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2021年1月18日 星期一

四逆散的臨床應用

 

前面已經引述了《傷寒論》關於四逆散方證的條文,茲從略。這裡主要談四逆散證的腹診特點。據筆者臨床體會,臍左壓痛是四逆散證的必備主症,並且常兼臍右下少腹部壓痛。此右少腹壓痛點相當於足陽明胃經的右外陵穴(在右天樞穴下1寸,任脈陰交穴向右旁開2寸取穴)。四逆散是治療肝氣病的最主要方劑,適用範圍遠較王氏疏肝理氣方為廣泛。

臨床凡見病人臍左並伴臍右下少腹部壓痛,舌質正常,但舌中有裂紋,苔薄白,脈沉弦偏細者,用此方必然有效。

病案舉例:

(1)李某,男,19歲,河北省冶金學校學生。2001年3月18日初診。

患者於元旦後下肢即出大量紫癜,呈點狀及小片狀,按之稍感疼痛,不癢、不熱,曾服防風通聖散及西藥無效。診其腹症、舌、脈均如上述。

予四逆散加金鈴子散(川楝子、延胡索各10克)7劑,每日1劑,水煎服。

患者於5月27日又來治其頭暈,訴上方服後紫癜即除,未再复發。

(2)申某,男,22歲,本校中醫系學生。2007年9月6日初診。

患者入睡難,常躺下歷2~3小時亦不入睡,但睡後即不再早醒,已1月餘。白天當頭部巔頂及太陽穴處發脹,訴有“血下不去”的感覺,並且頭昏蒙,訴“看書似有不過腦子”的感覺。尤其下午及晚上頭脹甚。並伴手足冷,大便乾。平時兩腿煩擾不寧,喜捶打,已兩年餘。診其具前述腹症及舌、脈特點。

予四逆散合二陳湯,7劑,每日1劑,水煎服。

二診:9月13日。

頭昏蒙及血不下行之感已除,兩腿煩擾及入睡難已減十之六七。藥後訴口渴欲飲,夜間覺煩熱。

上方加丹皮、山梔、知母。7劑,每日1劑,水煎服。

9月20日再診,訴諸症均除。

(3)苗某,女,19歲。本校中西醫結合系學生。2000年2月27日初診。

患者由7歲始即發尿頻、尿不淨,現每到一節課後的課間必須排尿,但去廁又常排不出而“等尿”,尿後又有不淨感,頗為苦惱。平時少腹常有憋脹感。查其腹診、舌診、脈診,均如上述之典型症狀。

予四逆散原方,7劑,每日1劑,水煎服。

二診:3月5日。

訴已能在第2節課後排尿,但仍有不淨感。

原方7劑。

三診:3月12日。

能憋住尿了,現在可以3節課後再排尿,尿不淨及等尿之感均除。

原方再服7劑而愈。

(4)李某,女,26歲,石家莊市工人。2004年12月21日初診。

患者兩頰滿佈痤瘡已5年餘。平時心煩急躁多夢,兩腿煩擾不寧,夜臥兩足灼熱,常伸出被外始舒。咽部黏滯不爽,常欲咯吐卻無物可出。便乾已5~6年,兩日一次,但便不淨。查其具上述典型腹診、舌診、脈診特點,並舌尖紅,苔灰膩。

予四逆散加川楝子、延胡索、當歸、浙貝母、苦參各10克,生大黃6克(後下)。7劑,每日1劑,水煎服。

二診:12月28日。

痤瘡已大減,未再新出。腿煩基本消失,夜臥腳已不再伸出被外。大便仍偏乾。口渴欲飲。咽部仍覺黏滯。

上方加牛蒡子、射干、知母各10克。14劑。

3個月後來診,訴服後痤瘡已愈,除大便有時仍幹外,餘症均除。繼予清熱通便法收功。

(5)1989年暑假一開始,筆者即帶學生去承德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為當地農民診治疾病。到此地第二天上午,在某小學臨靠操場的教室內診病。病人都坐在長凳上等候就診。突然有一50歲的男子“啊”地大叫一聲,其呼喊聲震驚了醫生和待診病人,大家都奇怪地瞅著他,卻未見有何異常。可是,他卻立刻走出室外,騎上自己的自行車,飛快地在操場上轉圈騎行。約半小時後,他又坐在凳子上,但不過10分鐘,又大叫一聲。

筆者見此情景,趕緊問他哪裡不舒服,其他病人也趕快讓他看病。他說他就是承德人,距此地10公里,4年前因與兒子生大氣,留下了這個毛病,必須隔10分鐘到20分鐘要大叫一聲才覺舒,否則即胸悶難忍。去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治病,已花去4000元,仍無效,今天聽聞石家莊來醫生了,就過來看病了。

筆者立刻想到了這是典型的肝氣病,肝氣橫逆,衝激於胸則胸悶難忍,必大喊一聲才能使鬱悶之氣得以排出。故《素問·陰陽應像大論》曰:“肝……在聲為呼,……在志為怒”;《難經·四十九難》曰:“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則傷肝”。更使筆者聯想到抗金名將岳飛《滿江紅》詞中有一句“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活生生地勾勒出將軍之官憤懣不平、直抒胸臆的激昂剛烈狀態。此病患者也是如此。再查其腹診、脈診、舌診,均具典型四逆散主症,於是開出四逆散原方。當時每付藥僅3角錢,囑其服兩劑後到招待所再來複診。

兩天后的早晨,他來到了招待所,非常高興地說,吃了1劑藥後胸即不悶了,也不呼叫了,太感謝了。只是不知道是不是還復發。筆者囑其再服7劑,並留下他的家庭地址,由隨隊來的本校當地學生在開學前去他家再隨訪一次。開學後,該學生說,已去過他家,知其疾病一直未復發。

本文摘自《劉保和<西溪書屋夜話錄>講用與發揮》,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著/劉保和,整理/曹麗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