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2021年10月10日 星期日

精力不濟,婦科問題都艾灸氣海!

 

精力不濟,婦科問題都艾灸氣海!

 來源:  艾灸穴位圖 174 ℃

文章摘要

下腹部是女性的子宮、男性的精囊藏身之處,都是極其重要的部位。古人說“氣海一穴暖全身”,就是強調這個穴的保健養生作用。

氣海和關元穴在我們的下腹部,就像一對好姐妹一樣,共同保護著我們的生殖系統,所以,在防治婦科病時、強身健體時,我們就常常用到它們,在這裡我們著重討論氣海。 

氣海穴的準確位置圖

【氣海穴】位於人體下腹部,體前正中線,臍下1寸半,肚臍下兩指寬處。
 氣海穴的位置
【功能作用】生髮陽氣。  

氣海穴位的作用功效

緩解治療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脘腹脹滿、水穀不化、大便不通、洩痢不禁、癃淋、遺尿、遺精、陽痿、疝氣、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帶下、陰挺、產後惡露不止、胞衣不下、臟氣虛憊、形體羸瘦、四肢乏力。  
【作用功效】氣海穴,補氣益腎、澀精固本。  
【氣海穴位配伍】  
氣海穴配三陰交穴治白濁、遺精;  
氣海穴配關元穴治產後惡露不止;  
氣海穴配灸關元穴、膏肓穴、足三里穴治喘息短氣(元氣虛憊);  
氣海穴配關元穴、命門穴(重灸)、神闕穴(隔鹽灸)急救中風脫證。  
氣海穴配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天樞穴、上巨虛穴治胃腹脹痛、呃逆、嘔吐、水穀不化、大便不通、洩痢不止(脾氣虛弱);  
氣海穴配中極穴、帶脈穴、腎俞穴、三陰交穴治月經不調(《針灸大成》);  
氣海穴配三陰交穴治白濁、遺精、經少、下腹痛(《腧穴學》)。  
氣海穴配關元穴、陰陵泉穴、大敦穴、行間穴,有行氣通經,清熱除濕的作用,主治小便淋瀝不盡,少腹脹痛,黃白帶下。
氣海一穴暖全身    
下腹部是女性的子宮、男性的精囊藏身之處,都是極其重要的部位。古人說“氣海一穴暖全身”,就是強調這個穴的保健養生作用。實際上,現代實驗室的實驗也證實了,艾灸氣海對於免疫球蛋白有明顯的增加。可見,從治病和養生來說,氣海穴都是一個極其有作用的穴位。
氣海穴位置
氣海——氣息集聚之地  
氣海:氣就是人體呼吸出入的氣息,也就是元氣與其它各種氣,如宗氣、衛氣、營氣等等;海指的是海洋,意喻廣大深遠、無邊無際。氣海,簡單地理解就是氣息的海洋。  
大家都知道,氣在中醫裡面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所以身體當中有好幾處納氣的地方,譬如膻中,別名就是上氣海。我們這講的氣海是指下氣海,在下腹部,前正中在線,當臍中下1.5寸。  
兩處氣海一個在胸腔,一個在腹腔,循環相應,周流不息,就好像海水升騰為雲,又降為雨露這樣一個天地之氣的循環過程。如果這個循環出現問題,身體就會感到不舒服。  
著名老中醫就曾經用這個氣機循環的道理治好了一位呃咯(呃逆、打嗝)病人。他先針灸病人的膻中穴,打開氣行的道路,然後再針刺氣海穴,使上逆的氣正常下行,呃咯當時就好了。  
其實這個原理並不難懂,就像大禹治水,最重要的是疏通道路,讓無處排放的水能夠順利進入大海,不至於氾濫成災。  
溫暖氣海,調和陰陽  
希望大家能記住,養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人體陰陽相協,水火相濟。我們艾灸也是為了用艾的火,來祛除身體的寒,或調和陰陽,或祛寒除濕,只為了身體的平衡。  
氣海穴位於兩腎之間,必須得保證它有足夠的動力與水相制衡,所以艾灸氣海穴是一個很好的保健方法。  
氣海與兩腎相連,腎屬水,水在身為陰,“孤陰不長,獨陽不生”,必須得陰陽相濟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人們吃飯、呼吸、睡眠,一切動靜,無不是在調停人體的水火陰陽。所以,古代的養生家認為,必須讓心火下降腎臟,就好像天上的太陽照耀江海。這樣,陰水得到陽火的照射,就能夠化生雲氣,上達心肺,滋潤身體,形成水升火降,通體安泰的局面。  
當身體處於一種和諧循環的狀態當中的時候,邪氣自然不得近身,人也就不會得病。這種感覺就好像《西遊記》裡面三打白骨精的時候,孫悟空為唐僧畫的那一個圓圈一樣,在外面為人體支起一層保護罩。  
最好的保健方法是不讓情緒大喜大怒,影響元氣。但是人在生活中,怎麼可能沒有七情六欲呢?要做到這個幾乎不可能,所以退而求其次,使氣海穴常保持溫暖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療法原則】為元氣聚集之處,只可補不可洩。  
氣海穴位的作用功效
【按摩的手法】先以右掌心緊貼於氣海穴的位置,照順時針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按摩100—200次。再以左掌心,用逆時針方向,如前法按摩100—200次,按摩至有熱感,即有效果。氣海穴是一個保健穴位,對男女都有好的保健作用。常用艾火灸之,可治百病,可長生久視。  
針灸保健:氣海是針灸保健要穴。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載:“氣海者,是男子生氣之海也。”此穴有培補元氣,益腎固精,補益回陽,延年益壽之功。常用的灸法有氣海溫和灸、氣海隔姜灸和氣海附子灸等。  
1、氣海穴溫和灸:將艾條點燃後,在距氣海穴約3cm處施灸,如局部有溫熱舒適感覺,即固定不動,可隨熱感而隨時調整距離。每次灸10~15分鐘,以灸至局部稍有紅暈為度,隔日或3日1次,每月10次。  
2、氣海穴隔姜灸:取0.3~0.5cm厚的鮮薑一片,用針穿刺數個針孔,覆蓋在氣海穴上,然後置小艾炷或中艾炷於薑片上點燃施灸。每次3~5壯,以灸至局部溫熱舒適,灸處稍有紅暈為度。隔日或3日1次,每月灸10次。  
3、氣海穴附子灸:取0.3cm左右厚的附子片,以水浸透後在中間用針刺數個針孔,放在氣海穴上,於附片上置黃豆大或棗核大艾炷施灸,以局部有溫熱舒適感或稍有紅暈為度。每次3~5壯,隔日或3日1次,每月10次。  
現代也常用溫灸器灸,可用灸盒置艾條或艾絨後放在氣海穴上,每次施灸15~30分鐘,每天1次,10天為一灸程。也可每週施灸1~2次,長期應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