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2021年1月18日 星期一

王三虎治療腦腫瘤的經驗

 

一、對病因病機的認識

腦腫瘤是指生長在顱內的各種腫瘤,分為原發和繼發兩大類。臨床上,腦腫瘤中2/3為腦原發性腫瘤,1/3為腦轉移腫瘤。

原發性腦腫瘤中最常見的為膠質瘤和腦膜瘤,分別佔50%和20%。現代醫學對於原發性腦腫瘤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腦腫瘤在中醫文獻中見於“真頭痛”、“厥逆”、“頭風”、“腦鳴”、“癱瘓”等範籌。在病因病機上,王教授特別強調風寒、痰濁和髓海空虛。

風為百病之長,善行而數變,易襲陽位,而頭為諸陽之會,諸邪入腦,多以風為先導。

即如《靈樞•九針》:“四時八風之客於經絡之中,為瘤病者也”,就強調了風邪與腫瘤的密切關係。寒主收引,寒邪入中,則令血脈凝澀,氣機不通,疼痛不已。

如《素問·奇病論》所謂:“人有病頭痛以數歲不已……當有所犯大寒,內至骨髓,髓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病名曰厥逆。 ”風寒相伴,缺一不可,無風則寒邪難以深入腦髓,無寒則津液難以凝聚成積。痰濁阻絡和髓海空虛是形成腦腫瘤的基本病機。無痰不成積,最虛之處便是留邪之地。

所以,腦腫瘤的產生是多種病因的綜合作用。先天不足,後天失養,房事不節,勞腦過度,大病久病均可造成髓海不足。而飲食不節,勞倦太過導致脾虛生痰,痰濁乘虛入腦,或夾風寒入中,相互凝結,或情志壓抑,氣鬱化火,肝陽化風,風火相煽,上沖於腦,導致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日久成積成塊,盤踞於奇恆之腑,則發為腦腫瘤。

在腦腫瘤早期,風寒勢猛,中期則有化熱的可能,形成痰熱膠固,更加影響氣血津液運行,一方面腦髓得不到氣血津液的足夠潤養,另一方面,氣血津液不能正常敷布又變成新的痰濁,形成惡性循環,致使“燥濕相混” 1這一矛盾難以解決。晚期則五臟六腑都受影響,頗難措手,多致神機化滅而陰陽離決。

二、選方用藥經驗

對於早期腦腫瘤,王教授常選澤瀉湯與半夏天麻白朮湯合方加味。取張仲景《金匱要略》治療“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的澤瀉湯升清陽、降濁陰。常以澤瀉30g,白朮12g的比例作為治療腦腫瘤所致眩暈的主藥。取半夏天麻白朮湯化痰息風,益氣健脾,標本兼治。

頭痛為主者,必加川芎、防風、細辛、川芎,《神農本草經》“主中風入腦頭痛”,用20g~30g,取引藥上行及“祛風先活血,血活風自滅”之意。防風為祛風之主藥,《神農本草經》“主大風頭眩痛”,已經提示防風在“真頭痛”中的作用。細辛為祛風散寒之猛將,又能通竅止痛,不可或缺。病情頑固或不能手術而腫瘤較大者,加全蠍、蜈蚣、壁虎、殭蠶等熄風止痙通絡。全蠍主入肝經,性善走竄,既平肝息風,又搜風通絡,有良好的熄風止痙之效。《中華本草》記載全蠍對士的寧、菸鹼、戊四氮等引起的驚厥有對抗作用;全蠍提取液有抑制動物血栓形成的作用;蠍身及蠍尾製劑對動物軀體痛或內臟痛均有明顯的鎮痛作用。蜈蚣提取物對士的寧引起的驚厥有明顯的對抗作用;蜈蚣酯提取物腹腔注射對小鼠多種腫瘤有抑製作用。

中晚期腦腫瘤,往往屬痰熱膠結,氣陰兩傷,常選溫膽湯合定志丸。此二方均出自《千金方》,溫膽湯化痰熱而性平和,定志丸人參、茯苓、遠志、石菖蒲益腦髓,定神誌。合方補瀉兼施,冀效於常久。

人參是集扶正與祛邪於一身妙藥,非它藥所能比擬。如《傷寒論》中小柴胡湯、白虎加人參湯,《和劑局方》的人參敗毒散,《傷寒六書》的黃龍湯等均是在有表邪或邪氣在裡的情況下用人參扶正祛邪之例。正如清代醫家陳士鐸謂:“邪之輕者不必用也,人之壯實不必用也。惟邪之勢重而人之氣虛,不得不加人參於攻藥之內,非助其攻,乃補其虛矣,補虛則邪自退。”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人參製劑以及人參不同藥用部位所含的多種皂甙、人參多醣和人參揮髮油均顯示有抗腫瘤作用。實驗還表明,人參除本身俱有抗腫瘤作用外,也是抗腫瘤藥的增效劑。還能降低抗腫瘤的放療和化療的副作用及毒性。

此外,常加土貝母、山慈姑、膽南星、露蜂房化頑痰,酌加水蛭、土鱉蟲活血化瘀,夏枯草、海浮石、海蛤殼、瓦楞子、穿山甲、鱉甲、生牡蠣等軟堅散結。蛇六谷、蛇莓、積雪草、虎杖等現代藥理證明對腦腫瘤有抑製作用的藥物也酌情加用。

在化痰散結的同時,強調“燥濕相混”這一腦腫瘤形成、發展中的特殊病機,配以茺蔚子、女貞子、黃精、熟地、龜板等養陰之品。使用藥既能切中病機,又能補弊糾偏,驅邪而不傷正。

三、典型病例

羅某,男,20歲,桂林工學院學生。因走路不穩兩年多,視物成雙3月餘於2006年8月26日在廣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行開顱腫瘤切除術。術後病理示:四腦室惡性室管膜瘤。術後放療37次,出院3天后於2006年11月20日初診:行動遲緩,反應欠捷,視物成雙,體位性頭暈,右半身無力,面黃,食可,大便可,記憶力下降。白細胞2.60×109/L,舌紅苔薄脈弱。

辨證為痰濁上蒙,髓海空虛。

當升清降濁,補腎填精。澤瀉湯合定志丸加減:

澤瀉20g,白朮10g,半夏12g,天麻12g,土貝母15g,山慈姑10g,石菖蒲10g,遠志6g,紅參10g,茯苓10g,龜板20g,鹿角膠10g,熟地30g,山茱萸15g,丹皮10g,山藥20g,川芎20g,防風10g,夏枯草20g,蔓荊子12g,鱉甲30g。水煎服每日一劑。

2007年8月9日第15診,續斷服用上方,自覺諸症減輕。近一周鼻衄4次,顏面紅斑,舌紅苔黃脈弦。證兼血熱妄行,當清熱涼血,上方加黃連8g,水牛角30g,生地30g,丹皮12g,赤芍12g,白茅根30g,水煎服,每日一劑。連服12劑。

2007年10月15日,第18診。服上方後未再鼻衄,步態不穩、視物成雙、頭暈等症狀好轉。但述服藥欲嘔,痰多,舌淡脈弱。痰濁上蒙,脾虛當慮。

溫膽湯加味:半夏12g,陳皮10g,雲苓10g,炙甘草6g,竹茹10g,枳實10g,生薑6g,烏梅5g,鬱金12g,佛手12g,石菖蒲10g,細辛6g,遠志6g,紅參6g,黃芪30g,茯神12g,熟地20g。水煎服每日一劑。

2008年2月16日,第33診。近一周2次鼻衄,咽喉異物感,口乾,大便可,舌淡紅脈細。證屬餘毒未盡,虛火灼絡。當涼血止血,養陰清熱,方用犀角地黃湯加味:水牛角20g,生地30 g,赤芍15 g,丹皮12 g,白茅根30g,槐花12 g,天麻12 g,牛子12 g ,木蝴蝶10 g,射干12 g,杏仁12 g,桔梗10 g,甘草6 g,海浮石2 0 g,浙貝12 g,蟬衣10 g,胖大海10 g,元參12 g,鱉甲30 g,蘇葉10 g,半夏15 g,茯苓20 g,穿山甲10 g。水煎服,每日一劑。

2008年3月10日,第35診。鼻衄止,咽喉利,坐久腰痛,舌淡脈弱。病程日久,肝腎虧虛明顯,當補肝腎,強腰膝,填精生髓。藥用:獨活12 g,桑寄生12 g,杜仲12g,狗脊12 g,龜板12 g,益智仁10 g,天麻10 g,白芍12 g,骨碎補30 g,熟地20 g,山萸肉15 g,薑黃12 g,石菖蒲6 g,遠志6 g,半夏12 g,白朮12 g,茯苓30 g。水煎服,每日一劑。

2008年6月10日,第43診。以上方為主加減服用已3月,病情穩定,無明顯不適。其間複查頭顱磁共振未見復發跡象。效不更方,仍以上方隨症進退。

2008年12月18日,第65診。患者腦瘤術後堅持治療2年餘,走路不穩,複視等症狀消失,生活質量良好。仍願繼續堅持用藥,以鞏固療效,防止複發。

按:腦瘤術後患者的治療有兩大著眼點,一是預防復發,二是促進康復。但要達到這個目的,只有抓住主要病機,堅持用藥,別無他途。

本案依據腦瘤術後的病史,結合行動遲緩,反應欠捷,視物成雙,體位性頭暈,記憶力下降等症狀和以往對腦瘤基本病機的認識,辨證為痰濁上蒙,髓海空虛,以升清降濁的澤瀉湯合補腎填精的定志丸加減取效。後據鼻衄,顏面紅斑,舌紅苔黃,加用犀角地黃湯,依據服藥欲嘔,痰多,舌淡脈弱,用溫膽湯,以及坐久腰痛的獨活寄生湯等,均在痰濁阻絡和髓海空虛這一主要病機的基礎上靈活施方,所以,初步達到預防復發和促進康復的目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