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2021年10月20日 星期三

柴胡桂枝湯婦科治驗擷菁

 柴胡桂枝湯婦科治驗擷菁

李寒宇, 熊婷, 趙瑞華. 柴胡桂枝湯婦科治驗擷菁[J]. 天津中醫藥, 2021, 38(1): 85-88

摘要 方中以小柴胡湯和解少陽,暢達樞機,治少陽半表半里,以桂枝湯調和營衛,解肌祛風,治太陽之表,適用於太陽少陽並病。導師趙瑞華教授對柴胡桂枝湯臨證具有獨到的思路及見解,隨證加減用於治療多種婦科雜病見樞機不利,營衛不和者,文中例舉經斷前後諸證、經行發熱、不孕症醫案並詳加闡述。
關鍵詞                

趙瑞華(1959-), 主任醫師, 博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婦科主任, 國家級第三批名老中醫李光榮教授學術繼承人, 中國中醫科學院學科帶頭人、首席研究員, 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百千萬"人才工程(岐黃工程)岐黃學者。從事中醫婦科臨床、科研和教學30餘年, 主要進行中醫藥治療婦科相關疾病的臨床和基礎研究。

柴胡桂枝湯是小柴胡湯與桂枝湯各半之合方, 該方的論述最早見於《傷寒論》太陽表邪雖在, 但病機已見於半表半里, 雖病情由表及里, 但方名桂枝之前冠以柴胡, 治療意在和解少陽為主, 祛太陽之邪為兼。《素問·至真要大論》曰:"熱淫於內, 以苦發之。" 太陽表邪仍在, 以桂枝辛甘發散, 能通血脈, 白芍養營和里, 組方中桂枝甘草湯辛甘化陽, 芍藥甘草湯酸甘化陰, 外可調和營衛, 內可調理脾胃。

柴胡桂枝湯歷經諸多醫家的實踐和探索, 臨床應用十分廣泛, 如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徵 導師趙瑞華教授運用柴胡桂枝湯治療婦科疾病具有獨到的思路及見解, 臨證每獲良效, 試舉經斷前後諸證、經行發熱、不孕症等醫案詳加闡述, 以饗讀者。

1 經斷前後諸證

患者女性, 55歲, 162 cm, 62.5 kg, 2019年4月29日初診, 烘熱汗出1年餘。患者1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烘熱、汗多, 眠差, 未予重視及治療, 末次月經(LMP):2018年12月28日, 停經至今, 刻下症見烘熱、汗多, 眠淺易醒, 口乾口苦, 健忘心煩, 偶有盜汗、足部肌肉痙攣, 納可, 大便質黏, 每日1~2次。既往甲狀腺多發結節, 子宮多發肌瘤, 乳腺結節, 慢性咽炎, 脂肪肝。孕2產1(G2P1), 既往月經規律, 6/30 d, 量中。舌暗紅苔薄白, 脈弦滑。處方:柴胡15 g, 姜半夏9 g, 黃芩10 g, 生甘草10 g, 黨參15 g, 桂枝15 g, 白芍15 g, 生薑15 g, 大棗10 g, 茯苓15 g, 炒白朮15 g, 月季花10 g, 丹參20 g, 浮小麥30 g, 14劑。

2019年5月16日2診, 烘熱汗多明顯減輕, 納眠可, 大便黏明顯好轉, 盜汗、口苦減輕, 未再出現肌肉痙攣, 口乾、心煩仍有, 處方:上方加北沙參15 g, 百合15 g, 生龍骨20 g, 生牡蠣20 g, 14劑。服後諸症皆除。

按語:圍絕經期綜合徵中醫病名為經斷前後諸證, 是女性在絕經前後由於體內性激素的減少而出現的一系列軀體和精神心理症狀的一種女性內分泌疾病 古籍中關於本病的論述散見於臟躁、不寐、鬱證、百合病等, 《素問·上古天真論》記載"七七, 任脈虛, 太衝脈衰少, 天癸竭, 地道不通, 故形壞而無子也。" 本案中患者陽亢於上見烘熱汗出、口乾口苦、心煩眠差, 中土不運脾濕不化故見便黏, 陰虛於下, 腎虛精血虧少, 血不養筋而肌肉痙攣。患者平素思慮較重, 肝氣鬱結, 氣為血之帥, 氣滯引起血瘀形成, 故出現子宮肌瘤, 甲狀腺、乳腺均有結節。本病案辨證陰陽失調, 氣滯血瘀。選柴胡桂枝湯暢達樞機, 調和氣血陰陽, 加白朮、茯苓健運脾土, 月季花、丹參理氣活血化瘀, 浮小麥養心安神輔助改善睡眠。2診患者症狀改善, 加龍骨、牡蠣重鎮安神, 北沙參、百合入肺經, 養陰潤肺, 金水相生。

2 經行發熱

患者女性, 25歲, 2019年4月17日初診, 經期發熱3月餘。患者平素月經規律5/26~30 d, 痛經較難忍, 3月前發現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後焦慮, 遂出現經期發熱37.2~38.9 ℃, 行經前2 d持續至經淨後, 以午後及睡前為著, 伴煩躁、身痛、乏力、畏寒, 查血常規、支原體等未見明顯異常, 服用頭孢無明顯改善, 每日服布洛芬後汗出熱退, 服活血化瘀類、疏肝解鬱類、補中益氣類中藥均不緩解, LMP:4月6日, 5日淨, 行經第1天開始發熱持續至今, 每午後發熱37.2~38.5 ℃持續至夜間入睡, 刻下:發熱身痛, 心悸、胸悶、氣短、煩躁、善太息、乏力、畏寒, 需穿冬衣捂熱水袋禦寒, 時有小腹脹痛、隱痛, 晨起口苦口乾, 食後胃脹, 大便1~2日1行, 質乾且黏, 入睡困難。舌邊尖紅, 苔薄白, 脈弦滑。處方:柴胡15 g, 黃芩10 g, 姜半夏9 g, 黨參15 g, 生甘草10 g, 桂枝15 g, 白芍15 g, 茯苓15 g, 生白朮15 g, 枳實10 g, 丹參20 g, 薑黃9 g, 雞內金20 g, 薏苡仁20 g, 生薑15 g, 大棗10 g, 14劑。

2019年4月24日復診, 服上方1劑後發熱時間較前明顯縮短, 每日持續約2 h, 體溫最高為37.6 ℃, 心悸、胸悶、口苦減輕, 大便調, 餘症同前, 處方:上方減枳實, 加月季花10 g, 川芎10 g, 炒棗仁15 g, 北沙參25 g, 百合15 g, 砂仁6 g, 14劑。

2019年5月8日復診, 服上方7劑後未再發熱, 心悸、胸悶、小腹痛、胃脹、入睡難明顯好轉, 畏寒消失改為夏裝無需捂熱水袋, 納眠可, 二便調。處方:上方減砂仁、川芎, 改百合20 g, 丹參25 g, 加赤芍10 g, 14劑。

2019年5月22日復診, LMP:5月17日, 本月熬夜工作較多, 5月13~18日每日發熱2 h體溫波動在37.3~37.8 ℃, 心悸、乏力、小腹痛明顯好轉, 納眠可, 二便調。處方:4月17日方減枳實, 加北沙參20 g, 百合15 g, 炒酸棗仁15 g, 杏仁9 g, 14劑。隨訪未再發熱。

按語:每值經期或行經前後, 出現以發熱為主證者, 稱"經行發熱" 現代女性工作緊張、過度勞累、睡眠不足等情況導致肝氣鬱結, 陰血暗耗。肝藏血, 衝脈為血海, 經期氣血由滿而溢, 由盛而虛的劇烈變化, 會使婦女處於血不足, 氣偏盛的狀態, 易導致營衛氣血失調, 邪入少陽而發病。本症有關描述見於《傷寒論》《傷寒瘟疫條辨》記載:"不善刺者, 以小柴胡湯加梔子、牡丹皮、當歸尾、桃仁、紅花、益母草、穿山甲以消之。"患者多思多慮, 精神抑鬱, 邪入少陽而不解, 發熱纏綿不愈; 患者發熱時多用退熱藥物, 汗出傷津, 加之經常熬夜則陰血虧虛, 故口乾; 熱鬱於內, 熱灼營陰故胸悶、心悸、氣短; 熱鬱於內, 陽氣不達於外, 故畏寒、乏力; 鬱久則氣機升降失調, 故口苦、喜太息; 足厥陰肝經循股陰……抵小腹, 挾胃, 故小腹脹痛、隱痛、胃脹。患者服布洛芬後汗出熱退, 每日反复, 說明邪熱未隨汗出而解, 正氣雖有不足, 但尚未虧損, 組方以調和營衛氣血, 清解鬱熱為主, 熱在血分, 辨證使用活血、涼血的藥物。取柴胡桂枝湯既可和解少陽, 疏散邪熱, 又可調和營衛, 扶正解表。加枳實與前藥合為四逆散, 透解因陽氣鬱熱所致四肢厥逆, 茯苓、白朮健脾助運化, 丹參、赤芍活血化瘀, 薑黃活血行氣, 通經止痛, 雞內金、薏苡仁健胃消積, 為治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而設。複診鬱熱漸消, 加大行氣活血力量, 輔以滋陰清熱, 加月季花、川芎行氣活血, 沙參、百合甘涼濡潤以養陰, 加砂仁行氣溫中化濕, 炒酸棗仁安神, 此方加減病情向愈。

3 不孕症

患者女性, 33歲, 2019年2月13日初診, 未避孕未孕18個月。愛人精液常規精子活力差, 雙側輸卵管通暢, 2018年9月因宮腔息肉於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行宮腔息肉摘除術。既往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病史。已婚, 孕2產0(G2P0), 2015年11月人流1次, 2016年1月孕8週胎停育清宮, 月經規律5~6/28~29 d, 近2年痛經嚴重, 需服芬必得2~3片/週期止痛, LMP:1月28日, 刻下證:納眠可, 二便調, 畏寒, 性急, 乏力, 舌尖紅, 苔白厚, 脈弦滑, 處方:柴胡15 g, 黃芩9 g, 黨參15 g, 茯苓15 g, 炒白朮15 g, 桂枝15 g, 白芍15 g, 雞內金20 g, 薏苡仁20 g, 生薑15 g, 大棗10 g, 生甘草10 g, 14劑。患者服藥後痛經較前減輕, 患者因出差堅持抄上方治療。

2019年5月6日復診, LMP:4月17日, 痛經明顯減輕, 服1片芬必得, 性急、乏力減輕, 畏寒同前, 納眠可, 二便調。女性激素(本院, 第2天):卵泡刺激素(FSH)5.3 mU/mL(3.03~8.08 mU/mL), 黃體生成素(LH)1.39 mU/mL(1.8~11.78 mU/mL), 雌二醇(E2)33 pg/mL(21~251 pg/mL), 孕酮(P)0.53 ng/mL(< 0.1~0.3 ng/mL), 泌乳素(PRL)11.55 ng/mL(5.18~26.53 ng/mL), 睾酮(T)0.17 ng/mL(0.108~0.569 ng/mL), B超(第16天)內膜0.9 cm。處方:上方加葫蘆巴15 g, 月季花10 g, 14劑。

2019年6月3日復診, 停經47 d, 昨日少許陰道出血, 腰酸, 時有下腹下墜感, 無腹痛, 乳脹明顯, 時有噁心, 眠可, 二便調。今日查:黃體脂酮素(Prog)25.15 ng/mL, E2 545 pg/mL, 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60 534 mU/mL, B超:妊娠囊2.7 cm×1.7 cm, 胎芽0.3 cm, 可見胎心搏動, 處方:柴胡15 g, 黃芩10 g, 黨參15 g, 茯苓15 g, 炒白朮15 g, 生甘草10 g, 菟絲子20 g, 枸杞子20 g, 女貞子20 g, 旱蓮草15 g, 生薑15 g, 大棗10 g, 7劑, 地屈孕酮20 mg每日2次。

2019年6月10日復診, 無陰道出血, 偶有下腹墜脹, 腰酸, 無乳脹, 偶有噁心, 眠可, 夜尿頻每晚3次, 大便不成形, 處方:柴胡15 g, 白芍15 g, 茯苓15 g, 炒白朮15 g, 黨參15 g, 女貞子15 g, 續斷30 g, 菟絲子30 g, 枸杞子20 g, 生薑15 g, 大棗10 g, 生甘草10 g, 7劑。上方加減治療, 現妊娠中無明顯不適。

按語:原發性不孕, 古稱"全不產", 繼發性不孕, 古稱"斷續", 不孕中醫病因多責之於腎虛、肝鬱、血瘀、痰濕。肝氣鬱結, 衝任不能相資, 肝木乘土, 帶脈失約, 痰阻衝任, 氣不行血, 瘀血阻滯胞宮胞脈導致不孕。患者婚久不孕肝氣鬱結, 肝鬱氣滯, 血行不暢, 故痛經, 氣滯血瘀, 瘀血停滯而成癥瘕, 故出現甲狀腺、乳腺結節及子宮內膜息肉, 肝失條達, 故性急, 氣血失調, 樞機不利, 鬱熱於內而不能榮於外, 故畏寒、乏力。方選柴胡桂枝湯暢達樞機, 燮理陰陽, 加雞內金、薏苡仁健脾消積以防息肉復發, 加茯苓、白朮健脾寧心扶助脾土。複診諸症皆減, 排卵後期加葫蘆巴溫腎暖宮助孕, 月季花活血解鬱, 孕後用小柴胡湯合壽胎丸加減疏肝補腎安胎, 取得良好療效。

4 討論

以上3種婦科疾病, 雖然辨病不同, 但中醫病機具有相似之處, 均可從和解少陽, 調和營衛的角度論治, 具有中醫"異病同治"的特點。

《素問·陰陽離合論》記載:"太陽為開, 陽明為合, 少陽為樞。" 趙主任臨床中對於氣機失和所致外感、內傷等疾病, 病情較為複雜, 既表現為表裡寒熱虛實夾雜, 又表現為臟腑氣血偏虛或鬱滯, 均可斟酌使用本方。

趙主任認為女性具有多虛、多瘀、多鬱的生理特點, 女子以肝為先天, 以脾胃為後天之本, 臨床用藥注重扶正祛邪, 調肝理脾保胃氣, 以和法為先。應用治療婦科疑難雜病時, 不論六經辨證歸屬太少同病、臟腑辨證屬於肝脾不和, 還是八綱辨治歸為氣血陰陽失調, 虛實夾雜證, 均可先以"和法"論治, 異病同治, 用柴胡桂枝湯加減, 起到調節機體陰陽氣血歸於平衡, 總是起到撥雲見月, 溯本正源的作用。

趙主任臨床應用柴胡桂枝湯, 對於伴見舌暗、月經有血塊、甲狀腺及乳腺結節等瘀血內停, 癥瘕形成者, 可酌情加用月季花、丹參、赤芍理氣活血化瘀, 加白朮、茯苓, 寓補於消, 重者加雞內金、薏苡仁消積化癥, 加莪朮、皂角刺破血逐瘀; 伴見心煩、失眠者可加浮小麥、酸棗仁、百合、茯苓養心安神; 伴見胸滿而煩、嚴重失眠, 加龍骨、牡蠣重鎮安神, 伴見盜汗、便乾、舌紅少苔加北沙參、百合、玉竹甘潤滋陰; 伴見情緒焦慮、善太息, 加香附、陳皮等理氣疏肝; 伴見脘痞滿悶、大便溏稀, 加藿香、橘皮化濕, 砂仁、吳茱萸溫中, 雞內金、神曲消積; 伴見咽痛、咳嗽等表證, 可加蟬蛻、白殭蠶祛風散邪、清解鬱熱, 加苦杏仁、桔梗清肺化痰。

現代研究認為柴胡桂枝湯可能通過降低細胞炎症因子水平來調整神經免疫系統的功能 綜上, 柴胡桂枝湯並不局限於外感病, 婦科雜病樞機不利, 營衛不和者亦有良效。故臨證凡遇病症複雜, 氣鬱氣滯、樞機不利、營衛失和、氣血失調等, 屬太陽少陽並病, 大可先用本方暢達樞機, 調和營衛, 往往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仲景. 傷寒論[M]. 北京: 中醫古籍出版社, 1997: 37-38, 46.
[2]
黃帝內經素問[M].田代華整理.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 2, 13, 178.
[3]
王保華, 李賽美. 柴胡桂枝湯的臨床運用[J].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8, 10(3): 128-129.
[4]
葛鑫宇, 於林, 蔡俊逸, 等. 柴胡桂枝湯治療抑鬱症40例臨床觀察[J]. 中國臨床研究, 2014, 27(5): 614-615.
[5]
郝宇, 張軒, 費佔洋, 等. 賀娟教授臨床應用柴胡桂枝湯驗案2則[J]. 現代中醫臨床, 2013, 20(6): 35-36.
[6]
劉傑, 胡粵杭, 應汝炯, 等. 柴胡桂枝湯治療肝鬱脾虛型慢性疲勞綜合徵臨床研究[J]. 河南中醫, 2019, 39(6): 843-846.
[7]
連方, 談勇. 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臨床研究[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8: 103.
[8]
張玉珍. 中醫婦科學[M]. 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2: 145.
[9]
楊粟山, 宋乃光. 傷寒瘟疫條辨[M]. 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2: 106.
[10]
劉傑, 胡粵杭, 應汝炯, 等. 柴胡桂枝湯治療肝鬱脾虛型慢性疲勞綜合徵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 時珍國醫國藥, 2019, 30(6): 1414-1416.
[11]
陳曉欣, 呂雄, 陸梓華. 柴胡桂枝湯治療甲亢的理論探討[J]. 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8, 37(5): 369-37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