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奇運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肺癌經驗
欽敬茹, 徐祖紅, 王中奇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腫瘤科
摘 要 : 麻黃附子細辛湯是 傷寒論的經典名方, 由麻黃、 細辛、 附子組成。 該方配伍嚴謹、 用量精當, 主治少陰兼表證 (即腎陽虛外感證 ) , 是助陽解表 的代表方劑, 被廣泛的應用於臨床。 通過分析麻黃附子細辛湯的理論基礎, 探討其溫腎助陽、 解表散寒的主要功用特點,從而論證 了其重點在於“溫散宣通 ”。 基於對麻黃、 細辛、附子三味藥物進行的文獻研究,分析其在治療癩瘕積聚方面的作用, 闡述 了肺癌寒凝痰聚、 陽虛為本的發病機制;最後結合王中奇老師臨床治療肺癌的驗案,拓展經方的運用思路和範圍, 說明麻黃附子細辛湯溫散宣通治療肺癌的積極意義
麻黃附子細辛湯是張仲景《傷寒論》治療太少兩感、表裡同病的方,由麻黃、細辛、炮附子三味藥組成。麻黃祛邪解表,附子溫陽散寒,細辛溫陽宣通,組方嚴謹,古今名家對此方多尊崇發揮。
王中奇老師從事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近20年,臨床經驗豐富, 善用經方,靈活變通,療效顯著。筆者有幸跟隨王老師學習,對老師運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肺癌之經驗回顧整理,深感其效。
1 麻黃附子細辛湯的理論基礎
麻黃附子細辛湯源自於張仲景《傷寒論第 30]條,“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1]。 為助陽解表的代表方劑, 主治少陰陽虛、外感風寒輕證,即表受風寒、裡陽虛衰,故以發熱輕,惡寒甚,雖得厚衣重被其寒不解,頭項強痛,無汗,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脈沉弱為主證,治以溫經解表、表裡雙解。
《醫方集解》論之:“以附子溫少陰之經,以麻黃散太陽之寒而發汗,以細辛腎經表藥聯屬其間,是汗劑之重者。” 故三藥合用, 相輔相成,共奏溫經散寒之功圓。
主治太少兩感證,即少陰病寒化兼表證。陽虛之體,本不應發熱,今“始得之,反發熱”,乃少陰陽虛復感外寒所致,裡陽雖己不足, 尚能防禦外邪,正邪交爭,故而發熱,且有頭項強痛、無汗等證;但素體陽虛,氣血流行不旺,抗邪力量無法全力趨表,故而脈不浮反沉,兼見神疲欲寐,為少陰裡虛寒之徵象。
麻黃附子細辛湯以溫經解表、表裡雙解為法,表有寒邪,裡陽虛衰,解表的同時應扶助陽氣,辛溫發汗解表配合溫經助陽,既防止僅溫裡而表未解,又免於發汗溫散太過,且無陽隨液脫之痺。錢潢《傷寒溯源集》雲:“以麻黃髮太陽之汗,以解其在表之寒邪;以附子溫少陰之裡, 以補其命門之真陽;又以細辛之氣溫味辛專走少陰者,以助其辛溫發散。《本草經疏雲:“麻黃,輕可去實,故療傷寒,為解肌第一。專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4]。
以麻黃為君藥充分發揮其發汗解表之功;附子辛熱,入腎經,《本草備要》謂之“補腎命火,逐風寒溼”,辛能行能散,功擅溫腎助陽、溫經逐寒,用於腎陽虛、 命門火衰,是為臣藥。一方面,麻黃解表以開洩皮毛,能逐邪於外;另一方面,附子溫裡可振奮陽氣,方鼓邪外達。此二藥並用,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共奏助陽解表之功。 同時,細辛歸肺、腎二經,且芳香濃郁,善走竄,可通徹表裡,如《本草經疏》所言:“細辛,風藥也。風性升,升則上行,辛則橫走,溫則發散,故主咳逆,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溼痺痛,死肌”, 故而既祛風散寒,以助麻黃解表,又鼓動腎中陽氣,協助附子溫裡,為佐藥。
本方選麻黃髮太陽之汗以解表之寒邪,擇附子溫少陰之裡以補腎中之陽氣,取細辛溫裡達表並逐表裡之寒【5]。三藥配合,補散兼施,溫少陰之經而發太陽之表,維護在裡之陽氣的同時,驅散了外感之風寒邪 氣, 溫陽中可發散,解表中能補虛, 故為溫經散寒之良劑也【6】。
麻黃附子細辛湯以“溫散宣通”為特點。 麻黃歸肺、膀胱經, 上開肺氣,宣肺平喘止咳,暢皮毛散寒邪,下疏膀胱,利水道而消腫; 細辛入肺經,能散在表之風寒,又入腎經, 可除在裡之寒邪網; 辛香走竄,既可祛風通鼻竅,又能通絡止痺痛;附子通行十二經脈, 上助心陽以復脈,中溫脾土以健運,下補腎陽以益火。 全方合之,宣上溫下,通徹表裡。
2 陽虛在肺癌發病中的作用
陽氣為腎精所化之氣, 用以推動和調控人體的生長壯老已,其作用主溫煦、推動、興奮和升發。《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將陽氣比作天上的太陽,得陽氣推動,人體的氣血津液才能運行,可見其在保護機體、抵禦外邪及維持臟腑功能中的重要作用。李中梓《內經知要》亦言:“火者陽氣也。天非此火不能發育萬物, 人非此火不能生養命根, 是以物生必本於陽” 【8】, 人體內陽氣之變化與自然界是相對應的,無論是自然萬物的生長化收藏,還是人體的生長壯老己都需要陽氣的推動和溫養,以維持五臟機體的正常運行,故其在治法中強調“陰陽並需,而養陽在滋陰之上”。
陽氣是一身之氣中具有溫煦、升騰、興奮作用的氣,陽氣在人體運行有其正常的規律,只有生理功能正常,才能起到溫養內外,固護體表,抵禦外邪的作用 [9]。
陽虛則陰盛,故會變得相對涼潤、寧靜與抑制,機體出現產熱不足、代謝變慢、機能減弱,臨床可表現為:氣虛,呼吸短促、動則汗出、語聲低微、舌淡苔少;內寒,肢寒畏冷、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脈微細。如 靈樞·厥論》雲“氣 因於中,陽氣衰,不能滲營其經絡,陽氣日損,陰氣獨在,故手足為之寒也。 ”
《靈樞·厥論》日:“其寒也,不從外, 皆從內也”。《靈樞·百病始生》指出:“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也。” 寒的入侵, 是由於內裡的陽虛所致,陽氣虧虛,溫煦之力折損,陰寒內生,寒邪凝聚氣血不行而漸成積聚。《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陽化氣,陰成形”的論述表明陽虛寒凝是腫瘤發生的根本原因,寒邪侵犯的根本在於機體正氣不足, 陽氣虧虛[10]。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亦提出“積聚者,由寒氣在內所生也。 血氣虛弱, 風邪搏於臟腑,寒多則氣澀,氣澀則生積聚也”, 可見積聚的產生在於寒氣內生。腫瘤屬於中醫學癩瘕積聚之範疇,其性屬陰,乃陰邪結聚體內日久而成為有形之邪, 其病理基礎乃陽氣不足,並與寒凝、痰溼、瘀滯等因素相關,是一類本虛標實的病變, 以陽虛為本。 腫瘤患者出現的消瘦、畏寒、納差、神疲乏力、面色晦暗、舌淡苔膩、 脈沉遲無力等症狀即是陽虛的具體表現。
肺癌發病,早期屬於陰疽表現,患者多舌質淡苔白膩, 寒凝痰聚於肺臟局部,積而成塊,病變發生,陽虛為本。陽虛失其溫煦之力,陰寒痰毒積聚於肺,肺失宣降,肺氣鬱閉,進而氣滯血瘀,痰瘀互結,日久生成積塊。肺癌從陽虛而來,因虛致實,為本虛標實,全身屬虛、 局部屬實之病症,邪毒聚結,最易耗傷人體正氣,隨著邪長正消, 正氣受戕益甚 [11]唐·王冰“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可以作為治療腫瘤的理論依據。“益火之源”為溫補先天后天之陽氣, “以消陰翳”是陽氣充盛,消散陰寒結塊。 肺癌發病之前多有引起陽虛和陽氣損傷的因素, 諸如素體虛寒、 病後體虛、 起居失常、 勞累過度、飲食失調等,皆可損傷陽氣 [12。 陽虛為腫瘤形成之根本, 寒凝痰聚於經絡臟腑,為腫瘤形成提供內環境 [13]o 臨床上溫腎補陽是治本,而活血化瘀、 逐痰化飲、軟堅散結、清熱解毒是治標。故而從陽入手,扶陽散寒,以達到消除腫瘤目的。
3 病案舉例
例1 李某,男,75 歲,2015 年12月因胸痛、咳喘氣急、 痰 中帶血1月餘, 行胸部 CT 檢查示: 肺門部團塊影,診斷為中央型肺癌伴縱隔淋巴結腫大融合。經皮肺穿刺病理:肺鱗癌。患者肺心病史5年餘, 無手術及放化療指徵, 建議中醫治療。2016年1月 9 日初診時,喘咳氣促,氣息難續,痰涎清稀,痰中血暗,面色潮紅,下肢浮腫,胸脅脹滿,心悸,大便幹,舌質淡紫,邊有齒印,脈沉細數。患者痰溼壅肺為標,肺宣降失司,病機複雜, 證屬本虛標實,其本為心肺腎陽虛。治則以溫運陽氣,降氣化痰為主。 處方以麻黃附子細辛湯合三子養親湯加減:麻黃9g,附子9g, 細辛3 g,白芥子9 g,蘇子12 g,萊菔子15 g,葶藶子15 g, 仙鶴草 30 g,生黃芪 30 g大黃 6 g,瓜萎皮15g。 7劑,水煎服。 2 診:諸症好轉,食慾增加,舌邊齒印消失,苔潤有津,脈象緩和。再服l4 劑。 3 診:痰血氣急消失,呼吸緩和。上方減去大黃,加用蟾蛻 9 g,山慈菇 l5 g,火麻仁30g。 治療兩月後複查胸部 CT, 原發腫瘤較治療前縮小 40%,縱隔淋巴結縮小 30%, 喘咳胸滿氣急消失。
按 : 肺癌是呼吸系統常見腫瘤之一,其發生多見於老年患者, 此類患者年老體衰, 常兼有心衰、 肺心病、肺氣腫等內科慢性疾病, 上實下虛者居多,故臨床可寒飲互見。麻黃附子細辛湯證臨床運用相當廣泛,尤以久咳、腎陽虛、氣化失司、水泛為痰之證常用,症見咳喘引痛、背 寒氣短、 喘息不得平臥、心悸、浮腫、胸脅支滿等虛寒症 [14]方中麻黃入肺經宣肺平喘,附子溫脾陽以健運,補腎陽以益火,細辛溫肺化飲,消寒飲伏肺之咳嗽氣喘。老年肺癌患者,尤其是體虛咳喘痰飲久發不愈者,多陽氣虛衰,氣化失司,故臨床治療中應以振奮心肺腎之陽為法。《臨證指南醫案》在治療積聚時強調 “著而不移,是為陰邪聚絡,大旨以辛溫入血絡治之 ……體陰用陽之品,方能入陰出陽,以施其辛散溫通之力也”05]0
例 2 陳某,女,69 歲,2016 年6 月18 日初診。主訴胸悶氣急、胸痛。胸部 CT 示: 右肺門腫 ,4 cm #3cm側胸腔積液 。 B 超示 : 右側胸 腔見較廣泛的液性暗區,最深處前後徑 72 cnl (右肩胛中線第七肋間)。 曾行胸水穿刺,找到腺癌細胞。後拒絕化療及胸水引流要求中醫治療。 查患者胸悶,平臥尤甚,胸痛,畏寒怕冷, 咳嗽,痰白清稀,精神、食慾尚佳,面色萎黃,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膩,脈細濡。 診斷:右肺腺癌,胸腔積液。證屬肺腎陽虛,水飲 內停。治以溫陽化氣,平喘利水。
處方以麻黃附子細辛湯合己椒藶黃丸加減: 麻黃9 g,附子9 g, 細辛3g,白芥子9 g,桂枝l2g,防己15g,川椒目12 g,葶藶子15 g大黃6 g,車前子30 g,貓人蔘30 g,生黃芪30 g,半邊蓮15 g, 龍葵30g,杏仁12 g,魚腥草15g。 7劑,水煎服。2 診胸痛減輕, 咳嗽止。效不更方,守方7劑。3診:胸悶咳嗽明顯緩解,平臥己無不適,胸痛消失大便溏。複查 B 超: 右側胸腔液性暗區,最深處前後徑40 cm肩胛中線第七肋間 )。去大黃,加制南12 g,仙靈脾30g, 增強溫陽散結之力。l4 劑。4 診:患者服藥 1 月, 訴無明顯不適。 2016年7月 18 日複查胸部 CT 示: 右肺門腫塊, 3cm X 2 cm , 較前片縮小,胸腔積液幾乎全部吸收。
按:本證為外寒裡飲證。畏寒胸痛,清稀而量多,不得平臥, 舌苔白膩,脈細濡無力。《金匱要略》指出:“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16]o 飲為寒邪,得溫則消,麻黃附子細辛湯對痰飲病證有溫化之效,不僅溫化水溼,又能發表散邪。方中麻黃宣散裡寒,開上竅以利水,有“提壺揭蓋”之意,附子溫腎扶陽,腎陽得復,水道得利[17同時配合己椒藶黃丸,前後分消,去除局部水氣,防己長於清溼熱,利水消腫 葶藶子能洩降肺氣、行水消腫,川椒目降氣平喘、消除水氣及痰水,大黃通便瀉溼,共收良效增加溫陽散結之仙靈脾、制南星,在消除胸水的同時, 腫瘤也明顯縮小,說明溫陽散結藥物對腫瘤生長的抑制作用,也表明腫瘤發病過程中的陽虛屬性。
《外科證治全生集》指出:“非麻黃不能不開腠理,非肉桂、 炮姜不能解其凝結,此三味,酷暑不可缺也,腠理一開,凝結一解,血氣能行, 則凝結之毒隨之消矣 ” 。
參考文獻:
[1] 熊曼琪 .傷寒論 [M ].北京 :人 民衛生 出版社 ,2000:26.
【2】項 長 生 . 汪 昂醫 學 全 書 【M 】. 北 京 : 中 國中醫 藥 出 版社 ,199 9 :20 .
[3】錢 潢 . 傷 寒 溯 源 集 [M 】. 上 海 : 上 海 人 民 衛 生 出 版 社 ,1957 :43 .
[4】任春榮 .廖 希雍 醫學全 書 [M 】.北 京 : 中國 中醫 藥 出版 社 ,1999 :139 , 179
[5] 李輝 ,李晶晶 .試談 《傷寒 論》中附子 的用法 [J]_吉林 中醫藥 ,2010. 30(4) :277—278.
[6] 閆軍堂 , 王 雪茜 ,劉 敏 . 麻黃 附子細 辛湯 的方證 要義與 臨床應用 【J]. 中醫雜 志 ,2015, 56(13) :1149.1153.
[7】張 乙川 .配伍劑 量劑型用法影 響細 辛在 複方中功效發揮 作用研 究 [J]. 四川中醫 ,2017, 35(3) :56.60.
[8】包 來發 .李 中梓醫學全 書 [M ].北京 : 中 國中醫藥 出版社 ,199 9:13 .
【9】宮世 常 , 宮慶 東 . 陽 氣 的 重要性 [J]. 吉 林 中 醫 藥 , 20 13,33(9) :867-868.
[10】王亞坤 , 謝長 生 .治療晚期腫瘤應 重視 溫陽 [J].中醫學報 ,2015,30(202) :319-321.【11】王 中 奇 , 徐 振 譁 .肺 癌 從 腎 論 治 [J】. 四 川中 醫 , 2011,29(6) :28-30.
[12] 鄧 玉豔 ,伍德軍 .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肺癌疼痛 30 例 [J].河 南中醫 ,2012,32(10):1279—1280.
[13] 吳吳 ,魏 吉紅 ,鄭 瑾 , 等 . 論 陽虛與 腫瘤 形 成 的關 系 [J].中華中醫藥雜誌 ,2017,32(3) :969.971.
[14] 張霆 .運 用 經 方治 療肺 癌 頑 咳 三案 [J]_遼寧 中 醫雜 志 ,2007, 34(11) :1634-1635.
[15] 黃 英志 . 葉天士醫學全書 [M ]. 北京 : 中國中醫藥 出版社 ,1999 :30 1.
[16] 陳紀藩 .金匱要略 [M ]. 北京 : 人民衛生 出版社 ,2000:10.
[17] 馬妍 ,張連城 .麻黃 附子細辛湯活用 3 則 [J].長春 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2,28(3) :450—451.
[18】王 洪緒 .外科 證治全 生集 [J]_北京 :中國中 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