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2021年3月16日 星期二

六味地黃丸 使用禁忌

 六味地黃丸 使用禁忌

一是感冒發燒、腹痛腹瀉者,即使有腎陰虛之證也不宜服用,因為六味地黃丸為滋補之品,有斂邪之弊端,此間服用易致閉門留寇,必須待邪祛病愈後才可服用。

二是痰多咳嗽、腹滿便溏、舌苔白膩者不可服用,因這類病人屬痰濕內盛,服用非旦無益,反而會加重病情。
三是腎陽虛腰膝酸軟、小便頻、大便溏、肢冷畏寒不宜服用,因腎陽虛者當行溫補腎陽之法,服用六味地黃無異於雪上加霜。



六味地黃丸功效雖好,卻要對准病症   http://tcpa.taiwan-pharma.org.tw/node/11346

2021年3月7日 星期日

苓桂朮甘湯的功效與作用,苓桂朮甘湯的禁忌,臨床醫案

 

苓桂朮甘湯的功效與作用,苓桂朮甘湯的禁忌,臨床醫案


【原文】
1.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67)
2.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朮甘湯主之。(《金匱要略》第十二篇)
3.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金匱要略》第十二篇)

【組成】
茯苓12g桂枝10g白朮6g炙甘草6g

【煎服】
水浸20分,煎30分,約600ml,分早、午、晚3次服。

【功效主治】
陽氣損傷,心下停飲。症見心下逆滿,胸脅憋悶,心悸,咳嗽,短氣,頭重眩暈,脈沉緊者。

【加減運用】
1.脾虛者,加人參
2.痰多者,加陳皮半夏
3.短氣不得平臥者,加干姜細辛五味子
4.眩暈甚者,加澤瀉
5.驚悸者,加龍骨牡蠣

【禁忌】
口苦、喜冷者,忌之。

【類方】
1.真武湯:同為溫化痰飲,治療水腫、小便不利之方。不同者,真武湯證屬腎陽虛水邪氾濫,臨床可見肢冷畏寒,心下悸,身瞤動;苓桂朮甘湯證為脾陽虛水停心下,表現有心下逆滿,噁心嘔吐,起則頭眩,胸脅支滿。
2.苓桂味甘湯:同可治水飲上沖。不同者,苓桂味甘湯證衝逆較急,症見氣從少腹上沖胸咽,面熱如醉,甚者上至巔頂。方中桂枝增一兩,並加五味子收斂,可知衝逆之甚之急。
3.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為治寒濕附腰,症見身重,腰及腰以下冷痛之方,二方三藥相同,僅桂枝乾薑之異,旨在燠土勝濕也。
4.茯苓甘草湯(茯苓桂枝各二兩,炙甘草一兩,生薑三兩)同可治胃內停水之厥、心下悸、心下脹滿、嘔吐清水。然從藥量可知,其陽虛、水飲程度皆較之為輕。
5.苓桂甘棗湯:為下焦宿水、上凌於心之治方。症見臍下動悸,欲作奔脈。方中茯苓、桂枝用量分別比苓桂術甘湯多四兩、一兩,可見水飲與衝逆程度均較之為甚。

【臨床運用】
1.治胸滿支飲上沖、目眩及瞼浮腫者。(《眼科錦囊》)
2.胃水常引發目疾、赤痛而多眵淚,本方加車前子奇效。(《傷寒論今釋》)
3.神經性心髒病、慢性肋膜炎之積水、氣逆、小便不利、神經性高血壓、頭暈目眩、眼結膜炎、慢性濕性胃卡它、輕微腳氣等。(《古方臨床之運用》)
4.冠心病。症見心胸痛,心悸短氣,夜間氣上沖咽,水滑舌,脈沉弦結。(《劉渡舟驗案精選》)
5.消渴。伴小便清長,苔白膩,脈濡數。(《吉林中醫藥》1992;1:28)
6.便秘。伴氣上沖,眩暈,浮腫,小便不利,舌胖淡,苔水滑。(《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77;1:22)
7.合四物湯治新產後感寒咳嗽。其舌胖白潤,脈細數而滑。(《治驗回憶錄》)
8.喘息。伴氣上沖逆,咽喉窒塞,畏寒,痰如浮沫,二便艱澀,面赤足冷。(《謝映廬醫案》)

【淺議】
此溫化痰飲、補心脾、降衝逆之方。臨床使用以心下逆滿,氣上沖逆,胸脅支滿,眩暈,心悸,小便不利,舌質淡潤,脈象沉弦為目標。

《醫宗必讀·痰飲》雲:“水精四布,五經並行,何痰之有?唯脾土虛濕,清者難升,濁者難降,留中滯膈,淤而成痰。 ”痰、飲、水、濕,同源而異流,皆屬脾土虛弱、水液代謝失調之果。因停聚部位不同,體質強弱不同而表現各異。針對水飲得陽則化,得溫則行之特點,溫藥和之為其治療大法。仲聖用本方救治吐、下後,心脾陽氣被伐之證。蓋心陽虛則坐鎮無權,不能行陽令致寒水上逆;脾陽虛則土不制水而聚積中焦。究之臨床,不必限於誤治,凡陽氣虛弱,水飲為患,臨床表現面色黃暗或黧黑,心下逆滿,氣上沖胸,頭悶眩暈,胸腹脹滿,腹中漉漉,心悸短氣,喘息咳嗽,痰多清稀,晨起瞼腫,小便不利,小便清白,大便溏薄,口中和,舌胖大,舌質淡嫩,水滑苔,脈沉弦或沉遲,診腹軟弱,胃脘脹滿,有振水音,或虛裡動氣者,皆可用本方治療。方中茯苓益脾養心,能補能滲,桂枝溫陽化氣,平衝降逆,白朮健脾燥濕,培土製水,甘草補中健脾,伍桂枝(即桂枝甘草湯)為心陽受損之救誤方。四藥合用,溫陽化氣、健脾利水,為治痰飲水濕之卓效方。

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為脾胃虛寒,水飲上逆之症,具有時發時止,靜臥時輕,起立則重,入夜較劇,遇寒
益甚之特點。並有納呆,飯後脘脹、疼痛,噁心,嘔吐痰涎,腸鳴泄瀉,胸悶憋脹,動則短氣心悸,背寒如掌大,舌質淡嫩,舌苔水滑,脈偏弦,或沉弦等症狀。喻昌曰:“波撼岳陽樓。”餘和之曰:“水漫金山寺。”皆水飲之形容。衝甚者可加龍骨、牡蠣,陳修園雲:“痰,水也。隨火而上升,龍屬陽而潛於海,能引逆上之火,氾濫之水下歸其宅,若與牡蠣同用,為治痰之神品。”故不論胃源性眩暈,抑或耳源性眩暈,抑或椎底動脈供血不足之眩暈,用之皆宜。

氣上沖逆,證如奔豚,臨床常見三種證型:一系水飲,多從心下、或臍下上沖至咽、至頭,兼見眩暈嘔吐、小便不利,診腹見脘腹脹滿,如囊裹水,或擊之有振水音者,苓桂術甘湯證也。二乃肝火,因情志不遂,肝氣鬱結,鬱久化火沖逆,多由臍左上沖,伴有胸脅苦滿,心煩易怒,腹肌攣急,口苦,脈弦等鬱火症狀者,奔豚湯證也。三為腎虛,臍下上逆,伴有腎虛證狀,如腰脊酸痛,眩暈耳鳴,腹肌柔軟,喜按壓,多發於臨晨或飢餓之際者,此腎氣丸證也。

水氣止後,善後之治甚為重要。因心脾腎不足,水氣仍可複聚、再興。張景岳雲:“善治痰者,惟能使之不生,方是補天能手。”故需服理中丸、腎氣丸一月左右,同時宜少肥甘,節晚餐,忌寒涼等飲食調理。

【苓桂朮甘湯醫案】

1. 奔豚

盧某,女,65歲。自小每覺腹中彷彿有豚奔撞,鄉人呼之腎氣也。雲母所遺傳,其母一生多腎氣。著冷、飢餓皆可誘發,溫熨、按摩,症可緩止。衝逆則胸背滿痛,頭悶眩暈,心悸汗出,納呆嘔惡。作胃鏡檢査:淺表性胃炎。曾疑冠心病,多次心電圖檢查,呈正常狀。上月單位組織體檢,適逢奔豚發作,心電圖提示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立秋後,衝逆時輕時重,從未休停。心下嘈雜,茶飯無心,大便二三日一行,質軟不暢。背畏寒,夜尤甚。口乾,不欲飲。望其面色萎黃失澤,形體瘦弱,舌淡紅,苔白膩。診得脈沉弦,心下水聲漉漉,有壓痛,痛位移動,臍上、當臍、臍下悸動築築。

觀其脈症,心下留飲也。病久不瘥,中陽虛弱,水飲留聚,犯胃則心下逆滿,噁心嘈雜;凌心則氣上沖胸,心悸汗出,冠狀動脈供血不足;上擾清空,則頭悶眩暈。背寒如掌大,子夜尤劇,皆陰盛陽虛、水飲氾濫之像也。治當溫陽化飲,健脾降逆,擬苓桂術甘湯合小半夏湯:

茯苓30g 桂枝30g 白朮30g 炙甘草6g 半夏10g 生薑10g 五劑

二診:衝逆大減,知飢思食,頭悶心悸幾失。再作心電圖,未見ST段下移及T波低平。仍背寒,大便不暢。腹診震水音消失,舌脈同前。留飲已去,奔豚小伏,擬桂枝加桂湯加味:

桂枝30g白芍15g炙甘草10g附子30g薤白15g 白朮30g 人參10g 三劑

2. 痰飲咳喘

邱某,女,83歲。咳嗽喘息50餘年,長期服哮喘寧(三無產品),不可少缺。久之,體胖、血壓升高等激素反應症狀相繼而至。後停此藥,請餘調治,幾年中咳喘甚微。近感冒,夙疾復起,於2007年4月17日診之。咳嗽喘息,痰多白沫,吐唾不爽,不得平臥。不發熱,不鼻塞,涕多清稀。惡寒,背冷如掌大。胃時痛,腹中氣上沖逆,納少,口乾苦,思飲、不思冷,消化遲鈍。小便頻數,或咳則遺尿,大便五日未行。望其面色微暗、浮腫,舌淡紅,苔薄膩。診得脈浮略數、偶結,腹膨隆、鬆軟無壓痛,腿脛水腫、壓之成凹。

脈證觀之,此外有表寒、內有痰飲之小青龍湯證也。口苦思飲、脈數,為飲化熱。治當解表化飲,兼清邪熱,仿小青龍
加石膏湯,黃芩易石膏,以其口苦也。

麻黃6g 桂枝4.5g 白芍4.5g 乾薑6g 細辛6g 五味子6g 半夏10g 甘草4.5g 黃芩4.5g 二劑

二診:汗未出而惡寒止,咳嗽、面腫減,痰仍多,倚息不得臥,腹中氣逆,背仍寒,舌淡紅,苔白膩,脈弦結。表證已解,所見咳喘、氣逆、背寒皆痰飲為患也。痰飲者,“脾虛中陽不運,水停為飲”也,雖云脾虛,然不可專補,當溫藥和之、化氣行水。擬:

茯苓15g桂枝15g白朮10g炙甘草6g杏仁10g 乾薑10g 細辛10g 五味子10g 三劑

三診:喘咳大減,痰亦少,可平臥。胃納不馨,食後噯逆多,大便日一行,便後腹中空虛不適,進食少許始安。此痰飲雖化,猶未盡也,中虛待補證像已露。擬:

上方加人參10g 五劑

四診:咳喘偶作,納化好轉。足微腫,背仍寒,舌苔仍白膩,脈弦結。年老氣衰,中陽一時難復也。擬:

茯苓15g 桂枝10g 白朮30g 人參10g 附子10g 炙甘草10g 十劑

3.眩暈

段某,女,39歲,市石英廠幹部,1986年4月22日初診。素體壯鮮病,前日下班歸來,猝然眩暈不支,呈陣發性發作,發時噁心嘔吐,吐出物為清水,為痰涎。身畏寒,手足冷,飲食不思,腸鳴漉漉,大便正常,小便不利。望其面腴體胖,精神萎靡,舌淡紅,苔薄白。切得脈象沉細,右手弦。腹診無壓痛。

脈證分析:患者腰不痛,耳不鳴,知非肝腎虛損;頭不痛,心不煩,亦非肝陽上亢。考《金匱要略·痰飲》篇云:“脈偏弦者,飲也。”《普濟方》亦云:“頭眩欲吐,心中溫溫,胸中不利,但覺旋轉,由此痰飲。”所論與本案嘔吐痰涎,水走腸間瀝瀝有聲及小便不利,右手弦脈,正相符契,屬痰飲無疑。治當健脾化飲,溫藥和之。擬苓桂術甘湯合澤瀉湯加味:

茯苓30g 桂枝10g 白朮15g 炙草6g 澤瀉15g 半夏15g 二劑

二診:眩暈減輕,仍畏寒肢冷,頭腦沉悶,舌淡紅,苔白微膩,脈來沉弦。藥已中的,原方更增溫化之品,以求速愈。

茯苓30g 桂枝10g 白朮15g 炙草6g 半夏15g 澤瀉15g 附子10g 三劑

三診:眩暈再未發作,嘔吐亦隨之消失,胃納增,腸鳴止。唯微畏寒,手足不溫,原方更服三劑。並囑飲食調理,保健脾胃,以絕痰飲之源。

——本文摘自《經方躬行錄》

相關文章:

小建中湯組成,方歌方解,醫案分析,功效與作用

 小建中湯組成,方歌方解,醫案分析,功效與作用

【小建中湯組成】

白芍18g桂枝9g炙甘草6g生薑10g大棗(掰)4枚飴糖(烊)30g

白芍

【小建中湯方歌】

小建中湯君飴糖,方含桂枝加芍湯,溫中補虛和緩急,虛勞裡急腹痛康。

【小建中湯方解】

本證多由中焦虛寒,肝脾失和,化源不足所致,治療以溫中補虛,和里緩急為主。中焦虛寒,肝木乘土,故腹中拘急疼痛、喜溫喜按。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中焦虛寒,化源匱乏,氣血俱虛,故見心悸、面色無華、發熱、口燥咽乾等。方中重用甘溫質潤之飴糖為君,溫補中焦,緩急止痛。臣以辛溫之桂枝溫陽氣,祛寒邪;酸甘之白芍養營陰,緩肝急,止腹痛。佐以生薑溫胃散寒,大棗補脾益氣。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是為佐使之用。其中飴糖配桂枝,辛甘化陽,溫中焦而補脾虛;芍藥配甘草,酸甘化陰,緩肝急而止腹痛。六藥合用,溫中補虛緩急之中,蘊有柔肝理脾,益陰和陽之意,用之可使中氣強健,陰陽氣血生化有源,故以“建中”名之。
禁忌
嘔吐或中滿者不宜使用;陰虛火旺之胃院疼痛忌用。
加減化裁
若中焦寒重者,可加干姜以增強溫中散寒之力;兼有氣滯者,可加木香行氣止痛;便溏者,可加白朮健脾燥濕止瀉;面色萎黃、短氣神疲者,可加人參黃芪 當歸以補養氣血。

【小建中湯主治】

虛勞裡急證。腹中時痛,溫按則痛減,舌淡苔白,脈細弦而緩;或心中悸動,虛煩不寧,面色無華;或四肢酸軟,手足煩熱,咽乾口燥。

【小建中湯醫案】

王某,男,32歲,2003年4月5日診。述胃脘部疼痛,以下午4、5點鐘及睡前為甚,食後即減,痛時喜溫喜按、喜熱飲,大便前硬後溏。刻下症見:痛苦面容,精神欠佳,舌淡苔白,邊有齒痕、脈細滑。查體:劍下輕度壓痛、無反跳痛。胃鏡檢查為:胃竇部潰瘍。中醫診斷:胃脘痛(脾胃虛寒)。方用小建中湯加黃芪、附子3劑後,疼痛減輕,效不更方,繼服3劑後痛止,大便仍溏。去附子加茯苓黨參、白朮繼服2月後,諸症消失,經胃鏡檢查無異常,隨訪2年未見復發。(摘自《實用中醫內科雜誌》

【醫案分析】

患者主訴是脘腹疼痛。“食後即減,痛時喜溫喜按、喜熱飲”,是脾胃虛寒的典型表現。“下午4、5點鐘及睡前為甚”,正在肚子較空的時間段,凡飢餓性腹痛,多屬虛證,西醫一般要提防十二指腸潰瘍了。“大便前硬後溏”,又叫先乾後稀,多屬脾虛,而且有轉為氣虛便秘的可能(若大便時干時稀,多因肝鬱脾虛,肝脾不調所致)。“舌淡苔白,邊有齒痕”,脾虛敲定。“脈細滑”,難以確定。綜合而言,本案為脾胃虛寒而以腹痛為主證,正可以小建中湯合理中丸,或小建中湯加附、姜。作者用小建中湯加黃芪增強健脾之功,加附子增強散寒之力(附子脾、腎、虛、實寒並治,虛寒時僅治標)。3劑後主訴解除。去散寒的附子,加健脾氣的四君子湯,2月而愈。

3劑取效後附子能不能減,要看喜溫按、喜熱飲的情況。若還在的話,哪怕嫌附子煎煮麻煩去掉了,也應加干姜補上。不能只關注“虛”,不關注“寒”。當然,脾胃虛證的特點是起效一般較快,甚至症狀完全消失都是比較快的。可是這時候立刻做胃鏡觀察,胃黏膜外觀卻不見得比病前有大的改善。所以,脾胃病不能以症狀消失為痊癒依據,否則易很快復發,而應該繼續鞏固1~3個星期。作者用藥2個月後,胃鏡檢查能完全正常,效果不能算慢。另外提一下,凡病案中氣虛腹痛用到了飴糖的,效果確實很好。可是飴糖在一般藥店到處買不到,在大的中醫院才有,怎麼辦?用30g炙甘草代替。若怕其助濕滿中,或藥後大便粘膩,加茯苓25g,或加少量的砂仁蒼朮佐制它即可。

——本文摘自《方劑學案例分析》

《鄧中甲方劑學講稿》中關於小建中湯的論述

小建中湯《傷寒論》 

病機及證候分析

理中丸是個基礎方,小建中湯病機稍微複雜一點。它是個常用方。也是個名方。

中焦虛寒
肝脾不和
陽虛寒凝
土虛木乘
腹中拘急疼痛,喜溫喜按
舌淡,脈細弦
化源匱乏
陰血不足
血虛失榮心悸,面色無華
陰虛內熱心煩,手足煩熱,咽乾口燥

小建中湯治療的病機,到目前討論的是很多,總體共同特點,考慮到中焦陽氣不足,中焦虛寒是主要的。肝脾不和這個問題,還是現在並不統一的認識。共同的是陽氣不足,而且陽氣不足,中焦虛寒有一定的時間,造成化源匱乏,脾胃屬於後天之本,氣血津液生化之源。化源匱乏以後,化生的陰血也會不足。既有陽氣不足,又化生陰血不足,產生一種陰陽兩虛,陽虛寒凝就可以有類似小建中湯的腹痛,喜溫喜按。陽虛有舌淡,脈細,當然它有又夾陰血不足,舌淡,脈細,這是陽虛兼有陰血化生不足的表現。陰血不足又繼發血不養心,一般都有一定的病程。血不養心,可以心悸,以及面色無華。心主血脈,其華在面。就是血虛失榮。

首先陽虛,可以有內寒,陰血不足到一定階段又會繼發虛熱,所以手足煩熱,咽乾口燥這一類。在臨床上雖說不是很突出,往往具有一種活動以後一身有燥熱,手足煩熱,產生一種燥熱。這是認為有陽氣不足,陰血又不足這樣造成的,所以陰陽兩虛。這表現的方面比較多,比較複雜。

還有一類看法,這個人數也不少,認為由於這個中焦虛寒,脾胃化生陰血也不足,所以就有肝脾不和,其中包括有肝脾不和因素,所以才產生這種腹中疼痛,一種拘急疼痛。和理中丸就是吐、利、腹痛、喜溫喜按,這個比較標準、典型中焦虛寒式的腹痛,有一點區別。所以用到小建中里,張仲景曾經提到過,法當腹中急痛,急痛,結合他用藥來講,它有拘急疼痛的特點。所以小建中湯它還要體現柔肝緩急止痛,這個治法。這是小建中湯病機分析中,歷來有所認識不同的方面。這可以參考結合來理解它。

臨床上用小建中湯治療的腹痛,脘腹疼痛相比之下,這拘急疼痛是多一些,疼痛程度要比理中類的要重一些。所以說有中焦虛寒兼有肝脾不和,陰陽不足,陰陽不和,這個說法,全面一些。所以很多教材還是提到了肝脾不和的問題。這是病機分析,證候分析當中要解釋的。

它是由於根本是中焦虛寒,陽氣不足,化生陰血也不足,形成陰陽兩虛。中焦虛寒之後可以講土不榮木,造成肝脾不和,那疼痛當中又有肝木剋伐脾土的拘急疼痛的特點。這是病機,我們結合醫家多方面看法。說它中焦虛寒、肝脾不和有道理,說它陰陽不和也有道理,陰陽不和就陰陽兩虛了。

治法

溫中補虛,和里緩急

溫中補虛是中焦虛寒,溫補結合。和里緩急就包含有調和肝脾,緩急止痛的意思。

方義分析

飴糖祛寒養血
桂枝溫裡祛寒
白芍益陰養血,緩急止痛
生薑協助辛甘化陽,酸甘化陰
大棗
佐使甘草補氣

飴糖溫的,能夠祛寒,又是甘潤,能養血。陰陽雙向調節的。用它來建中氣,恢復化源。

臣藥,運用桂枝湯裡的基本結構,桂枝、芍藥。芍藥益陰養血,緩急止痛,由於這時候不僅僅是要養血,還要緩急止痛,它和桂枝相配,體現了陰陽雙補,又要緩急止痛,因此藥量加倍。要照顧到和里緩急止痛這樣的特點。

佐藥,生薑大棗,仍然體現了兩個辛甘化陽,酸甘化陰的一種結構。就桂枝、生薑到飴糖之甘,甘草,形成一個辛甘化陽,溫補中焦陽氣,飴糖甘味,芍藥酸味,大棗、甘草這樣下來酸甘化陰。又是一個雙向調節的,陰陽並補的一個結構。薑棗在此為佐藥。甘草既能補氣,使全方也體現一種溫補結合,這桂枝甘草對於化生陽氣來說,溫陽通陽是很好。芍藥甘草能夠益陰緩急,所以這個方是只能說,利用了桂枝湯這種陰陽雙向調節,在表和營衛,營衛雙向調節。到內調陰陽,陰陽雙向調節。它不能看作是桂枝湯的加減方,是個新方。但是組方結構陰陽雙向調節上,是利用那個思路。用治表的調和營衛方,成為治裡的調和陰陽的方。這是一個典型。正像徐彬講的,“桂枝湯,外證得之,化氣和營衛,內證得之,化氣和陰陽”。外證能解表和營衛,內證得之,化氣和陰陽,這是一個典型例子。

配伍特點

  • 陰陽並調,溫中為主。
  • 肝脾同治,補脾為主。

針對它的病機是由中焦虛寒為主的。而且用藥裡面,肝脾同治,以補脾為主。對肝是益陰、柔肝、緩急以止痛。全方是溫補中焦陽氣。

運用

辨證要點

腹痛,喜溫喜按,舌淡,苔白,脈細弦。這個強調的腹痛,喜溫喜按,是由於小建中湯在臨床上用於脘腹疼痛,用得很多,特別是現在像用於潰瘍病這一類。用得較多的。

隨證加減

  • 寒甚加干姜(中焦虛寒重)
  • 氣滯加木香
  • 便溏加白朮
  • 虛甚加人參、黃耆、當歸

中焦虛寒較重加干姜,畢竟溫中陽來說,靠桂枝和飴糖之溫,增加干姜以後,溫中力量更強。那要根據它中寒的情況。小建中湯全方氣滯比較突出,脘腹疼痛,脹,這些氣滯,行氣力量不足,可以加木香。兼有大便溏瀉的要增加健脾的力量,加白朮。而如果氣虛明顯,有一組基礎氣虛兼證,人參、黃耆可以結合。有黃耆建中湯,黃耆建中湯是加強了補氣作用。溫補結合,加強補氣作用。所以用黃耆建中湯,反映了小建中湯基礎上的兩個特點,一般用,一個特點是它明顯有氣虛表現,另一個是這種氣虛失去固攝特點。比如有自汗,可以用黃耆建中湯,仲景治療虛寒證和後世運用,也是這方面居多。

當歸加了以後,當歸建中湯,那是用於婦人產後氣血不和,腹痛。用當歸既能養血,又能活血止痛。

使用注意 (禁忌)

  1. 嘔吐及中滿者不宜使用。
  2. 陰虛內熱之胃脘疼痛者忌用。

建中湯它以桂枝湯相當於一個基礎,這種架構,偏於甘味,所以仲景在用桂枝湯囑嘔家不能用。胃氣上逆或中滿,中焦阻滯用甘味,甘者令人中滿,不宜使用。脘腹疼痛,屬於陰虛內熱,儘管這個方有益陰養血,以溫陽為主,也是不適合的。

相關文章:

小建中湯的功效與作用

小建中湯立方意義,治療範圍

小建中湯配方與臨床運用

當歸芍藥散和小建中湯在婦科病的運用

註:名中醫倪海廈很推的保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