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99 中醫藥筆記
中醫藥方劑、應用、組成、適應症、研究報告、禁忌 中醫藥養生、食療、藥膳、美容養顏、抗衰老
網頁
(移至...)
首頁
烏梅丸|
皇漢醫學
▼
2024年2月21日 星期三
胡希恕講傷寒論-第四章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第220條
›
胡希恕講傷寒論-第四章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第220條 二陽並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縶縶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 二陽並病就是太陽與陽明並病,那麼有太陽病不罷,我們還要先解表。 這個頭前也都有他就不講了。 他這簡言之,準得太陽證...
胡希恕講傷寒論-第四章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第219條
›
胡希恕講傷寒論-第四章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第219條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譫語遺尿。 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 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應該有個而字。 ……譫語甚,...
胡希恕講傷寒論-第四章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第218條
›
胡希恕講傷寒論-第四章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第218條 傷寒四五日,脈沉喘滿,沉為在裡,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裡實,久則譫語。 上邊說的是太陽中風,這個說的太陽傷寒。 太陽傷寒,太陽傷寒也有在中間,傳變為裡證地,四五日的時候,濃稠而喘滿。...
胡希恕講傷寒論-第四章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第217條
›
胡希恕講傷寒論-第四章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第217條 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者,過經乃可下之。 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裡實故也。 下之愈,宜大承氣湯。 這個他說太陽中風,自汗出呀,他後頭有此為風也,所以他這個書文字呀是不好懂。...
胡希恕講傷寒論-第四章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第216條
›
胡希恕講傷寒論-第四章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第216條 陽明病,下血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 由這一段,咱們在太陽篇講那個。 所以現在把這個熱入血室,這就是瘀血證的。 凡是出血,十有八九瘀血,這個要注意。 ...
胡希恕講傷寒論-第四章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第215條
›
胡希恕講傷寒論-第四章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第215條 陽明病,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 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氣湯下之。 你們一看這裡就明白了,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 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
胡希恕講傷寒論-第四章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第214條
›
胡希恕講傷寒論-第四章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第214條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 因與承氣湯一公升,腹中轉矢氣者,更服一公升;若不轉矢氣,勿更與之。 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裡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