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清‧薛雪《醫經原旨》:「虛勞之疾,百脈空虛,非黏膩之物填之,不能實也;精血枯枯非滋潤之物濡之,不能潤也。宜參、芪、地黃、二冬、枸杞、五味之屬,各煎成膏。並麋角膠、霞天膏和合成膏。然味乃如穀菽果菜,出於天賦自然沖和之味,故有食人補陰之功,非酰醬烹飪調和偏厚之味,出於人為者也。
任老受《素問‧金匱真言論》所說:「夫精者生之本也」及《靈樞‧經脈》:「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等理論的啟發提出:人體蛋白質、胺基酸之類等,皆為人之生命之精。驗之於中醫臨床實踐,肝腎疾病,久病多傷精。此因肝病久則肝氣內變,因變致損,肝體受傷,經絡循行受阻,藏血調血功能失常之故。又如人之“氣血逆亂”,可使肝之器官受害,疏洩機能失司,肝內肝外結絡、纏絡、孫絡、毛脈血行不暢,水精代謝不利,從而形成瘀、痰、水、毒,肝葉失養而成,「肝葉硬」(清·高鼓峯《醫宗己任編·四明心法》:「肝藏血,血少則肝葉硬,將葉抵胃,胃受肝抵,得食則滿」)之症。肝之水瀆功能不通,同時肝之神(魂)失用,不能“主精液”,必然水精外滲,而成水臌病證候。在上述所述肝病的治療上,就得應用「精不足者,補之以味」這一治法,且佐以理氣利水之品。
藥用晉·葛洪《肘後方》所載鯉魚湯:活鯉魚一尾(約重400克左右,去頭、鱗、內臟,再入下列藥內)、白胡椒5克、紅茶葉15克、紫皮蒜2頭(去皮)、砂仁15克、厚朴10克、真沉香10克、醋柴胡10克、澤瀉20克、白商陸10克、赤小豆15克、金星草15克。
此方中鯉魚用以補精,中醫不稱其為蛋白質,《靈樞·衛氣失常篇》稱之為“脂膏”,補精則能持水;柴胡,澤瀉二味,一升一降,暗寓欲降則升之義;此外治水必治氣,不治氣非其治也,這乃沉香、厚樸之用意也,此方寓扶正祛邪二法為一體,與吳師朗補托、解託之法頗為暗合。驗之臨床,往往良效。
此外,對於血極(西醫學謂之貧血)一症,任老應用「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的理論,結合任老自身獨特見解,處方著藥,臨床療效頗佳。
《內經》雲:「營出中焦,心經主之。」《素問‧經脈別論》:「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 。任老認為:血極一病的發生除與心、脾有關外,腎臟的作用也特別重要。 《任繼學經驗集》:「腎之用有五:腎藏精,為發育、生育之源:腎主司水,統五液之布;腎生髓、主骨、造血,其華在發,其表在齒;腎司耳與二陰;腎為樞機之源。 「血之源頭在乎腎,」腎精不足,命火虛衰,精氣不化,則不能生髓,或濁毒傷髓,髓虛血少,均可造成血極。
辨治血極一症,任老除對證施治處以湯劑外,常配合膏劑治療,取效甚捷。膏方如下:
豬或黃牛脊髓250克、元肉100克、大棗肉100克,水煎收膏。每次15克隨湯劑服用。
此方,以脊髓通腎,使陰精上奉與心,以元肉入心以滋陰之不足,以大棗肉歸中焦健運脾胃以滋化源。三物皆為出於天賦自然之滋潤黏膩之品,正中血極之餛飩的。此方與清·何炫《何氏虛勞心傳》坤髓膏貌合神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