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2021年1月29日 星期五

醫宗金鑑--[外科卷下臀部] 痔瘡

 醫宗金鑑--[外科卷下臀部] 痔瘡

    【方歌】痔瘡形名亦多般,不外風濕燥熱源,肛門內外俱可發,潰久成漏最難痊。

【注】此證系肛門生瘡,有生於肛門內者,有生於肛門外者。初起成〔畾〕,不破者為痔,易治;破潰而出膿血,黃水浸淫,淋瀝久不止者為漏,難痊。

斯證名因形起,其名雖有二十四種,總不外乎醉飽入房,筋脈橫解,精氣 脫洩,熱毒乘虛下注;或憂思太過,蘊積熱毒,憤鬱之氣,致生風、濕、燥、熱,四氣相合而成。如結腫脹悶成塊者,濕盛也;結腫痛如火燎,二便閉者,大腸、小腸熱盛也;結腫多癢者,風盛也;肛門圍繞,折紋破裂,便結者,火燥也;初俱服止痛如神湯消解之,外俱用 菩提露或田螺水點之。若堅硬者,以五倍子散,唾津調塗之,兼用朴硝、蔥頭煎湯洗之。頂大蒂小者,用藥線 勒於痔根,每日緊線,其痔枯落,隨以月白珍珠散撒之收口;又有頂小蒂大者,用枯痔散枯之。內痔不出者,用喚痔散填入肛門,其痔即出;隨以朴硝、蔥頭煎湯洗之。又有因勤苦勞役,負重遠行,以致氣血交錯而生痔者,俱用止痛如神湯加減服之。

又有血箭痔,生肛門或里或外,堵塞墜腫,每逢大便用力,則鮮血急流如箭;不論糞前糞後,由腸胃風熱,而兼暴怒成之。

初服生熟 三黃丸,若唇白,面色痿黃,四肢無力,屬氣血兩虛,宜十全大補湯倍川芎、參、耆服之,外用自己小便洗之,童便熱洗亦可,其血自。亦有腸風下血,點滴而出,糞前者,宜防風秦艽湯;糞後出血者,為酒毒,宜服苦參地黃丸。效後必多服臟連丸二、三料除根。

又有產後用力太過而生痔者,宜補中益氣湯加桃仁、紅花、蘇木 服之。又有久瀉、久痢而生痔者,宜補中益氣湯加槐花 、皂莢子〔火段〕末服之。如痔已通腸,污從漏孔出者,用胡連追毒丸酒服之;服後膿水反多者,藥力到也,勿以為懼。如漏有管者,用黃連閉管丸服之,可代針刀藥線之力。凡痔未破已破及成漏者,俱用卻毒湯燙洗,或用喇叭花煎湯(喇叭花即土地黃苗),日洗二次,兼戒房勞、河豚、海腥、辛、辣、椒、酒等物。有久患痔而後咳嗽者,取效甚難;久病咳嗽而後生痔者,多致不救。 方劑:止痛如神湯組成:秦艽(去苗)桃仁(去皮、尖,研)皂角子(燒存性,研,各一錢) 蒼朮(米泔水浸,炒)防風(各七分) 黃柏(酒炒,五分)當歸尾(酒洗) 澤瀉(各三分)檳榔(一分) 熟大黃(一錢二分)上除桃仁、皂角子、檳榔,用水二鐘,將群藥煎至一鍾;再入桃仁、皂角子、檳榔,再煎至八分。空心熱 服,待少時以美膳壓之,不犯胃也。忌生冷、五辛、火酒、硬物、大料、濕面之類。如腫有膿,加白葵花(去蕊心)五朵,青皮五分, 木香三分,則膿從大便出也。如大便秘甚,倍大黃加麻仁、枳實。如腫甚,倍黃柏、澤瀉,加防己、豬苓、條芩。如痛甚,加羌活、郁李仁。如癢甚,倍防風,加黃耆、羌活、麻黃、〔高〕本、甘草。如血下,倍黃柏,多加地榆、槐花、荊芥穗、白芷。如小便澀數不通者,加赤茯苓、車前子、燈心、扁蓄。

【方歌】止痛如神諸痔瘡,風濕燥熱總能防,歸柏桃榔皂角子,蒼朮艽風澤大黃。又方:田螺水組成:大田螺一枚,用尖刀挑起螺厴,入冰片末五厘,平放磁盤內;待片時,螺竅內滲出漿水,用雞翎蘸點患處,勤勤點之,其腫自然消散。

【方歌】田螺水點痔瘡效,冰片裝入田螺竅,少時化水取點瘡,止痛消腫有奇妙。又方:五倍子散組成:用川文蛤大者一枚,敲一小孔,用陰乾荔枝草,揉碎塞入文蛤內令滿,用紙塞孔,濕紙包,煨片時許,取出去紙,研為細末。每一錢加輕粉三分,冰片五厘,共研極細末,唾津調塗患處。

【方歌】五倍子散痔痛墜,堅硬腫疼立刻揮,輕粉冰片各研細,荔枝草入蛤中煨。又方:藥線組成:芫花(五錢)壁錢(二錢)用白色細衣線三錢,用芫花、壁錢用水一碗,盛貯小磁罐內,慢火煮至湯乾為度,取線陰乾。凡遇痔瘡癭瘤,頂大蒂小之證,用線一根,患大者二根,雙扣緊扎患處,兩頭留線,日漸緊之,其患自然紫黑,冰冷不熱為度。輕者七日,重者十五日後必枯落,以月白珍珠散收口甚效。

【方歌】藥線芫花共壁錢,再加白扣線同煎,諸痔癭瘤系根處,生似蕈形用此捐。又方:枯痔散組成:天靈蓋(用童子者佳。又用青線水將天靈蓋浸片時,撈出以火〔火段〕紅,再入青線水以淬之,如此七次,淨用,四錢) 砒霜(一兩)白礬(生,二兩)輕粉(四錢)蟾酥(二錢)共為極細末,入小新鐵鍋內,上用粗磁碗密蓋,鹽泥封固,炭火〔火段〕至二炷香,待冷揭開碗,將藥研末,搽痔上。每日辰、午、申三時,用溫水洗淨患處,上藥三次,上至七、八日,其痔枯黑堅硬,住藥裂縫,待其自落。

【方歌】枯痔天靈蓋〔火段〕淬,砒礬輕粉共蟾酥,入鍋碗蓋泥固〔火段〕,痔瘡新久搽皆除。又方:喚痔散組成:枯白礬(五分)食鹽(炒,三分) 草烏(生) 刺猬皮(〔火段〕,存性,各一錢) 麝香(五分)冰片(二分)共研細末,先用溫水洗淨肛門,隨用唾津調藥三錢填入肛門,片時即出。

【方歌】喚痔散把內痔呼,刺猬皮鹽麝草烏,冰片枯礬同研細,津調填入片時出。又方:生熟三黃湯 組成:生地熟地(各一錢五分) 黃連黃柏 黃芩人參 蒼朮(米泔水浸,炒)白朮(土炒) 厚朴(薑製)當歸身 陳皮(各一錢)地榆防風澤瀉甘草(生,各六分)烏梅(二個)水二鐘,煎八分,食前服。

【方歌】生熟三黃連柏參,蒼芩厚術共歸陳,榆風澤瀉烏梅草,專醫血箭痔如神。又方:防風秦艽湯組成:防風秦艽當歸生地 白芍(酒炒)川芎赤茯苓連翹(去心,各一錢) 梔子(生,研)蒼朮(米泔水浸,炒) 槐角白芷地榆枳殼(麩炒)檳榔甘草(生,各六分)水二鐘,煎至八分,食前溫服。如便秘者加大黃。

【方歌】防風秦艽治腸風,墜腫津血最止疼,四物梔蒼槐角芷,地榆枳草翹檳苓。又方:苦參地黃丸 組成:苦參(切片,酒浸濕,蒸曬九次為度,炒黃,為末,淨一斤) 生地黃(酒浸一宿,蒸熟搗爛,和入苦參末內,四兩)加煉過蜂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白滾水送下,或酒下亦可,日服二次。

【方歌】苦參地黃糞後紅,皆因酒毒熱來攻,二味酒蒸蜂蜜煉,為丸水送最有功。又方:臟連丸組成:黃連(研淨末,八兩)公豬大腸(水洗淨,肥者一段,長一尺二寸)上二味,將黃連末裝入大腸內,兩頭以線紮緊,放砂鍋內,下煮酒二斤半,慢火熬之,以酒干為度;將藥腸取起,共搗如泥,如藥濃再曬一時許,复搗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溫酒送下,久服除根。

【方歌】臟連丸用川黃連,研入豬腸煮酒煎,搗爛為丸溫酒服, 便血肛門墜腫痊。又方:胡連追毒丸組成:胡黃連(切片,薑汁拌炒,研末)刺猬皮(炙,切片,再炒黃,研末,各一兩)麝香(研細,二分)共和一處研勻,軟飯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一錢,食前溫酒送下。

【方歌】胡連追毒丸醫痔,成漏通腸服最宜,連麝猬皮飯丸服,排盡瘀膿換好肌。又方:黃連閉管丸組成:胡黃連(淨末,一兩)穿山甲(香油內炸黃) 石決明(〔火段〕)槐花(微炒,各五錢)共研細末,煉蜜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一錢,空心 清米湯送下。早晚服二次,至重者不過四十日而愈。如漏四邊有硬肉突起者,加殭蠶二十條,炒研末入藥內。乃遍身諸般漏證,服此方皆可有效。

【方歌】黃連閉管丸穿山,石決槐花共細研,能除漏管米湯送, 蜜丸麻子大一般。又方:卻毒湯組成:瓦松馬齒莧 甘草(生,各五錢)川文蛤 川椒蒼朮防風蔥白 枳殼側柏葉(各三錢)焰硝(一兩)水五碗,煎三碗。先薰後洗,日用三次。【方歌】卻毒湯洗痔漏效,瓦松甘草蛤川椒,齒莧蒼風蔥枳殼,柏葉同熬加焰硝。又方:菩提露(見臟毒)月白珍珠散、十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俱見潰瘍門)

2021年1月21日 星期四

顏德馨經驗薈萃--老年性癡呆的中醫治療

 顏德馨經驗薈萃--老年性癡呆的中醫治療


老年性癡呆是一種進行性精神衰退的疾病,臨床表現以癡呆症狀最為突出,病理改變以大腦的萎縮和變性為主,臨床包括老年性癡呆,早老性癡呆和腦血管性癡呆等。隨著人類平均壽命延長,老年人數與日俱增,本病發病率逐漸增長。

    (一)病因病機

    在古代的中醫文獻中無老年性癡呆這一病名,但根據本病的常見臨床表現,屬於醫學中的“癲狂”和“癡呆”的範疇。“癲狂”病名首見於《內經》,《靈樞?癲狂》篇說:“癲疾始生,先不樂,頭重痛,視舉,目赤,甚作極,已而煩心”,“狂始發,少臥不飢,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尊貴也,善罵詈,日夜不休”,與本病所出現某些症狀相似。明代張景岳則將“癲狂”與“癡呆”合為一篇,並首先提出了“癡呆”病名,指出“癡呆症凡平素無痰而或以鬱結,或以不遂,或心思慮,或以疑惑,或心以驚恐漸致癡呆,言辭顛倒,舉動不經,或多汗,或善愁,其證則千奇百怪,無所不至”,“此其逆氣在心,或肝膽二經”。清代陳士鐸《辨證錄》則立有“呆病門”,不僅對呆病症狀描繪甚詳,並分析其成因是“大約其始也,起於肝氣之鬱”。至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論述了老年癡呆的機理,認為“靈機記性在腦”,“高年無記性者,腦髓漸空所致。”

    近代老年醫學的迅速發展,對本病的基礎研究和臨床報導日益增多,但由於受到古代傳統觀念的結束,大多數都傾向於腎虛中尋找答案。認為人的精神思維,記憶及聰明智慧等與腦密切相關,根據《靈樞?海論》說:“腦為髓之海”。“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以及《醫學心悟》“腎主智,腎虛則智不足”的論述。很多學者都十分強調髓海不足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因素。

    近年來,我們在探討氣血與衰老關係的同時,從理論上,臨床上和實驗中證實了“老年性癡呆”與“瘀血”直接相關。因為老年人隨著增齡,長期受到七情的干擾,或以思慮不遂,或以悲喜交加,或以惱怒驚恐,皆能損傷心脾肝腦,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和陰陽失於平衡,進而產生氣血乖違,氣血瘀滯,蒙蔽清竅,神誌異常而發為癡呆。因此,“純者靈,雜者鈍”的觀點,是我們對老年性癡呆病機的理論研究及防治的主導思想。

    我們在臨床及實驗中也證實,老年性癡呆以腦血管性癡呆為多見,因大腦持續缺血與代謝損傷而出現感知,記憶,抽象概括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等嚴重障礙,它主要與腦循環障礙,全腦缺血有關,並且全腦血流量的降低程度與癡呆的嚴重程度成正比,這給瘀血學說以有力的支持。

    (二)辨證論治

    老年性癡呆症,現代醫學雖有老年性癡呆,早老性癡呆,腦血管癡呆之分,但就中醫辨證分析,則表現為虛實兩個方面。虛主要是腎虛和氣血虧虛,實主要是瘀血,痰火。因此治療中必鬚根據虛實的孰輕孰重而分別施治。而且應認識到本病呈慢性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應該根據不同症狀耐心調治。

    1.補腎填精法

    這是一種傳統的治療方法。《內經》說:“腦為髓之海”。腎主骨,生髓,上通於腦,臨床上腎虛患者常有腦功能減退。有人實驗證實,補腎中藥是通過調節“腦──垂體軸”而發揮治療作用,臨床上對腦發育不全的患兒,採用補腎法可促使大腦發育,說明補腎可以健腦。因此運用補腎填精法可使老年人腦功能減退得到改善。治療本病常用方劑如龜齡集、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右歸丸等,藥用熟地、萸肉、懷山藥、龜板、鱉甲、何首烏、枸杞子、當歸、仙茅、補骨脂等。經驗方桑女三甲湯以及養陰益腎湯對腦血管性癡呆早期有效,可以選用。

    2.活血通竅法

    《醫林改錯》說:“夫人身之血氣也,精神之所依附者,並行而不悖,循環而無端,以成生生不息之運用爾”,“故血亂而神即失常出” 。由於氣血乖違,凝滯腦氣,瘀滯清竅,故見躁擾不安,惱怒多言,或呆滯少語,妄思離奇,面色晦黯,胸脘苦悶,頭暈心悸,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脈沉澀等,即王清任所謂“乃氣血凝滯腦氣,與臟腑氣不按,如同作夢一樣。”習用癲狂夢醒湯合通竅活血湯加減。

    3.益氣養血法

    氣血是神誌活動的物質基礎,故有“神為血氣之性”之說,氣血充盈,才能神誌清晰,精神充沛。《靈樞》說:“血脈和利、精神乃居”。指出了血氣與神誌密切相關,老年人由於氣血兩虛,腦失所養而出現健忘、智力減退、甚則癡呆。即沈金鰲所謂“心血不足,神不守舍”,臨床表現為終日沈默,不飲不食,說前忘後。生活不能自理,面色蒼白,氣短乏力,小溲自遣,舌淡脈細。可用益氣聰明湯加減。

    4.清熱滌痰法

    清代名醫陳士鐸說:“呆病其始也,起於肝氣之鬱……而痰不能消,於是痰積於胸中,盤踞於心外,使神不清而成呆病矣。”老年人情懷不遂,生濕化痰,痰濁鬱而化熱上擾清竅,常見心情煩躁、言語嚕嗦或多疑善慮,頭痛失眠,甚則哭笑無常,忿不欲生,喉中痰鳴,舌質暗紅,舌苔黃膩或白膩,脈弦滑或弦澀,治當清熱瀉火,滌痰開竅,方用黃連溫膽湯加減。

    老年性癡呆病程長,在治療中單純的虛證和實證較為少見,往往表現為虛實挾雜。因“頭者,精明之府”《素問?脈要精微論》。《靈樞?大惑論》及《海論》、《口問》將視覺、聽覺以及精神狀態的病理變化與腦密切聯繫起來,然而,元神之健全必須依賴“髓充滿”(腦為髓海)“空竅清”(腦為清竅之府)和“腦絡通”(頭為諸陽之會)作為生理活動的基礎,一旦邪客於腦(主要是瘀、痰)難免竅蒙、絡阻,加之老年腦髓漸空,勢必導致虛實挾雜,元神失其健全。出現精神、意識、思維方面的病理變化,這就是“雜者鈍”之關鍵所在。所以在治療中必須邪正兼顧,益氣化瘀,補腎健腦並用。

    另外,由於腦血管性癡呆中60—80%會患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腦動脈硬化、高血脂症,因此積極治療原發病,並適當參加運動和練氣功,對本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意義。

    (三)診治方法

    《醫參》謂:“腦髓純者靈,雜者鈍”。腦位於顱內,由精髓匯聚而成,其性純正無邪,人體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唯有氣血不滋養,精髓純正充實,才能發揮“元神之府”的功能。人至老年,“形氣雖衰,心亦自壯”,形衰則氣虛,心壯則氣鬱;氣虛、氣鬱均可引起血流不通暢而導致血瘀。若瘀血隨經脈流入於腦,與業髓錯雜,致使清竅受蒙,靈機呆鈍,則出現表情癡呆、神識不清、癲狂時作諸症。同時,由於瘀血內阻,使腦氣與臟氣不接,氣血無法上註於頭,腦失所養,日久則精髓逐漸枯萎,故而病情進行性加劇。臨床所及,老年性癡呆患者俱有顏面、四肢老年斑、鞏膜瘀絲累累、肌膚甲錯、舌紫或兼紫斑等典型瘀血指徵,近代實驗室研究亦發現老年性癡呆大腦呈瀰漫性腦萎縮,腦回變窄,腦溝增寬,神經細胞內脂褐質增多,神經原維纏結和顆粒空泡變性,均證實本病與瘀血相關。

    根據“雜者鈍”的病機,治療老年性癡呆當忌蠻補,張景岳謂:“瘀血有所留及,病久至羸,似乎不足,不知病本未除,還當治本”,瘀血是導致老年性癡呆的主要病因,瘀血不去,盲目進補,必然反招氣血壅滯,加重其害,治當疏通脈道,祛除瘀血,俾氣血暢通,腦得其養,故對證屬腎虛精虧或氣血不足者,每在辨證論治基礎上,加入川芎、紅花、赤芍、桃仁等,以暢通脈道澀滯,祛逐瘀血隱患,並能消除補藥粘膩,為補劑發揮效能掃清障礙;而對瘀血症明顯者,則輒取桃紅四物湯、通竅活血湯、癲狂夢醒湯等化裁。臨床習加水蛭以搜剔宿瘀,《本草經百種條》謂:“凡人身瘀血方阻,當有生氣易治,阻之久,則無生氣而難治。蓋血既離經,與正氣全不相屬,搜之輕藥,則拒而不納,藥過峻,又反能傷未敗之血,故治之極難。水蛭最喜食人之血,而性又遲緩善入,遲緩則生血不傷,善入則堅積易破,藉其力以攻積久之滯,自有利而無害也”,臨床驗證,確有效果,臨床組方,習以菖蒲、蒲黃為配,菖蒲芳香開竅,蒲黃破血通絡,二味同投,則有活血醒腦之功,通天草輕清上逸,能引藥入腦,各型均以之為使,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顏德馨經驗薈萃--男科病辨治心法

 

顏德馨經驗薈萃  --男科病辨治心法


顏老治難證,喜從氣血辨證,然後施治,遵《內經》經旨,天癸至,陰陽和,故能得子;肝氣衰,筋不能用;腎氣衰,天癸竭,精少,形體皆極。故治男科病以“氣脈常通,腎氣有餘”為指歸,臨床頗有所獲,引為辨證論治心法。

    (一)宗筋所聚肝脾衝任並相主之

    宗筋的概念,最早在《內經》中就有記載,但以往很多文獻,均將其說成陰莖。顯然,這是不夠全面的。其泛指男性的外生殖器,病機所涉經絡臟腑包括肝、脾、衝、任,與肝尤為密切。這不僅因為足厥陰肝經環陰器,肝者筋之合,筋聚於陰器之緣,更重要的是肝主情志。《素問?痿論》指出:“思想無窮,所原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故下經曰,筋痿者,生於肝,使內也。表明以肝為中心的情志活動與男科疾病機緊密相關。如肝藏血,血舍魂,肝經血熱,相火悖動,魂不守舍,厥氣客於陰器,淫邪發夢接內,則為遺精。腎主閉藏,肝司疏泄,疏泄太過,閉藏不及,一經交會,精已失控,出現早洩。欲用而難施,隱由而難言,肝為將軍之官,筋乃卒伍,將軍無能,卒自不聽命,而致陽痿。慾念不已,忍精不洩,肝氣鬱結,陽事易動,舉而難到,致使強中。其次,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陽明主潤宗筋亦為一端。精生於谷,精化為氣,故而脾胃病與精液的質量關係密切。如嗜甘啖肥,濕熱下注,擾於精室,精濁混處,引起精稠難於液化,精子活動率下降。濕火相並,客於精竅,脈絡受損,血不循經,則為血精。腎藏五臟化生之精,脾胃化源匱乏,精無資生之本,出現精少稀。再者,衝脈為經脈之海,又名血海,其脈與任皆起於胞中,外應氣街,與陽明合於宗筋,循人身之前與足三陰經並行腹裡,內聚精血,是天癸發生之源。衝任為病,逆氣而裡急,或為陽痿,或為陰潰,痿者莖疲垂而不起,潰者囊木腫而不仁。

    (二)腎備二氣調攝陰陽開合有致

    腎備陰陽二氣,原夫人之生,本水火相守之局,具動靜開合之機,陰陽互根,彼此遞化。在於男子,則精氣尤為至寶。精為陰之至醇,氣為陽之至剛;精乃陽之歸宿,氣乃陰之運養;蓋惟其陽有歸宿,故能守而不離,陰有運養,故能生而不乏;惟精為陰之至醇,故能感陽而動,氣為陽之至剛,故能得陰而密。如果則守者自守,洩者自洩,守洩之間,各盡其妙。腎屬坎卦,坎以中陽為體,以外陰為用。論生化則精能生氣,氣亦能生精;論運用則氣能禦精,而精不能御氣。所以人身之陰陽,常處在“體用”的不平衡狀態,守腎之體當施以補,伸腎之用當治之以通。葉天士提出通補兼施則為男科疾病的治療開了一大門徑,將張景岳“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之說,更推進了一步。

    (三)論治求本平衡之法獨擅其長

    中醫治病,基於《內經》“陰平陽秘”之論,強調疾病的發生就是陰陽失調。故力主“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也即所謂“病者不平,醫者平其不平而已”。其中,活血化瘀療法能通過氣血來調整機體的反應性,保持內環境的穩定,從而改善全身以及局部,這就是“衡法”治則的基本原理。男科疾病的基本症狀大多具有神誌異常和性情乖戽,顯然與心、肝兩經關係尤為著。心主血脈、主神明;肝藏血,主條達;這兩臟功能衰退或異常時,症狀複雜,出現的瘀血指徵亦較多。這類患者除突然精神刺激可引起氣血逆亂外,亦可因病失治、誤治而致。一般病程較長,大凡影響生化之源而產生血瘀;或新瘀失宜,瘀潛竅絡,著而不去。緣於氣脈布及周身,所見症狀已超過生殖與性的局限範圍。對此,臨床常用“衡法”奏效。因“衡法”既能流通氣脈,使已病器官得到恢復或改善,令其逐漸發揮正常生理功能。蓋血衰則形萎,氣敗則形壞,凡氣脈有所不達,則必隨所在而各見其偏廢之病,氣脈常通,形質乃復。“衡法”又能調整神經的興奮和抑制,消除致病因子對正常功能的擾亂,重建內環境平衡,不但有顯著的治療作用,還具有積極的預防效果,洵非虛語,應合《內經》“血脈和利、精神乃居”之旨。


名老中醫王琦 經驗集--治療陽痿的經驗

 名老中醫王琦 經驗集--治療陽痿的經驗

陽痿是男性常見病,發病率較高,王氏對陽痿診治頗多研究,療效顯著。

(一)尋求病因辨病與辨證結合陽痿既可獨立出現,又可因原發性疾病而繼發。其病因可涉及精神心理因素、血管病變、藥物因素、神經系、內分泌系、局部炎症以及吸煙、飲酒等多方面,故全面分析成因,系統地結合辨證和辨病,進行針對性治療是提高療效的首要一環。臨床所見,若情緒悲傷、憂鬱、恐懼、緊張、初次性生活失敗等精神因素所致,則多為精神心理性陽痿,主要表現為肝氣鬱結不舒,治當重在調肝、暢達氣機。血管性陽痿,多緣於動脈、靜脈血管病變引起,常有瘀血證徵象,宗王清任“氣血通治,何患不除”之旨,運用活血化瘀之法,或於通絡興陽藥中加入活血之品。甲狀腺機能減退等所致內分泌性陽痿,往往病情發展緩慢,可見畏寒、身疲倦怠、少汗等症狀,其證多屬命門火衰,治則重在溫腎壯陽。至於前列腺及泌尿系感染後局灶炎症所致的陽痿,常以陰囊潮濕、甚則腫痛、肢體困倦、心煩口苦、小便短赤、苔黃膩等為主症,當屬肝膽濕熱,治在清利濕熱為要。臨床中由藥物引起的陽痿亦不少見,如西藥鎮靜劑的安定、利眠寧等,抗高血壓的胍乙啶、利血平等,抗潰瘍藥甲氰咪呱等。若不加分析,但見陽痿則予參附、鹿茸、陽起石等燥烈之劑,久則火愈盛而水益涸,危害甚多。臨床亦有些特殊病例有辨證不及者,王氏曾治一陽痿病人,久治不愈,後經造影檢查,診斷為“陰莖動靜脈瘺”,建議手術治療,可見不是所有陽痿都是依靠藥物獲愈的。總之,尋求病因,結合證候,細審病情,始可心中有數,切中肯綮。

(二)注重體質因人制宜人之形體有肥瘦、氣血有多寡、性格有剛柔、臟腑有強弱、陰陽有厚薄,雖是性功能減退,亦有著體質的差異。正如《類證治裁》云:“或先天稟弱,或後天食少,亦有濕熱下注,宗筋弛縱,而致陽痿者……傷色欲者須辨水衰,水衰者真陰虧乏……火衰精氣虛冷……”。王氏臨證治痿與改善體質同時進行,藥物治療與飲食調養互用,如此常可收到滿意效果。如面生痤瘡、陰囊潮濕、舌苔黃膩的濕熱體質,臨床發病較多,治療常以萆、地龍之屬,滲濕清熱,同時輔以冬瓜粥飲食調養;體型肥胖、口中粘膩、目胞微浮、肢體沉重懶動、舌淡體胖大的痰濕體質者,當以茯苓、蒼術、荷葉、蒲黃為主藥的輕健膠囊(自製)化痰消脂,配以食薏米粥、茯苓餅健脾祛痰;如面頰紅絲赤縷、膚色暗滯或見斑點、舌質紫絡隱現的瘀血質者,又當以四物湯通血流,加牛膝、水蛭活血通絡,並宜常食桃仁泥;陰虛體質的陽痿患者,多有煩熱、面目潮紅、目睛乾澀、口燥舌紅少苔,乃由陰不涵陽所致,陽無陰充,陰莖亦可痿而不舉,治之可用天門冬、麥門冬、生地、女貞子、枸杞子等滋陰潤燥,平時,可選食銀耳羹、蟲草燉水鴨、龜肉等,收養陰之功。寧夏王某患陽痿20餘年,疊治不效,每日面部烘熱、煩躁,王氏囑日服羚羊散2支(每支05克),2周後不料亢熱諸症得除,且陽痿竟得痊癒。

不同年齡體質特性的陽痿,調治亦有區別。王氏指出:年輕的陽痿患者體質多偏濕熱、陰虛,治當側重祛濕熱或養陰潤燥。年高之人性欲減退,陰莖勃起無力,多源於腎氣或腎精虧虛,當滋補肝腎,可用菟絲子、五味子、枸杞子、蛇床子、肉蓯蓉、巴戟天;食療常服何首烏粉、蓯蓉泡茶、蝦米海味等。

(三)治重調肝以疏泄為主陽痿論治既往多偏重於腎,臨床雖有濕熱、情志所傷之因,但有人因守前人“命門火衰”之說,竟施人參、馬鞭、海狗腎溫陽之品,致使不少患者內火上炎、口乾舌燥、鼻衄齦腫,陽痿依然。

王氏在臨床中,從調肝、疏肝、瀉肝、養肝入手,使不少患者雄風重振,故提出“陽痿從肝論治”的觀點。

陽痿從肝論治,緣由前陰與肝筋關係密切。足厥陰肝經循陰股入毛中過陰器,抵少腹,足厥陰經上結于陰器,若經脈為病,陰器不用。其次陰莖勃起依賴肝血。《養生方》謂陰莖勃起的怒、大、堅、熱表現是肝血充盈的結果。《素女經》亦謂“玉莖不怒……怒而不大……大而不堅……堅而不熱”乃是肝血不充。肝病又可使性欲淡漠、陰莖勃起無力。王氏臨證從調肝活血或清肝經濕熱等著手,基本形成了一系列促進性功能恢復的用藥規律。

1 肝氣鬱結案:
王某,25歲。身體素壯,已婚3年,初次性生活失敗而受女方冷落,肝失疏泄,陰莖不起,性欲隨之低下,女方提出離婚,極度悲觀。舌質淡紅,脈細弦。證屬肝郁不解,宗筋弛緩。治宜疏肝解鬱,四逆散加味:柴胡15克、枳實10克、赤芍20克、蜈蚣2條、露蜂房10克、九香蟲6克、遠志10克、白蒺藜20克。服藥7劑,性欲明顯增強,陰莖勃起2~3分鐘,再進7劑,同房可持續3~5分鐘,出現婚後未曾有過的性生活滿足。隨訪半年,性生活協調。

2 肝經濕熱案:
楊某,35歲。婚後一年陽事日衰,舉而無力,平時嗜酒,陰囊潮濕,曾服溫腎壯陽藥後,口舌生瘡、口苦、面生痤瘡,脈弦滑,舌苔黃膩。此屬濕熱內盛,流注肝經,宗筋弛縱。治宜泄肝經濕熱,苦味堅陰,用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6克、梔子6克、黃芩10克、柴胡10克、生地15克、車前子10克、澤瀉10克、甘草3克、地龍10克,另用羚羊散每日一支(每支05克)。服藥7劑,痤瘡、口苦漸消,改用龍膽瀉肝丸合湯劑,柴胡10克、白芍10克、枳殼10克、炙蜈蚣2條、地龍10克、甘草6克。4劑後性機能明顯好轉,陰莖勃起達10分鐘,囑再進4劑,以鞏固療效。

3 肝血瘀阻案:
王某,30歲。自訴兩年前腰外傷,嗣後陰莖勃起漸漸無力,並見脫髮,舌暗淡、苔薄黃,脈沉弦。乃屬瘀阻脈絡,治予活血行氣祛瘀:柴胡15克、枳實10克、白芍10克、赤芍15克、露蜂房10克、炙蜈蚣2條、川牛膝15克、水蛭6克。服5劑後,晨起及夜間陰莖勃起而不堅,原方加肉蓯蓉15克、丁香3克、紫梢花3克、續進10劑,勃起堅硬,房事持續時間7~8分鐘。一月後來院告之,性交可持續半小時。前後服藥15劑,性功能複常。

陰莖痿而不起,起而不大,大則不堅,堅而不久,疏肝、調肝、養肝為治療要義,可以四逆散、逍遙散、柴胡疏肝散為主方;或加蜂房、蜈蚣、九香蟲通絡走竄興陽之道;或加遠志、菖蒲堅壯陽道;或加肉蓯蓉、覆盆子、巴戟天以助持久;或加韭子、烏賊骨、雞內金以治早洩。

(四)不惟藥石兼顧諮詢指導心理障礙是陽痿發病的最常見的因素。王氏論治陽痿時既不純依賴藥石,又非常重視針對性心理諮詢和性行為指導的配合。對精神障礙或性知識缺乏而引起的陽痿患者,注重瞭解性欲要求的高低、性交的方式、體位元、房事的頻度、勃起的程度、持續時間、射精與否、滿足感如何和住房環境等。首先據不同情況進行疏導,排除干擾,創造適宜性生活環境,情緒悠悠舒緩,即“必先和氣,陰莖乃起”。其次不同患者應採用具體的性交體位變換,以尋求適合自身的性交體位。第三要重視性技巧的改善,提倡性事前夫妻的愛撫,《玉房指要》說“凡禦女之道,務欲先徐徐嬉戲”,性欲感動而興奮,從而使陽痿患者重新獲得性生活的滿足和快樂。有關內容在《醫心方》、《廣嗣紀要》等書中均有詳細記述,一直作為治療陽痿的有效方法,這裡不再贅述。
------------------------------------------------

陽痿案
(一)肝氣不舒案
張某,男,35歲,幹部。婚後1年餘,自覺性功能有所減退,陰莖舉而不堅,甚則痿軟,難以交媾2月。患者身體素壯,無慢性疾患,1年前結婚,長其妻12歲,曾因要求房事遭拒,遂鬱鬱不舒,漸失同房興致,自覺勃起差,2月來雖有多次同房,但覺無強烈欲望,陽具雖能勃起,但痿軟早,不能完成房事過程,伴見胸悶不舒,太息頻作,舌質紅、苔薄,脈弦。證屬:肝氣悶鬱,氣機不暢,陽事不興。治以疏肝理氣。四逆散加減:柴胡12克、白芍10克、枳殼12克、當歸10克、白蒺藜24克、路路通6克、蜈蚣1條、砂仁3克、黃柏6克。另配合心理疏導,服藥4劑後同房時陽具勃起無恙,7劑後同房陽具舉而堅,盡興而愈。

[評析]王氏認為陽痿多與情志有關,因此臨證治療時,應詳問病史,瞭解病情特徵。應以心理和藥物配合治療,醫生須對病人關心、同情、鼓勵,使病人消除思想上的障礙,樹立信心,正確對待疾病。本例乃因病人情志不遂,氣機不暢,抑鬱傷肝,以致肝氣鬱結,治應疏肝解鬱,不宜香燥太過傷氣,而應理氣不傷陰液,重在調理肝氣治痿,可“疏其氣血,令其條達,而至和平”。

疏肝理氣用四逆散、逍遙散加減。方中柴胡升陽而疏肝,順其條達之勢,發其鬱遏之氣;當歸、白芍養血柔肝;路路通、白蒺藜、蜈蚣入肝,善行走竄通絡,解除攣縮;砂仁理氣醒脾,以健脾胃,有治痿獨取陽明之意。諸藥合用共奏疏肝解郁,條達氣機之功。氣機暢達,氣血充盈,血脈通暢使宗筋得以濡養,則陰莖舉而堅。

(二)肝腎不足案
劉某,男,24歲,工人。婚齡1年,婚前有頻繁手淫史,婚後覺性功能差,舉而不堅,性交只能持續1分鐘。半年來陰莖完全不能自主勃起,夜間及清晨偶有勃起。診見:腰膝酸軟,頭昏耳鳴,失眠多夢,偶有遺精,舌紅少苔,脈虛弱無力。證屬腎精虧虛,水不涵木。方用六味地黃丸合一貫煎:大熟地12克、淮山藥10克、山萸肉10克、雲苓10克、枸杞子12克、川楝子6克、仙靈脾15克、露蜂房10克,藥服7劑,已能勃起,但性交時仍很快射精,上方加刺猥皮10克、金櫻子10克、芡實10克,再進14劑,陽痿基本痊癒。

[評析]該例多因房勞過度,耗傷腎精,精不生血或思慮過度,肝血暗耗,血不化精,肝腎虧虛。治宜肝腎雙補,使精血互生,宗筋得以滋養,則陽痿自愈。

(三)毒致痿案
王某,男,28歲,建築工人,1997年6月3日初診。陰莖不能勃起2年。在北京數家醫院服用中藥數百劑無效。患者24歲結婚,1994年因精神病,服用多慮平、氟氮嗪、泰爾登、佳靜安定等多種抗精神病藥,陰莖漸不能勃起,1995年離婚。家族有精神病史。現精神症狀基本控制(仍服用抗精神病藥),陰莖不能勃起,寐差,大便秘結,小便可。舌質淡紅,苔黃,脈弦滑。

體查:外生殖器正常。中醫診斷:陽痿(肝鬱血瘀,熱毒內蘊)。西醫診斷:藥物性陽痿。治法:疏肝活血,解毒安神。處方: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15克、香附10克、枳殼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生甘草6克、茯苓10克、遠志10克、白蒺藜30克、磁石20克、羚羊角粉(沖服)03克。

二診(1997年6月10日):服上方7劑,患者有性意識則陰莖能勃起,但勃起不堅,寐不佳,大便仍乾,4~5天1次,舌質淡紅,苔黃,脈弦滑。續以前方,加石菖蒲10克、肉蓯蓉30克、決明子15克。

三診(1997年6月17日):服上方7劑,患者陰莖勃起正常,大便2~3天1次,寐不佳。舌質淡紅,苔薄黃,脈弦。擬用前方加減:柴胡10克、枳殼10克、赤芍10克、炙甘草6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遠志10克、茯苓10克、白蒺藜30克、石菖蒲10克、酸棗仁15克、丹皮6克、桃仁10克。

四診(1997年6月26日):服上方7劑,患者陰莖勃起正常,大便2天1次,仍訴寐不佳。

舌質淡紅,苔薄黃,脈弦。擬交泰丸加味:川連6克、肉桂3克、延胡索10克、法半夏10克、蟬衣30克、琥珀粉(沖服)3克。

[評析]本案以陽痿為主症,病史2年。陽痿有功能性和器質性之分,醫多從驚恐傷腎、命門火衰、氣血虧虛、肝鬱氣滯分證。王氏認為,藥毒所致者論述較少,主要是藥石所致。現代醫學認為,抗高血壓類、抗精神病類、抗雄激素類藥物,可影響性欲。本案即為抗精神病類藥物所致。抗精神病類藥物可抑制雄激素對大腦的性興奮刺激作用。中醫辨證為肝鬱血瘀,熱毒內蘊。用柴胡疏肝散疏肝活血,加白蒺藜、茯苓、遠志、磁石安神定志,羚羊角粉涼血解毒。二診,患者陰莖有性意識則陰莖勃起,大便乾結,寐不佳。王氏認為久病耗傷精血,故大便乾結。加肉蓯蓉、決明子,補腎陰、清肝熱,通便,石菖蒲醒神開竅,振奮性神經。三診,患者陰莖勃起正常,大便有改善,寐不佳。王氏在前方基礎上,去肉蓯蓉、決明子,加桃仁、丹皮以通瘀,以改善陰莖供血環境。四診,患者陰莖勃起正常,仍夜寐欠佳,乃加延胡索、法半夏、蟬衣、琥珀粉四味,安神鎮靜而獲效機。

董廷瑤 經驗集--培土生金法在臨床應用的體會

 

董廷瑤 經驗集--培土生金法在臨床應用的體會


培土生金法是祖國醫學在臨床應用的一種治則,常用於疾病後期見有脾虛肺弱、大便溏泄、胃納不振、中州不能散精上布者,可根據土能生金的五行學說,用本法治療。臨床上遇到這類病案不少,如小兒肺炎後期,炎症不能吸收,羅音始終存在,以及肺癰空洞,久久不能癒合者,在辨證之下,應用培土生金法,效果很好。今舉二案:例一陳某,男,15月齡,住院病史摘錄:患兒發熱咳嗽氣急2天,腹瀉1天(共4次,為不消化物)。體檢:身熱385℃,毛髮稀疏,營養較差,有明顯方頭,形體消瘦,肝觸及,咽充血。X線示右下支氣管肺炎。白細胞15100/mm3,中性40%,紅細胞375萬/mm3,血色素105g/dl。

診斷為支氣管肺炎,佝僂病。經用多種抗生素後熱退,但肺中濕羅音仍不消散,X線示右下肺炎尚存。乃停用抗生素,改服中藥。症見疳久脾虛,消化不良,形色枯萎,毛髮稀疏,經治身熱雖和,咳嗽痰多,羅音未消,舌苔厚膩,針四縫穴有多量粘液,此乃肺脾兩虛,標本俱病,病已後期。《內經》謂:“飲入于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標症已去,肺氣未複,以脾虛不能散精上布。治療應重治本,消疳健脾。處方:黨參45克、炒青皮45克、佛手45克、炒于朮6克、清甘草24克、陳皮3克、薑半夏9克、醋炒五穀蟲9克、神曲9克。服藥6劑,中土漸複,大便已調,面色豐潤,唯舌心膩,脾運未健,再以培補脾胃。處方:黨參6克、炒于朮6克、炒青皮6克、炮薑15克、陳皮3克、煨木香3克、焦甘草3克、煨肉果9克、神曲9克,再服4劑。藥後疳清脾健,土能生金,肺氣一足,其痰自消。形豐色潤,毛髮亦澤,胸透肺炎已消失,於1月22日痊癒出院。此補脾即所以杜其生痰之源,是亦前人“見痰休治痰”,治病求本之謂也。

例二沈某,男,4歲,住院病史摘錄:患兒發熱咳嗽氣急2天而入院。體檢:身熱39℃,面色蒼黃,外貌貧血,形體消瘦,咽略紅。X線示右上肺內側浸潤及液平(1~2前肋間隙,直徑約2 cm圓形透明區)。血檢:紅細胞240萬/mm3,血色素5g/dl;白細胞6500/mm3,中性50%,淋巴48%,診斷:肺膿瘍;繼發性貧血。經抗生素治療後,熱毒已退,續用抗生素及體位引流等,效果不佳。右上肺空洞依然存在,因考慮患兒體弱,不宜外科手術,故由中醫治療。觀其舌苔厚膩,口氣臭濁,腹部膨滿,毛髮焦枯,拔之易起,針四縫穴有粘液,脈軟滑。症屬肺癰,素有疳積,脾虛已久。擬肺脾同治。處方:陳皮3克、寒食曲9克、醋炒五穀蟲9克、薑半夏9克、冬瓜子9克、杏仁6克、生米仁24克、魚腥草12克、炒青皮45克、川象貝各45克。服藥4劑,腹滿漸軟,面色較潤,舌苔已化,口臭亦減,針四縫穴粘液量多,再以扶土,脾胃既和,肺氣亦複。處方:太子參45克、焦白朮9克、茯苓9克、醋炒五穀蟲9克、寒食曲9克、薑半夏9克、懷山藥9克、清甘草3克、陳皮3克、魚腥草12克,再服5劑。藥後脾胃已健,形色轉潤,毛髮亦澤,腹軟便調,舌潔脈和,針四縫穴粘液已少。再以補土生金法。上方白朮易于朮,去五穀蟲、寒食曲、魚腥草,加炒穀芽9克、炒米仁12克、百合9克、炒扁豆9克。5劑後口臭除,肺膿瘍情況已好轉,諸恙均和,惟大便先乾後溏。調治2周後胸透示肺膿瘍空洞消失,周圍無明顯炎症可見,面色紅潤,形神活潑,再連上方數劑後痊癒出院。

其初起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致蓄結癰膿,雖迭經西醫治療,然其空洞依然不消。中醫會診時見其形瘦面黃、毛髮稀枯,以為肺癰病程久長所致,故按常法處理,但效果不佳。經詳細辨證,結合舌苔厚膩、口氣臭濁、腹膨有蟲、便泄不化等,特別是針四縫穴只有粘液,顯系疳積明征,且其病根較深。推知當是疳積在前,肺癰在後,疳積為本,肺癰為標。補脾消疳,培土生金,得到了預期療效。

六、氣機理論在臨床的應用
有關人體氣機的斡旋、運轉、升降、開合等內容,是祖國醫學學術思想中的精華部分之一,對於臨床上的辨證立法與制方用藥均有一定的意義。早在《內經》中有云:“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故“無不出入,無不升降”;認為“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素問·六微旨大論》),充分說明了氣機的動靜在生命過程中的重大作用。金元時期的補土學派,特別重視脾胃作為一個氣機升降的樞紐,分析了升降失常的病機及治法,使氣機學說得到很大的發展。其後不少前賢陸續有所發揮,對於我們今天不無啟發。下面,通過幾個病例的辨證施治來談談董氏對氣機學說的見解。

(一)疏達樞機李某,男,7歲。1974年8月22日初診:患兒因脘腹疼痛,久治無效,後服小建中湯,其痛始解。然近日低熱陣發,脘腹又見作痛,出汗較多,納少作惡,脈細帶弦,舌苔薄白。原屬土虛裡寒,今又熱結少陽。故擬小建中小柴胡合方以溫建中土,外達樞機。處方:桂枝24克、白芍9克、生薑3片、紅棗3枚、清甘草24克、飴糖30克(沖)、黨參45克、柴胡45克、條芩45克、半貝丸9克(包),4劑。藥後再診:低熱已平,腹痛大減,原法既效,仍予前方。7劑。藥後諸症均愈,隨訪未見復發。

按:氣機之條達通暢是人體維持正常生理的條件之一。若有外邪侵犯,在產生種種病變的同時,亦必阻滯氣機;因此,疏解達邪在治療不少外感病中是一個基本治則。尤在伏邪潛藏的情況下,只有逐步疏鬆透達,轉動氣機,才能使邪外解。吳又可達原飲之類用檳、朴以疏達氣機,即是此理。同樣的,少陽樞機不利時亦可見;仲景柴胡諸方及後世溫膽、清膽之屬,亦為疏通氣機而和解泄邪。本例則是另一情況,因患兒久久腹痛裡急,曾投小建中湯而得初安,其後腹痛又作,伴有低熱作惡,脈弦,從氣機動靜分析,乃太陰寒邪勢欲外解,而少陽樞機阻結不利。

故宗經旨:“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傷寒論》102條),即予小建中小柴胡合方,一以溫裡散寒,一以和解少陽,使寒邪隨氣機之條達而疏泄外解,其症自愈。

(二)開合得宜袁某,男,7歲,門診號22747。1981年10月14日初診:久哮有根,歷年必發,現咳多而喘,喉癢嗆嗽,夜間尤甚,面色不華,便下澀滯,脈濡帶滑,舌苔薄而膩。為寒飲在肺,氣上沖逆,治宜化飲止嗽。處方:細辛2克、乾薑3克、五味子2克、陳皮3克、半夏9克、紫菀9克、款冬花9克、蘇子9克、百部9克、甘草3克,7劑。二診:喘哮已平,夜半尚有咳嗽,胃納已增,大便通調,舌苔薄潤。二陳湯加杏仁、百部、紫菀、款冬花等續服而安。

按:肺氣之功,在於宣肅。外邪內飲,必發咳嗽喘逆、痰阻不爽諸症,其治當在宣肅。古方中有疏宣肺氣為主者,如麻黃湯、三拗湯、麻杏石甘湯之類;有以清肅降逆為主者,如定喘湯、蘇子降氣湯諸劑。臨床根據症情,掌握肺氣之宣肅開合而給以適當的處治,是取得療效的一大關鍵。本例之病,宿哮已久,裡有伏飲;而其證候表現重在嗆嗽夜甚,咳多而喘,故應以化飲降逆、溫肺散寒為治。主方取二陳湯、止嗽散之意,以蘇子、百部、紫菀、款冬肅肺止咳,陳皮、半夏化痰降氣;比較特殊的是配入乾薑、細辛、五味子三藥,以乾薑、細辛升散而祛寒,五味子斂肺而平喘,是仲景用於痰飲喘咳之要品。本方諸藥,升降兼顧,開合得宜,故其喘哮旋平。

(三)升清降濁張某,男,1歲,住院號250202,1981年3月9日一診:患兒發熱腹瀉已近一月。現症泄瀉不止,發熱未清(38℃左右),舌紅少苔,唇朱口燥,食納尚可,腹滿脹氣,腸鳴轉矢,小溲不多,四肢清冷。通過補液,啼哭有淚。經西醫按消化不良症治療後,病情有所減輕,但仍內熱下泄,細察之下,此為虛中夾實,升降失職,病勢尚處反復。法當升清降濁,泄熱和瀉,略扶其正。處方:煨葛根6克、條芩45克、廣木香3克(後下)、懷山藥10克、米炒黨參6克、扁豆衣9克、炒枳殼45克、花粉9克、銀花9克、乾荷葉30克,3劑。二診:熱毒已淨,形神活潑,舌潤口滋,四肢溫和,腹滿較軟,矢氣減少,大便成形,小溲通長,但胃納不振,偶有嘔惡,病情好轉,再以清養和中。處方:皮尾參45克(另燉)、生扁豆9克、懷山藥10克、銀花6克、清草3克、煨葛根6克、乾荷葉30克、川石斛9克、廣木香3克、炒穀芽9克,3劑。隨後病癒出院。

泄瀉有因脾胃氣機的升降失常頗為常見,本例比較特殊。其症泄瀉近月,遷延未愈,而腹滿轉氣、發熱溲少、四肢不溫、唇朱口燥。據經云:“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故從陽氣內鬱、清濁混淆論治,以荷葉、葛根、銀花、扁豆衣輕靈升清為主,配以木香、枳殼寬中,條芩、花粉清熱,黨參、芍藥健脾,即獲初安。其泄和、肢溫、舌潤,為清陽已升之象;腹鬆、脹減、溲長,為濁陰下泄之征。二診時承前意而重在清養,其病即告痊。

東垣所創補氣升陽諸方側重於氣虛而清陽下陷之症;葉天士則補充了胃氣潤降之法。除雜病外,臨床上在治療濕熱之邪逗留氣分之時,往往合用芳化、通降、淡滲之法,亦是從氣機之疏鬆透泄而立方。

(四)澀中寓通陳某,女,3歲,門診號:28286,1981年11月25日。患兒夜間時有遺尿,白晝小溲頻數,形體較薄,面色萎黃,睡中露睛,易見寢汗,胃納一般,大便如常,舌苔薄淨。是為膀胱不約,先予固澀下元為主。處方:菟絲子9克、覆盆子9克、蓮須9克、桑螵蛸9克、縮泉丸9克(包)、茯苓9克、苡仁9克、川石斛9克、炒穀芽9克,7劑。後又連服7劑。

二診:夜遺已少,尿頻亦減,胃納略差。舌苔薄潤。原法見效,增以健脾。處方:菟絲子9克、縮泉丸9克(包)、桑螵蛸9克、黨參9克,焦白朮9克、陳皮3克、神曲9克、苡仁9克、炒穀芽9克,7劑。此後即獲夜遺止,尿頻和矣。

按:下焦之開合功能失常,時須運用伸此絀彼之法,如泄瀉而見小便不多者,當利尿以止瀉,此開支河也。於遺溺尿頻之症,可參用古方腎氣丸、地黃丸、五子衍宗丸等,其組成提示了開合有度、澀中寓通之理。蓋人體之隧道經脈,貴在氣機流通,雖下焦不約,治宜收澀,但仍不可呆補蠻澀,常宜反佐一二流動滲利之品,使補而不塞,特別可避免濕熱相火之留結貽害。本例為下元不固之證,故以止澀為主,但佐入茯、苡,藥後甚效。若症兼濕熱者,則更應加入澤瀉、萆揁、車前子、車前草等品,其方義則為另一格局矣。

綜上可見,領會古賢關於氣機升降、動靜的學術思想,對於臨床辨識病機,抑或指導選方遣藥,都有裨益。其中之理論精義,尚需深入探討。

七、醫德
醫之良者,其心必仁,而其術必精,此所以有“仁心仁術”以歌頌者。所謂“仁”,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之精神,不計私利,不圖虛名,不競逐榮勢,不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學問是務,精益求精,必使工其術,而後可濟世拯厄,為病人造福也。

然為良醫,豈容易哉。既須扎扎實實的理論基礎,又須有成千上萬的臨床實踐,始能以病合理,以理合法,對症發藥,效如桴鼓也。此所以前哲諄諄教導後人:“凡為醫之道,必先正己,然後正物。正己者,謂能明理以盡術也”。(《小兒衛生總微論方》)醫而無術,則不足以生人。故孫思邈云:“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聼塗説,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如今個別醫者,不勤求古訓,而競尚時風,按脈則尺不及寸,處方則雜亂無序,一病一方,按圖索驥,手冊一本,對號如座;見其不愈也,則藥愈多而量愈重,即偶爾獲痊,亦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若或講求《內經》,則曰復古;勤讀《傷寒》,叱為守舊。數典而忘祖,舍本而逐末。宜乎見熱病而畏怯,逢疑難而束手。渾渾噩噩,敷衍塞責,不希有功,但求無過。此所以中醫道衰,而昧者日眾也。

毛主席遺訓猶在耳。醫學寶庫,必須發掘,西醫同志,競相學習。然而人來學你也,須有使人可學之處,則學者有味,興趣倍增。設或自身装装,徒暴其醜,令人失望,退而卻步。此亦中西結合之一大障礙也。

更有不自檢點,動輒唬人,輕病說重,重病說危。藥而愈,歸功於我;病而死,可不任咎。也有隨口便說,此兒為缺鈣,此兒為軟骨;也有因高熱持續不退的,則曰敗血症。信口診斷,危言聳聽。要知病家最信醫生,經此一說,憂急之餘,不是妄投藥物,就是奔走覓醫。既妨礙家長的生產,又影響病兒之安危。有德之醫,豈肯若斯乎?孫真人謂:為醫之道,“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悽愴”,臨床診治,“勿避衞袜,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陳修園亦指出:“若一涉利心,則貧富歧視,同道相攻,偽藥欺售,置人命於腦後矣”。凡此均應認真記取。

醫之宅心仁者,必德高而術精,而術之精,自非一朝一夕輕易可得,必也勤學苦練,深入造詣,則根深而葉茂,源遠而流長。此為理之常也。任何科學,其發展和發達,必自基礎始,從而逐漸開拓而至新領域,產生出新東西。中醫是一門帶有哲理的科學,著重於辯證唯物,古人早已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匯成典籍,反復垂訓。歷代醫家,無不從原有基礎上來研究汲取而創新立異,但亦不能泥古不化。當然不似有些人說,舊而“無用論”,可以“取消論”。我們說,如果不從基礎學起,加以利用,加以研究,而欲其有所突破,不亦難乎?所謂浮空架屋,不能築成大廈也。換言之,猶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學不深湛,臨陣狐疑,生死安危,重任系之,豈醫者之所宜草率從事哉?從現代科學而言,核子物理的原子彈,鐳元素的放射線,推動醫學和其它科學的發展。這些事實證明,何莫非在基礎科學的研究上加強而取得成果耶?所以要發展祖國醫學,也就必先深入鑽研基礎理論,既不守舊,又要突破,然後才能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做一個既有道德、又精通業務技術的良醫。誠如吳鞠通氏所言:“天下萬事,莫不成於才,莫不統於德;無才固不足以成德,無德以統才,則才為跋扈之才,實足以敗,斷無可成”。此所以餘之日以自勖,並持此以教後學也。願世之有心之士,其亦共起而贊許者乎!八、醫教“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這是孔子教徒之訓辭也。意思是說,如果沒有恒心來學習的話,就連做那些九流之一的醫生,也是學不成的。

中醫傳統,傳授學生,邊帶邊教,《內經》、《傷寒》、《金匱》、《本經》,四部經典,必須細讀;各家學說,分析研究。汲取精華,揚棄糟粕。老師本身,以身作則,擅長本科,盡情授教,旁及其它,亦應指導。服務態度,更為重要,負起責任,悉心治療。推己及人,以人喻我,自能端正思想,不以草率從事。昔孫思邈祝醫者曰,膽欲大而心欲細,智欲圓而行欲方。則醫者之責,庶可盡焉。

所謂膽大,不是無原則的膽大妄為,必須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掌握辨證規律和治療規律。

在比較正確的判斷之下,進行適當的大膽措施,達到治癒的目的。是必“析理詳明,勿持兩可”,“補即補而瀉即瀉,熱斯熱而寒斯寒”。對危急病人,進行搶救,不能猶豫,當機立斷,大膽用藥,是以“抵當承氣,時用回春;薑附理中,恒投起死”。

心細,是在大膽前提下,望聞問切,仔細研究,精密觀察,慎重考慮,作出治療方案。既要細心,才可大膽。應該想到患者疾病的進退,生命的出入,委之於醫,豈可粗心大意、草菅人命乎!智圓,是隨機應變之意。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不會千篇一律,而是變化很多。要從整體觀點作出各種分析,結合到體質強弱,年齡大小,病期久暫,時令季節,疾病兼夾,前後過程;並能在複雜情況下,分清主次,而病變法亦變,更須靈活運用。這就是需要醫者“見微知過”,活潑潑地法隨機變。所謂知常達變,能神能化。

行方,這是要求醫者首先端正思想,方向明確,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只要我們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才能為病人千方百計想出辦法,達到治療要求。即使自己力不能及,亦應對病家說老實話,決不可敷衍塞責,自欺欺人。更應克服各種私心雜念和名利思想,至於吹牛撒謊,文過飾非,見上奉承,對下傲慢,這些庸俗作風,是腐朽沒落的資產階級意識形態,是與人民醫生應有的品質所不相容的。

以上幾方面,老師恪守,學生遵教,醫療隊伍必能兢兢業業,在衛生戰線作出成績,為中醫事業的蓬勃發展而奮鬥!九、如何對中醫下一代傳幫帶“四害”橫行10餘年,中醫形成了後繼乏人的趨勢。如果不加緊培養,再過些年,迨老一輩凋謝殆盡,那時中醫不淘汰也自淘汰了。衛生當局,有鑒於斯,三令五申,作出雙搶措施。既要搶救老一輩,又要搶救下一代,必使祖國醫學綿亙延續,發揚廣大,確系英明決策,只要我們急起直追,補牢未晚也。

目前有三支力量的提法,即中醫、西醫與中西醫結合這三支力量。對中醫來說,不但理論要學深學透,更重要是臨床功夫。在臨症實踐中,認識,再認識,熟能生巧,學問無窮。

為此,作為老一輩的中醫,不能不注意對下一代傳、幫、帶的問題。如何做好傳幫帶,願就此談個人所識。

傳。有一定的選擇條件,因材施教,量體裁衣,則不會事倍功半。任何科學,能夠學有所獲,既要有毅力,又要有靈機,更需端正思想,終身不懈,則很少有不能成功的道理。祖國醫學有自己的獨特辨證論治理論體系,有陰陽辨證、臟腑辨證、經絡辨證、舌脈辨證,進而至於五行辨證和方藥辨證等。需諄諄傳教,隨時隨地誘導深入,五年十年,並不為過。

幫。是幫助其不懂到懂,由淺入深。餘據數十年醫療經驗,再度強調臨診的“九點”:

(1)明理。簡單地說,把經典著作,各家學說,擇其要者,逐步深入,參透其病理、方理、藥理、舌脈之理,這是至關重要的基礎理論,必須扎扎實實,狠下功夫,務使鞏固。

(2)識病。醫之識病,猶人之識人,非一朝一夕所能洞察。必須在臨床上無數次悉心觀察、細研,日積月累,逐一地識別各種疾病的規律。明理而不識病,則不切實際,是一位空頭理論家。

(3)辨證。臨床診病,先觀其“病形”,次察其“病能”,通過其外形的表現,以測其內在的變化。疾病的發生與發展是邪正盛衰、陰陽消長相互轉化的過程。運用四診作出診斷和治則,是祖國醫學診治疾病的辯證法。

(4)求因。在辨證要點之下,又必須求其發病的原因。人身的內部與外部、局部與整體之間均能互相影響,病情變化亦相當複雜,在治療上不能見症治症,不究本質,不探病因,否則會失卻主次,藥不及病。

(5)立法。“明理”、“識病”是反映醫者在醫學理論方面的修養程度;而“辨證”、“求因”則屬於觀察、研究、分析、綜合的能力;接下去就應是採取什麼方法來祛除病痛。確定正確的治療方法,既是一個實踐問題,又是一個理論問題。中醫通過從外到內,見證推理,以常衡變的診斷,從而確定治療的基本法則,這就是所說的“立法”。

(6)選方。有法必有方,古今方劑都是歷代醫家臨床實踐的總結。但“千方易得,一效難求”。要應用前人的經驗理論,通過臨床實踐加以識別,從中增添新知識,創造新方法。選方並不是執一方以治一病,而是要深究其旨,慎思選用。因人、因時、因地明確辨證,靈活運用,方能曲盡中醫之妙。

(7)配伍。中醫處方大都是多味藥組成,每味藥的配合,有其不同意義。藥物之間有主次輔佐,或制或引,以發揮它們的綜合作用。如果把方中藥物從配伍中割裂出來,單味去研究,這種做法是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這背離祖國醫學的基本原則———整體和辨證的觀點。常見處方由於夾雜了不必要的一二味藥,往往因牽制而失卻效用。相反,運用得當,加一味或減一味,可以對某病變無效為有效。前人筆錄,臨床實踐,確非虛妄。至於補瀉同用,寒熱互施,更須參透奧旨,才可大膽運用。

(8)適量。藥量的重輕,確也重要。病重藥輕,則藥不及病,延誤時機;病輕藥重,則藥過病所,誅伐無過,反致益疾。一方之藥,除有其配伍意義外,用量亦有一定規繩。既要分清其主次,又要適合病情。藥證相當,見效可必。因療效不高而隨便遞加藥量,甚至超過常用極量,這是違反原則的,切須注意。

(9)知變。疾病的發生發展,有常有變。在發展的各個階段中,既要知其常,又應達其變。

在治療上不僅要掌握常法,且需隨機應變。所謂“因病知變,因變知治”,就是這個意思,也確是臨床辨證論治中很重要的一環。

上述諸點,如能深入理解,當有一定收穫。

帶。帶的要點,還在於教。教有身教、言教,身教應重於言教。老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下一代影響很大,所以應以身作則。病人生死,委之於醫,必須對患者有高度的責任心,私字要少,眼光放遠,推己及人。在辨證論治過程中,切忌主觀片面。

八、育兒須知
世之父母,必愛子女,這是天性。出生以後,希望日長夜大,白胖健壯,多麼快樂。然而愛也要有個分寸,否則就是溺愛。溺愛,反會造成多病,愛之實則害之。

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生得獨子獨女,滿心歡喜,特別寶貝,既然寶貝,就要很好護養,才能正常生長。兒科醫者,應為家長出些主意,指導護養,使下一代少生疾病,對工作有利,對革命有利。提幾點切合實際的意見,供大家參考。

古人云:吃熱,吃軟,吃少則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則多病。

又云:忍三分寒,吃七分飽,頻揉肚,少洗澡。

又歌曰:四時欲得小兒安,常要三分饑與寒,但願人皆依此法,自然諸病不相干。

解釋:首先要明確,初生之兒,腸胃脆弱,肌膚嬌嫩,在這時期,一定要護養得法。所以在飲食方面,必須適當慎重。嬰幼兒的疾病,最常見的是外感發熱、咳嗽、肺炎(呼吸系病)和內傷飲食、腹瀉、疳積(消化系病)。因此,做父母的最需注意這兩個方面。如能明確理解,隨時注意,確可使小兒不病,或少病。

為何要吃熱、吃軟、吃少?吃熱是為説明消化需要的熱力;吃軟是為容易消化;吃少是為減輕消化道的額外負擔。這樣能使脾胃正常運行,水穀乳食的營養物質就會吸收,從而使小兒得以生長發育;即使是先天不足的小兒,得到後天的調補,亦能健壯成長。

如果經常吃冷、吃硬、吃多,即對消化不利,這是大家都知曉的。但是目前最突出的問題,且對小兒健康影響極大的,就是在啖冰飲冷方面,實在太無節制了。經云:形寒飲冷則傷肺。

實質是損傷脾胃,不是導致嘔吐泄瀉,就是咳嗽氣喘,頻頻發作。至於吃硬之不易消化,吃多之妨礙消化,都要隨時加以注意。

所謂“常要三分饑與寒”者,“饑”謂節其飲食也;“寒”謂適其寒溫也。是為勿令太飽太暖之意,自非不食不衣之謬說也。有一譬喻:花卉草木,施肥太過,反使枯萎,也是同樣的道理。

另外,頻揉肚是為了幫助腸胃蠕動促使其容易消化,但手法必須輕柔;少洗澡,並不是說不要洗澡,乃是因為小兒肌腠薄弱,多洗澡則易有感邪機會。當然炎熱盛夏,又當別論焉。

常見小兒之父母,唯恐兒寒,蓋被過多,著衣過厚,或冬月爐炕過暖,以致小兒每易出汗;汗多亡血,而肝主血,血足則筋柔,血虛則體弱,本臟自病,常多發驚,由於汗出表虛,更易受外邪矣。所以告誡家長,勿令過暖,致汗多耗血,實可無形中減少諸多疾患,此亦治未病之旨也。

九、小兒形色辨察體會
望診為兒科醫者臨床診察中重要的關鍵問題,除舌診外,茲再以察兒形色方面的體會簡要分述之。

高陽生有面部形色賦,陳飛霞頗推重而分注之。夏禹鑄則曰,審顏色察苗竅可知表裡之寒熱虛實。此均為望診之經驗總結。

小兒之病,雖發於內,必顯形於外,可從外而察知其內之著也。小兒不能自訴,即語也不確。因此,醫者特別須在望診上狠下功夫。即認真地望形色,察苗竅,從而掌握直觀素材,然後結合問、聞、切,以達到對病情及病源比較全面的瞭解,作出正確診斷,求得治療效果。

“望以目察”。經驗豐富的兒科醫者,既能看體相,又能看病相。簡言之,臨床上先要根據平時體質之強弱,再結合發病時病情的淺深,作出區別對待。一般說,體實者處理較易,體弱者顧慮就多。

(1)從體相來說,嬰兒頭角豐隆,髓海足也;脊背平滿,藏府實也;腹皮寬厚,脾胃強也;耳目口鼻,七竅平正,形象全也。而脾足則肉實,肝足則筋強,腎足則骨堅,哭聲清亮為肺氣壯,笑音正常為心氣足。他如發澤而黑,氣實血足;肌肉溫潤,營衛調和;腎囊堅小,根株固也;溲清便滋,裡氣和也。上述形相,多為無病易養。反之,顱破項軟,陽衰於上;䙛小腳蹬,陰衰於下;面色白光白,青筋散露,發稀色枯,鼻孔乾燥,兩目細小,唇縮流涎,哭聲短澀,種種不足,必多病而難養。以上為辨其壽夭之體相也。

(2)再談病相。病相為發病時所表現的不同形症和病態。每一種病變,當其發病的過程中都有其不同的形態顯露於外,醫者就能從其所表現如何來分析判斷其病情的進退,隨機處理,以達到治療目的。

譬如麻疹,其發病初期,目淚汪汪,發熱咳嗽,噴嚏鼻涕,雖然頗似傷風感冒,但另有特點。

即牙齦上必見紅赤,間有白色乳頭點,則確為麻疹已無疑義。此法比觀察咽峽的科氏斑尤為便捷。其次是布點的部位如何,可知其順逆。如果頭部疹見而兩顴蒼白,必非順症,就須慎重考慮了,不可因形態暫且尚安而忽略。

又如發熱驚厥,為小兒所常見者。但同為驚厥,而病變不同,就鬚根據外部形症分析判斷。

如厥時項強囟凸,應考慮腦膜炎、乙腦等分別辨治。如厥後如常,此為幼兒不耐高熱,引起中樞神經的反應所致;中醫認為素有風痰,受邪激發,此為發熱性驚厥症,雖無大礙,但應治療,免其再作。至於無熱而厥,痰聲漉漉,時發時止,發無定期,此為痰癇,治應豁痰制癇;失治則將時發不已。

再如小兒疳積,色必枯萎,體必羸瘦,食欲不振,或口饞喜嗜零食,或喜食異物,或腹滿便泄,或面現蟲斑,或發如枯穗,拔之即起;重則兩目遮翳,或走馬牙疳,那就比較難治了。

又如初生兒目黃膚黃,小溲亦黃,名曰胎黃。有三種不同情況:一種是生理性黃疸,不藥可愈。另有兩種病理性的,其一屬阻塞性黃疸,除目黃膚黃外,尚有大便色白如陶土,而無肝脾腫大;其二屬溶血性黃疸,見目膚尿黃,並有貧血,可有急性發作現象,發則可見智力魯鈍。這種胎黃在治療上較為困難。

小兒泄瀉,最為常見。急性瀉下多兼嘔吐,每易傷津(脫水),可見眼眶凹陷,囟門低陷,哭而無淚,煩渴不安,此時病情嚴重,急需救治為要。另有乳兒,生後泄瀉,持續三、五月不愈,但無失水現象;只見神情軟慢,或眼皮下垂,他無嚴重變化。此往往與母乳有關,為乳母患有隱性腳氣病之故。即應斷奶,人工餵養,其瀉可愈。

十、“諍醫”小論
醫林中有人焉,處方多至20餘藥,用量動輒以兩(30克)計,煎煮需大鍋,服者若牛飲。即使胃能承受,而藥已過病所。設或胃不勝藥,無異戕傷胃氣,促其衰竭。況且,溫清補瀉,無所不包,升降浮沉,淆惑莫辨;自詡面面俱到,侈談“統籌兼顧”。究其療效,實多浮誇。

要知四時百病,首以胃氣為本,何況久病弱質,那堪藥雜劑重,隱患非淺,貽害無窮。非敢妄議,乃憐蒼生也。若強撰理論,以此誨人,使聽者装装,學者茫茫。唯因方出上層,群信不疑,致中西後學,依樣葫蘆,競相效尤,氾濫成風。值此藥源緊張,屢見供不應求,倘更無謂浪費,需者反致匱乏。有鑒於斯,惴惴不安。此殆徐靈胎所謂“醫者誤人無罪論”歟?客有問曰,古之醫何嘗無藥眾量重者,子何言耶?答曰,前輩名哲,用藥精簡,處方清靈,每多三、五、七味,主次分明,絕不蕪雜;量亦幾錢數分,對症發藥,效如桴鼓。至於偶有藥味眾多,鹹為丸散合劑,日服不過數錢,乃久病緩治之法。湯液重量,則是分煎分服,自非頓飲可比。幾千年來,累積經驗,臨床運用,較為理想。

客又問曰,發明創造,應時而生,子何迂腐乃爾?應之曰,醫之有理法,猶匠之有繩墨也。

匠之巧,不能逾越其規矩;醫之技,豈無一定之範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應當說,以味多量重的方藥治病,已經十餘年了,自有一定數量的病例,應該拿出整理、總結,供大家討論、研究。擺事實,講道理,通過檢驗,得出真理,對病人有利,于後學有益。

十一、診餘絮語
致理:學醫首先明理,治病必須識病,辨證務需求因,然後立法選方,藥物配伍,用量適宜,而病變法變,更應明曉。能掌握以上幾點,雖不中亦不遠焉。

求本:一病一方、一病一藥,確可療疾,但只能治正面病,而不能治反面病。換言之,能解決比較簡單的單純性疾病,而不能解決病因掩蓋著的複雜疾病。如果機械不變,就無從獲效,可能會有相反作用。此所以治病必求於本也。

正反:諸事物均可一分為二,醫學上亦是如此。僅舉《內經知要》所列的病機十九條,那一條不是以二點論來闡發精義。所以中醫臨床診病,隨時要從正反兩方面來考慮,從而治法上也就有從治、逆治之不同了。

難全:醫者必曰“辨證論治”,且也必曰“治病必求於本”。但是,為什麼知者往往辨證不確,論治不當,要走彎路?為什麼在求本方面,有時很明顯的病因擺在眼前,而不認識?這是什麼道理呢?一因粗枝大葉,草率從事;二因閱歷有限,不能鑒別;三因師承關係,囿於一隅;四因讀書不多,思路狹窄。此所以欲為求全之中醫,不亦難乎。

慎思: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這兩句毛主席的話,我們“要用腦筋好好想一想,多想出智慧來,去掉濃厚的盲目性”,方才不會厚古薄今,崇洋輕己,這對於發展中醫具有指導性的意義。

源流:吾輩的一切智識,都是由實踐經驗而得;而一切的實踐經驗,又都由前人的啟發而來。所以沒有《內經·熱論》,就沒有仲景《傷寒論》,也就沒有後世的溫病學說。這些基本功,願後學者,一定要好好學習,務必全面掌握,方能臨陣不亂。

學醫:著書者列舉治癒的病案,前後有序,理法俱明,確可作為後學學習資料。然而要真正得到深刻體會,殊非在臨床中親身追隨,以及接觸到全過程,則很難識得個中奧妙的。

操術:讀章虛穀一段自白,感慨很深。他說:“或曰,觀子各篇辯論,闡發經義,反復詳明,雖古名醫不能過也。然子之名,不著于時,見子治病,不能即愈,得非如跛腳發師之能說不能行乎?餘對曰,然也。豈不見秀才家,操筆成文,經綸滿紙;及其登第,從政臨民,往往手足無所措。餘亦如是也。……可知明道猶易,操術為難也。”我們則謂,未有不明醫理者,而能精其術也。然必須有實踐才能與理論相結合耳。所以必經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此之謂歟。

定識:“發熱待查”,這是西醫病史語。中醫則不然。面對病人,俄傾之間,作出判斷,便處湯劑。此時此刻,非有定識于平時,曷克有定力於片刻耶。

取捨:理化診斷,對臨床上幫助很大,但當有取捨之處,不能被其框限。有時因患者本元虛弱,雖用大量抗生素藥物,不能制其繁殖,反生黴菌。用中藥調元培本,菌反自滅。這就是中醫所謂“扶正逐邪”之法也。

十綱:陰陽表裡寒熱虛實,是辨證的八綱。但八綱之外,不能忘記氣血兩大綱。雖然陰陽兩綱中包含氣血,但不如明白列出,較為醒目。

權宜:病有久暫,邪有淺深,體有強弱,年有長幼,時有四季,這些都需臨症制宜,乃是古聖遺訓。事實上在處理時,確有必要都應考慮進去。

驚搐:小兒之驚,其因有二,遇物觸而驚者,由於外也。由於外者可靜以安之,不藥可愈。

因病而驚者,動於中也。動於中者,須隨證而施治矣。

熱病:大凡熱病,都屬傷寒之類,但有傷寒與溫病之區別。所以先從六經分辨,再從衛氣營血考慮,則自不難分清其為傷寒耶、溫病耶。然必對傷寒溫病下過一番功夫,才能眼明心亮。

邪正:治外感熱病,中醫有兩條理法。一條是為病邪找出路,一條是給病人存津液。病邪初入,當汗時而汗之;邪熱傳裡,當下時而下之;濕熱阻滯,當滲利時而滲利之。這些都是給邪出路,使邪毒排除後,表裡得和,津液自保。即使因病受損,病去亦可緩複。西醫滅菌輸液之法,亦與中醫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有直接與間接之不同耳。

接方:一成不變的東西是沒有的。疾病也是如此,因之病變,法亦當變。陸九芝說:“書本不載接方,以接方之無定也。然醫則全在接方上見本領。”此所以醫者必須隨機應變,靈活運用也。

慎藥:藥物各有偏性,故有不藥為中醫之說。此“中”字,乃謂若用藥不當反受其害不如不服,是為中庸之道也。每見個別公費勞保病人,不善自調攝以卻病,但求常服補劑以強身。渠意服藥總比不服為好,此真其愚不可及也。

停乳:嬰兒急性泄瀉,大便檢驗,每多脂肪球。當此時,假令不是堅囑停奶二三天,雖有對症良藥,亦不易見功。

袴機:小兒伏邪用藥,惟宜輕清靈通之品,緩緩撥醒其氣機,疏透其血絡,見功較易。以其嬌柔之質,非驟用重劑所能勝任也。

頸核:小兒頸下或耳前後有結核,摸之活動者,此兒稟體多弱,且內有熱也。切不可作瘰鬁治,須慎之戒之。如需服藥,可用消結散:黃芩(酒炒)45克、炒黃連3克、山梔仁45克、象貝45克、昆布(酒洗)45克、海藻(酒洗)45克、桔梗45克、麥芽45克、元參6克、連翹6克、瞿麥6克、薄荷葉45克,共為末,日每服6克,溫湯調下。

頭汗:小兒頭汗,不必治也。小兒純陽之體,頭為諸陽之會。汗為心液,心屬火;頭汗者心火上炎也,乃清陽發越之象,故不必救治。

自汗:小兒晝夜自汗者,氣血俱熱,營衛虛也。宜當歸六黃湯加減主之。方用黃芪以補其衛,當歸、生地以益其營,芩、連、柏以瀉其氣血之火,用浮小麥為引入肺以除其皮毛之熱。此治諸汗之要方也。

益黃散:錢氏益黃散,餘常用治脾胃虛冷而嘔吐瀉利者,見效迅速。但此為脾胃虛寒太甚之主劑,若云以補脾胃之虛者則誤矣。前賢有云:丁香辛熱助火,若火旺則土更虛。青陳皮瀉肝,亦瀉肺與大腸,更虛其土。故脾胃虛者,須用錢氏異功散之類為妥善焉。

馬兜鈴:馬兜鈴能湧吐,人多不知,本草書中很少記載,但黃宮繡《本草綱目》中明白指出。

故小兒肺炎以後,肺氣虛耗,濁痰滿壅,一二月不愈者(西醫謂二肺滿布濕羅音)選用青、鏈、紅黴素不能見功,我們治以錢氏補肺阿膠散(改為湯劑),服二三劑,每有湧吐濃痰盈碗,即獲見效。錢氏此方,有馬兜鈴、阿膠、糯米、杏仁、大力子、甘草。雖經湧吐,而有阿膠、糯米清熱降氣,既補肺陰,又護胃氣,則濁痰蠲除,肺臟自安。所以用得其當,效真如神。

柴胡、葛根:葉天士嘗謂:“柴胡劫肝陰,葛根竭胃汁”。這是指夏秋暑熱,不宜再予疏泄而言。而章虛穀則曰,凡溫病熱盛,有時因過投寒涼,遏其欲出之勢,熱反盛而不退者,此時應以柴葛泄邪而去熱,《內經》所謂“火鬱發之”之理也。我們每遇此等情況,效法運用,再加辛涼清熱之品,確有療效。是則要在醫者之不拘執偏見耳。

人參:人參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余在寧波時,曾治一殷商之7月小兒,因瀉而脫,已棄於地,適過其門,強之進視,決其死否。按腹尚溫,診脈不得,啟口觀舌,則有啼聲,知其雖脫未絕。餘謂能亟市野山人參壹錢(5克),試之以觀效否。家屬售歸急燉服,次日來報,兒已活矣。

再經治療,得到回生,致謝不已。此人參活人之一事也。但服之不合其證,或不得其法,亦能害人。曾目睹於抗日前,一富孀子,年十八歲,為因出門肄業,意欲兒體健壯,將家藏壹兩(50克)人參,不諳服法,一次頓服。從此胸悶煩擾,三晝夜不食不寐,焦急萬分。送醫院救治,知是人參關係,除補液以外,別無他法。歸商于餘,囑急市生蘿蔔二斤(1000克),搗汁予服。連進二天,下大量宿糞後,得以解化,困頓即安,調理而愈。此又一事例也,識之以作殷鑒。

尿青:有一個3歲女孩,尿出其色如青水,著肉處即潰瘍成瘡。父母憂之,求治於余。余謂此肝火挾心火下灼而潰爛也。用導赤散加梔子、條芩、龍膽草、甘草梢、黃柏,五劑而安。

單方:單方驗方,應用得當,確有奇效。夏秋季節,小兒患黃水瘡者(俗名天泡瘡),其水甚毒,蔓延遍體,日夜不安,大人亦可感染。我們用農村土方,二三天即能解決。方用鮮絲瓜葉搗汁,調六一散敷於瘡面,乾則再敷,毒水攝盡,其瘡即平。但敷藥時,不能洗浴,此為避免反復感染也。

十二、卻老全形唯合道
中醫的抗老保健學說源遠流長,富有特色,是祖國醫學的組成部分。它基本上符合科學原理,在實踐中也行之有效,有很高的價值,這裡談一下個人的點滴體會。

清靜養心,得神者昌。重視精神情志對身體的影響,是中醫的傳統和特點。調攝精神主要是不使情志變動過分。《素問·疏五過論》指出:“離絕菀結,憂怨喜怒,五藏空虛,血氣離守”;《湯液醪醴論》說:“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弛壞,榮泣衛除。”說明嚴重的精神變動,會導致臟腑氣血的紊亂。《千金方》提出了戒十二多、宜十二少,如少怒、少憂、少悲、少思之類,即為了保持“形與神俱”,《醫抄類編》所謂:“養心在凝神,神凝則氣聚,氣聚則形全。若日逐勞攘憂煩,神不守舍,則易於衰老”。當然,少思並不意味著連正常的腦力活動也不能進行,曹庭棟在《老老恒言》中說:“心不可無所用,非謂必如槁木死灰,方為養生之道”就是此意。

余稟性耿直,心胸坦蕩,即使偶有情緒激動,也能很快平復;平日考慮業務多,計較物質條件少。在遭到“四人幫”迫害時,因自己一生治病救人,問心無愧,精神上仍能保持穩定,這些在客觀上都符合中醫的精神調攝要求。

節食養脾,戒除偏嗜。飲食的調理,重點在清淡,適量,不要偏嗜。《素問·藏氣法時論》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五常政大論》說:“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體味經義,一方面食譜宜廣,不可挑食;另方面也說明應避免過量。《醫方集解》引蘇東坡《養生頌》說:“已饑方食,未飽先止”,這一點在老人尤應注意。《千金方》提倡“食欲數而少”,認為“夜飽損一日之壽”,告誡“廚膳勿使脯肉常盈”,“老人腸胃皮薄,多則不消,彭亨短氣”,是飲食不節易致腹脹食滯,妨害健康。

古人對五味有精湛的研究,《素問·生氣通天論》說:“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長有天命”。若久嗜專味,形成臟氣偏勝,如嗜辛喜辣,內火較亢,易致傷陰;偏好酸味,每有嘈雜,甚則胃病;多食肥甘,易患脾癉,發為消渴;尤其是鹹味,經言多食則心氣抑、脈凝澀,現在知道,過鹹對心血管系統確有害處,故《千金方》提倡“常學談食”。

酒有通脈辟穢之功,但當戒酗酒。《呂氏春秋》說:“無以烈味重酒”,《千金方》說:“多飲酒者,傷神損壽”。確實,嗜酒往往是許多疾病的起因,總以少飲不飲為宜。

餘不飲酒,不抽煙;飲食較少,定時定量,選易於消化之物,炙、厚味從不多吃;冰飲之類,非盛夏不入口,經言形寒飲冷則傷肺,實亦傷脾,小兒、青年猶禁恣啖,何況老人。節飲食以保胃乃攝生延年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

起居有常,動靜合宜。葆養精氣,有賴於起居、生活習慣的調攝,《千金方》認為宜雞鳴後起床,盥洗進食,徐步庭院,“心無妄念,身無妄動”。同時節欲也很重要,經言“入房過度則傷腎”,養生以不傷為本,老子所謂唯嗇,則“莫知其極”,此即“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蓋腎為先天之本,精為生命之基,若精氣虧虛,腎元大傷,勢必致早衰、夭亡。

《呂覽》以“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為喻,說明適當的運動十分重要。華佗亦謂:“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過勞過逸皆有害,經旨五勞所傷,既有不當久行、久立、久視,又云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並提出了逸者行之,及“疏其血氣,令其條達,而致和平”(《素問·至真要大論》),這對攝生延年也很重要。

餘長期保持步行的習慣,藉以作為一項運動,鍛煉體力。在勞累時也採取靜坐,作為精神的休息,不那麼強調姿勢、呼吸,只是排除雜念,似亦不失為簡便易行的方法。

未病早防,藥餌抗老。中醫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預防思想,提出“虛邪賊風,避之有時”。老年氣血虛衰,患病之後,易見病邪深入而變症蜂起,故應重視預防;已病之後,更應及早治療,這是養老所不可輕忽的。《中藏經》說:“基本實者,得宣通之性必延其壽;基本虛者,得補益之情必長其年”,說明用藥餌培本固元,調和氣血,對抗衰老有一定的作用。但藥物究屬補偏救弊,不能無的放矢地亂服久服。

餘已年屆九旬,體力腦力有所減退,但只在病時服藥,冬令略進滋補,至今身體尚可,除臨診外,還擔負單位的顧問工作,從事著述和講學,且有不少社會活動。所以能夠如此,是日常生活有合於養生之道也。個人管見,僅供參考。

2021年1月18日 星期一

倪海廈講神農本草經

 倪海廈之神農本草(21)

倪海廈人紀之神農本草經(23)

0 / 2198 )2013-03-11 13:55

倪海廈人紀之神農本草經(22)

1 / 1900 )2013-03-11 13:51

倪海廈人紀之神農本草經(21)

0 / 1244 )2013-03-11 13:50

倪海廈人紀之神農本草經(20)

0 / 1384 )2013-03-11 10:55

倪海廈人紀之神農本草經(19)

1 / 1807 )2013-03-11 10:53

倪海廈人紀之神農本草經(18)

0 / 1321 )2013-03-11 10:52

倪海廈人紀之神農本草經(17)

1 / 1896 )2013-03-11 10:50

倪海廈人紀之神農本草經(16)

0 / 1158 )2013-03-11 10:44

倪海廈人紀之神農本草經(15)

0 / 1178 )2013-03-11 10:42

倪海廈人紀之神農本草經(14)

0 / 1640 )2013-03-11 10:39

倪海廈人紀之神農本草經(12)

0 / 1654 )2013-03-11 10:35

倪海廈人紀之神農本草經(11)

0 / 1905 )2013-03-11 10:29

倪海廈人紀之神農本草經(10)

0 / 1739 )2013-03-11 10:28

倪海廈人紀之神農本草經(9)

1 / 2395 )2013-03-09 10:11

倪海廈人紀之神農本草經(8)

0 / 2346 )2013-03-09 10:09

倪海廈人紀之神農本草經(7)

1 / 2133 )2013-03-09 10:05

倪海廈人紀之神農本草經(6)

1 / 2129 )2013-03-09 10:03

倪海廈人紀之神農本草經(5)

1 / 2641 )2013-03-09 09:49

倪海廈人紀之神農本草經(4)

1 / 3101 )2013-03-09 09:47

倪海廈人紀之神農本草經(2)

1 / 3951 )2013-03-09 09:43

倪海廈人紀之神農本草經(1)

0 / 3913 )2013-03-09 09:39

倪海廈講傷寒論

 倪海廈之傷寒論(43)

[轉載]倪師經方實踐錄-痛風

0 / 1387 )2014-03-29 23:06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46)

0 / 1523 )2013-03-01 10:07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45)

0 / 1556 )2013-03-01 10:06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44)

0 / 1319 )2013-03-01 10:04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43)

0 / 1081 )2013-03-01 10:00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42)

0 / 1027 )2013-03-01 09:11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41)

1 / 1696 )2013-03-01 09:11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40)

0 / 1481 )2013-02-28 14:08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39)

0 / 1189 )2013-02-28 14:06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37)

0 / 1378 )2013-02-28 14:02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36)

0 / 1068 )2013-02-28 14:02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35)

1 / 2122 )2013-02-27 11:11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34)

1 / 1195 )2013-02-27 11:09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33)

0 / 1213 )2013-02-27 11:08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32)

1 / 1104 )2013-02-27 11:04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31)

0 / 1137 )2013-02-27 11:04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29)

0 / 1020 )2013-02-25 14:56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28)

0 / 1061 )2013-02-25 14:55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27)

0 / 1713 )2013-02-25 14:48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26)

1 / 2370 )2013-02-25 14:46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25)

0 / 1798 )2013-02-25 14:41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24)

0 / 1588 )2013-02-25 14:30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23)

0 / 1335 )2013-02-25 14:25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21)

0 / 1740 )2013-02-21 10:16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20)

0 / 1589 )2013-02-21 10:14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19)

0 / 1720 )2013-02-21 10:12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18)

0 / 1532 )2013-02-21 10:10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17)

2 / 1385 )2013-02-21 09:26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15)

0 / 1742 )2013-02-21 09:21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14)

1 / 1508 )2013-02-21 09:20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12)

0 / 2044 )2013-02-19 16:34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11)

0 / 2558 )2013-02-19 16:30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10)

0 / 2209 )2013-02-19 16:24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9)

1 / 1736 )2013-01-31 14:24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8)

0 / 1680 )2013-01-31 14:22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7)

2 / 1691 )2013-01-31 14:21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6)

0 / 1900 )2013-01-31 14:17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5)

0 / 1817 )2013-01-31 14:17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4)

0 / 1824 )2013-01-31 10:44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3)

0 / 2002 )2013-01-31 10:42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2)

0 / 2520 )2013-01-31 10:40

倪海廈人紀-傷寒論(1)

0 / 2576 )2013-01-31 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