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華講金匮要略-第23講 第五篇:概述 中風病辯證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
黑板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
黑板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
一、概述
1.合篇意義
(1)均屬於廣義風範疇
├臨床證候──風邪特徵
└致病因素──風邪有關
(2)病勢的發展轉歸┬向愈
└致殘→致死
2.概念
中風:猝然昏倒或未經昏僕即出現以半身不遂,
口眼斜,語言不利為主症的一類疾病。
歷節:遍歷關節,疼痛為主症,甚則關節腫大變形,
不可屈伸,身體羸瘦為特徵
二、原文分析
第1條 風之為病──
當半身不遂──主症 偏癱
解一:或但臂不遂者──鑒別┬中風:麻木,足曳不能步, 手廢不能握
(或:選擇連詞) └痹證:疼痛,手指掌握如常,舉臂痛楚不已
此為痹(閉也)
解二: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單癱
(或:虛指代詞)
脈┬微──正虛┬因
└數──邪中┘
<機>經脈痹阻
第2條 以脈象論中風發病與辨證分型
寸口脈┬浮──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
└緊──寒┘
<因機>絡脈空虛,典賊邪不洩
僻不遂
二段:邪在於絡─營氣不能運行於肌膚─→肌膚不仁(感覺障礙)
邪在於經─血氣不能運行於肢體─→即重不勝(運動障礙)
邪在於腑─痰濁蒙蔽清竅,神失清靈─→即不識人(意識障礙)
邪在於臟─心脾欲絕─→舌即難言,口吐涎(語言障礙)
同學們, 開始上課。 今天要講的是第五篇,《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
首先,也是要講一下概述,看它的合篇意義,本篇講了兩個病,中風病、歷節病,合篇意義,我們《講義》開篇也提到,兩個病都屬於廣義風病範疇,什麼叫廣義風病? 廣義風病,(1)一個是從它的臨床證候看,具有風性特點,風邪的特徵,就是善行而數變,發病急驟,變化迅速。 起病突然,發展迅速,變化性大。 (2)致病因素上,與風邪有關,致病因素上和與風邪有關係,也就是說,當時他認為,中風和風邪有關,歷節也是,但是,在正氣虛的方面,兩者有別,講具體條文的時候再說。
2.我想補充一個,就是不管中風病,還是歷節病,它給人造成的,就是肢體運動障礙,輕的話是感覺上的問題,重的話,容易致殘,就是在臨床癥狀上,病勢的發展、轉歸上,當然向愈是好的,好就是好了,不好就是有後遺症,有的致殘,甚則致死。 對於歷節病,它屬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確實造成了運動障礙,甚至於喪失工作力。 但是,它沒有象中風那麼嚴重,沒有致死的危險性,所以,兩者比起來,一重一輕,在病情上,中風重,而歷節相對輕,這是關於合篇意義,我從這幾個方面給大家歸納的。
概念,中風的概念,我們書上講,必須是猝然昏倒。 但是,我們臨床上看見,有的人睡覺的時候好好的,醒來的時候,家人叫不起來了,或者說他意識清楚,穿不上襪子了,所以,也有未經昏僕的。 中風的概念,猝然昏倒,說明發病的突然,但是,也有未經昏僕,剛才講的情況,主症一定得是,半身不遂,口眼[wai]斜...... 這個字不能念成[wo]斜,這是張仲景原文里就這麼寫的,不正為,不能念成[wo]斜,...... 語言不利為主症的一類疾病,叫做中風。
歷節,什麼叫「歷節」? “歷”字,遍歷,遞歷,涉及多個關節的意思,所以,它這個概念就是,遍歷關節,疼痛為主症,甚則關節腫大變形,不可屈伸,這個“不可屈伸”,是仲景的原文,“腫大變形”,他有一個文字概括,“身體羸瘦”,這個特徵,他在原文裡表述,和我們現在臨床所見是一致的。 這類特徵是疾病叫做「歷節病」。。
這個概述的部分,時間的關係,我就講到這裡了,下面,我們分析原文。
中風的內容很少,就這麼兩條原文,中間就夾了幾張方子,時間的關係,同學們下去自學,首先看第1條原文: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 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一類)
這裡,有一個[詞解],叫做”不遂“,不能夠隨意運動,這條原文實際上,它講了中風的脈證,以及和痹證的鑒別,[提要]是這樣,下面,我們分析,它除了這種認識以外,還應該怎麼解釋。 “夫風之為病”,這個“風”是指雜病範圍的中風,不是太陽中風。 所以,如果說得了中風病的病人,他的主症是什麼樣呢? (當半身不遂),一個“當”字,確定主症。 “當半身不遂”,是半身的不能隨意運動,也可以說是偏癱。 “或但臂不遂者”,這個“或”字,如果我們說,它是中風與痹證的鑒別的話,這個“或”字,是選擇連詞,就是或者這樣或者那樣,那就是說,作為中風的主症,是半身不遂了,偏癱,“或但臂不遂者”這就是什麼呢? “此為痹”,如果見一隻胳膊的,或一條腿的,即單肢的不能隨意運動,就是屬於和痹證的鑒別。 他說「此為痹」嘛,
這個鑒別,我首先說,從哪些方面鑒別? 中風和痹證好不好鑒別?
我覺得很好鑒別,作為中風,它應該是麻木不仁,特別是中風後遺症表現什麼呢? 手足的變化,比方說,足曳不能步,就是腿、腳往起抬,但是,能不能成型邁開步啊?
你看中風後遺症,麻木不仁,而且,輕的就是麻木不仁,重的是“足曳不能步,手廢不能握”,這粉筆都拿不起來,所以,作為中風的表現,以麻木為主,我用這兩句話來概括中風的特徵,他就是一種不能隨意運動,手足不能隨意運動,偏廢了,作為痹證來說,以疼痛為主症。 我們說,「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風重的痹證,是呈遊走性疼痛,寒痹,是因定不移的疼痛,著痹是重著,那種沉重的感覺。 所以,作為痹證,要概括,就是「手指掌握如常,舉臂痛楚不已」,這不是說單臂的不遂嗎? 痛得厲害,象肩周炎怎麼樣? 你讓他舉胳膊,他連後腦勺都夠不著,疼痛加劇,甚至於尖叫。 所以,舉臂則痛楚不已,或者說痛楚轉甚。 不已,就是疼得不得了,說轉甚也可以。 我覺得,從癥狀上,這兩者的區別非常好說,那麼從病情的輕重來說呢? 中風重,痹證為輕。 還有一個,從病因上,痹證「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當然“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但重點,他得祛除外邪,治表為主,然後再去調理正氣,作為中風來說,在當時仲景的認識水準,叫做“正虛風中”、“正虛邪中”,這是兩者的鑒別。 我想就用我這樣簡短的話,給大家概括下來。
我下面要說的,就是他《講義》的[按語],講了另一種認識,就是說,“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怎麼解釋呢? 這個“或”字,當虛指代詞來解釋,“有的... 有的...“,就是在中風病的發病過程中,有的卒然昏倒,或者未經昏僕就半身不遂了,現在,有的發病了,也沒昏僕,但是就見胳膊抬不起來了,或者是一隻胳膊不好用了,偏廢了,這是中風病的兩種不同的證候,是輕重程度有別,就不是和痹證的鑒別了,就是我們所說的,”邪在於經,即重不勝“,是不是這種情況啊? “邪在於經,即重不勝”的表現。
因此,在《西醫學》裡面,它也認為這叫「單癱」,是中風較輕的病情。 因此,對“或”字這樣的理解,也是正確的。 我們《講義》是採取[釋義],強調中風和痹證的鑒別,是學鑒別診斷,等於[按語]的時候,再把“或”字當作,虛指代詞來解釋,認為中風的兩種病情,有輕、重之別,輕者單癱。 現在我想說的,就是偏癱和單癱,如果從形態學上來解釋,它應該是,偏癱是病在內囊的椎體束損傷,偏癱,要不它怎麼就較重一些呢,所以,一側肢體就不好用了,單癱,是皮質運動區受損,這是我按照解剖學,從形態和神經定位上來考慮,偏癱就是內囊的椎體束損傷,而單癱的不是皮質運動區受損。 所以,也是一重一輕。
下面,我要說的,就是用脈象來推論病因、病機,脈象推論怎麼推論的呢? “脈微而數“,”微“,正虛也,”數“,邪氣盛也,邪氣外中。 現在,我們在《中醫內科學》的基礎上,已經瞭解到,正虛風中如果是病因的話,病機怎麼說,在這呢,“此為痹”的“痹”,“痹者,閉也”,《說文解字》解釋什麼叫痹,“痹者,閉也”。 因此,這個病機就是經脈痹阻,在《前言》裡面,我們已經說過了,卒厥,厥陽獨行,甚至於脈脫。 《內經》講,“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這些實際上都是經脈痹阻,阻遏了氣血的運行。 所以,在概念上,我們也是可以把它,在病因、病機上歸納一下,經脈痹阻,瘀澀不通,氣血不能暢行,經脈失養,這就是中風的病因、病機,正虛邪中以後,“此為痹”。 “此為痹”怎麼“痹”的呢? 經脈痹阻,瘀澀不通,氣血不能暢行,經脈失養。
如果用仲景自己的原話,怎麼正虛風中,我們看下一個條文,它來解釋的,也是用脈象論述:
“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 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僻不遂。 “(二類)
僻,僻靜的僻,僻不遂,實際上,後面講的這些,是講的單純的、顏面的口眼歪斜,不僅歪了,也不能隨意運動了,所以,這講的是顏面的口眼歪斜,然後,再講了中風的,輕、重、淺、深的不同分證。 辨中風,不是講「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嗎?
“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 (一類)
這一條,實際上是從脈象,來論述中風的發病與辨證分型,進一步來解釋是什麼樣的一個病機,導致了中風發病。 “寸口脈浮而緊”,“寸口脈”如果是單獨出現,這就是指的兩手的六部脈,見浮緊的脈,他具體的來論述,“浮則為虛”,“緊則為寒”,和我剛才說的,正虛風中,正虛邪中同理。 “寒虛相搏,邪在皮膚”,這也是,開始是輕淺的,他的認識還是從絡、經、腑、臟這樣來,分陰陽、分表裡、分淺深。 所以,他要講,先是在皮膚,之後他說“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我覺得,這就是表示病機的,或者是因、機在一起,用張仲景自己的話來講,由於“絡脈空虛”,正虛,首先是絡脈空虛,使他寒虛相搏,邪在皮膚了,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這也是大家後來總結的,叫“虛處留邪”,正虛邪中以後,“賊邪不瀉”,“虛處留邪”,所以,他半身不遂,為什麼還有單肢不遂啊? 邪留在那個局部,還是整體的半身,這就有輕、重、淺、深之別了,下面再講“或左或右”,這個“賊邪”停留在肢體的局部,或者是半身,出現顏面的偏癱,什麼道理,他用非常樸素的語言,從直觀的現象來判斷,向左歪,病在右,向右歪,病在左。 怎麼解釋這個問題呢?
怎麼出現「或左或右」呢? 說邪氣,患側的那一個局部,那一側它相對遲緩,而正氣,就是說健康的一側,比較緊張,健康的一側牽拉患側,結果就向健康的一側歪了,是不是這樣? 這就叫做“邪氣反緩,正氣即急”。 正氣,健康的一側牽拉遲緩的那一側,因此,病在左,向右歪,病在右,向左歪,這講了顏面的“口眼斜”的,一種現象和它的臨床表現,講了一個“僻不遂”,用四四一十六個字怎麼解釋的呢? 一個是怎麼歪的問題,病在右,向左歪,病在左,向右歪,同時伴有不能隨意運動,咀嚼、鼓腮、皺眉都發生困難,那裡也有運動困難。 所以,這就看出來了,半身不遂或單肢不遂,口眼歪斜、語言不利,是整個中風的一個主症表現,但是,也有單獨見顏面的口眼歪斜,這咱們已經看到了,有的就是病毒感染,有的是血管內膜的風濕症。 現在從中、西醫結合治療,不管是給抗菌素、激素,還是針灸,中藥牽正散,針葯結合,效果很好。 所以,大部分有了這個病的人都知道,找西醫診斷是不是這個病,之後,到我們中醫院來,中、西兩法治療,有的可能10天左右就能夠正過來,尤其是年輕人,有這可能,中老年人就比較緩慢一些,但是,都有向愈的可能,所以,還是應該,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另外,在護理上要加以注意。
下面,我們來看第二段,「邪在於絡,肌膚不仁; 邪在於經,即重不勝; 邪入於府,即不識人; 邪入於藏,舌即難言,口吐誕。 中風分證,對目前臨床中風的辨證施治,也仍然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邪在於絡,為什麼就會出現肌膚不仁呢? 這是說,營氣不能運行於肌膚,在表的,作為本科生,儘管《中醫內科學》學完了,來學《金匱》提高課,一定要會解釋張仲景當時的認識,邪在於絡,為什麼會出現肌膚不仁呢? 是營氣不能運行於肌膚,這樣的一個病機所致,我已經說過了,營氣不能運行於肌膚,則肌膚麻木不仁,這是感覺障礙。
邪在於經,使血氣不能運行於肢體,請大家注意,這兒多出了一個“即”字,而且,在表述上,是“在於絡”,“在於經”,淺在之意,邪中人輕、淺。 但是,發生癥狀的時候是突然的,就象我那天介紹的那個病人,突然的口眼歪斜了,突然的就感覺這煙捲拿不起來了,香煙拿不住了,那不就是“即重不勝”嗎? 這是運動上的障礙。
下面,又用一個字把它區別開來,“邪入於腑”,“入”字,深入之意,深入於腑出現的是“即不識人”,也是一個突然發生的情況,昏不識人,猝然昏僕了,這是痰濁蒙蔽清竅,神失清靈所致。 《中醫內科學》講,痰蒙心竅,我們這會兒也可這麼理解,痰濁蒙蔽心竅,神失清靈,這實際上是指的意識障礙,意識不清楚。 這就顯然比“邪在絡”“邪在經”深重了。
如果深入到髒,“舌即難言”。 現在看到了語言障礙,語言不利了。 “舌即難言,口吐涎”這到底是髒的方面出現了什麼問題,會出現這樣的嚴重情況呢? 當然,有的就是,現在咱們講《中醫內科學》,就叫“中臟腑”了,分不出來,意識喪失以後,還有什麼語言,還有什麼飲食,舌為心之苗,脾開竅於口,因此,這就是說他心脾欲絕,因此病情危篤。
這個,我們現在學起來覺得很簡單,而且說得也很清晰,但是,你要回想,張仲景在那時候,即沒有解剖,也沒有任何的檢測手段,能把它說得這麼真切,而且延續到今天仍這麼有指導意義,我覺得這是很了不起的。 我現在想用恩格斯的一句話,來給大家說一下他高明的地方,“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總結”,是在《馬克思文選》里,恩格斯說的一段話,咱們當然是古典的哲學辯證法了,他講“自然哲學,能夠用於執行這個任務的唯一辦法,就是拿理想的、幻想的聯繫,來代替它,還不知道的真實的現象的聯繫,拿虛構來代替缺乏的事實,單指在想像中把真實的缺陷,填補進來, 這樣做的時候,自然哲學吐露了好多天才的思想,和猜到了好多後來的發現,但也有不少的廢話和胡說,這在當時不能不如此“。 這可不是胡說啊,這可是真理,確確實實,你要想,特別是他對顏面的歪斜,他也不知道有交叉束啊,他就能看出來,是怎麼向左歪,病在右,向右歪,病在左呢? 我剛才已經說了單癱、偏癱,咱們從神經定位,也能夠說明這個問題,這真是猜到了後來被事實,包括被實驗和臨床實踐證實了的,所以很是了不起啊。
關於治療的問題,我覺得,由於他當時的認識水準,和後來我們在病因學的發展上,認識還是有距離的,關於侯氏黑散,還有風引湯,還有防已地黃湯,再就是頭風摩散,這幾張方子,認為是張仲景的原方,它是和林億等人添的附方,不一樣,它是夾在正文中間的,所以,認為不是林億他們,從《良方》裡面增補來的,現在在一些醫學雜誌上, 有的時候能看到,有人在研究風引湯,還有研究侯氏黑散的,包括頭風摩散。 實際上,咱們現在臨床上,對中風後遺症的治療,包括治療頭風、頭痛、頑固性頭痛,這是個有效的治療措施、辦法。
防已地黃湯,它治療「狂狀」和「妄行」,這個,我想說的是,它這個用量上,什麼最重呢? 生地黃,二斤,而且是? 咀,地黃,他講的煎煮的時候是什麼情況呢? 蒸到「如鬥米飯久」,我要告訴大家就是說什麼呢? 一直到《傷寒論》的,注家柯韻伯總結,仲景的方用地黃、麥冬一定要加酒煎,你看這“方後注”首先說,“上四味,以酒一杯,浸之一宿”,儘管地黃用到二斤,它一定要酒煎。 酒煎能夠使麥冬、生地,這樣的滋陰藥,不至於甘寒膩膈,同時取它的有效成分析出得多。 現在,在製劑方面都知道這得醇取,用酒提取,張仲景那時候,對炮製的原理就是掌握得那麼好,是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
下面的時間,我們來複習一下關於中醫學里,對於中風病因的認識,這對仲景的正虛風中。 我們現在看,這個“風中”不一定就是風邪,應該廣泛的看成外因,作為誘因,誘發中風的發病。 比方說,情緒激動,這可以是自外而發,由於什麼事情,或者什麼人把他刺激了,他一激動,有可能出現。
第二,是寒邪刺激,剛才也講了,脈浮緊,風邪、寒邪,特別寒冷,對病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第三,我覺得就是飲食過飽這方面,飲食結構不良,也是造成疾病發生、發展的因素。 當然作為體質易感性,也是不可忽視的。 《內經·靈柩》說,“正氣不足,邪氣獨留”,所以《金匱》提出,“絡脈空虛,賊邪不瀉”,這個對外風的認識,他為什麼有風引湯、侯氏黑散,有對外風採取祛風、驅邪,扶助正氣的治法。 還有《古今錄驗》續命湯,都是這樣的一個思考,就是從祛除外風,扶正、祛除外邪,這樣的一個道理考慮的。
唐、宋以後,特別是金、元時代,就開始突出用內風來立論,表現為,劉河間主火,他認為心火暴盛,咱們剛才講痰濁蒙蔽心竅,他認為是心火暴盛造成的。
而李東垣《脾胃論》他主虛,主虛是本氣自病,正氣自虛,還是責之於脾胃,正氣自虛。 朱丹溪主痰,就是強調痰濁,主痰濕,這就是濕痰容易生熱,所以,後世有人說,朱丹溪是滋陰派,有資料報導分析,他還是繼承了張仲景的學術思想,對“溫補扶陽”佔的篇幅最多,而“滋陰”僅僅有幾個方子,
所以,我就是提示,不要偏頗,還得按他整個的,就是象《丹溪心法》,所列舉的一些方治,能看到他既有扶陽為主,但是也不忽視滋陰。
張仲景,你說他是扶陽派還是滋陰派,他也有典型的滋陰方劑,我們要講到的有好幾個方,比方說,麥門冬湯就是滋陰為主,清養肺胃之陰為主的一個方子,所以,在這裡,朱丹溪的認識是濕痰生熱,痰熱最容易誘發中風發病。 再一個,就是元代的王履,從病因學角度歸類,提出真中風和類中風,或者是真中、類中。
明代的張景岳就開始懷疑到,哪來的外來之風邪啊,所以,這個質疑是很重要的,他發現問題,就是說,這個風不是外來之風,應該是“非風論”,是責之於內傷積損,還是沒有離開正虛的範圍,正虛邪中,虛處留邪。
所以,歷代醫家對病因的認識,從唐、宋,特別是《內經》、《金匮》、《外台》,是外風學說立論的,到元代的認識就發展了,從“非風論”考慮到“真中”、“類中”,特別是認識內傷積損是根本原因。
關於中風的輕、重、淺、深,《內經》裡面提出“中風有四”,“風痱”,表現有語言不利,“風懿”表現為意識上的障礙,“偏枯”就是中風後遺症,剛才我們講的,“足曳不能步,手廢不能握”了,這就叫“偏枯”,還有“風痹”,“中風有四”的“風痹”,那就是痹證。 所以,要把中風和痹證進行鑒別,這是當時《內經》的認識水平,可見仲景是在那個基礎上,進行發揮了。 與現代醫學溝通的話,祖國醫學的中風,實際就是現代醫學的腦血管意外的疾病,在腦卒中裡面,有出血性的中風,就是腦溢血,缺血性的中風就是腦栓塞,也有的是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蛛網膜下腔出血,也會出現猝然昏僕,意識障礙以後,肢體運動出現了障礙,蛛網膜下腔出血有的是自發的,血管畸形突然發作,它沒有先兆,也沒有前期的任何臨床表現, 有的是外傷所致的蛛網膜下腔出血,也可能那樣。 再就是腦血管的痙攣,還有病毒性的腦炎,面神經的麻痹,還有面神經痙攣也屬於這類,它和這個還有點不一樣,但是,可以包括在咱們這個,中風裡來討論。
關於《金匮》的辨證分型,現代醫學已經證實,病位(病性決定病情的)淺、深、輕、重,一類,就是血管的阻塞,這是屬於缺血性中風的,就是瘀血阻塞所致,咱們在治法上,不管是益氣活血,還是在活血化瘀的同時,給予相應的辨證,扶正或者是通絡這樣的辦法,所以,補陽還五湯,這個方名就是告訴你,“還五”,一半廢了, 咱們通過益氣活血的辦法還過來,讓他康復,那就是,他這個正虛,已經考慮到是氣虛而無力推動血行,造成血瘀,而且,對病位的認識,已經看到是犯腦,特別是張錫純,他提出“上沖犯腦”,病位已經認識到這個水準,這是腦血栓形成的腦栓塞,屬於缺血性中風。 腦出血,瘀血的表現是屬於血溢於絡外,變為病理性的產物,不管是脈外的溢血,還是脈內的阻塞,咱們都當成是一種病理產物來理解,有的人認為,中風的痰濁好理解,化痰我同意,活血,再造成出血怎麼辦?
但是,中醫就有“止血不留瘀,活血不動血”,化瘀而不至於再出血的葯,那就是以“三七”為代表的藥物,
所以,中醫在這方面,中藥確實有很突出的特色。 後來,在《中醫內科學》裡面,我們又講,在辨證分型上,就不能象,在絡、在經、在腑、在臟的認識了,乾脆概括成兩類,中經絡、中臟腑,後來再分閉證、脫證,進一步辨證施治。 所以,這就按照,《中醫內科學》講的來認識。
總的來說,是在病因認識上逐步提高,所以,現在的臨床上,我們還要進一步的研究,特別是在診斷上,就是說,臨床診斷的標準,和療效判定的標準上,要進一步深入的研究,象我們北京,有王永炎教授主持的課題組,就對中風的臨床診斷標準,作了一些比較深入細緻的基礎工作。
王永炎院士,首次提出了類中風的新概念,就是把傳統中醫認識的,中風的五大主症,作為臨床表現,腦卒中,他把它歸於類中風範圍,他說,理解的理論構想,從廣義上講,中醫的中風病,相當於西醫的腦卒中,而從臨床特徵,從癥狀來分,傳統的中醫中風病,
張仲景提出了,“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就是我剛才講的偏癱和單癱,他把它分開了,僻不遂, 已經看到了是口眼歪斜、麻木不仁,不能隨意運動,
就是我們剛才講的這四症,“肌膚不仁”、“重不勝”、“不識人”、“舌即難言,口吐涎”。 那麼,中風證的五大症是哪五個呢?
第一,突然昏僕,第二,半身不遂,第三,口眼歪斜,第四,語言塞澀或不語,塞澀,就是語言不流利了,再一個,乾脆不能語言,特別是球麻痹的,就是哪怕肢體恢復了,但語言上,說不出來話了,第五,偏身麻木。
這都是相當於西醫的腦卒中,這就是在疾病診斷的標準上,中醫到底怎麼看,通過他的課題研究,歸納必須具備五大症。 這樣,我認為,對我們這一篇的認識,是不是更加趨向標準化、規範化,而將不能夠納入傳統中風概念的,一類腦卒中,統歸為類中風。 這樣的話,就使中風、類中風,是廣義中風病的二級病名。 再一個,從臨床實踐中我們知道,腦卒中的臨床癥狀、體征表現,十分複雜,在這紛繁的癥狀、體征中,哪些癥狀、體征,對類中風有診斷意義,哪些癥狀、體征,可以作為類中風的主症呢?
有19個指標,結合臨床實際情況、文獻調查,專家經驗,總結為八大類癥狀,
我現在說體征,有眩暈、身體的感覺障礙,劇烈頭痛、視物異常,看東西模糊了,看不清了,不能隨意運動、精神障礙,癲癇樣的發作,第八,失認、失讀、失寫,就是認知的水準降低了。 比如眩暈類,可見各種不同程度的眩暈,輕的頭暈,重者頭暈目眩,如坐船,自覺自身和外界景物旋轉,這是眩暈類,
第二,身體感覺障礙類,指身體的局部或偏身感覺,減退或消失,感覺過度或過敏,感覺異常,肢體麻木,蟻行感,就象螞蟻爬行的感覺,自發性的肢痛、肢冷,剛才我們說的就是,完全把中風和痹證區別,是麻木,這就不好鑒別了,它也有肢痛、肢麻, 或者蟻行感,
第三,劇烈頭痛類,常見頭痛如炸裂、頭痛如椎刺,頭痛如掣,電掣嘛,風馳電掣,就是頭痛如掣,頭痛得痛楚不已,可發生在頭的局部,也可以是整個頭部,我發現很多腦溢血的病人,頭痛劇烈是一個先兆,所以,原來說中風先兆,舌尖麻,還是肢端麻,有的時候不典型,因為他自身就不容易發現,或者不加注意。
第四,視物異常的情況,就是包括偏盲、視覺模糊、複視,幻視、視物變形、失明、目不瞬,眼睛轉不動了,而瞳孔變化不屬於這個範圍,就是“望目”的問題。
我就是把中風病的認識,結合[現代研究]部分地到這兒,供作參考,好,下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