克,大棗4枚,
結果:上藥服一劑,洩下大便及黑血數升,腹疼止,紫斑隨之好轉。身體健康,追訪10年未見復發。
五、抵當丸方
【方劑組成】大黃27克,虻蟲(熬)20個,水蛭(熬)20個,桃仁25個【
用法】搗分四丸,以水一杯煎一丸,取七分,溫服,晬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方解】此與抵當湯藥味同,不過用量較輕,當治抵當湯證之輕者、或不宜猛攻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126條: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宜抵當丸。
註:傷寒有熱,暗示傷寒發汗後而仍脈浮有熱之意,今少腹滿,可能裡有蓄水的關係。蓄水者,應小便不利,而今反利,為有瘀血甚明。當下其血。不可餘藥者。謂不可用其他藥,而宜抵當丸。
按:裡有蓄水或蓄血均可致表熱不除而脈浮數,且二者均有少腹滿,其主要鑑別點則在小便不利或自利。本條所述的瘀血證,既不發狂亦不喜忘,故不宜抵當湯重劑猛攻,而宜本方輕劑緩下。不可餘藥亦暗示不宜用湯劑。
【辨證要點】抵當湯證較輕者。
六、大黃蟅蟲丸方
【方劑組成】大黃(蒸)8克,黃芩6克,甘草9克,桃仁24克,杏仁24克,芍藥12克,乾地黃30,乾漆3克,虻蟲40克,水蛭60克,臍螬40克,蟅蟲25克
【用法l上十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小豆大,酒服五丸,日三服。
【方解】此雖集四蟲、乾漆、桃仁等祛瘀群藥,但大黃蒸用量小,合芍藥、黃芩、甘草、杏仁則不過濡乾潤燥而已,尤其重用生地滋液、補虛,煉蜜為丸緩中養正,實治幹血勞的良法。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血麻痺虛勞病》第18條:五勞虛極贏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優傷、飲傷、房室傷、飢傷、勞傷、經絡榮衛氣傷,內有於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蟅蟲丸主之。
註:五勞虛極之病,令人羈瘦腹滿,不能飲食,為病之由多端。若食傷、優傷、飲傷、房室傷、飢荒,勞傷均足致經絡榮衛氣傷、瘀為乾血之變,肌膚甲錯、面目黯黑,即其候也。瘀血當去,但以極虛,不宜猛攻,須以緩中補虛,大黃蟅蟲丸主之。
【辨證要點】虛勞證見面目黯黑、肌膚甲錯者。
【驗案】武某,男性,24歲,病歷號13980,1961年4月6日初診。去年7月確診為慢性肝炎,經服中西藥治療效不明顯。現仍肝脾腫大,兩脅痛悶,左側尤甚,倦怠乏力,四肢皮膚甲錯色紫暗黑,二便如常,苔白,舌有瘀斑,脈弦細。證屬虛勞挾瘀,治以緩中補虛。活血祛瘀,與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加減,兼服大黃蟅蟲丸:
柴胡12克,白芍12克,枳實10克,炙甘草6克,桂枝10克,茯苓12克,丹皮10克,桃仁l0克,茵陳15克,丹參20克,王不留行10克
大黃魔蟲丸每早一丸。
結果:上藥加減約三個月,6月28日來診,脅痛已,肌膚甲錯消失,繼用丸藥調理鞏固。
七、桂枝茯苓丸方
【方劑組成】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藥各等分
【用法】上五味,末之,煉蜜和丸,重一錢,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方解】桂枝、茯苓鎮氣沖而治心悸。桃仁、丹皮、芍藥祛瘀血而治腹滿痛,故此治瘀血證、氣沖心悸而腹滿痛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婦女妊娠病》第2條:婦人宿有癥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癥痼害。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下血者,後斷三月(血不)也。所以下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當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註:癥病,即由瘀血結成的病塊。(血不),即蓄積的惡血。久有癥的婦人,經斷還不到三月而下血不止,且自覺胎動在臍上,當是癥痼為患。因為妊娠胎動於臍,即動亦不全在臍上,故肯定其為癥痼害。至於是否為懷胎,可驗之於三月前的經水利否,若經斷前三月經來均很正常,即可斷定為胎;若前三月即不斷下血,後雖斷三月亦必非胎而為(血不)。無論懷胎與否,而所以下血不止者,概由於其癥不去的緣故,故當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按:本方不僅能治婦人癥病下血,無論男女因瘀血而下血,或其他血證,不宜桃核承氣湯的攻下者,大多宜本方。又此和下方本不應分類列於此,為便於祛瘀方藥的對照研究,故並附之。
【辨證要點】久有瘀血、腹痛脅痛,或有腫塊、或下血者。
【驗案】陳某,女性,50歲,病歷號192067,1966年3月2日初診。一年來頭暈心悸,氣上沖胸悶或胸痛,時汗出,常失眠;服用安眠藥,常身疲倦怠,心電圖示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苔黃,脈弦遲。證屬久有痰瘀阻滯,治以化痰祛瘀,與桂枝茯苓丸合大柴胡湯加減:桂枝10克,
桃仁10克,茯苓15克,丹皮10克,白芍10克,柴胡12克,半夏10克,黃芩10克,生薑10克,枳實10克,大棗4枚,大黃6克,生石膏45克,炙甘草6克結果:3月20日來診,
上藥服三劑後諸症均減,睡眠好轉,胸痛也好轉,上方加赤芍10克,繼服,今自感無不適,以前不敢走路,現走路如常人。
八、土瓜根散方
【方劑組成】土瓜根、芍藥、桂枝、蟅蟲各9克
【用法】柞為散,酒服3~6克,日三服。陰(疒頹)腫亦主之。
【方解】土瓜根為一寒性祛瘀利尿藥,而有治癰腫作用。與蟅蟲合用祛瘀消腫,復以桂枝芍藥調榮衛,並治腹滿痛,故本方為治瘀血有熱而腹滿痛者。(疒頹))同(疒貴),陰(疒頹))即陰囊腫大,婦人陰腫痛亦屬之。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第1O條:帶下,經水不利,少腹滿痛,經一月再見者,土瓜根散主之。
註:經水不利,宜作經水不調解。瘀血結少腹,故少腹滿且痛。帶下經水不利而少腹滿痛者,當知有瘀血。經一月再見者為多熱,故宜土瓜根散主之。
按:婦人經血不調,多熱者提前,多寒者延後,宜注意。
【辨證要點】腹滿痛、痛有定處而有熱者。
【方劑組成】大黃27克,桃仁20枚,蟅蟲20枚,(熬,去足)
【用法】研末,煉蜜和為四丸,以酒一杯煎一丸,取半杯,頓服之,新血下如豚肝。
按:新血當是乾血,若新血如何像豚肝?條文亦謂腹中有乾血著臍下,可能傳抄有誤。
【方解】蟅蟲鹹寒,《神農本草經》謂治血積癥瘕,破堅下血閉,可見為一有力的驅瘀藥,並有治瘀血性的腹痛作用。合桃仁、大黃,故治較頑固的瘀血證腹痛而大便不通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婦人產後病》第5條:產後腹痛,法當以枳實芍藥散,假令不癒者,此為腹中有乾血著臍下,宜下瘀血湯主之。亦主經水不利。
註:產後腹痛,多屬於氣血鬱滯,一般與枳實芍藥散即治,如果服後不癒者,此為乾瘀血固著於臍下不去的關係,宜以下瘀血湯主之。亦主經血不利者,謂本方亦主經閉而腹痛者。
按:本方所主腹痛在臍下,非常敏感,甚則手不可近,宜注意。
【辨證要點】少腹痛、硬滿,大便乾結者。
【驗案】楊某,女性,30歲。時在北京解放前夕,因久病臥床不起,家中一貧如洗,鄰人憐之,請義診之。望其骨瘦如柴,面色灰黑,少腹硬滿而痛,大便一周未行,舌紫暗,苔黃褐、脈沉弦,知其為乾血停聚少腹,治當急下其瘀血,與下瘀血湯加味:
大黃15克,桃仁10克,蟅蟲6克,麝香少許
結果:因其家境貧寒,麝香只找來一點,令其用紗布包裹,湯藥煎成,把布包在湯中一蘸,仍留下次用。服一劑,大便瀉下黑紫糞及黑水一大盆,繼服血腑逐瘀湯加減、桂枝茯苓丸加減,一月後面色變白變胖,如換一人。
二、桃核承氣湯方
【方劑組成】桃仁9克,大黃12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芒硝6克(分二煎)
【用法】以水煮四味,湯成去滓,內芒硝,更上火上微沸,溫服。
【方解】此於調胃承氣湯加驅瘀血的桃仁、和治氣沖的桂枝,故治調胃承氣湯方證氣上沖,而有瘀血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106條: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註:熱結膀胱,即指熱和血結於膀胱所在的部位。「急」即脹滿之意。「結」即結實之意,少腹急結,謂小腹有自他覺的硬滿證候。太陽病不解,常傳裡為胃家實的里實證,然亦有熱結於膀胱部位的瘀血證,瘀惡之氣上犯頭腦,故其人如狂,若其血自下則亦常自解,故謂下者愈。假如血不自下,或雖下而不盡,勢須以本方攻之。不過太陽證不罷者,還不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後,但小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按:據本條其人如狂的說明,則精神病、神經系統疾患有因瘀血所致者,宜注意。又據證合用柴胡劑效果更好。
【辨證要點】調胃承氣湯證,見腹痛有定處、氣上沖者。
【驗案】段某,女性,14歲,病歷號173651,1965年10月4日初診。於64年3月經初潮,但後來未再來潮。今年4月23日四肢抽搐、昏厥,近來發作頻繁。每發作前厭食,右上腹痛、胸悶,當有氣自腹向上沖時即發抽搐及昏厥,時伴呼吸急迫、大聲喧喊,口苦便幹,苔白膩,脈弦細。證屬瘀血阻滯、鬱久化熱,治以祛瘀清熱,與大柴胡湯合桃核承氣湯:柴胡12克,白芍10克,枳實
10克,生薑10克,大棗4枚,半夏12克,大黃6克,桃仁10克,桂枝1Q克,炙甘草6克,黃芩10克,芒硝10克(分衝)
結果:上藥服三劑,右上腹痛、胸悶未作,抽搐也來發,據證改服小柴胡湯合當歸芍藥散加減,調理三月諸證已,月經來潮。
三、大黃牡丹皮湯方
【方劑組成】大黃12克,桃仁9克,丹皮11克,冬瓜子12克,芒硝12克(分二煎)
【用法】水煎四味,湯成去滓,內芒硝,再煎沸,頓服之,有膿當下,如無膿當下血。
【方解】大黃、芒硝伍以祛瘀的桃仁、丹皮,和治癰腫有特能的冬瓜子,故治裡實有瘀血或痛腫之病變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瘡癰腸癆浸淫病》第4條:腸癰者,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調,時時發熱,自汗出,復惡寒,其脈遲緊者,膿未成,可下之,當有血;脈洪數者,膿已成,不可下也。大黃牡丹湯主之。
註:腸癰的患者,若小腹部有腫塊,按之則感痛引尿道,如淋病的樣子,但小便正常,而時時發熱自汗出,其非淋病可知。以熱實於裡,故常發熱自汗出。復惡寒者,即灑漸而惡寒,亦裡有癰瘡的特徵。其脈遲緊者。為膿還未成,即可以本方下之,下後大便當有血。若脈洪數者,為膿已成,則不可以本方下之,言外當適證選用排膿的方藥治之。
按:本條似述闌尾炎的證治。不過依據經驗,對於急性闌尾炎,以本方合用大柴胡湯的機會為多,而單用本方的機會較少。又據方後語有膿當下,無膿當下血觀之,則本條所謂膿未成,當指膿未成熟,不定是無膿。膿已成,即膿已成熟,亦即全部化膿之意,此時宜與附子敗醬散、排膿湯或散等以排膿,而不可與本方以下之。
【辨證要點】右腹痛拒按、裡實者。
【驗案】齊某,男性,19歲,病歷號14296,1965年6月25日初診,右下腹痛4個月。在某醫院診斷為“亞急性闌尾炎”,治療一月後,症狀減輕,但不久復發,繼服中藥治療兩個多月仍未痊癒,經人介紹而來求治。主訴:右下腹疼,按之痛劇,苔白根膩,脈弦滑。證屬瘀血挾膿在少府,治以祛瘀排膿,與大黃牡丹皮湯加減:
丹皮15克,桃仁12克,冬瓜仁10克,白芍12克,生苡仁24克,炙甘草6克,大黃6克,芒硝6克
結果:二日後自感一切良好。但闌尾位依之仍痛,繼服三劑而安。
四、抵當湯方
【方劑組成】水蛭(熬)6克,虻蟲(熬)6克,桃仁6克,大黃9克
【用法l四味銼刀如麻豆,水煎溫服,不下更服。
【方解】水蛭、虻蟲均為有力的祛瘀藥,合於桃仁、大黃,故治較頑固的瘀血證而大便難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124條: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癒。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抵當湯主之。
註:表證仍在後應有「而反下之」四字,前後文義始相屬。
太陽病六七日,常為傳里而發陽明病的時期。但太陽病不罷者,不可下,今表證仍在,而反下之,陽氣內陷,脈微而沉,法當結胸,今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與瘀血結在下焦故也。若小腹硬滿,小便自利,其為瘀血無疑,故須下血乃愈。其所以病此,由於太陽病邪熱內陷,與舊有的瘀血相結合於裡所致,宜抵當湯主之。
按:《傷寒論》曰:“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故本條“表證仍在”後須有“而反下之”四字,不然則“反不結胸」句便無法解釋,定是傳抄有誤。
《傷寒論》第125條: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湯主之。
註解:身黃,指遍身俱黃的黃疸證。病在裡則脈沉。血受阻則脈結。少腹硬為蓄水、蓄血的共有證,故小便不利者,當然為水而無血也。若小便自利,則肯定為無水,尤以其人如狂,更是蓄血的確證,因以抵當湯主之。
按:本條是述血性的黃疸證治,據脈沉結的說明,可見結脈亦有因瘀血所致者。
《傷寒論》第237條: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當湯下之。
註:裡實的陽明證,若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蓄血所以忘者,以本有久瘀血的關係,故令喜忘。熱結於裡則大便硬。血與屎並故排出反易而色必黑,宜以抵當湯下其久瘀血。
按:其人如狂、喜忘,為瘀血的要徵,即《內經》所渭「血並於下則亂而喜忘」是也。久瘀血其來也漸,故令喜忘;新瘀血其來也暴,故令如狂。但新者易攻,桃仁承氣湯輩即能治之;久者難拔,勢須抵當丸,方可克之。忘與狂均屬神經症,以是可知,諸神經症,多有瘀血為患,臨床常用祛瘀藥而治癒。由此也悟出,瘋狂、癲痛等腦系病變,用祛瘀法治療,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傷寒論》第257條:病人無表裡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谷善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
註:無表裡證,指無表證和半表半里證言,此和無太陽柴胡證同意。但發熱、七八日不已,明是裡有熱,雖脈浮數,當是裡熱外迫之候,故可以適方下之。假令已下,脈浮解而脈數不解,熱合於瘀血則消谷善飢,至六七日又不大便,故肯定有瘀血也,宜抵當湯下之。
按:下後脈數不解,明是熱有所據而不去。消谷善飢,即嗜食證,為熱合瘀血則消谷善飢。至六七日復不大便,因肯定其有瘀血。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第14條:婦人經水不利下者,抵當湯主之。
註:婦人經閉,服其他通經藥而仍不利下者,則以抵當湯主之,
【辨證要點】少腹硬滿、小便利、或喜忘、或狂躁不安者。
【驗案】李某,男性,17歲。在頤和園游泳時發現下腿有紫斑點,繼之腹疼、腹洩,紫斑延及遍身,入道濟醫院,予止血針、止疼針,人漸消瘦,以至骨瘦如柴,但仍殘存紫斑,大便乾結,予蓖麻油,下大量血便,腹痛止,人亦漸胖。出院後半年紫斑又復發,又入道濟醫院,再用蓖麻油則毫無效,無奈接回家拖延時日,後請胡老診治,查身有紫斑,少腹疼、便乾、煩躁、苔黃舌紫、脈沉弦等,認為是瘀血阻絡,證屬抵當湯合大柴胡湯證:水蛭
6克,虻蟲6克,桃仁6克,大黃10克,柴胡12克,生薑10克,半夏12克,枳殼10克,白芍10克,黃芩10克,大棗4枚,
結果:上藥服一劑,洩下大便及黑血數升,腹疼止,紫斑隨之好轉。身體健康,追訪10年未見復發。
五、抵當丸方
【方劑組成】大黃27克,虻蟲(熬)20個,水蛭(熬)20個,桃仁25個【
用法】搗分四丸,以水一杯煎一丸,取七分,溫服,晬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方解】此與抵當湯藥味同,不過用量較輕,當治抵當湯證之輕者、或不宜猛攻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126條: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宜抵當丸。
註:傷寒有熱,暗示傷寒發汗後而仍脈浮有熱之意,今少腹滿,可能裡有蓄水的關係。蓄水者,應小便不利,而今反利,為有瘀血甚明。當下其血。不可餘藥者。謂不可用其他藥,而宜抵當丸。
按:裡有蓄水或蓄血均可致表熱不除而脈浮數,且二者均有少腹滿,其主要鑑別點則在小便不利或自利。本條所述的瘀血證,既不發狂亦不喜忘,故不宜抵當湯重劑猛攻,而宜本方輕劑緩下。不可餘藥亦暗示不宜用湯劑。
【辨證要點】抵當湯證較輕者。
六、大黃蟅蟲丸方
【方劑組成】大黃(蒸)8克,黃芩6克,甘草9克,桃仁24克,杏仁24克,芍藥12克,乾地黃30,乾漆3克,虻蟲40克,水蛭60克,臍螬40克,蟅蟲25克
【用法l上十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小豆大,酒服五丸,日三服。
【方解】此雖集四蟲、乾漆、桃仁等祛瘀群藥,但大黃蒸用量小,合芍藥、黃芩、甘草、杏仁則不過濡乾潤燥而已,尤其重用生地滋液、補虛,煉蜜為丸緩中養正,實治幹血勞的良法。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血麻痺虛勞病》第18條:五勞虛極贏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優傷、飲傷、房室傷、飢傷、勞傷、經絡榮衛氣傷,內有於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蟅蟲丸主之。
註:五勞虛極之病,令人羈瘦腹滿,不能飲食,為病之由多端。若食傷、優傷、飲傷、房室傷、飢荒,勞傷均足致經絡榮衛氣傷、瘀為乾血之變,肌膚甲錯、面目黯黑,即其候也。瘀血當去,但以極虛,不宜猛攻,須以緩中補虛,大黃蟅蟲丸主之。
【辨證要點】虛勞證見面目黯黑、肌膚甲錯者。
【驗案】武某,男性,24歲,病歷號13980,1961年4月6日初診。去年7月確診為慢性肝炎,經服中西藥治療效不明顯。現仍肝脾腫大,兩脅痛悶,左側尤甚,倦怠乏力,四肢皮膚甲錯色紫暗黑,二便如常,苔白,舌有瘀斑,脈弦細。證屬虛勞挾瘀,治以緩中補虛。活血祛瘀,與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加減,兼服大黃蟅蟲丸:
柴胡12克,白芍12克,枳實10克,炙甘草6克,桂枝10克,茯苓12克,丹皮10克,桃仁l0克,茵陳15克,丹參20克,王不留行10克
大黃魔蟲丸每早一丸。
結果:上藥加減約三個月,6月28日來診,脅痛已,肌膚甲錯消失,繼用丸藥調理鞏固。
七、桂枝茯苓丸方
【方劑組成】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藥各等分
【用法】上五味,末之,煉蜜和丸,重一錢,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方解】桂枝、茯苓鎮氣沖而治心悸。桃仁、丹皮、芍藥祛瘀血而治腹滿痛,故此治瘀血證、氣沖心悸而腹滿痛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婦女妊娠病》第2條:婦人宿有癥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癥痼害。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下血者,後斷三月(血不)也。所以下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當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註:癥病,即由瘀血結成的病塊。(血不),即蓄積的惡血。久有癥的婦人,經斷還不到三月而下血不止,且自覺胎動在臍上,當是癥痼為患。因為妊娠胎動於臍,即動亦不全在臍上,故肯定其為癥痼害。至於是否為懷胎,可驗之於三月前的經水利否,若經斷前三月經來均很正常,即可斷定為胎;若前三月即不斷下血,後雖斷三月亦必非胎而為(血不)。無論懷胎與否,而所以下血不止者,概由於其癥不去的緣故,故當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按:本方不僅能治婦人癥病下血,無論男女因瘀血而下血,或其他血證,不宜桃核承氣湯的攻下者,大多宜本方。又此和下方本不應分類列於此,為便於祛瘀方藥的對照研究,故並附之。
【辨證要點】久有瘀血、腹痛脅痛,或有腫塊、或下血者。
【驗案】陳某,女性,50歲,病歷號192067,1966年3月2日初診。一年來頭暈心悸,氣上沖胸悶或胸痛,時汗出,常失眠;服用安眠藥,常身疲倦怠,心電圖示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苔黃,脈弦遲。證屬久有痰瘀阻滯,治以化痰祛瘀,與桂枝茯苓丸合大柴胡湯加減:桂枝10克,
桃仁10克,茯苓15克,丹皮10克,白芍10克,柴胡12克,半夏10克,黃芩10克,生薑10克,枳實10克,大棗4枚,大黃6克,生石膏45克,炙甘草6克結果:3月20日來診,
上藥服三劑後諸症均減,睡眠好轉,胸痛也好轉,上方加赤芍10克,繼服,今自感無不適,以前不敢走路,現走路如常人。
八、土瓜根散方
【方劑組成】土瓜根、芍藥、桂枝、蟅蟲各9克
【用法】柞為散,酒服3~6克,日三服。陰(疒頹)腫亦主之。
【方解】土瓜根為一寒性祛瘀利尿藥,而有治癰腫作用。與蟅蟲合用祛瘀消腫,復以桂枝芍藥調榮衛,並治腹滿痛,故本方為治瘀血有熱而腹滿痛者。(疒頹))同(疒貴),陰(疒頹))即陰囊腫大,婦人陰腫痛亦屬之。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第1O條:帶下,經水不利,少腹滿痛,經一月再見者,土瓜根散主之。
註:經水不利,宜作經水不調解。瘀血結少腹,故少腹滿且痛。帶下經水不利而少腹滿痛者,當知有瘀血。經一月再見者為多熱,故宜土瓜根散主之。
按:婦人經血不調,多熱者提前,多寒者延後,宜注意。
【辨證要點】腹滿痛、痛有定處而有熱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