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2021年7月17日 星期六

中醫術語--真寒假熱 VS 揭秘極寒下的“反常脫衣現象”

 中醫術語--真寒假熱  http://yibian.hopto.org/shu/?sid=2212

-----------------------------------------------

被凍死是怎樣的過程?從失憶到發熱脫衣,最後面帶微笑死亡


------------------------------------------------------------------------------------------------------

揭秘極寒下的“反常脫衣現象”

2019/10/30 13:39:08 來源:網易科技 作者:過客 責編:遠洋

在隨著冷空氣的不斷逼近,我國的很多地方已經感受到來自冬天的寒意,部分地區甚至早已變成冰天雪地。

當然即使天氣嚴寒,戶外活動也是無法避免的,這個時候建議你根據戶外的體感溫度穿衣。什麼是體感溫度呢?通俗地講,就是指暴露在外的皮膚熱量散失時,你在室外所感覺到的溫度。體感溫度與環境溫度是不同的,前者有時會高於後者。

據科學畫報報導,在寒冷季節,皮膚表面會形成一個薄薄的空氣分子層。由於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這個貼近人體表面的空氣層具有保暖作用。在無風的寒冷天氣裡,我們感受到的溫度,要比溫度計顯示的溫度高。也就是說,我們的體感溫度比氣溫高。一旦有風,這個空氣保暖層就會被吹散,人體熱量被冷空氣從皮膚表面迅速帶走。風速越大,人體失去的熱量越多,人會感覺越寒冷。

身體對嚴寒的反應

在較冷的溫度下,你的肌肉會顫抖來產生熱量,凍得直打哆嗦其實是肌肉的一種自我取暖方式。你還會排出更多的尿液。這是因為暴露在寒冷中會減少皮膚表面的血液流動,這也會減少你身體的總容積,此時你的身體會做出反應,排出液體。

手指、腳趾、耳垂或鼻尖是最容易被凍傷的部位。你的身體會努力工作來保持內部器官和頭部的溫暖,但有時四肢會被“遺忘”。通常,當你身體的某些部分太冷時,它們會變紅並出現疼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凍傷。

身體在嚴寒中多久會出問題?

從上面這張圖表我們可以看出,暴露在特定溫度下多久就會造成凍傷。例如,當溫度為0℉(約-17.8℃),風速為15英里每小時(約24公里每小時,相當於4級風力)時,體感溫度則為-19℉。在這種情況下,皮膚可能在30分鐘內被凍傷。

做好禦寒防止低體溫症發生

當人的體溫降到95華氏度(35攝氏度)以下時,極低的溫度也會導致低體溫症。低體溫症的症狀包括無法控制的顫抖、失憶、迷失方向、語無倫次、說話含糊不清、嗜睡和明顯的疲憊等等。

令人驚訝的是,低體溫症可以在任何低於正常體溫的溫度下發生。身體脂肪、年齡、酒精攝入,尤其是濕度等因素會影響低溫症發作所需的時間。

如果你掉進水里,情況會變得更加危險。在華氏32.5度(約0.2攝氏度)或更冷的水中,你可能活不過15到45分鐘。當然,冬泳愛好者是經過長期鍛煉才能對寒冷產生一定的抵抗力,但是下水之前也必須做好身體的預熱。

古怪的脫衣現象

德國法醫學者曾分析了69個低體溫症的案例,其中25%的罹難者曾在死前主動脫去身上衣物。研究人員將這種怪異行為稱為“反常脫衣現象”,而他們脫衣服只是因為“太熱”。

這是因為在嚴寒中,人體的末稍血管會自動收縮,確保血液流向主要器官。這是身體最基本的御寒機制,但長期處於這樣的情況,負責收攏血管的微小肌肉難免會疲乏,最後所有的血管會一次性打開,大量血液流到肢體末端,人們就會感覺熱。

此外,在極端嚴寒的環境中,大腦也會產生錯覺。下視丘是控制體溫與飢餓感等重要生存指標的中樞,低溫會導致這一區域失常,很可能發出完全相反的信號,讓身體感覺到“熱”。

其實,我們只要根據季節正常穿衣,注意保暖,足以讓我們安全的度過冬天。露腳踝和裸腿穿裙這些太個性的穿衣法,建議大家還是不要嘗試了!在嚴寒的日子裡,美麗與溫暖總是不可兼得的,包成個粽子總比凍成冰棍的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