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2021年10月20日 星期三

溫水泡腳、按摩穴位 預防病痛

 溫水泡腳、按摩穴位 預防病痛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2020/02/25

腿常被稱為另一個心臟,因為離心臟距離最遠。恩主公醫院中醫部醫師黃琦雯昨(二十四)日表示,傳統中醫認為,平常靠小腿肌肉收縮回流,血液循環比較差,倘若泡腳時利用外溫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有助活絡筋骨、改善睡眠品質、緩解經期不適、幫助消化、減少腸胃不適。

泡腳又稱足浴,早在古代《黃帝內經》就有記載,人之衰老始於足,足血盈則身心健,十二經絡中循行足部經脈就有六條,其中又以肝脾腎三條經絡最重要,不僅調控睡眠、情緒、消化、泌尿及生殖系統,也可增加下肢循環,緩解腿部筋骨不適,透過泡腳幫助鬆解壓力勞累,相較全身洗浴來說更為便利。

黃琦雯醫師指出,建議水位超過腳內踝以上四指幅,因為三陰交穴就在這裡,為肝、脾、腎三經交會穴,可說是幫助血液循環重要穴位,若是腸胃功能不佳,可將水位升高至膝窩下四指幅,此處經過足三里穴,算是幫助消化重要穴位。

溫度方面,一般洗澡溫度即可,約攝氏三十九至四十二度,低於體溫的話則無泡腳功效,泡腳時間控制在十五至二十分鐘,覺得身上微熱,額頭上有汗即可,搭配足部穴位按摩效果更好,比如經常失眠的人,可以按摩太衝、三陰交;月經不調、經痛、經期水腫的人,可以按摩三陰交、蠡溝、豐隆;腸胃蠕動不佳的人,可以按摩足三里、太白、公孫;腰腿疼痛的人,可以按摩懸鐘、湧泉、承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