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腦病學術思想淺析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作者: 2011-10-25
摘要: 豐廣魁江蘇省連雲港市中醫院
張錫純認為心腦共主神明,“大氣”既維繫心中神明,又維系腦中神明,“氣化”正常則心、腦“神明”相通。中風分“腦充血”和“腦貧血”,“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腦充血,“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則腦貧血。
張錫純,字壽甫,河北鹽山縣人,其著作《醫學衷中參西錄》匯集了大師畢生的學術思......
豐廣魁江蘇省連雲港市中醫院
張錫純認為心腦共主神明,“大氣”既維繫心中神明,又維系腦中神明,“氣化”正常則心、腦“神明”相通;中風分“腦充血”和“腦貧血”, “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腦充血,“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則腦貧血;治法遵從經典,又不泥古,獨闢鎮肝熄風湯、升陷湯分治腦充血、腦貧血。
張錫純,字壽甫,河北鹽山縣人,其著作《醫學衷中參西錄》匯集了大師畢生的學術思想和用藥經驗,其特點是尊古而不泥古,衷中而參西,提出許多新的學術觀點,創立了許多療效卓越的方劑,筆者就其對腦病的學術思想略陳管見如下。
心腦共主神明
張氏認為神明由心、腦共主。《素問·脈要精微論》曰:“頭者精明之府。”張氏認為“夫精明即神明也。頭即腦之外廓,腦即頭之中心點也。國家之貨財藏於府,茲則名之為府者,確定其為神明所藏也。”即得出腦藏神明的結論,對於“心主神明”的經典之論,張氏則認為:“《素問》靈臺秘典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細繹經文,蓋言神明雖藏於腦,而用時實發露於心,故不曰藏而曰出,出者即由此發露之謂也。”也就是說“出”字暗示了神明藏於腦而發於心。
對心、腦共主神明張氏還提出“大氣”與“神明”關系密切的論述。首先,“大氣”維繫心中“神明”。人身之“氣血化合”與心中“神明”關系密切。張氏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論述“心跳證”時認為“假心跳”就是中醫所說的“怔忡”。並論述道:“《內經》謂'心藏神',神既以心為舍宇,即以心中之氣血為保護,有時心中氣血虧損,失其保護之職,心中神明遂覺不能自主而怔忡之疾作焉……其收發血脈之動力,非大於常率,故以手捫之不覺其跳。特因氣血虛而神明亦虛,即心之尋常舒縮,徐徐跳動,神明當之,亦若有沖擊之勢,多生驚恐。”
其次,“大氣”維系腦中“神明”。張氏認為,“大氣”的作用在於有推動心血上輸於腦的功效,從而有利於“腦氣筋”功能的正常行使。否則會腦部供血不足而出現腦貧血,出現《內經》所說的“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傾,目為之眩”等癥狀。這裡所說的“大氣”就是指的“宗氣”。張氏認為“蓋血生於心,上輸於腦(心有四血脈管通腦)。然血不能自輸於腦也。所謂上氣者,即宗氣上升之氣也,所謂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者,即宗氣不能貫心脈以助之上升,則腦中氣血皆不足也。”
再次,“氣化”常則心腦“神明”相通。張氏認為,“神明在心”、“神明在腦”說都有失偏頗;心與腦是“徹上徹下,共為神明之府”。癲狂病就是被痰涎阻塞,心與腦“隔閡而不相通”所致,他說道:“人之元神在腦,識神在心,無病之人識神與元神息息相通,是以能獨照庶務,鑒別是非,而毫無錯謬……蓋人之神明屬陽而性熱,凡其心中有不釋然,或憂思,或忿怒,或用心過度,其神明常存於心中,必致其心中生熱,灼耗水飲,而為膠痰,其甚者或成頑痰,此痰隨心血上行,最易凝滯於心腦相通之路。其凝滯之甚者,元神與識神即被其隔閡而不相通矣。”張氏同時認為,“神明”不僅依賴“氣化”正常,而且對氣化也有作用,“人之神明固可由腦至心,更可以誠意導之而行於全身,是以內煉家有凝神入氣穴之語。誠以孟子謂志能帥氣,即神能帥氣;神明照臨之處,即真氣凝聚之處。神氣充足,丹田溫暖,壽命之根自然壯固,神明之功用何其弘哉。”即陰陽和合,氣化如常是神明之所使。
中風分“腦充血”和“腦貧血”
張氏從虛實把中風分為腦充血和腦貧血兩類,認為氣升血必隨之上升,血隨氣充於腦故名為腦充血。其理論來源於《素問·調經論》“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反則生,不反則死”的論述。張氏認為“所謂'氣反則生,不反則死'者,蓋謂此癥幸有轉機,其氣上行之極,復反而下行,腦中所充之血應亦隨之下行,故其人可生。若其氣上行不反,升而愈升,血亦隨之充而愈充,腦中血管可至破裂,所以其人必死也。其癥必舌強,其脈弦硬而長,或寸盛尺虛,或大於常脈數倍,而毫無緩和之意,言語不利,或口眼歪斜,或半身麻木不遂,或頭重足輕,時欲眩僕”。
所謂腦貧血者,“其腦中血液不足,其人常覺頭暈目眩,精神昏憒,或面黃唇白,或呼吸短氣,或心中怔忡,其頭目或間有作痛之時,然不若腦充血者之脹痛,似因有收縮之感覺而作痛。其劇者也可猝然昏僕,肢體頹廢或偏枯。其脈象微弱,或至數兼遲。西人但謂腦中血少,不能榮養腦筋,以致腦失其司知覺、司運動之機能……《內經》謂'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蓋血生於心,上輸於腦必賴宗氣以導之,宗氣積於胸中貫心脈行呼吸,所謂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者,即宗氣不能貫心脈以助之上升,則腦中血氣皆不足也。”指出上氣不足,氣血不榮於清竅則為腦貧血。
遵從經典制法獨特
張氏熟讀經文,並活用於治法、遣方當中。在治療中風時,依據《素問》“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的論點,創立了鎮肝熄風湯、建瓴湯等平肝鎮逆,潛鎮平沖之方劑,通過鎮肝熄風,使走於“上”的氣血回還而腦不再充血。又根據《內經》“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理論提出治腦貧血不在滋補其血,而在提升其氣,補宗氣而助血上升,創立了升陷湯、加味補血湯等。
張氏擅長治肝之法,注重調暢氣機,提出治肝八法。在鎮肝熄風湯中擅用生藥和潛鎮之品,尤其是對代赭石的應用頗有見地,張氏最知肝性,認為平肝不可一味鎮逆,故用麥芽、茵陳順肝升之氣,欲降故升。而補宗氣,首推黃芪,濟大劑黃芪助血隨氣升,可謂深得氣血互濟之理。
張氏遵從經典,但尊古而不泥古,不照抄古方而是自創新方,而且立法新穎,遣方獨特,啟迪後學。縱觀《醫學衷中參西錄》,張氏勤奮好學,賦予創新,在腦病領域衷中參西,借用西學之腦神經理論,豐富了中醫的腦病學術思想,值得後人借鑒。
作者簡介
豐廣魁,男,1962出生,中醫博士,主任中醫師,從事中醫腦病臨床工作。連雲港市名中醫,國家第二批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培養對象。
===========================================
醫砭----醫家 張錫純 http://yibian.hopto.org/fang/?fno=375
=========================================================
醫學衷中參西錄--張錫純 醫論
59.論腦充血証可預防及其証誤名中風之由
腦充血証即《內經》之所謂厥証,亦即後世之誤稱中風証,前論已詳辯之矣。而論此証者謂其猝發於 一旦,似難為之預防。不知凡病之來皆預有朕兆,至腦充血証,其朕兆之發現實較他証為尤顯著。且有在數 月之前,或數年之前,而其朕兆即發露者。今試將其發現之朕兆詳列於下︰
其脈必弦硬而長,或寸盛尺虛,或大於常脈數倍,而毫無緩和之意。
其頭目時常眩暈,或覺腦中昏憒,多健忘,或常覺疼,或耳聾目脹。
胃中時覺有氣上衝,阻塞飲食不能下行,或有氣起自下焦,上行作呃逆。
心中常覺煩躁不寧,或心中時發熱,或睡夢中神魂飄蕩。
或舌脹、言語不利,或口眼歪斜,或半身似有麻木不遂,或行動腳踏不穩、時欲眩仆,或自覺 頭重足輕,腳底如棉絮。
上所列之証,偶有一二發現,再參以脈象之呈露,即可斷為腦充血之朕兆也。愚十餘年來治癒此証頗多,曾酌定建瓴湯一方,服後能使腦中之血如建瓴之水下行,腦充血之証自愈。爰將其方詳列於下,以備醫界採用。
【建瓴湯】
生懷山藥(一兩) 懷牛膝(一兩) 生赭石(八錢軋細) 生龍骨(六錢搗細) 生牡蠣(六錢搗細) 生懷地黃(六錢) 生杭芍(四錢) 柏子仁(四錢)
磨取鐵鏽濃水以之煎藥。
方中赭石必一面點點有凸,一面點點有凹,生軋細用之方 效。若大便不實者去赭石,加建蓮子(去心)三錢。若畏涼者,以熟地易生地。
在津曾治遲××之母,年七旬有四,時覺頭目眩暈,腦中作疼,心中煩躁,恆覺發熱,兩臂覺撐 脹不舒,脈象弦硬而大,知系為腦充血之朕兆,治以建瓴湯。連服數劑,諸病皆癒,惟脈象雖不若從前之大,而仍然弦硬。因苦于吃藥,遂停服。後月餘,病驟反複。又用建瓴東加減,連服數劑,諸病又愈。脈象仍未和 平,又將藥停服。後月餘,病又反複,亦仍用建瓴東加減,連服三十餘劑,脈象和平如常,遂停 藥勿服,病亦不再反複矣。
天津王姓叟,年過五旬,因頭疼、口眼歪斜,求治于西人醫院,西人以表測其脈,言其脈搏之力已達百六十毫米汞柱,斷為腦充血証,服其藥多日無效,繼求治于愚。其脈象弦硬而大,知其果系腦部充血,治以建瓴湯,將赭石改用一兩,連服十餘劑,覺頭部清爽,口眼之歪斜亦癒,惟脈象仍未複常。複至西人醫院以表測脈,西醫謂較前低二十餘毫米汞柱,然仍非無病之脈也。後晤面向愚述之,勸其仍須多多服藥,必服至脈象平和,方可停服。彼覺病愈,不以介意。後四閱月未嘗服藥。繼因有事出門,勞碌數旬,甫歸後又連次勞累,一旦忽眩仆于地而亡。觀此二案,知用此方以治腦充血者,必服至脈象平和,毫無弦硬之意,而後始可停止也。
友人朱缽文,未嘗業醫而實精於醫。嘗告愚曰︰“腦充血証,宜於引血下行藥中加破血之藥以治之。”愚聞斯言,恍有悟會。如目疾其疼連腦者,多系腦部充血所致,至眼科家恆用大黃以瀉其熱,其腦與目即不疼,此無他,服大黃後腦充血之病即癒故也。夫大黃非降血兼能破血最有力之藥乎?由斯知凡腦充血証其身體脈象壯實者,初服建瓴湯一兩劑時,可酌加大黃數錢。其身形脈象不甚壯實者,若桃仁、丹參諸藥,亦可酌加于建瓴湯中也。
天津于氏少婦,頭疼過劇,且心下發悶作疼,兼有行經過多症,以建瓴東加減治癒。至唐宋以來名此証為中風者,亦非無因。嘗征以平素臨症實驗,知腦充血証恆因病根已伏於內,繼又風束外表,內生燥熱,遂以激動其病根,而猝發於一旦。是以愚臨此証,見有夾雜外感之熱者,恆于建瓴湯中加生石膏一兩;或兩三日後見有陽明大熱、脈象洪實者,又恆治以白虎湯或白虎加人參湯,以清外感之熱,而後治其腦充血証。此愚生平之閱歷所得,而非為唐宋以來之醫家諱過也。然究之此等証,謂其為中風兼腦 充血則可,若但名為中風仍不可也。迨至劉河間出,謂此証非外襲之風,乃內生之風,實因五志過極,動火而猝中。大法以白虎湯、三黃湯沃之,所以治實火也;以逍遙散疏之,所以治鬱火也;以通聖散、涼膈散雙解之,所以治表裡之邪火也,以六味湯滋之,所以壯水之源以製陽光也;以八味丸引之,所謂從治之法,引火歸原也;又用地黃飲子治舌喑不能言,足廢不能行。此等議論,似高於從前誤認腦充血為中風者一籌。蓋腦充血証之起點,多由於肝氣肝火妄動。肝屬木能生風,名之為內中風,亦頗近理。然因未悟《內經》所謂血之與氣並走於上之旨,是以所用之方,未能絲絲入扣,與病証吻合也。至其所載方中有防風、柴胡、桂、附諸品,尤為此証之禁藥。
《金匱》有風引湯除熱癱癇。夫癱既以熱名,明其病因熱而得也。其証原似腦充血也。方用石藥六味,多系寒涼之品,雖有乾薑、桂枝之辛熱,而與大黃、石膏、寒水石、滑石並用,藥性混合,仍以涼論(細按之桂枝乾薑究不宜用)。且諸石性皆下沉,大黃性尤下降,原能引逆上之血使之下行。又有龍骨、牡蠣與紫石英同用,善斂衝氣,與桂枝同用,善平肝氣。肝沖之氣不上干,則血之上充者自能徐徐下降也。且其方雖名風引,而未嘗用祛風之藥,其不以熱癱癇為中風明矣。特後世不明方中之意,多將其方誤解耳。拙擬之建瓴湯,重用赭石、龍骨、牡蠣,且有加石膏之時,實竊師風引湯之義也(風引湯方下之文甚簡,似非仲景筆墨,故方書多有疑此系後世加入者,故方中之藥品不純)。
【附錄】
湖北天門崔××來函︰張港一人患腦充血証,忽然仆地,上氣喘急,身如角弓,兩目直視。 全家惶恐,眾醫束手,殮服已備,迎為延醫。遵建瓴湯原方治之,一劑病愈強半。後略 有加減,服數劑,脫然痊癒。
按︰鎮肝熄風湯,實由建瓴東加減而成。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