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胡希恕講傷寒論26-第一章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篇-第27條

 

胡希恕講傷寒論-第一章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篇-第27條

       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這一節,一般的講的也都是錯的多。
       這個太陽病啊,發熱惡寒說明還在表了,但是熱多寒少,這個熱多寒少啊,它是衝著這個發熱惡寒說的,不是這個病特別的有壯熱,不是那個樣子,它把這個發熱惡寒,那麼在這個發熱惡寒的這個情況,熱較比多而寒較比少,不是在這個發熱惡寒之後另有大熱而惡寒少,不是那個意思。那麼這個寒少啊,我們講太陽病,太陽病的惡寒是一個主要的證候啊。這個寒少說明這個表啊,要罷,就要解了。那麼這個病呢雖然發熱惡寒,但是由於熱多寒少,那麼這個病啊表欲解,熱不退,恐怕要轉成陽明里熱的病,它是這麼個意思。可是轉成陽明里熱呢,你看前面白虎湯(26條白虎加人參湯),脈洪大,這個脈微弱。微弱在這也是有兩個意思,一方面衝上面說的,雖然發熱惡寒,但是它寒少,表證欲去了,雖然這個熱較比多,但是脈微弱,這個外邪已去啊,所以沒有多大裡熱,這個脈微弱還有一個意思,底下他注了,“此無陽也”,這個“無陽”就是津液,就指津液說的。他這個書上啊,尤其在表證的時候,他常說的無陽都是指這津液,脈微者為亡陽嘛。脈弱,咱們頭前講了,陽浮而陰弱,那個弱就是血少了。總而言之就是氣血俱虛呀,就是津液血液都少啊,所以他說「此無陽也」。「此無陽也」,不指這熱說的,上面明明說的發熱惡寒,熱多寒少,還此無陽也,還沒有熱,這不是瞎扯嗎。這一句真就有這麼注的,這麼注就是錯的。這個此無陽也,沒有津液,就是亡失津液。「不可發汗」,這個發汗啊,最耗傷津液了,那麼唯獨這個津液虛,所以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那麼這個表不解怎麼辦呢?還發熱惡寒嘛,那麼就稍稍地用桂枝二越婢一湯清肅其表裡。這也是個發汗藥啊,發汗藥呢但是它不大發汗。這個越婢湯啊,在這個《傷寒論》裡沒有,在《金匱要略》裡頭有。它就是麻黃、甘草、大棗、生薑、石膏,這幾個藥就叫越婢湯,那麼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就是桂枝湯了,它是桂枝二越婢一。
       這個越婢湯治什麼呢?在《金匱》裡頭啊《水氣篇》裡頭有,它治風水。所謂風水啊就是全身腫了,脈浮,流汗,身上沒大熱,同那個麻杏石甘湯差不多。麻杏石甘湯不也是嘛,喘而汗出,身無大熱。它這個熱半陷於裡了,它這個汗出與桂枝湯的汗出是不一樣的,它這個由里往外,就是蒸而汗出,但是不到陽明病蒸蒸發熱汗出,不到那個,所以無大熱呢。無大熱啊就是衝著陽明里實說的,真正裡實那蒸蒸發熱啊,那身上熱得很熱。它這個無大熱,不到那個程度,但是裡面也有熱,所以擱石膏,但是表也有,他擱麻黃。越婢湯這個麻黃用的量大呀,他用六錢。我們要治這個錶有水氣,你要是發水氣,麻黃非重用不可。那麼在這個方子裡麻黃用量相當輕啊,他把這個越婢湯用八分之一。源起這個麻黃用六兩,我們現在用就是六錢,18克,要拿8除呢,不到一錢了,那很輕很輕的了。這個桂枝湯啊,用的是四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也是二倍嗎,所以用桂枝湯用的比較多,但是也特別少。他把這兩個方子合起來用了,合起來用呢,就失去越婢湯的作用了。
       我方才講了,想要發水氣,麻黃必須重用,那麼連一錢也不到,它就不能去水氣了。那麼桂枝配伍麻黃啊,我們在臨床上這個藥物配伍的規律要知道,桂枝配合麻黃出大汗,而石膏配合麻黃呢反倒治汗出。你看這個方子呢,既有桂枝湯加麻黃,可以出點汗,但是又配伍石膏,出汗也不大,所以這個方子它清肅表裡啊,它能夠去裡熱,因為有石膏的關係,也能稍稍解外,有微量的麻黃,那麼大部分呢還是桂枝湯證。我們結合這一段就可以看出,桂枝湯證比較多。由於桂枝湯證主要是津液虛,脈微弱,要有表不解,還現桂枝湯證,但又不完全是桂枝湯證,他沒有汗出。你看這一段裡頭啊,他說“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並沒有汗出。可是沒有汗出,又不能大發汗,因為脈微弱,桂枝湯證明顯,但是麻黃湯證不明顯,所以這個麻黃量特別小,而且他不擱桂枝二麻黃一湯,那個麻黃湯裡沒有石膏啊,因為還有熱,所以稍用點石膏,這個石膏量也不重。我們再看看這個分量,擱到一起呀,每一個藥只十八銖,古人這個度量衡啊二十四銖是一兩。那麼古人的一、兩呢,我們現在開方子就是一錢,古人都是一煎三付藥嘛。這個十八銖不到一兩啊,一兩的四分之三。所以這個藥啊,藥量非常的輕。那麼吃了這個藥啊,要是表裡都有點熱,可以用,但是在這個發汗藥之中是最輕最輕不過的藥了,所以他擱個“不可發汗”,這個專指的是麻黃湯了。你說太陽病發熱惡寒,真正的表證無汗,我們通常打算用麻黃湯。所以這個病啊,“脈微弱,此無陽也”,是萬不能發汗,不能用麻黃湯。我記得有一個人問過我這一段,說“此無陽不可發汗”,桂枝二越婢一湯是不是發汗藥?我說這個不一樣,它有所指,這個書說不可發汗,都是指的麻黃湯。那麼這個地方用麻黃湯就了不得了,那非壞不可。所以說“脈微弱者”,就是亡失津液,這個不能用麻黃湯來大發汗來,根據這種病情啊只能夠稍稍地清肅其表裡而已,所以用桂枝二越婢一湯。我們講到這,咱們講的這幾個方劑都是小發汗法。咱們頭前講的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和這個桂枝二越婢一湯,這幾個方劑也各有不同。桂枝麻黃各半湯就是桂枝湯與麻黃湯,這兩個證候相合,大致差不了什麼,但是不可大發汗,全是小發汗法,藥量都特別輕。桂枝二麻黃一湯呢,是桂枝湯證多,而麻黃湯證少,也是小發汗法,這個方子尤其小發汗。不但有表證,裡面也有熱,所以熱多寒少,在這個地方你就看出來了,他這個表證要罷了,熱多寒少,有入里之勢,但是這個病非常地輕,脈微弱也就是邪輕的一個問題了,同時啊這個人津液也虛。這個不但麻黃湯用不得,用一般的桂枝湯也是不行的。所以他一方面用桂枝麻黃稍解其表,另一方面用石膏清其里熱,它是這麼一個方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