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漢方醫學界最後的巨擘-淺田宗伯
/周志遠
1894年,當被譽為日本漢方醫學界最後的巨擘的淺田宗伯去世時,日本舉國醫、儒兩界,皆深切的痛悼這位漢方醫學(中醫)界的一代宗師。
淺田宗伯出殯之日,沿途的店鋪皆自發的關門歇業,四周的百姓設壇焚香,垂淚送別這位偉大的醫者。日本各界前來參加淺田宗伯的葬禮的名流,多達萬人。
淺田宗伯號栗園,既通儒學,亦通醫學。日本醫儒兩界以「栗園之前無栗園,栗園之後栗園無」來形容這位日本漢方醫學界的曠世奇才。
淺田宗伯堪謂日本漢方醫學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位巨擘,其生平不但醫聲顯赫、著作等身,且熱心公義,救國救民,真正是「俠之大者、儒之大者、醫之大者」。
淺田宗伯的歷史老師賴山陽先生,曾經以「大丈夫若不能為天下不可無之人,則當著天下不可無之書」來勉勵淺田宗伯。而淺田宗伯自己則常常說:“《論語》修己,《傷寒論》救人,外之宇宙間無可讀之書。”
淺田宗伯雖然出身醫學世家,但是年少時,卻更喜歡讀稗官野史,慕古代豪俠,所以常遭到自己祖父母的叱責。
由於少年時代的這一影響,宗伯一生,身上都帶著一股俠氣。雖然宗伯中年之後,因為治癒了日本大正天皇和法國公使的頑疾而名滿天下,成為日本診費最貴、收入最高的醫生,但是他仍然堅持扶貧濟困,免費為貧困患者治病。宗伯一生所治療的患者中,有近一半的是免費治療的。
淺田宗伯一生筆耕不輟學,據說他從十幾歲開始,直到55歲,每日都筆耕不輟學,一日都沒有間斷過,他畢生出版醫著八十餘部。而其鼎盛時期,每天診療的患者多達300人,這個數量還是因為擔心他的身體吃不消,限制了病號數的。我們很難想像,他是怎樣保持如此旺盛的精力和耐力的。
淺田宗伯活到八十一歲才過世,過世前,淺田宗伯已經預知自己的死期,對門人子弟做了最後的告誡。囑咐其子務必於他去世後,在他身上書「寂然不動」四個大字。曾學過陽明學的淺田宗伯做到了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
據說這位傳奇的醫者,從18歲開始便遊學京都,進入了日本漢方醫學界古方派(即中國中醫學界所說的經方派,都是推崇張仲景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代表人物吉益東洞的門人中西深齋所辦的私塾學習古方,同時出入於川越家、福井家,擴展醫學見聞,並學儒學於豬飼敬所,學史學於賴山陽,還在大阪跟隨大鹽中齋學習陽明學。
淺田宗伯窘迫時,困苦到在街上舉著佛像,敲著缽盂,等待行人給他布施以活命。自己還曾染上瘟疫,臥床很長一段時間,幾乎喪命。
1838年,在外遊學的淺田宗伯23歲時,其父病危,宗伯星夜兼程返鄉,但是未能見上父親最後一面。
宗伯的父親給他留下了「以醫立身,善行古道,以報世恩」的遺訓,宗伯聽說後,發奮圖強,治喪完畢後,宗伯將親眷託付給親戚照料,自己再返回到江戶繼續學醫。
直到四十歲的時候,因為醫名不顯,宗伯的生活依然過得很艱苦。但是四十一歲時,宗伯遇到了自己的伯樂——幕府醫官本康宗圓,在本康宗圓的提攜下,宗伯才得以接觸到當時江戶醫界三大匠——多紀元堅、小島學古和喜多村栲窗,有這些良師益友的幫助,宗伯的醫術得以迅速提高,治病療效和醫名都愈來愈顯著。
1861年,幕府將軍德川家茂命淺田宗伯為法國公使治療其痼疾,宗伯應手而愈,法國公使寫信給法國皇帝拿破崙,告訴他日本有醫術如此之好的漢方醫,拿破崙不但給了宗伯不少賞賜,還在法國為宗伯做了宣傳,宗伯之名,遂傳至歐洲。
1879年,日本的明宮嘉仁親王(即後來的大正天皇)出生後不久,便告病危,呼吸困難。日本中西醫兩界束手無策,淺田宗伯臨危受命,以一彎管插入嘉仁親王的食道,再將中醫治療痰涎雍盛的走馬湯灌入,親王吐出痰涎,轉危為安。
但是嘉仁親王的體質很弱,此後的兩年多時間裡,身體一直孱弱,皆賴宗伯的醫治,才得以健康的成長。從此後,宗伯醫聲盛極一時。
明治維新時期,西學東漸,西醫引進日本後,對源自中國中醫的漢方醫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日本各界要求廢止漢方醫,淺田宗伯以其傲人的療效,顯赫的醫聲,力挽狂瀾,拯救漢方醫於即將傾滅之際。所以淺田宗伯是日本漢方醫學界公認的最後一位巨擘。
縱觀淺田宗伯一生,都是堅持以一個臨床醫學家,而非一個理論學者的身份,實事求是,其著作堅持經方派的特徵,基本不涉獵陰陽五行的玄談怪論。
宗伯所推崇的《傷寒論》中有:「常須識此,勿令誤也」一句,這句話本來是張仲景告誡臨床醫生,應該重視對症用藥,「有是證,用是藥」。宗伯為了提醒自己牢記這項原則,給自己取了一個字“識此”,而其成名作,更以《勿誤方函口訣》名之。
淺田宗伯之所以療效卓著,與其對中醫的方證藥證有精深的研究有關。雖然推崇古方派,是宗伯與傳統的古方派或曰經方派不一樣,其成名作《勿誤方函口訣》中所載的579首效驗方是在古方、後世方和日本經驗方中選擇的臨床療效顯著的方劑,並未侷限於《傷寒論》和《金匱要略》。
淺田宗伯不但有等身的醫著,尚有文學著作十四部,以及大量的或傳世或未傳世的詩歌和文章。他的多才多藝,令人敬佩。
斯人已逝,其風猶存。宗伯之勤奮好學和醫者仁心的精神,正是我輩學醫人所應繼承和發揚光大的。
作者網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