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附子敗醬散治淋證配方、醫案、經典案例
薏苡附子敗醬散治淋證
薏苡附子敗醬散為《金匱要略》中治療腸癰的方劑。清代魏念庭認為:「薏仁下氣,則能洩膿;附子微用,意在直走腸中,屈曲之處可達;加以敗醬之酸寒以清積熱。服後以小便下為度者,小便者,氣化也,氣通則癰膿結者可開,滯者可行。頓服者,取其快捷之力也。」鄭師臨床用於治療某些慢性尿路感染伴有腹部冷痛的女性患者,常有佳效。此類患者,多由於濕熱久蘊體內而損及腎陽,或治療中多用寒涼之品而傷及腎陽,腎陽不足不能溫煦,故常見腰腹冷痛。因此,在清熱解毒、理氣活血等藥物中,宜適當加用溫通之品,有時還需以溫補為主,其意同腎氣丸。
【經典案例醫案】
患兒黃某,女,11歲,2011年11月10日初診。
主訴:尿急、頻尿反覆發作1年。
現病史:患者1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尿急、頻尿,有時尿痛,排尿不暢,但尿量正常,無眼瞼及下肢浮腫。查尿常規:紅血球(-),白血球(++),蛋白(-)。曾服用頭孢、沙星類抗生素,停藥後即發,又服八正散、五莧散類中藥,效果欠佳,轉而求鄭師診治。診見:神清,精神可,小便頻數,有時伴隨尿痛,大便正常。舌淡紅,苔薄白,脈細,手腳偏涼。尿液常規:蛋白(-),紅血球(-),白血球(++)診斷:淋證。
西醫診斷:慢性泌尿道感染。
辨證:濕熱久蘊,損及腎陽。
治法:清熱利濕,溫補腎陽。
方藥:薏苡附子敗醬散加減。
處方:生薏苡仁10g,製附子3g,敗醬草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知母15g,黃柏10g,仙茅6g,淫羊藿6g,紅藤10g,肉桂3g,茯苓10g。
7劑,日1劑,水煎服。
二診(2011年11月18日):仍有頻尿,夜尿3~4次,苔、脈如前,手腳仍偏涼。尿液常規:蛋白(-),紅血球(-),白血球(++)上方附子改為6g,加桂枝6g
15劑,日1劑,水煎服。
三診(2011年12月3日):尿急、頻尿症狀改善,手腳溫。尿液常規:蛋白(-),紅血球(-),白血球1~2/HP。前方續服。
上方加減治療2個月,未復發。每2週尿液檢查均正常。
按:泌尿道感染屬於淋證中氣淋、勞淋或寒淋。因其有頻尿、尿急或尿痛的泌尿道刺激症狀,所以治療多從祛濕熱入手。以八正散之類清熱利濕通淋之品為主,此固然不錯,但尚未盡其病證本質。應注意到此證雖多有尿急、尿痛等濕熱下注的證候,但多反復不愈,纏綿難除,患者多兼有尿頻、小腹冷痛或手足冰涼、畏寒喜暖等下元陽虛的證候。
發病初期單用清利濕熱、利水通淋藥尚可效,但日久則效果不顯。一方面是由於日久陽氣不足;再則久服苦寒清熱通淋之藥難免損及脾腎陽氣。故病程日久者多病機複雜,非八正散之類可獲效,須寒溫並用,溫陽除濕與清熱通淋合用,方可獲效。方中仙茅、淫羊藿、附子、肉桂溫補腎陽;黃柏、知母瀉火存陰;紅藤、敗醬草活血利濕、清熱解毒;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熱利濕兼以通淋;薏苡仁健脾利濕、排膿消癰,與茯苓配伍,健脾利濕,防苦寒敗胃。
(張建奎、鄭攀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