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解毒話紅藤
紅藤又稱省藤、赤藤、血藤、大血藤、活血藤,為大血藤科落葉藤本植物大血藤的莖。主產于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湖北、四川、甘肅等省。據李時珍考證,此藥最早收載于唐開元年間陳藏器之《本-草拾遺》,而有些書中卻把收載時間定為宋代蘇頌編纂的《圖經本草》,則是明顯的錯誤。在紅藤故鄉的深山老林中,這種落葉的大型木質藤本與其他植物相纏繞,直至死亡也不分開。圓柱形而扭曲的藤莖,深紅色而稍帶褐色,若用飛快的砍刀一砍,則會流出滴滴如血的鮮紅色液體,故有紅藤、赤藤和大血藤之名。在紅藤故鄉的隴南等地區,本品不但是用于治病的良藥,還是編織草鞋的佳品,它質地堅韌,耐穿耐用,還有常年見水不朽的特點。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引用了宋代《夷堅志》中記載的一則故事,十分有趣:“趙子山苦寸白蟲病(即蟯蟲病)。醫令戒酒,而素性耽之。一日寓居邵武天王寺,夜半醉歸,口渴甚。見廡房間甕水,映月瑩然,即連酌飲之,其甘如飴。迨曉蟲出盈席,心腹頓寬,宿疾遂愈。皆驚異之,視所飲水,乃寺仆織草履、浸紅藤根水也。”僅僅用了85字,就栩栩如生地將紅藤的驅蟲功效寫到了令人拍案叫絕的地步,實在是一則極妙的醫話。
紅藤其性平味苦,功能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歷來為治癰腫的要藥。例如近代常配金銀花、連翹、牡丹皮、大黃、厚樸等治療腸癰腹痛,如闌尾炎、闌尾膿腫等(如紅藤煎),用景岳方連翹金貝煎(連翹、蒲公英、金銀花、夏枯草、紅藤、浙貝母等)治療乳癰等,皆取其解毒散結之功,功效顯著。還常取其活血通經、祛風除濕之功。治療血瘀經閉,可與當歸、益母草等同用。治療風濕筋骨疼痛則與五加皮、威靈仙、透骨草等同用。紅藤還有良好的殺蟲功效,用于小兒疳積、蛔蟲、蟯蟲等,可單用本品研細末,每次5克,配白糖調服,日2次,空腹服下。據報道,以紅藤30克,加黃酒1 2 0克,煎至6 0毫升為1劑,治療膽道蛔蟲病,成人每次l劑,日服2次。小兒用量酌減。治1~4日腹痛消失,可排出蛔蟲。此外,本品尚能強筋壯骨、利尿通淋,常用于治療跌打損傷和淋證等。另外,尚有用紅藤浸酒治療瘤型麻風結節反應的報道,也取得了明顯功效。
現代研究顯示,紅藤莖含鞣質約7%。其25%的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有極強的抑菌作用,對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甲型鏈球菌、卡他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也有高敏感抑菌作用。入煎劑一般用l 0~1 5克,大劑量則可用至30克以上。
日期:2012年11月27日 - 來自[辨藥識藥]欄目
紅 藤
紅藤,功能清熱解毒,化瘀止痛,善治腸癰。余治療闌尾周圍膿腫,常用名醫金如壽創立的闌尾膿腫方。方用:紅藤、敗醬草各30克,當歸尾10克,皂角刺15克(或用炮山甲10克),大黃15克(后下)。水煎服,重癥1日2劑,4次分服。方中用紅藤活血通絡,用敗醬草清熱散瘀,用當歸活血化瘀,用皂刺排膿消腫,用大黃通腑泄熱。諸藥合用,能迅速緩解闌尾周圍膿腫的腹脹腹痛癥狀。
日期:2012年9月15日 - 來自[辨藥識藥]欄目
紅藤
紅藤,功能清熱解毒,化瘀止痛,善治腸癰。余治療闌尾周圍膿腫,常用名醫金如壽創立的闌尾膿腫方。方用:紅藤、敗醬草各30克,當歸尾10克,皂角刺15克(或用炮山甲10克),大黃15克(后下)。水煎服,重癥1日2劑,4次分服。方中用紅藤活血通絡,用敗醬草清熱散瘀,用當歸活血化瘀,用皂刺排膿消腫,用大黃通腑泄熱。諸藥合用,能迅速緩解闌尾周圍膿腫的腹脹腹痛癥狀。
日期:2012年8月24日 - 來自[辨藥識藥]欄目
紅藤方在婦科痛證方面的應用
【關鍵詞】 紅藤方;婦科病證
紅藤方是戴德英教授經過30多年的臨床應用及研究,在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引發的痛經方面取得很好的療效,有效率達90%以上。根據辨證與辨病施治相結合的原則,提出了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病因病機為“瘀熱互結”,并創立清熱活血化瘀之紅藤方。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以“痛”為突出表現[1~8],痛經、腰骶痛放射至大腿、性交痛等,并伴腰酸、肛門墜脹、月經失調。“不通則痛”,該癥的基本病機屬血瘀,再者患者有經期發熱、口干便結、舌質紅等熱象表現,故認為內異癥的病機應為癥積下焦,瘀久化熱、瘀熱互結,胞脈阻滯而為病,由此以清熱活血,化瘀消癥,特制紅藤方治療本病。針對內異癥血瘀的基本病機,課題研究時首先采用tPA:a、PAI:a纖溶系統指標作為觀察指標,研究結果證實紅藤方有通過改善血漿tPA:a、PAI:a來改善機體的血瘀狀態,調整纖溶功能,從而改善臨床癥狀及體征。紅藤方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對血CA125和EMAb指標有明顯的改善。該研究在2000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擴展紅藤方的使用范圍,應用于其他婦科痛證,同樣取得很好的效果,總結老師經驗,以供同道參用。
1 “不通則痛”是婦科痛證的基本病機
蓋人身氣血陰陽相貫,如環無端,暢流不息,流布于臟腑,灌輸于經絡。若外感于六淫之邪;或內傷于飲食、情志、體虛;或因跌仆、外傷及手術等均可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人體臟腑功能失調,經脈閉阻,氣機阻滯,不通則痛矣。痛證首見于《黃帝內經》,《素問·舉痛論》提出:“五臟卒痛”,其病機是“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于脈外則血少,客于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所謂“不通則痛”。婦科痛證是許多婦科疾病的常見癥狀,臨床以痛經最具代表性。痛經是指在月經期或月經前后,出現周期性小腹疼痛,并伴有惡心嘔吐等,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月經初潮即有痛經,稱為原發性痛經,多由子宮發育不良、子宮頸狹窄等所引起;繼發性痛經,多見于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腺癥、急慢性盆腔炎、盆腔瘀血癥、刮宮術后宮腔粘連、宮頸粘連等。中醫辨證將痛經分為實證和虛證兩類,臨床以實證多見,根據婦科痛證的發病特點,其病位在胞宮,變化在氣血,表現為痛證,多為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
2 “通則不痛”是治療婦科痛證的基本原則
中醫對疼痛的認識,是經絡不通,氣機受阻,陰陽失調,對疼痛的治療強調一個“通”字,所謂“痛則不通,通則不痛”。痛證之作,病因多端,論治應遵循“治痛之則,以通為主,因通則不痛,故宜寒則溫之,熱則清之,痰則化之,血則散之,氣則順之,蟲則殺之”。屬氣滯者,理氣即所以通;血瘀者,化瘀即所以通;陰虛者,養陰即所以通;陽虛者,溫陽即所以通;蟲積者,驅蟲即所以通。臨床須結合具體病機,分別采取相應的治法。運用中藥治療痛證,有很好的效果,但存在一定的差異,止痛效果如何,關鍵在于求因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因病制宜與靈活用藥相結合,才能取得滿意的療效。痛證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祖國醫學對此認識較為深透,處理并無固定模式,它不是把著眼點集中在見痛止痛上,而是努力尋求病因,準確辨證,施以相應的治療方法,解決主要矛盾,痛證最終得到治愈。
3 異病同治,療效
顯著紅藤方由紅藤、敗醬草、桃仁、薏苡仁、丹皮、丹參、香附、延胡索、莪術等組成,方中紅藤、敗醬草苦平無毒,散瘀清熱通絡,敗醬草又有祛敗血的功能,為本方君藥。莪術有“通月經,消瘀血、止撲損痛下血及內損惡血”(《日華諸家本草》),“血瘀、血閉之專藥”(《本草逢源》);丹參“苦微寒無毒,破癥除瘕,破宿血,生新血,能活血化瘀消癥”,三藥合用更能增強紅藤、敗醬草活血祛瘀之用,為臣藥。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丹參等活血化瘀藥能夠調節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環(特別是微循環),改善血液的物理化學性狀,調整凝血與抗凝血系統的功能,改善血液的“粘”“聚”“滯”狀態,是治療盆腔內瘀血癥瘕理想的藥物。丹皮有涼血活血作用是為輔助藥。瘀血久居下焦能化熱助濕,而致下焦濕熱,薏苡仁有健脾利濕作用,與敗醬草合用可起到活血化瘀、清熱利濕作用,濕為陰邪,濕性粘膩,一旦濕邪附于瘀血,使瘀血凝聚,更粘更凝,故加薏苡仁健脾利濕,有利發揮活血化瘀藥的消積作用。香附、延胡理氣行滯止痛。全方合用,共奏清熱化瘀、理氣活血、軟堅止痛之功,紅藤方治療瘀熱型痛證,使瘀去熱清而痛解。擴大紅藤方的使用范圍,在臨床上以紅藤方進行加減,還可用于原發性繼發性痛經,盆腔炎、盆腔瘀血、宮腔粘連所致的腹痛,均有較好療效。
3.1 子宮內膜異位癥 卵巢巧克力囊腫者,加豬苓、赤石脂或血竭,取豬苓利水消瘤,后二藥活血化瘀消瘤;有子宮肌腺瘤者,加蛇舌草、莪術、山楂以活血消瘤,抑制異位內膜生長。
3.2 慢性盆腔炎痛經 該病多屬濕熱或瘀熱,所以可用紅藤方治療。如腹脹者加木香、川楝子或枳殼;帶黃者加土茯苓、茵陳等。伴有經行發熱者,在經前加荊芥、防風、銀花,一般連用2~3個月經周期,經行發熱癥狀即可消失。
3.3 盆腔瘀血癥 由于盆腔靜脈瘀血阻滯,氣血不暢,在經期常有痛經,且痛而拒按,舌紫暗明顯。在紅藤方基礎上加赤石脂、紅花或益母草等活血化瘀通絡藥,改善盆腔血管的氣血暢通,血液循環通暢,通則不痛。
3.4 宮腔粘連而致痛經 其特點是經行量少不暢,下腹痛而脹,多由人流手術不當引起宮腔感染或手術操作粗暴所致,可伴有低熱;亦有閉經而周期性腹痛腹脹者。以紅藤方去敗醬草加乳香、沒藥、紅花或莪術、烏藥、小茴香等。若偏瘀熱者加連翹、蒲公英;偏寒凝者加桂枝活血通絡。
3.5 原發性痛經:此類痛經居多。經量偏少者在紅藤方的基礎上去敗醬草加桂枝、蘇梗;量多者去敗醬草加艾葉、木香或肉桂、木香、仙靈脾等,亦每每奏效。以上婦科痛證都可以用紅藤方治療,是因為該方有許多活血理氣止痛的中藥,如香附、延胡、蒲黃、桃仁、丹參等,根據辨證寒熱進行加減即可。以紅藤方加減運用于婦科各類痛證,提示只要我們掌握了該方的組方意義及功能,就可以隨證加減,這是一種靈活動態的辨治思想。
4 病案舉例
患者,女,32歲,已婚。2006年3月16日初診。患者結婚2年未孕,平素下腹疼痛,經期加重,伴有腰骶酸痛,帶下增多,色黃有異味。末次月經3月2日,量中,色暗紅,歷時7天,胃納尚可,大便干結。婦科檢查:外陰已婚未產;陰道暢,分泌物量多、色黃;宮頸光滑;宮體前位正常大小,活動可,無壓痛;兩側附件增厚,壓痛明顯。白帶檢查:白細胞(+++),B超提示:后穹隆積液42mm×36mm。苔黃膩,舌尖紅,脈弦滑。證屬濕熱下注,胞脈阻滯。治宜清熱利濕,活血化瘀。選用紅藤方加減。藥用:紅藤30g,敗醬草15g,薏苡仁12g,桃仁12g,丹皮12g,丹參12g,紫草30g,制香附15g,川楝子12g,延胡索15g,土茯苓12g,銀花12g,枳殼9g,炙甘草6g。7劑,水煎服。囑節欲。2006年3月23日復診:服藥后,腰酸腹痛明顯好轉,帶下減少,色轉白,稍腹脹,大便干結,苔薄黃膩,脈弦滑。濕熱漸化,胞絡疏通,再以上方出入,加郁金12g,制川軍12g,7劑。2006年4月6日三診:末次月經3月30日6天,無腹痛,稍腰酸,納便如常。復查白帶常規正常,B超提示:后穹隆積液8mm×10mm。苔薄白,脈小滑,治以活血化瘀,清熱利濕佐以益腎,繼以紅藤方加杜仲15g,桑寄生15g,治療1個月。2007年8月前來產后調理,告知2007年6月順產一女。按語:綜觀脈證,患者當屬濕熱下注胞宮,胞絡氣機阻滯,久而成瘀,瘀熱互結,選用紅藤方加減治療,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通絡止痛,諸證明顯好轉,證情穩定后輔以補腎之品杜仲、桑寄生,使濕利瘀化痛解,終而喜得千斤。
【參考文獻】
1 束蘭娣,戴德英.中藥紅藤口服液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小結.上海中醫藥雜志,1999,1:30-31.
2 束蘭娣,宋知理,戴德英.紅藤合劑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80例療效觀察的臨床小結.中醫雜志,1999,40(9):547-548.
3 束蘭娣,葉偉成,宋知理,等.紅藤方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纖溶酶原的影響.中國現代臨床醫藥雜志,2001,2(2):46-47.
4 束蘭娣,桑珍.紅藤方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的臨床小結.中外臨床醫藥雜志,2002,2(9):50-52.
5 束蘭娣,宋知理,戴德英.活血清熱,化瘀通絡法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觀察.中華中西醫雜志,2002,3(18):1770-1772.
6 張婷婷,陳麒,朱抗美,等.中藥“紅藤方”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模型大鼠異位內膜的形態學影響.生殖與避孕,2005,12:716-717.
7 楊峰,李鳳梅,束蘭娣,等. 紅藤方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82例臨床觀察.山東中醫藥雜志,2006,25(12):824-825.
8 尹燕,張婷婷,黃彩梅,等. 紅藤方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復發31例.實用中醫藥雜志,2007,23(3):153-154.
日期:2011年6月30日 - 來自[2010年第6卷第4期]欄目
黃芪紅藤湯治療慢性盆腔炎80例
慢性盆腔炎多為急性盆腔炎治療不徹底或體質差、病情遷延所致。西醫對該病多采用抗生素治療,但療效不甚滿意。筆者自2003-05~2007-10采用自擬黃芪紅藤湯內服、保留灌腸治療該病80例,取得較好效果,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診斷標準參照《中醫臨床病證診斷療效標準》。80例均為門診病人,其中25~35歲46例,36—45歲30例,46歲以上4例;病程4個月-1年28例,l-5年45例,5年以上7例;8超提示輸卵管增粗者24例,輸卵管積水或后穹窿積液者46例,盆腔包塊者10例。所有患者均表現反復腰酸、下腹墜痛、白帶增多,有異味,偶伴發熱;婦科檢查:子宮體壓痛,雙側或單側附件區增厚,壓痛明顯。
2治療方法 黃芪紅藤湯組成:黃芪15g、紅藤30g、白花蛇草l5g、虎杖10g、制大黃l0g、三棱10g、莪術10g、丹參12g、浙貝母159g、桂枝6g、甘草6g。發熱加金銀花、蒲公英;帶下量多、色黃加土茯苓、敗醬草;月經淋漓不凈加黨參、馬齒莧;下腹痛甚加乳香、沒藥、延胡索;腰痛加桑寄生、續斷;輸卵管積水加豬苓、澤瀉;腹腔觸及包塊及條索者加制鱉甲;輸卵管而不暢或閉塞加穿山甲。將中藥加水700ml,用文火煎至150ml,用紗布濾過,出頭汁,待藥溫降至38—40℃左右時倒入-次性灌腸袋內備用。保留灌腸前囑患者排空大便,然后用-次性灌腸器將藥緩慢注入腸內,完畢囑患者臥床休息0.5~1小時,然后可自由活動,最好夜間進行,盡量保留至次日清晨;二汁用500ml水煎至150ml內服。每日1劑,選擇在月經干凈后第3天開始治療,每月l2天,3個月為1個療程。
3治療結果
3.1療效標準參照《中醫臨床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治愈:自覺癥狀消失,婦科檢查陰性,8超復查盆腔積液或包塊消失;顯效:自覺癥狀好轉,婦科檢查附件壓痛減輕,炎癥灶縮小,增厚附件變薄,8超示盆腔積液減少;無效:癥狀與體征無變化,B超無變化。
3.2治療結果治愈43例,好轉31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92.5%。
4體會祖國醫學中沒有盆腔炎病名的記載,但根據其臨床表現,可概括于“熱人血室”、“帶下病”、“經水不調”,“經行腹痛”、“不孕”等病之中。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多由于經行或產后胞脈空虛,濕熱侵入胞宮,與血互結,阻滯胞脈,致使胞脈氣血不暢,壅于下焦;或邪熱熾盛,蘊積于內,損傷血脈而致沖、任、帶脈功能失調,日久難愈,耗傷氣血。多為虛實夾雜之證,因此,治療以清熱利濕、活血止痛、化瘀軟堅,兼顧扶正固本為基本法則。本方采用黃芪益氣扶正;紅藤、白花蛇舌革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丹參活血祛瘀調經,《重慶堂隨筆》載“丹參降而行血,血熱而滯者宜之,故為調經產后要藥”;三棱為血中氣藥,莪術為氣中血藥,二藥合用有消瘕散積、行氣破血止痛之功;虎杖、制大黃活血行瘀、清熱利濕,《本經》日:“大黃下瘀血,破瘢瘕積聚”;桂枝溫通血脈;浙貝母化痰消癭、清熱散結;甘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全方共奏益氣扶正、清熱利濕、活血止痛、化瘀軟堅之功,使下焦濕熱、瘀血得除,正氣得補,氣血通暢,諸癥自除。現代藥理學研究證明,黃芪能增強免疫功能;紅藤、白蛇舌草等清熱解毒藥具有明顯廣譜抗菌作用,能抑制殺滅病原微生物,減輕炎癥反應;三棱、丹參、莪術等活血化瘀藥能消炎、抗纖維化、改善微循環、促進炎癥的吸收及粘連的松解和包塊的消散。同時由于直腸、膀胱與子宮的毗鄰關系,用頭汁藥液灌腸,藥物經痔靜脈叢吸收后,可使盆腔內迅速達到有效濃度,取得治療效果,40℃左右的灌腸液,本身具有物理性的熱療作用,有利于盆腔臟器的血液循環,從而使療效更好。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來自[藥物與臨床]欄目
余姚市中醫醫院一科研成果提示紅藤愈萎養胃湯療效明顯
“紅藤愈萎養胃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可清除疾病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的幽門螺旋桿菌,并可改善胃黏膜的病理,從而阻斷向胃癌發展的風險。浙江省余姚市中醫醫院院長馬偉明主任中醫師領銜的課題組這一研究成果提示:“紅藤愈萎養胃湯”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頑固難治的消化系統常見多發病,在此基礎上伴發的不完全型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則被視為胃癌前病變。本病至今缺乏確實的特效療法。慢性萎縮性胃炎屬中醫學“痞滿”、“嘈雜”、“胃痛”等范疇,其機理以脾氣虛弱為本,氣滯血瘀、痰熱互阻為標。中藥治療本病具有改善臨床癥狀較好、副作用小的優點。
紅藤愈萎養胃湯正是根據中醫脾胃理論和慢性萎縮性胃炎的中醫發病機制,針對“虛、滯、熱、痰、瘀”立法組方并立題研究。課題組選擇門診就診病例6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用藥為“紅藤愈萎養胃湯”:紅藤30克,人參10克,丹參15克,姜半夏10克,川連6克,木香10克,九節茶15克;飲片加水500毫升煎煮至200毫升,頭煎、二煎混合分裝每袋200毫升,餐后1小時溫服1袋,每日2袋。對照組:服用胃復春片,1次4片,每日3次;如幽門螺旋桿菌陽性,第1周加服洛賽克片、阿莫西林膠囊、克拉霉素片,常規用藥。兩組各治療10周。統計結果顯示:治療組臨床總有效率86.67%,療效優于對照組的63.33%(P<0.05);治療組抗幽門螺旋桿菌總有效率50%,表明對幽門螺旋桿菌具有較好的清除作用;同時還明顯下調了胃黏膜細胞增殖凋亡基因蛋白的表達,多數病例降至正常胃黏膜表達水平,而部分病例表達水平有所降低,說明胃黏膜的病理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該研究經現代藥理學分析認為,“紅藤愈萎養胃湯”對萎縮性胃炎的治療作用,其作用機理可能是通過抑菌、抗炎、糾正基因調控失衡,調整胃腸動力和免疫功能來實現。該研究最近獲浙江省中醫藥科技創新三等獎。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來自[中醫臨床快報]欄目
消啯飲口服加紅藤湯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療效觀察
【摘要】 目的:探討慢性盆腔炎有效的治療方法。方法:經臨床檢查確診的6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隨機分為2組。西藥治療組34例,抗生素靜滴及局部物理治療;中藥治療組34例,采用消啯飲口服加紅藤湯灌腸。結果:西藥治療組總有效率為58.8%,中藥治療組為94.1%,兩組療效比較有顯著差異(P<0.01)。結論:中藥治療慢性盆腔炎效果確切,是一種有效的、可行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 中藥;慢性藥腔炎;療效
慢性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病,近年來發病率明顯上升,且病情頑固,治療效果較差。本文68例慢性盆腔炎,隨機分為2組,分別行中、西藥治療,其中用中藥治療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將觀察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999年1月~2004年6月來我院婦科門診就診,確診為慢性盆腔炎者68例,年齡18~54歲,平均36歲。隨機分為2組,即中藥治療組和西藥治療組,每組各34例。
1.2 診斷標準
下腹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低熱,易感疲倦,月經量多,月經失調,不孕等。婦科檢查:子宮后傾、后屈,活動受限或粘連固定,盆腔一側或兩則增厚、包塊,并有壓痛,宮骶韌帶增粗、變硬、有觸痛[1]。中醫辨證:余熱未除或低熱起伏,神疲肢軟,下腹脹痛、拒按,腰酸納差,肛門墜脹,當經期或勞累后,其癥狀加重或帶下量多,多黃或白,舌質稍黯、苔膩,脈弦細。
1.3 治療方法
1.3.1 給藥方法
西藥治療組用抗菌藥聯合靜脈滴注[2],選用頭孢唑林鈉0.5~1g及替硝唑0.8g靜滴,每日1次,1周為1療程;同時局部物理治療(如微波),以上靜脈用藥及理療聯合應用5個療程。
中藥治療組給予消啯飲[3]口服(組成:當歸12g、丹參12g、海藻15g、茯苓6g、薏苡仁30g、炮山甲12g、川芎6、金銀花9g、連翹10g、橘核12g、青皮6g、延胡索9g),每日一劑,水煎服。同時用紅藤湯[4]100ml保留灌腸(組成:紅藤30g、敗醬草30g、蒲公英30g、鴨跖草30g、紫花地丁30g煎湯),用14號導尿管或小兒肛管插入肛門14~5cm,30分鐘灌完,保持左側臥位30分鐘以上,每天1次,月經期停用。以上聯合應用10次為1療程,連續5個療程。
1.3.2 療效判斷標準
痊愈:癥狀、體征消失,婦科檢查恢復正常。顯效:癥狀、體征消失,婦科檢查有明顯改善。有效:癥狀、體征減輕,婦科檢查稍有改善。無效:癥狀、體征及婦科檢查無任何變化。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x2 檢驗。
2 結果
治療后癥狀改善情況見表1、表2,中西藥治療效果比較見表3。
表1 西藥治療癥狀改善情況[略] 表2 中藥治療癥狀改善情況[略] 表3 中西醫藥治療效果比較[略]
治療結束后兩組效果比較,西藥治療與中藥治療癥狀改善情況差異有顯著性(P<0.01);西藥治療組總有效率為58.8%(24/34),中藥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4.1%(32/34),結果表明,中藥治療慢性盆腔炎效果優于西藥治療。
3 討論
慢性盆腔炎為急性盆腔炎未能徹底治療或患者體質較差,病程遷延所致,但也可無急性盆腔炎病史。由于慢性炎癥久治不愈,反復發作而影響婦女身心健康,給患者造成痛苦。
廣譜抗生素頭孢唑林鈉對革蘭陽性菌作用較強,對革蘭陰性菌亦較優。替硝唑對革蘭陰性菌有很強的殺菌作用。兩者聯合靜脈用藥具有強大的殺菌作用。同時,理療可促進盆腔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的營養狀態,提高新陳代謝,以利炎癥的吸收和消退。但是,靜脈用藥對于慢性炎癥作用不明顯,且療程長,副作用大,大部分患者也因此不能堅持治療。
消啯飲具有清熱解毒、祛瘀止痛、散結消腫、化濕除帶等功效。對慢性盆腔炎所致的小腹疼痛、腰骶酸痛、帶下量多、下腹結塊或發熱癥狀有明顯的治療作用。方中當歸、丹參、川芎活血祛瘀;炮山甲祛瘀散結,消腫排膿。茯苓、薏苡仁利水除濕,健脾滲泄,薏苡仁還有排膿之功效;青皮疏肝破氣,常與橘核配用理氣散結止痛;海藻化痰軟堅散結;金銀花、連翹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該二藥又與海藻、橘核配用,治療啯瘕結塊。綜觀全方,清熱化濕并舉,協同清熱解毒,祛瘀止痛,化濕除帶,散結消啯之功效,使慢性盆腔炎所致諸癥祛除或緩解。加之,紅藤湯保留灌湯使藥液通過直腸粘膜充分吸收,直達炎癥部位,以利炎癥的吸收和消退。綜上所述,消啯飲口服和紅藤湯灌腸聯合使用,作用持久、肯定,是目前治療慢性盆腔炎療效較好的方法之一。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第5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2-304.
[2]鄭懷美.現代婦產科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299-300.
[3]司徒儀,李家林.婦科專病中西醫臨床診治.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41-250.
[4]鄭懷美.婦產科科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9.275.
(湖北省宜昌市優撫醫院,湖北 宜昌 443005)
日期:2006年12月20日 - 來自[2006年第18卷第1期]欄目
自擬紅藤敗醬湯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59例
【摘要】 目的 觀察自擬紅藤敗醬湯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59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中醫辨證分為濕熱下注型、氣滯血瘀型、下焦寒濕型,給予紅藤敗醬湯加減。結果 痊愈占54.2%,有效占45.8%,總有效率100%。結論 紅藤敗醬湯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效果良好。
【關鍵詞】 慢性盆腔炎;中藥灌腸療法;紅藤敗醬湯
慢性盆腔炎為婦科常見病,治療頗為棘手。筆者于2000~2002年對59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中醫辨證,中藥灌腸治療,收到良好效果。現總結資料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59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均為我院門診病例,年齡最小22歲,最大45歲,病程6個月~6年,均有急性盆腔炎史、流產史或剖宮產史。臨床主癥:腰酸痛、下腹墜痛、痛經、帶下異常、陰道不規則出血。均由婦科檢查及B超診斷確診,辨證分型:濕熱下注型21例,氣滯血瘀型28例,下焦寒濕型10例。
1.2 治療方法 紅藤敗醬湯組成:紅藤30g,敗醬草30g,蒲公英30g,丹參15g,白花蛇舌草20g,苦參30g,濕熱下注加黃柏、土茯苓,氣滯血瘀加山甲、莪術,下焦寒濕加熟附子、肉桂,濃煎100ml,保留灌腸。用14號導尿管插入15cm以上,保留30min,每晚睡前1次,2周為1個療程,月經期停藥。
2 結果
2.1 療效標準 以文獻[1]為依據結合臨床經驗擬訂標準。痊愈:下腹、腰及腰骶酸脹疼痛消失,白帶正常,子宮附件無壓痛。有效:下腹脹痛消失,腰及腰骶酸脹疼痛明顯減輕,子宮附件無壓痛或不明顯。無效:治療后臨床癥狀及婦科檢查都無明顯改善。
2.2 治療結果 痊愈32例,占54.2%,有效27例,占45.8%,總有效率100%。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29歲,2004年3月19日就診,患者第1胎產后5年未再懷孕,下腹、腰及腰骶酸脹,帶下黃稠,近幾個月陰道不規則出血。舌質紅、苔黃膩。婦檢:子宮前傾位,稍增大,壓痛(+),雙側附件壓痛明顯,左側附件包塊邊緣不清。B超檢查:子宮增大7.9cm×6.8cm×5.9cm,左側附件包塊5.5cm×4.7cm大小。中醫辨證:濕熱型。基本方加黃柏15g,土茯苓30g治療;中草藥煎劑保留灌腸治療2個療程,自覺癥狀消失。婦檢子宮附件無異常,繼續用中草藥煎劑保留灌腸治療2周,B超檢查子宮大小正常,盆腔包塊消失。隨訪1年無復發。
4 討論
慢性盆腔炎為婦科常見病和多發病,其病因多因經期、產后或手術后體質虛弱,邪毒乘虛而入,以致臟腑功能紊亂,氣血失調,氣滯血瘀,日久瘀積成癥。病機為濕濁下注,氣滯血瘀。
中草藥煎劑保留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比口服及注射治療效果好、作用快,并可避免口服藥物的胃腸道反應。因中草藥煎劑灌腸利用腸黏膜組織具有半透膜特性,有選擇性吸收和排泄功能,灌入腸管內中草藥液吸收后起到整體治療作用。
方中紅藤清熱解毒、活血止痛,敗醬草、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苦參清熱燥濕、殺蟲利尿,丹參活血調經、涼血消癰,現代藥理研究紅藤、敗醬草、白花蛇舌草、苦參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其中紅藤與丹參提取液有防止損傷性腸粘連作用,丹參有改善微循環障礙,促進纖維蛋白降解,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消散瘀積、化瘀通絡之功。
【參考文獻】
1 國家中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6.
作者單位: 222000 江蘇連云港,連云港市瑞金醫院
(編輯:宋 曉)
日期:2006年9月5日 - 來自[2006年第3卷第4期]欄目
加味紅藤煎治療卵巢囊腫體會
卵巢囊腫是婦科臨床常見病之一,因其起病隱匿,多數患者均無特殊癥狀。常在患者診治其他婦科疾病時,通過輔助檢查而被發現。在中醫書籍中沒有本病病名,屬于“瘕”范疇。由于患此疾患者多為育齡期婦女,常同時伴有其他婦科疾病,有部分患者因其腫塊較大而需手術治療。筆者自2003年以來運用中藥紅藤煎加味對23例患者進行辨證治療,取得了較好療效。現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在 23 例患者中,已婚 22 例,未婚 1 例;年齡最小 19 歲,最大 42 歲,平均 30.5 歲;單純患此疾無其他伴發病癥者 6 例,同時患有其他婦科疾患者 17 例(宮頸疾患 14 例,月經病 2 例,腰腹痛為主訴 1 例)。全部病例均采用中藥加味紅藤煎煎服治療,伴有宮頸病者視病情分別給予抗炎、微波等治療。每位患者均在服用中藥 10~15 天后 B 超復查。觀察腫塊消長變化情況,結合臨床而給予隨證加減繼續治療。
2 基本藥物組成
紅藤20g,敗醬草15g,銀花10g,連翹10g, 當歸10g, 赤芍10g, 延胡索10g, 大黃6g,丹參15g, 木香6g, 香附10g, 白芷8g, 烏藥6g, 茯苓15g, 澤瀉10g, 甘草5g。每日1劑,水煎內服。臨證加減:體質健壯、腫塊體積較大者加枳實10g,澤蘭10g;有腰酸痛楚,小腹不適者加制香附10 g,川斷10g;胃納不佳者加薏苡仁15g;伴有宮頸炎癥者配合局部治療或外用膚陰潔,酌加蒲公英15g。
3 結果
本組23例中,腫塊完全消失21例,占91%;1例腫塊明顯縮小,因其他原因而中斷治療,占4.4%;1例無效,占4.4%。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 33 歲,職員。因腰骶酸楚,少腹隱痛白帶多而就診。體檢:T 36℃,P 75次 /min,R 20次/min,BP 113/75mmHg。發育好,營養佳,頭頸部無異常,舌淡紅,苔薄白,根微膩,脈濡。心率:75次/min,律齊,兩肺呼吸音清晰,未聞干濕羅音,腹平軟,肝脾肋下未觸及,墨菲征(-),麥氏點(-),左下腹輕壓痛,脊柱四肢無異常。婦檢:宮頸充血糜爛。 B 超探查提示:子宮左側卵巢緣可見5cm×6cm低回聲腫塊,邊緣清晰,子宮后穹隆處可見液性暗區,余(-)。臨床診斷:左側卵巢囊腫,盆腔炎。證屬:下焦濕熱凝滯,氣血運行不暢,久而結為“積”;治法當以清化下焦濕熱,活血化瘀通絡消。藥用:紅藤20g, 敗醬草15g,銀花10g, 連翹10g, 當歸10g, 丹參15g, 川斷12g, 延胡索10g, 大黃6g, 木香6g, 香附10g, 烏藥5g, 茯苓15g, 澤瀉10g, 甘草5g 。每日1劑,水煎服2次。局部膚陰潔外洗,洗必泰栓外用,每晚1次。服藥3天后,腰酸小腹不適漸緩解,白帶減少。治療14天后,B超復查見左下腹子宮旁低回聲腫塊2cm×3cm,子宮后穹隆處液性暗區基本消失。前方去香附,加澤蘭葉10g,繼服12天。再次復診見腰骶無痛楚,小腹也無恙。B超探查:子宮左側腫塊消失。囑續服烏雞白鳳丸兩盒以鞏固療效。
5 總結
本病在婦科臨床上較為常見,現代醫學認為多由生殖系統慢性炎變所致;治療上在腫塊體積較大時多行手術摘除為主。諸多患者因恐懼手術而多選擇保守治療。祖國醫學書籍中無此病名記載,多散見于“帶下病”、“瘕積聚”的記述中。根據中醫審癥求因,辨證論治原則,本病辯治主要依據其多數有腰酸少腹不適,帶下,腹中有塊無痛等癥來進行辨證施治。治法以清化下焦濕熱,活血和營,通絡化瘀消癥為主隨癥加減。方中紅藤、敗醬草、銀花、連翹清化濕熱而無苦寒敗胃之虞。配以當歸、赤芍、丹參、延胡索、大黃活血化瘀而不傷血。香附、積實、木香以引氣和血。取其“氣行則血行”之意,茯苓、澤瀉健脾滲濕引邪下泄;烏藥則為引藥下行。諸藥配伍,相得益彰,故能臨癥取效。
(編輯:黃 杰)
作者單位:215000 江蘇蘇州,蘇州同濟醫院康復科
日期:2006年8月19日 - 來自[2005年第5卷第12期]欄目
原載:http://big5.39kf.com/my/tag_2_-31260a324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