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2023年11月3日 星期五

中醫大師真武湯臨床實戰經驗

 

中醫大師真武湯臨床實戰經驗

一、真武湯簡介:


【方藥】茯苓芍藥生薑(切)各三兩(各9克)白朮二兩(6克)附子一枚(砲,去皮,破八片)(9克)

【煎服】上五味,水八公升,煮取三公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現代用法:水煎二次溫服)。【原文】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顫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82)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316).【解說】本證為脾腎陽衰,水氣內停。蓋水為至陰,須賴肺、脾、腎諸臟氣化以行之。而陽虛失於氣化之候,大抵與脾、腎最為相關,以其水之所製在脾,水之所主在腎故也。脾陽虛,濕積而為水;腎陽虛,聚水從其類。終至水寒之邪從下而上,由內至外,浩浩氾濫成災,或上凌於心而悸,或上射於肺而喘,或上攻於胃而嘔,或上犯清竅而眩,或外溢肌膚而腫,或蓄於膀胱而小便不利。治療之法:一要溫補腎陽;二須利其水邪。用真武湯扶陽消陰,驅寒鎮水。方中附子辛熱下溫腎陽,使水有所主;白朮燥濕健脾,使水有所製;生薑宣散,佐附子以助陽,是主水之中而又有散寒之意;茯苓淡滲,佐白朮以健脾,是製水之中而有利水外出之功。妙義在於芍藥,一舉數用:一可斂陰和營;二可製附子之剛燥;三可利尿去水,《神農本草經》雲:芍藥能「利小便,,而有行陰利水之功。本方臨床運用廣泛'凡陽虛水停之病證,皆可應用。


傷寒論中用真武湯的有兩個論述:


82條「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湯主之」。

316條「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上述兩條反映出真武湯的方證,於心肝脾肺腎五臟都有臨床的徵象。我(陳潮祖)用於臨床又有補充,總共有:見於本臟;滯留體表;脾腎同病,升降失調;壅滯肝經;水氣凌心;水氾高原;上乾清陽,壅阻七竅;氣化不行,濕滯經脈;共8大類,共42個徵象。沒有哪個是主症,任何症狀都可以用。


但是,它的病機是相同的,也就是說這些臨床證像都是少陰陽虛,水液失調,痰飲水濕,阻滯三焦的臨床徵象,這就是它的基本病理。


病機詳釋


真武湯對應的病機即:少陰陽虛,水液失調。


少陰陽虛


這個方治療的既不是肺的宣降失調,也不是脾的樞機不運,而是少陰陽虛,腎陽為先天根本,少陰陽虛會出現四種病理改變,和氣血津精這四種基礎物質有密切關係。


腎陽虛不能化氣。人身的五臟陽氣都根於腎中真陽,真陽一虛就可能影響五臟。張景岳“五臟之傷,窮必及腎”,就是因為腎化精為氣,化精為血,化精為津。


腎臟病及脾,陽氣虛衰,脾腎虛寒,則寒邪凝結而滯,出現腹中痛。腎病及肝,肝主身之筋膜,陽氣虛衰,則不能溫煦筋膜,出血肌肉瞤動、頭暈目眩暈、呃逆即膈肌痙攣這些腎病及肝的症狀。腎病及心,心腎少陰陽虛並提,分別為手、足少陰。腎陽虛後最易引起心陽虛,心悸怔忡。腎臟病及肺,肺合皮毛主表。腎陽虛後,衛外陽氣不足,衛外不固,則出現體常自汗、畏寒畏冷、易患感冒、風丹癮。


腎陽虛不能化血。腎主骨生髓,骨髓是具有造血功能的,但真武湯無法應用於陽虛不能化血。

腎陽虛不能化水津為氣,此為治療重點。陽氣虛衰後不能蒸騰氣化,水液停聚,生理性水津變為病理性產物,痰飲水濕四大類均可用真武湯。有以下徵象:

①水濕停聚阻滯,如小便不利不通,濕滯體表的酸軟重痛,水氣凌心的心悸怔忡,水氾於肺的咳嗽氣喘,飲閉五官七竅等。

②水液失調後水液升降混亂,如陰囊潮濕、帶下清稀、洩瀉、嘔吐。

③津液出入失常,太如體常自汗;不出則水腫、大便閉結。

腎陽虛不能化精。腎陽虛不能化穀精為陰精,也不能化陰精為陽氣。腎中所藏真陰、真精由穀精轉化而成。很多人50歲後發胖,表示代謝功能走向衰弱,不能把水穀精微迅速轉化為其他能量,谷精就停留在半表半裡的腠理,既不能化穀精為陰精,又不能化水津為水氣,則脂凝、肥胖,腹大。

腎陽虛水液停滯,水濕下流,順少陽三焦下流前陰部、輸精管。精藏於腎,遇到病理產物如濕濁佔據輸精管的位置,再加上輸精管鬆弛,則迫精外洩,出現遺精、滑洩,精關不固。


水液失調


水津在體內升降不息,有賴於腎陽的蒸騰氣化。只有腎陽把水津蒸騰,完全化為水氣,才能到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才能成為瀨養肢體、形骸、五官、七竅、五臟六腑的一種基礎物質。


水液在體內運行,有兩個基本條件:一有賴五臟協同。二有賴少陽三焦的通路,才能到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故少陰陽虛,水液失調,則痰飲水濕則會阻滯三焦而諸症生矣。


方證辨證診斷依據


一般人無齒痕,舌體變大則舌體抵齒後產生齒痕。人體的基礎物質為氣血精,氣盛血多時舌體不會變大。水濕行於腠里三焦,無處不有,無所不到,只要稍有水濕阻滯就變胖,其他地方也要變胖,但舌體變大相對客觀,易於觀察。舌質淡則表示是陽虛沒有熱象,舌胖表示水濕阻滯少陽三焦。舌淡胖有齒痕說明陽虛不能化氣,水濕阻滯少陽三焦,所以說望而知之謂之神。


臨床望舌體、舌苔都是很重要的診斷指徵。臨床上真武湯證,舌苔淡要用,舌苔黃也用,舌苔白滑更是陽虛,苔無常色,脈無定體。


典型病案


病案一

某男,滿舌苔焦黃如梔子染色,咳痰多。因怕肺部上有熱,溫膽湯加黃芩連翹銀花。第二週復診,無效。又查舌胖嫩,這次開真武湯。第三週復診,自述大為好轉,舌苔也不黃了。



少陽三焦陽氣阻滯,陽氣鬱結在裡面不能宣發,鬱而發熱則舌苔黃。溫陽後水液流通,反而舌苔變淡。


病案二

某男,舌苔黃厚膩,用達原飲後舌苔仍膩。再用真武湯加草果、檳榔、厚樸,加行氣藥木香、烏藥,氣行則濕行。第二週復診,舌苔乾淨,舌體變淡,真相顯露。


舌體淡胖有齒痕為真武湯證判斷標準,舌苔白滑可放心大膽用真武湯,舌苔黃則要反覆琢磨,是否為陽虛水濕阻滯後有熱。脈無定體何解?

一般來說少陰陽虛脈應沉遲弱,但臨床弦脈較多,脈弦則為有飲,慢到40多次或快到100多次,均可用真武湯。所以說脈無定體,苔無常色。


治法與方義

這個方所體現的治法為溫陽化氣行水,化氣則可行水。陽虛則溫陽;氣化不及,既不能轉化陰精為陽氣,又不能轉化水津為水氣,則要化氣。治療陽氣虛衰,水液失調,溫陽化氣則兩者兼顧。

真武湯組成:

附子一枚,白朮二兩,白芍、生薑、茯苓各三兩。

方義:

附子溫陽化氣。溫少陰心腎之陽,腎陽得溫則氣化得行,陽氣恢復則氣化功能逐漸恢復。白術溫脾除濕,水液的運作有賴於腎陽的氣化,脾氣的轉輸,肺氣的宣降,肝的疏洩。附子雖溫陽化氣,但仍需依賴白術的健脾除濕。


生薑的溫胃散水,使脾輸轉津液的功能恢復,使脾能散精,上歸於肺。生薑除了溫胃散水,還可解表。肺主皮毛,生薑辛開,有開宣肺氣的作用,啟上閘以開水源;再用茯苓通調水道,使水液下輸膀胱。

白芍考慮肝的疏調問題。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髓,五臟六腑的管道都由肝主之筋膜構成,如果管道稍有緊張痙攣,則會引起氣血津液不流通。腎臟系統腎絲球、腎小管、輸尿管,都是經隧道和管道,腎絲球、腎小管稍有緊張痙攣,則引起水道不通。白芍通順血脈,柔肝緩急,緩解經隧的緊張痙攣,管道得以拓寬則水液暢通無阻。


真武湯命名有深刻意義,取真武為北方鎮水之神。雖是治療少陰陽虛,氣化不行的方劑,但方劑結構卻涉及心肝脾肺腎五臟。

附子溫心腎之陽,白術健脾除濕,生薑辛開肺氣,白芍柔肝解痙。心肝脾肺腎五臟協同配合,共同化氣行水,透過調整五臟功能來調整水液失調。


真武湯證:筋筋肉瞤,振振欲僻地,眩暈,心悸,浮腫……單獨的眩暈、心悸、浮腫,莧桂術甘湯就可以了,到了筋捏肉嗔、振振欲僻地就一定要用真武。兩個方都是治陽虛,但是一個是在太陰,一個是在少陰。苓桂術甘是太陰水飲,真武湯是少陰水飲。

真武湯在左季雲那裡是放在理中湯類方裡,不是放在四逆類方裡面。真武湯和附子湯都是其實太陰少陰並治的情況。李老也把真武湯歸為理中湯類方,這種歸類法應該是出自徐大椿的《傷寒論類方》。


1.筋捏肉瞤引伸:一切風木妄動之徵象。小兒雙眼眨動不停,大人不定處肌肉跳動,上下眼瞼跳動,顏面肌痙攣…

部位:脾所屬。

治則:補土生火,壯元陽以消陰翳。

性質:木剋土。


2.振振欲僻地,眩暈,心悸,浮腫

水氣——痰飲。脾臟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腎為痰飲治根,水氾為痰,陽不壯陰。病在三陰,太陰統之。脾胃為釜,釜中之物,伏火可以熟腐、運化、散精於五臟。故脾胃本病,理中、小建中,牽涉釜底之火,則大桂附理中補火生土。若見生剋乖亂,但扶其正,聽邪自去。木剋土,不單是木氣強,重點是土氣虛,土旺則自不受氣。難經提倡之隔二隔三療法,我很少用,但特別注重「虛則補其母」(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以中氣為圓運動之軸)。

李老治數百例小兒眨眼病和大人面肌痙攣,見這些病人大多面黃肌瘦,精神萎靡不振,食少便溏,便知皆因太陰不升,直接用理中湯,十天半月即大為改觀,以桂附理中收功。30歲前,還注意「抑」木,用平肝熄風之類,實是畫蛇添足。而且“木”氣,乃生生之氣,張錫純叫作“生命的萌芽”,豈能任意摧殘(鎮肝!伐肝!瀉肝!)


真武湯之用白芍,乃是降膽(甲木),酸以斂之,使升發太過的肝氣(乙木)回歸腎水之中,成為坎中一陽。只有「降」得到位,才能生化無窮。故“十一髒皆取決於膽”,奧義在此。一切屬於少陰、太陰兩虛之證,真武湯完全可以勝任。

李老講「虛化」問題

例如小青龍湯他也講求虛化,就是小青龍湯加附子。所謂虛化就是少陰虛,陽氣在根本上不足。陽氣虛衰就要用到扶陽的根本藥物-附子。真武湯進一步虛化,附子量要大,天雄用50-100克。大概在3-5年前,李老用附子一下就用到100-300克,現在就逐漸增加,從30克開始,每天加5-10克。李老的想法和用法都不斷在改變,顯示他還在不斷吸收新的東西。只是這3年,他才開始用生附子。查李老的方子,像破格救心湯,他都是用熟附子,但現在李老在大病重症的時候,如腫瘤、心衰,他直接用生附子。生附子已經變成李老常方裡面的藥。熟附子李老可以用到300克,甚至500克,但生附子李老用到100克就打住了。其它的藥有白術30克,雲苓、杭芍、煅龍白各45克,生曬參(搗)30克,炙甘草60克,生薑45克。這個加減方除了有真武之外,李老把他的破格救心的思路加了進來,另外,李老對煎煮法非常的重視:“以水3000ml,文火煮取300ml,分3次服” ,寫得清清楚楚。張仲景也不過如此。李老治療大病重症用附子的時候都是要有間歇。所謂“旬7”,就是一個月上中下旬,上旬10天服7天藥停3天藥,如此類推,這有利於防止烏頭鹼蓄積中毒。


固本散加破壁靈芝孢子粉100公克、蛤蠔10對。蛤蚧是斂肺的,慢阻肺的時候用。用法:每天2-3次,每次3克,重的時候每次5克,熱黃酒調下。


真武湯24案一、亡陽滑伯仁醫案:一人,七月內病發燒。或令其服小柴胡湯,必二十六劑乃安。如其言服之,未盡二劑,則升散太過?多汗亡陽'惡寒甚,肉晌筋捏,乃請滑診視。脈細欲無,即以真武湯進七八服'稍有緒,更服附子七八枚乃愈。(《名醫類案•傷寒門》)按語:升散大過,汗出而熱不解,反傷其陽,而見惡寒、筋腸肉顫、脈細欲無、正與「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顫動,振振欲擗地''之論相印證,果服真武而瘳。

二、筋捏肉Φ許叔微醫案:鄉下市人姓京,鬻繩為業,謂之京繩子。其子年近三十,初得病,身微汗,脈弱,惡風。醫者誤以麻黃湯汗之'汗遂不止。發熱、心痛、多驚悸,夜間不得眠臥,譫語不識人,筋肉晌,振振動搖。醫者以鎮心驚風藥治之。予視之日:強汗之過也。仲景雲: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青龍湯,服之則筋觸動肉佈,此為逆也。惟真武湯可收之。給三投而大病除。次以清心丸竹葉湯解餘毒,數日瘥。(《傷寒九十論•證十七》)按語:發汗太過,損傷陽氣。《素問•生氣通天論》雲:「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今陽氣虛不能溫煦筋脈肌肉,同時筋脈受水氣浸漬,而致筋伸肉。病屬陽虛水停,故用真武湯溫陽利水而癒。


三、振顫鄭某某,女,64歲,1983年2月5日診。六年來雙下肢節律性發作振顫,久治不效。初起時約半年發作一次,近來發作加劇'每半月即發作一次。顫抖時間短則數十秒、長則數分鐘。就診時病員剛好發病,身坐椅上,雙腿下振顫不已,足跟叩擊地面咚咚直響,不能自製,約1分鐘乃止。筋脈拘緊,肢體麻木,難於行步。舌胖大有齒痕。脈沉。觀其所服方藥,不外大小活絡丸、羚角鉤藤湯、地黃飲子之輩。餘思《傷寒論》有真武湯治「振振欲擗地''之訓,乃試投真武湯溫陽化氣、行水通絡。

處方:白附片、白朮各15克,茯苓、白芍、生薑各30克,苡仁50克,桂枝12克,2劑,水煎服。3月7日二診:雲服上方後,至今已一月未發。效不更方,仍投上方2劑。爾後病人未來診治,半年後偶一見之,雲服完藥後即未再發。追蹤至今,未再發作。按語:《素問•至真要大論》雲:「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蓋水能生木,水旺則木茂,水少則木枯,水淫則木浸。本案脾腎陽虛,水氣內停,水邪淫則浸木,入於經則振振身搖。真武湯溫以化氣,氣化則陽通,陽通則水行,水行則經利,經利則振顫自止矣。

四、眼瞼陶動黎明質醫案:李某,女,56歲,1989年10月8日初診。自述左飼上下眼瞼陶動三年餘,多方治療罔效。近月來病情加劇,一日之間動發作數十次,每次3~ 5分鐘,矚目時畏懼視物,以手覆壓左最,終止家務,直待瞞止。視力不減,無羞明眵淚,食、便正常,惟素易怒易鬱,情緒不穩,舌淡、苔白潤,脈寸浮尺沉。推論病機,當屬腎水凍結,木失所榮,陽虛風動。擬用真武湯增減。處方:製附片6克,白芍20克,茯苓、穀芽各15克,白朮、僵蠶、防風各10克。服用第3劑後,瞞動大減,盡劑而病告愈。又擬柴芍六君子湯5劑善後,追蹤七個月病未復發。按語:腎水凍結,目失所榮,陽虛風動。方中用附片微量,恰如春日遲遲,使冰凍緩緩而解,澤土榮木;白芍重用,直取涵木息風。穀芽以助茯苓,白朮復甦土運製水氾濫;僵蠶、防風從標而治。共奏陽氣健運,水潤木榮,其風自息之效。


五、水腫呂大用醫案:趙某某,女,40歲,於1984年4月3日初診。初病時,因頭面四肢腫,惡寒發熱,服西藥治療週餘,未見療效而用中藥治療三週仍未見效,病日加重而來就診。察顏面蒼白'舌質淡胖,苔薄白而滑潤,面浮身腫,腰以下為甚,按之凹陷不起'胸悶氣短,腰冷痛疫重,四肢不溫,畏寒神疲,溺清白而少,口渴不欲飲,脈沉細無力。此乃真陽衰極、土不製水所致。藥用:附子25克,白朮25克,茯苓25克,白芍20克,乾薑20克'肉桂7.5克,水煎300毫升,100毫升日3次服。上藥連服3劑,浮腫消退大半,查其舌體漸小,四肢微溫,溺量增多,脈雖沉較前有力。此乃虛焰漸退,正氣漸復之佳象。按上方去附子、肉桂,加乾薑15克,連服6劑而癒。按語:腎主水,為胃之關。腎氣從陽則開,從陰則閔。陽過盛則關門大開,水直下而為消;陰過盛則關門常閔,水不通而為腫。蓋火能生土,土能製水,故溫陽化氣,實乃治陰水浮腫之要法。本案病久不愈,又見畏寒神疲,四肢不溫,舌胖苔滑,脈沉無力等陰盛陽衰,土不制水之象,故治以真武湯益火回陽,化氣行水。



六、腰腿痛(坐骨神經痛)曾世慶醫案:鄧某某,男,75歲。患者右側腰臀腿部疼痛,反覆發作數年,經多方診為右側坐骨神經痛,遍治不癒。自二月前發作更劇,活動不便,無法行走轉側彎腰,疼痛難眠。8月某院住院,經中西醫治療月餘,病情無明顯改善出院。1988年9月6日上午來本院外科診治,排除外科疾患,診為右坐骨神經痛'建議中醫治療。刻診症如前述,飲食二便自如,舌暗紅、舌邊有齒痕、苔白潤,脈沉細弦。此為腎陽虧虛,腎不化氣,筋脈失於溫養,氣血溫運失常所致。治以溫腎化氣以通經脈。方用真武湯加桂枝。處方:製附片、桂枝各6克,白朮、生薑、茯苓各9克,白芍12克。5劑,水煎服。二診時訴服藥後痛減,活動較便,可一次行走數十公尺。效不更方,原方繼進。服藥15劑後右側腰腿疼痛不明顯,一次能行走500公尺左右。進原方20餘劑後諸症若失,活動自如。按語:本案用真武湯,旨在透過溫陽化氣以暢通經脈,經脈暢通,氣血調和,則其痛自止,活動自如。此即治病求本之意。況方中之白芍有柔肝舒筋,緩急止痛之功。更桂枝以通陽化氣,溫通經脈,調和營衛,則其效更捷。


七、下肢痿軟(癔病性癱瘓)畢明義醫案:田某,女,25歲,1984年12月2日初診。時值隆冬時節,與其夫口角,遂獨寐於寒處,翌晨起床雙下肢疫軟不能支持身體,勉強走一步,即突然摔倒在地。他人扶持上身行走時,則雙下肢弛軟不能抬起。作腦波圖、血流圖、化驗血常規、血沉均正常。診見患者神智清醒,語言流利,雙上肢活動自如,手指握力正常,可以端坐,惟雙下肢獨自行走困難,軟弱不能支撐上身,而他人扶持行走,雙下肢不但不能抬步,反呈後拖狀態,腳掌呈下垂狀,觸其膝以下冰冷,舌質正常,苔白,尺脈沉緊。病屬鬱症,乃心火鬱於上,水寒凝於下。法當溫陽化濕,除麻痺通絡。處以真武湯:附子30克,白朮30克,赤芍45克,茯苓45克,薑45克。藥僅3劑而諸症悉除。(山東中醫雜誌1987;(4):20)按語:因精神刺激而使心火內鬱,致心陽不能下溫腎水;又因臥於寒濕,致使寒凝於下,內外相合而發病。《素問•痿論》雲:「心氣熱,則下脈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生脈痿,樞折挈,脛縱而不任地也。」今患者既有心氣鬱,又有寒濕盛,但病之重心在於寒濕襲下.故予真武湯溫開腎水,化濕通絡。濕去絡通,腎臟水上濟心火,以達自身之陰陽平衡。

八、崩漏(功能性子宮出血)韓桂茹醫案:於某,43歲,初診1981年12月29日。陰道出血兩個月餘,量多,曾於外院經用多種止血劑均無效。就診刮朮,病理報告:「增生期子宮內膜,有輕度增生。」診為「功能性子宮出血''。現症:陰道出血量多,呈黑褐色,未見血塊,顏面四肢腫脹,小腹冷痛,小便不利,大便溏薄,面色咣白,唇淡無華,舌淡胖有齒痕,苔白'脈沉細無力。治以溫腎助陽,益火製陰法,真武湯治之。方藥:砲附子、白朮各10克,生薑6克,白芍、雲苓各10克。服6劑,血止,陽氣漸復,陰霾逐散,尿量遂增,顏面肢腫消,四肢轉溫,腹部冷痛好轉,後以右歸丸加減調治,於1982年1月22日、2月26日月經應期而至,其量適中,追訪半年,月經正常。按語: 《素問•六節髒象論》雲:「腎者主蟄,封藏之本」。腎陽虛衰,封藏失職,衝任不固,陰血氾濫則崩漏不止。畏寒肢冷、便溏、浮腫,乃真武湯之適應證,故用之效驗,以其治病求本,故不止血而血自止矣。

九、白帶(慢性骨盆腔炎)亢海榮醫案:丘姓,女,42歲,1981年7月就診。患者素體陽虛,常感冒。去冬腰疫腿困,疲乏無力,白帶多,清稀無臭,嚴重時白帶順腿流。婦科檢查:慢性骨盆腔發炎。多方治療無效。面色萎黃,舌質淡嫩、苔滑,脈沉緩無力。辨證,陽虛水氾,寒濕內滯。處以杜仲真武湯:炒杜仲60克,附片24克,白朮30克,芍藥10克,生薑10克,茯苓12克。上方連服3劑白帶即少,又照原方服6劑痊癒。此外習慣性感冒也不治而癒​​。按語:《婦科玉尺》雲:帶下「白者屬氣屬寒,寒入大腸而成,因血少復亡其陽,故白滑之物下流」。本案白帶清稀無臭、量多,乃陽虛氣寒也,故用真武湯溫陽化氣而愈。

十、畢萌義醫案:鄧某某,女,31歲,1985年3月初診。七年來時常小腹部疼痛,其痛隱隱不休,有時呈劇烈疼痛,近來,發作頻繁,痛無休止,注射青、鏈黴素不效,遂來中醫診療。患者自述小腹痛已有2月未止,遇冷則痛重,得溫痛緩,身沉乏力,有時噁心,但不吐,飲食不馨)患者神誌清,面咣白。按其小腹濡軟,麥氏點壓痛明顯,反脯呈弱陽性。舌質正常,苔白滑,脈沉緊。病屬慢性腸癰,乃寒濕客於闌門,脈絡麻痺阻所致,投真武湯溫陽化濕、活絡通麻痺。處方:附子20克,白朮30克,赤芍45克,茯苓45克,薑45克。以水1600毫升,煎至600毫升,分三次服。服3劑後小腹痛去其大半,噁心已止,納可。麥氏點稍有壓痛,無反跳痛。守原方繼服5劑而告痊癒。按語:少腹屬下焦,肝、腎、大腸同主。若下焦陽氣不足,水濕不得輸布排泄,並將阻滯於闌門,寒水與瘀濁相結,遂發腸癰。取真武湯溫陽化濕,行水破結,以除腸癰。

十一、頭痛如劈來春茂醫案:唐某某,男,57歲。患者原是八路軍某連指戰員,抗戰時與敵英勇奮戰,不幸頭頂被砍傷,當即昏迷,經抬往戰地醫院搶救,三天后才復蘇,爾後留有腦震盪後遺證。每疲勞或感冒即發作,整個頭部猶如刀劈般疼痛,雙眼難以睜開,臥床煩躁,呻吟不休。當病發時,均需住院治療月餘始逐漸緩解。患者於1961年病復發,即住某醫院,治療罔效,自動出院,請中醫診治,服中藥二十餘劑,病勢反為增劇,邀我往診。症見患者面壁側臥,畏光,怕煩,身不敢動,稍動則頭痛劇烈•面色黯淡,雙目紅腫,血絲奪睛,尤以右目牽引腦部疼痛為甚,舌苔黃膩而潤滑,口不渴,小便短,脈象沉細。參見前醫方藥,均係滋陰養肝、補血、息風安神之劑,如“杞菊地黃丸"、“歸芍地黃丸“一貫煎''等加減,所加用過的藥物如鉤藤、石決明、女貞、蔓荊、桑葉、僵蟲、天麻、羚羊角等,似無可厚非。然結合脈症及所服用方藥反應來看,當屬陽虛氣滯,升降失職,處以本方加細辛,以溫腎陽、祛風止痛。方藥:黃附片30g(開水先煎一小時)茯苓15g,白芍12g,白朮10g,生薑15g,細辛3g。囑服1劑。翌日復診頭痛減半,目能睜。續服1劑,頭痛已止,目赤腫漸退。因病程日久,陽虛氣弱,細辛易為潞黨參30g(即真武湯合附子湯)以溫經扶陽,固本禦邪。守方治療約一月,每服1劑,症狀均有明顯改善,總計服藥24劑,精神煥發,食慾旺盛,病已痊癒。患者每感小恙均來門診,觀察至今(1978年8月)已十七年,頭痛未發。按語:脈證合參,陽氣虛寒無疑。頭為諸陽之會,陽虛氣寒,水氣上逆,頭竅失煦,腦絡失養,則頭痛如劈。正如《素問•五臟生成篇》所說:「頭痛巔疾,下虛上實,過則足少陰、巨陽,甚則入腎。力用真武湯以溫陽化氣。固本禦邪、巨陽,甚則入腎。力用真武湯以溫陽化氣。固本禦,待陽回水化,清竅得煦,則頭痛當愈。加細辛者,以入少陰,祛風止痛也。

十二、齒痛杜奉志醫案:鍾某某,男,57歲。患者在廣州療養,因牙痛一月餘,經多方醫治無效,提前返家來我處就診,牙齒疼痛,遇寒則甚,無紅腫,呻吟,頭痛,面色白,畏寒肢冷,氣短,小便清長,餘診脈沉細,舌質胖嫩,齒痕,苔白膩,為腎陽虛衰,寒濕上犯所致,擬用溫陽除濕,散寒止痛。真武湯加味:附片30g(先煎半小時),白朮10g,白芍20g,茯苓10g,肉桂12g,乾薑12g,細辛5g,水煎服。3劑病癒。(貴陽中醫學院學報1989;4:26)按語:腎主骨,齒乃骨之餘。腎陽不足,寒濕水飲之邪隨少陰經上犯,則牙痛,當用真武湯治之,加細辛以引藥直達病所也。

十三、吐血來春茂醫案:1941年,昭通西街梅記客馬山貨棧有一年約三十多歲從四川宜賓挑中藥來賣的小商,突於夜間大吐血。店主梅某某深夜前來叩門求醫。我趕到店裡時,見地上躺著一個面如臘色、氣息奄奄的患者,曾吐血盈盆,估計近2000cc,嘴角上還掛著血痕,圍在他面前的都是同一住房的旅客,大家束手無策,亂作一團,認為人死無疑。我摸患者的口鼻尚存一絲熱氣,還有一線生氣。脈極細微,兩手關尺可觸及。診畢,檢本方一劑,劑量是黃附片60g,茯苓12g,白芍10g,白朮15g,生薑15g,加上肉桂6g(研細衝),以增強回陽救逆之功效。我親自熬藥,用小湯匙緩緩灌入患者口中。服後約一時許,已能哼出聲音.;至天明共灌服三次,漸省人事,呼口渴甚,處以麥冬60g、細米參10g泡開水當茶飲,以扶正生津.後往客棧探視,店主人高興地對我說:“病人自服藥後,再沒有吐血,每頓可吃稀粥兩碗,前天他的同伴用滑桿已將他抬回宜賓家中養息。”事隔一年,他仍挑花藥(多個品種的中藥)來昭通賣,特意來感謝我。令人遺憾的是當時沒有弄清楚病因和出血的部位。按語:此陽虛不攝之證。蓋「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當急所固。急以真武湯加肉桂,頻頻飲之,以回殘陽耳。切勿以涼澀之品遏之,否則,雪上加霜,則禍不旋踵。





十四、咳喘(慢性支氣管炎)沈才棟醫案:洪某,女,56歲,1987年11月28日初診。患咳喘五載,每遇氣溫轉寒,而咳喘增劇,今值初冬,氣溫驟降,宿恙舉,晝夜咳喘,不能平臥,痰多稀薄,形寒背冷,面色咣白,肢末欠溫,溲短便溏,苔白滑潤,脈沉細滑,證屬脾腎陽虛,水氣犯肺之候'以真武湯加味,藥用;茯苓15克,生薑、乾薑、白朮、製附子、白芍各10克、細辛、五味子各3公克。服用5劑後咳喘大減,諸症亦趨緩解,守效方共服20餘劑告瘥,後予香砂六君丸調治一冬,以資鞏固。按語:脾腎陽虛,水液氾濫,犯肺而咳。以真武湯溫腎化水,加細辛、五味子以溫肺化飲,止咳平喘。

十五、心悸(病毒性心肌炎)顧樹華醫案:倪某,女,42歲,1979年9月14日初診。主訴:心悸近2月,發燒20餘日。現病史:患者近來常感冒,扁桃腺發炎,心悸。上月經某醫院診斷為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治療。心悸,氣急,疲倦,體溫38.2℃.經用多種抗菌素靜脈點滴20多日,仍發熱不退,心臟衰竭已兩度報病危。後經某醫給服生脈散加清熱解毒劑,體溫不降,心悸加重。病人要求出院,後延餘診治。症見患者臥床欲寐,無神懶言,語音低微,心悸甚,氣急,眩暈,面浮足腫,汗出,體溫38~C,不思飲食。脈細微而結,舌淡苔薄白。診為心腎陽虛,虛陽外浮,水氣凌心。宜溫陽鎮水,引火歸原。予真武湯原方,2劑(囑1日1劑)。附片60克(久煎),茯苓、白朮各15克,杭芍12克,生薑3片•二日後復診:體溫降至36.8℃,精神好轉,心悸減,汗少,已不眩暈,飲食漸進,脈沉細時結,舌頭淡苔薄白。上方加肉桂、遠志、砂仁,調理月餘而痊癒。按語:患者發燒日久,系陽氣內虛,虛陽外浮所致;心悸日甚,為心腎陽虛,才汽凌心而致。故用真武湯溫陽鎮水,迎陽歸捨。

十六、憂鬱及貴章醫案:1969年餘行醫四川自貢,有一女子,34歲,因丈夫病故,悲痛欲絕,茶飯不思,久發頭暈目眩,休息家中年半有餘。現症:昏旋欲僕地,臥則床搖物動,筋疲力盡,耳鳴不聰,喜靜惡聞聲響,心煩易急,脅肋脹痛,納呆脘脹,口不渴飲,月經不正常,經色暗質稠,二便調。查愁苦面容,兩顴泛紅,苔白稍厚質紅,脈弦。據發病乃情誌所傷,察其脈證似屬肝鬱,肝陽上亢,上擾竅,下亂衝任,中橫脾胃,然從肝從鬱治之多不取效。因憶及景岳所言「憂鬱症者,全屬大虛,本無實邪。''此正憂鬱致病,屬虛可知。《內經》說:「悲則氣消。''消沉之氣久則及脾損腎,故頭暈目眩,筋擰肉瞞,昏搖欲僕地、納呆。因長期戚戚悠悠,精氣消索,則陰耗陽浮見顴紅。思之再三,治從真武湯,脾腎兼顧,經治三月而康復。按語:情志為病,總由心病及氣,而病多鬱。鬱證常見者三:一為怒鬱,二為思鬱,三為憂鬱。鬱者多解鬱順氣,通作實邪論治,然驗之臨床並非皆應如桴鼓。本案憂鬱為病,乃親眷故世,物舊人非,悲淒淒,情切切,利害相牽;茶不思,飯不想,神迷魂亂。悲憂深,損之深,脾腎傷,是所必然。所以解鬱順氣治之無濟於事,乃更轍治從脾胃而獲捷效。真武雖為濕建,然其臨證確是益脾腎以助氣化之良方,本方有水則行,無水則斂陰益氣溫陽耳。







十七、眩暈(美尼爾氏症候群)畢明義醫案:從某,男,35歲,1985年1月24日初診。二十天前早晨起床之時,突然感到眼前一陣頭暈目眩,約五分鐘時而閉目自止,至就餐時,即頭暈目眩,如坐舟車中,感天旋地轉,有欲到之勢,睜眼則暈甚,暈時噁心嘔吐,吐出物呈水樣'=有時吐飯。曾去市內某醫院診為美尼爾氏綜合症,經治無效,後求餘治療。診見患者頭暈目眩,不能回顧頭項,回顧時眩暈加劇,行走時,只可向前平視,稍以轉目,即眩僕欲倒,若勉強扶其行走,則眩暈發作,而且嘔吐食水。患者形體消瘦,飲食呆滯,語聲低怯,氣短乏力,舌體大,苔水滑,脈沉弦緊。病為眩暈,屬陽虛水氣上逆,清竅被蒙所致。將真武湯扶陽鎮水、化飲降逆。處以:附子15克,白朮30克,茯苓45克,赤芍45克,生薑150克。煎服法同上。服1劑後,噁心嘔吐已止,眩暈去其大半,頭項可以回顧,能獨自小步行走,又繼服上方2劑,眩暈已止,納增。為鞏固療效,繼服3劑,至今未見復發。按語:本案乃痰飲眩暈也。然痰飲所生,多責之脾腎。人身陽氣,根於腎臟,若元陽一衰,則陰霾峰起,脾腎不能運化水濕而生痰飲,上擾清竅則發眩暈。治從真武湯溫腎陽,化脾濕,以澄痰飲之源,令清升濁降,則眩暈自除。

十八、失眠蔣天佑醫案:張某某,男,35歲,1968年8月27日初診。患失眠6~7年,現每天至多能入睡2小時,甚則徹夜不眠。自覺迷糊,頭暈,心悸,胃納不好,尿時黃,腰困,記憶力減弱,肌肉跳動。舌質紅,苔淡黃稍膩,脈右虛弦,左沉細緩。辨為腎陽衰微,水氣凌心。治以溫陽利水,方用真武湯。服2劑,即能睡7~8小時。按語:《類證治裁》日:「陽氣自動而之靜,則寐;陰氣自靜而之動,則寤;不寐者,病在陽不交陰也。」然令陽不交陰之因素多,《景岳全書》指出:「如痰如火,如寒氣水氣,如飲食忿怒之不寐者,此皆內邪滯逆之憂也。」本案即為腎陽衰微,水氣內動,上凌於心所致。其辨證眼目是:肌肉跳動而脈象虛弦細緩,乃陽虛水動之象,故用真武湯毅然擒之。

十九、消渴蔣明德醫案:李某某,女,58歲。1990年4月5日診。自述口渴飲引,大便乾燥踰月,就醫多用麻仁丸、增液承氣輩治療,服藥後病可緩解,停藥後病復如故。刻診:口渴飲引,飲不解渴,每天需飲開水8磅餘,大便堅如羊屎。詢知小便短少,小腹作脹,伴胸部謙悶,微咳,泛惡頭眩,納減,下肢略浮,舌胖嫩,苔水滑,脈沉細、尺部尤甚。化驗:小便常規(一),尿糖(一)。證屬消渴症。乃脾腎陽虛,水飲為患。擬溫陽化飲。予真武湯合五苓散;附片(先熬)、桂枝、白芍、豬苓、生薑各12克,茯苓、澤瀉各15克,白朮30克。水煎溫服,日三次。服1劑後,小便增多,渴飲便堅減輕。又進2劑,病瘥。按語:脾腎陽虛,水飲內停,氣不化津,津失輸布而口渴。治用真武溫腎陽,啟下閘以利水道,使飲邪外洩,用五莧實脾暢中,使脾運有權,則水津四布。重用白朮者,以「除濕益氣,補中補陽,消痰逐水,生津止渴''(《珍珠囊》)。






二十、咽乾黎明質醫學案:刁某,男,61歲,1989年6月20日初診。約半年來,患者至夜嚥乾,睡中醒來,難以入寐,白晝咽潤如常。前醫屢用桂附地黃湯引火歸原、豬膚湯滋潤利咽,均告無效,故轉診我處。刻診:神情萎淡,四末欠溫,入夜咽幹難忍,口乾漱水不欲咽,大便乾結小便清長,腭咽部鮮紅,舌淡、苔白水潤,六脈沉細。病本陰寒內盛,至夜轉加,虛陽浮越,上沖咽部。法宜溫腎暖脾,回陽鎮水,以冀浮陽歸宅。方用真武湯加減。處方:製附片、白芍、乾薑各10克,白朮12克,茯苓、牡蠣各20克。每日1劑,迭進十日,病情雖有轉機,病人依然不堪其苦。仍守前方,去牡蠣,囑每日三次服藥時,各加豬膽汁10滴於煎劑中口服。間五日復診,自述咽乾與日遞減,共服藥15劑,諸病消失。追蹤一年未發。按語:陽虛水停,津凝不滋,致咽乾口燥,但不欲飲為其特徵•治用真武湯溫陽化水,氣化則津布。方用乾薑易生薑者,欲其藥力內守,直破陰寒;前用牡蠣,意在鎮攝浮陽,引陽入宅,不致虛陽上浮,而其效不.顯者,非辨證有誤,實因格拒之熱,已露傷陰之象,故後去牡蠣加豬膽汁,以其性寒順從病性,而無格拒之虞,且苦寒堅陰,以糾陽損及陰之弊,達到「陰平陽秘''之目的。

二十一、失音祝諦予醫案:黃某某,女,35歲。三月前因感冒出現口燥咽乾,喉頭微痛,音啞不揚,咳痰少。經五官科檢查,咽部充血(+),雙側扁桃體I度腫大,披裂血(++),雙側聲帶充血,經多方治療無效。近覺咽部腫痛,咽部如有物阻塞,音啞不揚加重,怯寒神疲,肢體困倦,溲短少清淡。複經五官科檢查:右側聲帶肥厚,邊緣不整齊,前聯合稍隆起,充血,活動較差。中醫診察:臉色暗滯,形體略瘦,倦怠懶言,精神不振,聲沙低沉無力,唇舌淡白,脈沉細,辨證為陽虛水氾之失音症。治宜溫陽利水,佐以健脾滲濕,方用真武湯加味:熟附子18克,桂枝30克,白朮9克,白芍9克,茯苓30克,生薑3片,甘草9克。服2劑後症狀改善,聲音好轉。續服原方加減4劑,能大聲說話和唱歌。五官科複查喉部聲帶充血、肥厚已消失。按語:失音一證,有外感內傷、寒熱虛實之不同。本案素體陽虛,複感外邪誘發,證屬陽虛水濕上潮,沿足少陰經脈上侵於咽喉,以致聲音之門戶不利而失音,此病之根在腎,故用真武湯加味溫腎利水獲效。

二十二、目赤(慢性結膜炎)王與賢醫案:米某某,男,14歲,1976年6月就診。發病半年多,每日清晨開始,兩目紅赤,目珠發困,視物模糊,中午後,眼睛紅赤全退,視物亦清,逐日如此,不稍變化。經眼科檢查為慢性結膜炎,用藥無效,延清中醫,用過多種法則,亦未有驗。診脈略沉,舌淡苔白,無他症狀可據。自訴以前每服一種藥時,均出現胃納不佳,心下脹滿,頭目暈眩。查閱以前服過之藥,諸如瀉白、龍膽瀉肝、荊防、桑菊、冬地、元參之類。因思上午為陽氣用事之時,病發於此時,非陽盛,即陽虛,根據現在脈象及過去用藥,投以真武湯加細辛,以辛溫回陽。2劑後,忽然痊癒。至今4年,追蹤未發。按語:雖日症狀不足,然仍是有證可據。其辨證眼目是:一為目赤朝起午愈,陽虛之象;二為舌淡苔白脈沉,陽虛之徵。據此,則溫陽大法定矣。又察每服藥有納呆、心下脹滿、頭暈目眩,此寒涼之品更傷陽氣之故,正用真武加細辛以辛溫回陽,其證霍然。

二十三、盜汗週亞林醫案:張某某,男,43歲,1987年12月15日診。盜汗六年,每二三天一次,雖多法治療而不效。近半年來盜汗加重,每至下半夜即汗出濕衣,滲及被褥,醒後汗止,全身發涼,白天困倦無力,動則心悸,顏面蒼白,舌淡苔薄白,脈沉細。證屬陽氣虛衰,陰寒內盛。選用真武湯以扶陽抑陰。處方:製附片、白朮各10克,茯苓、白芍各15克,生薑4片。服藥4劑,盜汗竟止,精神轉佳;繼以原方出入10劑調理。追蹤二年,未復發。按語:盜汗多屬陰虛,然亦有陽虛者。《景岳全書》指出:「自汗盜汗,亦各有陰陽之證,不得謂自汗必屬陽虛,盜汗必屬陰虛也。陽氣在人臥寐時應入裡固護內臟,今陽虛而不能固,以致寐時汗出。寤後陽氣動出,尚能勉行其事,故寤後汗止。本案與真武湯證的陽虛陰盛之病機恰相吻合,故投真武湯扶陽抑陰,使陽復陰消,疾病乃癒。

二十四、小兒高熱曹茂林醫案:秦某,女,1歲8月。一週前感冒,高熱微咳,曾服阿司匹林、小兒克感敏沖劑,汗出熱減,繼而復熱。又服中藥辛涼解表劑1劑,初則似可,夜半熱勢驟起,體溫達40.5"C。家長惶恐,邀餘診治。患兒氣色不華,氣息均勻,神倦納呆,四肢不溫,發熱日輕夜重,舌淡體胖,苔中心至根部黑潤。素喜汗出,餘無異常。餘躊躇再三,勉為疏方:



製附子、白芍各3克,茯苓、白朮各6克,生薑2片。當晚服1煎後,體溫徘徊在38~C左右,隔天中午服完,體溫正常且穩定。按語:本案患者,素喜汗出,雖高熱四肢不溫,面色不華,舌淡體胖,苔黑潤。此陰盛於內,格陽於外之候。雖無水氣氾濫之證,但有水氣不化之表現,故可用真武湯溫腎壯陽,抑陰利水。



攝護腺肥大

主症為小便不利。一般男子50歲後,前列腺如肥大後小便不暢。少陽三焦半表半里,如水濕阻滯在少陽三焦,阻滯在哪裡,哪裡就出現肥大。水液阻斷在前列腺,則前列腺肥大繼而壓迫輸尿管,小便不通暢。既知是少陰陽虛氣化不行,水濕阻滯於經穿隧出現肥大,則用真武湯溫陽化氣行水,功能恢復,水液正常流通運行,肥大的症狀減輕。


病案一:中年人,小便不利,西醫診斷為前列腺肥大,用真武湯後小便暢通。因此,不管水液阻滯在何處、是何症狀,只要診斷出來是陽虛、水濕阻滯,即可用真武湯。


病案二:學生,每日遺精,遺精時無知覺,舌質淡微胖。用真武湯加五味子、龍骨,幾服後,1月只遺精3次。


遺精


遺精的主因有二:一是經隧鬆弛,二是水濕阻滯。用真武湯解決水濕阻滯,再加點固澀的藥解決經隧道鬆弛,則遺精可好。

肥胖病


脂油內結要用真武湯溫陽化氣,恢復功能,而不是用飢餓療法或瀉藥。


病案:女病人,身高不足1.6米,體重86公斤,走不了路,需兩位家屬攙扶看病,幾乎無法進門,用真武湯一月,減8公斤。

心搏過緩


正常人心率六、七十左右,運動員五十次算正常的。我不是運動員,年輕的時候脈只有一分鐘五十次,心跳慢。


用真武湯方加人參治療心搏過緩。如有心悸,可用真武湯溫陽化氣行水,解決水氣凌心的問題。然後加人參,也就是參附湯合用去強心,則可治心搏過緩。


陣發性心搏過速


也就是怔忡,心跳加快。


病案:某男:77年,宜賓吳某,以前好飲茶,現不能飲。陣發性心搏過速,最快達1分鐘160次,發作時身軟,人事不省,持續幾小時;發過後人軟近1週才能動,每月發作1~2次。不發作的時候心率只有50多次,表示有陽氣不足。


病機為水氣凌心,用真武湯加己椒藶黃丸利尿行水,幾付後單用真武湯加人參、黃耆,1個月後停發。觀察4個月未復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